作者 | 无才姐
让女人心神不宁茶饭不思的,
除了爱情,还有孩子的考试
让男人怒目以对拔拳相向的,
除了情敌,还有孩子的成绩
天真的无才姐曾经以为,打小孩这门手艺在江湖上久已失传。直到发现身边那些谈吐不凡举止优雅的中年男女们,其实隐藏着他们的另一重身份——打手。他们有的是技巧型,有的是力量型,时而进行单打,时而混合双打,把中华乒乓,哦不,中华武术发扬到了新的境界。
作业偷懒一声吼,分数不行一顿揍,风风火火闯九州!
当大麦麦告诉我,同桌中国女孩的妈妈会用皮鞭打小孩时,我惊掉了下巴。那个白白净净柔柔弱弱的女人举起皮鞭。。。天哪!画面过于刺激应该举报!
转眼又是期末,暗潮汹涌,血雨腥风。
如果的如果,娃考砸了,亲爱的们,你们会怎么做?
我会低头看看孩子的成绩单,抬头想想自己的工资单,沧海一声笑,一笑泯恩仇。
我们这个世界,总是山外有山,我们这些大人,总是欲求不满。人比人,气死人。
但是大人要比孩子幸运。我们无需在智商上硬拼,赛场很多,赛程很长,拿不到全能至少能拿个单项,比如心态最佳,活得最长。
可是,在我熟悉的中国社会,孩子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是骡子是马考出来遛遛。马的家长扬眉吐气,骡的家长十分生气!
他们从老祖宗那里找回了秘籍:不打不成材。也不管这是哪位老祖宗,他的娃到底有没有成材。
孩子真的可以被打成学霸吗?
如果可以,那我们大人是不是也可以被打成马爸爸?
工作偷懒一声吼,业绩不行一顿揍,风风火火闯九州!
如果有效,那么大概还我漂漂拳也是有效的(我好像暴露了年龄,算了,我还在乎暴露什么年龄)。
01
打小孩这门手艺为什么有着如此广泛的市场和如此旺盛的生命力?这个问题值得研究。
在无才姐成长的年代,打孩子被视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谁在家不打孩子出门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打过孩子的父母才是高尚的父母,纯粹的父母,脱离了低级趣味的父母。
他们昂首参加家长会,慷慨介绍育儿经验;
他们对下不去手的同龄人痛心疾首,为他们子女凶险的前程暗暗担忧;
他们当中更优秀的,会在把孩子交给老师时加上一句:不听话您就给我打;
他们中最优秀的,不仅打自家孩子,还会帮忙一起打别人家孩子……
严肃点,我没有在说笑。家族里排名靠前的长辈教训晚辈是应尽的义务好吗?就连无才姐这么乖巧的小菇凉也被长辈罚过站饿过几顿,更别说那些顽劣的弟弟们了。
我恨他们吗?好像并没有。
我甚至很能理解他们的惶恐和不安。没有专家,没有书籍,没有家庭教育的概念,没有儿童心理学,小孩这种小动物令他们又爱又恨,充满困惑。他们相信小孩不打就会变坏,在打小孩这件事上他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
可是现在已经是9102年了。
那些挨过打的小孩有了自己的小孩。
他们默默地把这门手艺继承了下来,努力将其变得低调奢华有内涵。
他们不允许老师打,不然分分钟冲击教育局,他们不允许亲戚打,不然管你咖位多大立马翻脸,他们不再和别人切磋交流,而是隐匿江湖,俨然世外高手。
他们拥有对小孩唯一的、绝对的、崇高的击打权。他们说这是爱。
读过那么多书,走过那么多路,依然摆不平一个小孩,别逗了,这是绝望吧!
生气到变形,那是对自己的无能感到愤怒啊!
看到孩子的成绩,我们的心态崩了,面子挂不住了,天塌下来了,我们对自己的情绪无能为力,我们不发泄就会一口血喷出来,一口气背过去!
可是,我们身边明明有更闹心的人啊,傻逼的上司,戏精的同事,作妖的亲戚,刁蛮的客户,我们都发自内心地想打啊!可我们hold住了,我们甚至一脸围笑,戏做全套。
因为他们是成年人,就算打得过,后果也很严重。
所以真相是扎心的。我们打孩子,只不过是心情需要,以大欺小罢了。
02
还有更扎心的,那就是后果。
无才姐算是幸运儿。无才姐的娘亲是医生,标准的技巧型选手,以扎实的医学知识和动手能力完美避开要害且从不留下外伤,打小孩的技能令人叹服。无才姐江湖儿女不拘小节,至今和娘亲心无芥蒂亲密无间。但是偷偷告诉你们,千万,千万,千万不要无声无息地出现在姐身后,否则你会看到你一个,脖子猛缩、面如土色、跳起翻脸的,(依然美丽的)无才姐。这种现象学名“创伤后应激障碍”,俗称“被打怕了”。
无才姐的闺蜜就没这么幸运了。她娘俨然是力量型选手,而且在选择兵器方面充满想像力。可怜的闺蜜。。。此处过于悲惨省略五百字,请容我抹一把眼泪继续写。。。我们永远不知道每个人的笑容背后藏着怎样的故事,也永远无法感同身受。有些善良的孩子,也许一生都无法与父母和解,身体的伤痕早已愈合,心里的伤却只能依靠自己一点一点,努力地修复。
仿佛那个年代的孩子都挨过打,仿佛那个年代的孩子都皮糙肉厚。孩子的哭哭笑笑,总让人以为没心没肺。但其实,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发生过,都会留下痕迹,有些在记忆里,有些在潜意识里。那些心怀侥幸的大人们,总是让不幸发生得追悔莫及。
现在的孩子,更聪明也更自我。但对挨打的深深恐惧,从来就没有因为物种进化而减少一分一毫。
大麦麦从来没有挨过打,我从不知道班上孩子(除了中国同桌还有一个土耳其娃)挨打的事给她造成了怎样的心理压力,直到有一天,她做错事吓得全身发抖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如果打她她就去报警——她以为现在德国也流行打小孩了。我从来,从来没有见她那样哭过。
03
这些,还不是最严重的后果。
最严重的后果是,孩子被打皮了,再打已经不管用了。也终于有一天,父母发现自己已经打不动了。家庭教育走到穷途末路,是骡子是马只能由他去吧。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说好的“棍棒底下出孝子呢”?
当年我大南大有一部入门弟子必修秘籍《逻辑学》,传说练至七成便可明辨妖道,去伪存真,行走江湖立于不败之地。
是时候放招了。
这句话最大的漏洞在于,没有说明是“棍棒底下(可能)出孝子”还是“棍棒底下(才能)出孝子”。你以为是后者,其实是前者。因为后者很容易反证,没挨过打的孝子很多。而前者相当于废话,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杀人犯也可能有孝子。
如果一个有棱角有个性的人被打服打顺,需要父母有相当的武力值。而这些唯唯诺诺的大孝子,真实身份很有可能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他们很有可能考个好学校,找份好工作,但要有什么大出息是很难了,因为性格的一部分已经被阉割,功能不太健全。
而父母武力值不足的情况下,则可能出现孩子抗击打能力与日俱增直至反超,最后彻底放飞的奇特现象。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无才姐必须甩出我大南大入门弟子第二部必修秘籍《心理学》:人类在受到打骂的时候,强烈的情绪冲击会淹没理性的反思。同时,惩罚会令人减轻内疚,觉得自己的错误已经被抵消,甚至产生恨意(想想你被警察开罚单的心情就会豁然开朗)。
所以,企图用打骂促使人类深刻认识错误是不现实的。打骂只会令人认识到:你狠,我忍,你等着。
即便是两本秘籍在手,想要控制住寄几不动手还是很难的,因为还需要战胜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就是好逸恶劳走捷径。所有健康的教育理念,无一不是道阻且长,需要不断坚持不断失败不断思考不断修正,在短时间内很难有奇效。只有棍棒教育最简单粗暴,打一顿管三天,上手快无门槛,包学包会。但是人一旦走了捷径,伴随而来的就是惰性,再也懒得去思考其它更好的解决方法了。
没有比这更悲伤的故事。
04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德国的教育理念还和现在的中国非常接近:家长专制、崇尚竞争、学业负担重、体罚现象普遍。
而如今,打小孩这门手艺已经失传了。
他们的词典里不再有打小孩这种“教育方式”,只有“虐童”这项罪名。无才姐曾经差点因为两只小妞出生自带的蒙古青而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德国版《刮痧》。
《刮痧》
在德国,留德华们最看不上的当属土耳其人。起初无才姐以为是猪肉问题上的分歧导致的,土耳其人民认为对猪表达敬意的方式是不吃,而中国人民则认为只有吃才能表达猪应有的敬意。我还是太天真了。两国人民看不顺眼主要是因为他们在打小孩这件事上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竞争激烈。
大麦麦班上的土耳其男孩每次考试低于三分回去就是一顿胖揍,其爹力拔山兮气盖世,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美丽善良的班主任于心不忍,低于三分的试卷都扣下不发,从中斡旋。
与中土人民相比,德国人民对成绩这件事显得相当佛系。不问小孩成绩和不问大人工资一样,属于基本社交规则。在学校里,成绩出众的孩子并没有太多红利,会玩才是王道。甚至有德国家长让孩子放弃就读已经考上的好学校,避开激烈竞争,享受悠闲生活。
如此心态,自然是和德国富足的社会、均衡的资源、良好的福利、平和的竞争环境密切相关的。而我们中国家长的焦虑,也是因为中国的江湖过于险恶,武林大会众多,成王败寇只在一念之间。我们太想赢,我们输不起。
05
既然想赢,就要想想怎么赢。
大麦麦曾经就班里小孩挨打事件发表过一通感慨:我们小孩考得不好的时候,就是需要爸爸妈妈帮助的时候,因为我们遇到了困难又不知道怎么办。打有什么用呢?小孩挨打就会害怕学习,学习就变得没有意思了。都不喜欢上学了,还怎么考得好?
我怀疑她可能偷偷读过我那两本秘籍。
小孩考得不好的时候,我们要扮演大侠,挺身而出,见招拆招。我们的武力值要用来对付困难,而不是小孩。
首先,默念三遍:我是仙女,我不打人。小孩子才闹脾气,成年人的世界只做一件事:解决问题。
其次,在脑海里搜索一遍,最近的学习环境怎样,生活规律有没有被打乱。小孩是一种特别容易分心的小动物,家里来个人都能疯半天。所以他们的学习环境必须安静,生人勿近,闲人勿扰。同时他们又是一种心理特别脆弱的小动物,玩具坏了都能哭几天。所以对他们的情绪要特别关注和体贴。学习状态好了,学习才会好。
然后,淡定地把考卷拿过来,记住,现在你是福尔摩斯,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1、抓住核心问题
2、对不会做的题进行精准打击
低年级小孩是相对低等的小动物。他们说懂的时候不一定真懂,说不懂的时候也不一定真不懂,他们有什么办法,他们也很无奈啊!所以我们平时就要做好一件事:帮他们每天复盘。以聊天为借口,把他们每天学到的东西套出来。在复述的过程中,你很快就会知道,基本概念有没弄清,重要内容有没记住。高年级小孩就别这么麻烦了,抓紧时间让他们早点洗洗睡,睡够才是王道。
3、对粗心做错的题进行精准打击
不同的小动物有着不同的个性。有的中规中矩,能很快适应规则,有的天马行空,规则面前难免吃亏。但只要智商正常,摸清考试的套路都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不要心急,尤其对天马行空的孩子要给予更多的耐心,以后真正一鸣惊人的往往是他们。
4、建立错题集,养成时常收录、时常翻阅的习惯
不仅是考试中的错题,平时作业中的错题都要整理。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及时把错漏的知识点一网打尽;二是帮助养成细心的习惯,因为小动物们都怕写字,为了少抄题,一定会打起十二分精神争取少错。 
如火如荼的暑假就要开始了。德国孩子任何假期都没有作业,而中国孩子(包括很多在德国的中国孩子)除了作业还身负弯道超车的秘密使命。追求不同,无可厚非。不过无才姐有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咱先把车好好保养一下,行不?
我们大人总爱用龟兔赛跑的故事来给小孩打鸡血,可是,当我们在保温杯里偷偷放枸杞的时候,难道还没有看清楚人生的真相吗——兔子永远是兔子,输一次又何妨?乌龟的优势是在于勤奋吗?乌龟的优势是在于活得长啊!
END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作者,侵权必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