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前几天有位读者猝不及防问了我一个问题:
德国孩子是不是六个月后就都送托班了?
我???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大家的信息来源真是越来越诡异了。
赶紧澄清说没有哇,不同家庭都是根据自身需求来送,不存在统一指导年龄
有的四个月就送,有的干脆不送,毕竟这又不是义务教育。
这位读者回复道,孩子19个月送托班,哭,想妈妈,担心是不是送得太早了,自己的选择伤害了孩子。
我说不会吧,我家两个都送得早,哭闹肯定都有过,可也没见落下什么毛病啊!
隔了一天,她转了篇文章给我,问我怎么看。
标题是《孩子晚一年上幼儿园,可能改变一生轨迹?(父母必看)》。
我第一反应是,能改变啥?还一生?
耽误找对象吗?
抱着虚心学习的态度拜读了,发现挺有意思。

文章前面用很大篇幅写早入园(作者定义为三岁以下)大概率对孩子不好,什么压力大,会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甚至影响正常发育。
连著名的双生子爬梯实验都用上了,好像这些孩子上的不是托班,而是什么恐怖的人类幼崽训练营
也不知道哪个托班的老师能有这闲工夫。
《孩子晚一年上幼儿园,可能改变一生轨迹?(父母必看)》文章截图;来源: 新妈妈图鉴
要真是这样,
三岁以下的托班都应该统统枪毙。
然后作者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呼吁家长不要自己图省事就把孩子送托,导致孩子缺少陪伴产生一大堆问题。
不是,缺少陪伴确实会导致大一堆问题,可一天有24小时,送托才几个小时?
要说分离焦虑,有的孩子丢给亲爹都焦虑,妈妈就一分钟不能离开?
有趣的是作者接着话锋一转,又说晚入园也未必就好,会影响人际交往。
正话反话都说了,该吓唬的都吓唬完了,最后才神秘兮兮地给出建议。
虽然建议没啥毛病,但这文章能把人吓出毛病
而且明明早就有了
偏向性结论
,却又假装客观理性,劝大家不要极端,要视情况而定,读者可以说是很无助了。

我猜,我的这位读者之所以把它转发给我,是因为感受到了焦虑,更加困惑和不安了。
专家同志您倒是给个准信啊,到底几岁可以入园?
大概率对孩子不好,到底是多大概率?不好又是多不好?
是不是踩着三岁的点入园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已经早入园的还能抢救一下吗?
晚入园的人生还能挽回吗?
。。。
专家同志笑而不语,点击量够了,他们收工了
我不是专家,不过不好意思,我有两个早入园的娃。
不仅比专家说的三岁早,甚至比这位读者的更早。
大麦18个月入园,德语几乎一句不会,满口中文。
刚入园的时候这货开心得不得了,这里摸摸那里摸摸,指着德语绘本告诉老师,这个是肖住,那个是肖够。
以为假装把小猪和小狗翻译成德语,大家就可以愉快地聊天了。
我心中窃喜,跟老师说不需要适应期,正式开始吧赶紧滴!
老师说没这么简单,好景不会太长,要有心理准备。
果然,三天后开始哼唧,五天后开始大哭,一周后看到幼儿园大门就开始往死里嚎。
想想也是啊,环境陌生加语言不通,换了我也不愿意。
闹了大概有一个多月,随着语言障碍的消除,情况才慢慢好转。
小米入园就更早了,才11个月。
这回是反的,从往死里嚎到大哭到哼唧到冷静地玩耍,这货两周后已经完全进入状态。
因为她反正只会哒哒哒,语言问题?不存在的。
但是!
如果以为从此就天下平,俩人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那是做梦!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是要鸡飞狗跳一下的。
有时候一起作,有时候轮流作,看她们心情。
有时候明明没有哭的计划,换鞋的时候看到旁边的小朋友哭,俩人突然就开始抱头痛哭。
留我一个人风中凌乱。
大一点会好一点吗?不见得啊!
我清楚地记得她们四五岁的时候,突然有一阵不知道中了什么邪,每天早上一人抱着我一条腿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
真人版《妈妈再爱我一次》,观众请自带手帕。
可只要我一
走出大门
,她们就演完了,
瞬间散场

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
那时候经常会帮幼儿园买早餐,几分钟之后再回去,俩人玩得热火朝天,顶多抬下眼皮说哈啰妈妈,再见!
讲真,我没想过自己的选择伤害了孩子。
我觉得她们这样挺伤害我的,但是亲生的只能认了。
我也从没觉得早一年或者晚一年入园会有什么关系。
甚至,我从来就没有考虑过“什么时候入园对孩子最好”这个问题。
大麦18个月入园是因为那时候小米就快出生了,我想有一个清净的月子。
小米11个月入园是因为在家带她太累,每天情绪都在崩溃爆发的边缘。
对了,小米两岁半被我塞进了三岁以上的幼儿园,因为我想把她和大麦一起接送节省时间。
最过分的是,我还让小米
提前上了小学

要知道,在德国提前上小学是很少见也很麻烦的。
幼儿园找我谈了好几次话,分析利弊,极力劝阻。
小学需要单独笔试和面试,而且根本不发通知,以至于差点错过。
就连报名的时候,学校还发一张免责声明让我签字,意思是娃上坏了后果自负。
我想都没想就签了。
因为如果她上幼儿园而她老姐上小学,每天早上我需要至少早起半小时。
但是这半小时睡眠对我来说太重要了
如果缺少这半小时,基本上一天都会废掉。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自始至终,我都是先考虑自己的需求,再考虑孩子的
可以说是很不伟大,很不政治正确了。
育儿专家的意见我有没有看过呢?
你猜。
我读第一本育儿书的时候,连男朋友都还没有。
这么多年育儿书读下来,和读西方哲学史的感觉一毛一样,那就是:
绝对真理是不存在的,没有答案就是最后的答案。
专家能够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指出一个大概的方向,或者给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但都没有办法百分之百得到验证。
因为个体差异永远存在,例外也永远存在。
而且,专家们意见统一的时候很少,绝大部分时候都在吵架
有人建议早入园/入学,有人建议晚入园/入学,就是很典型的争议。

你都能找出无数正面例子,和无数反面例子。
早入园
的孩子有可能自理能力更强、性格更独立,也有可能产生情绪问题或者社交障碍。

晚上学的孩子有可能专注力更佳,学习成绩也更好,但也有可能比不过更小的孩子自信心大受打击,反而成绩很差。
而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根本就分辨不出,一个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是入园/入学时间导致的,还是别的什么导致的。
影响性格、行为、社交、成绩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入园/入学时间哪能背这么大一口锅?
类似的争议还有很多。
比如什么时候认字最好?
专家甲说认字太早影响想象力,专家乙说太晚不利于培养阅读习惯。
什么时候学琴最好?
专家A说太早会伤到手,专家B说太晚会错过最佳听音阶段。
。。。
都是乍一听很有道理,细一想又觉得哪里有问题。
而且永远存在打脸的反例
如果你以为专家只是在这些鸡毛小事上吵吵,那就错了,
原则性问题
他们也
照吵不误。
比如,现在普遍认为教育界的主流思想是提倡家长和孩子做朋友,跟孩子讲道理,避免用权威性的指令压制孩子的天性,对吧?
但其实西方仍然有很多专业人士把儿童对成人保持敬畏当做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
他们向家长发出警告:如果缺乏权威性,不设立边界,不发出明确的指令,一味寻求孩子的赞同,孩子的内心容易失序,行为容易失控。
而且这也不是什么非主流,都是有大咖站台的正经理论,也确实很有道理。
通常当人们无法对两个对立的观点进行取舍时,就习惯于说,这是一个“度”的问题
认为只要把握好这个“度”,就找到了最佳答案。
说得很好,但等于没说。
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个传说中的“度”到底在哪里。
专家不知道,我们更不知道。
所以事实的真相竟然是:
在教育这条路上,根本就没有人知道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
既然如此,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既不需要学习,也不需要思考了呢?
反正没有正确答案啊!
我们又为什么喜欢看辩论比赛呢?是因为能找到真理吗?
错。
赢的那一方只是赢在辩论技巧,而不是因为掌握了真理。
一场精彩的辩论带给我们的并不是终极答案,而是不同观点的碰撞
这些碰撞的火花触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向自己的信仰走近一步,再走近一步。
虽然这世上不存在绝对的真理,但我们可以定义自己的人生啊!

人类所有的思辨,都是为了追求自己定义的人生的意义。
我们阅读教育书籍,围观专家吵架,其实也是如此。
每个人的教育理想都是自定义的,每个人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现实条件都是各不相同的。
所以没有统一答案,那些最贴近我们的实际情况、能引导我们向自己的教育目标走近一步的观点,都是有价值的观点。
当我们放下了追求正确完美的执念,不再纠结怎样才是对孩子最好,教育这件事就会变得轻松很多
💡 首先,我们不必再那么焦虑
一切贩卖焦虑的育儿文章和书籍都可以大胆丢开了。
我常和读者朋友说,我们阅读最大的目的就是缓解焦虑。
看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问题很普遍,有办法解决,心就安了一半。
一个合格的教育专家必须有安抚家长的能力,如果没有,那就下一个
错过一个让自己焦虑的论点并不会真的损失什么,相信了才是麻烦的开始。
💡 其次,我们不必再对自己苛责
任何一个有正常责任心、正常情感和正常自控能力的家长都无需对自己太过苛责。
发了一次脾气会不会伤害孩子?
错过了“最佳时机”会不会耽误孩子?
经济能力不够会不会对不起孩子?
夫妻感情不好会不会影响孩子?
就算会又如何?你能给孩子换个爹妈么?
真的有完美的父母和完美的人生吗?
从来就没有尽善尽美,只不过都是尽力而为罢了!
💡
第三,不去想“怎样对孩子最好”,而是
想“怎样对我们都好”

孩子虽然是独立的个体,但在成年之前都不可能孤立地生活。
他们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就是我们。
如果我们出了问题,他们大概率也会出问题。
所以在做重要决定时,不应该只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应该把整个家庭放在第一位,有时候甚至直接把我们自己放在第一位。
比如前面提到的,我在选择孩子的入园/入学时间时,就始终坚持把自己接送方便放在第一位。
当然,我也可以咬咬牙牺牲自己,做一名伟大的母亲,但就当时的情况看,一定会适得其反。
晚上经常起夜已经导致睡眠质量极差,如果再每天早起,崩溃是迟早的事。
事实上,我对孩子的付出从来都是量力而行,以不产生付出感为界。
有付出感就会有怨愤,会给对方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吃力不讨好,何必呢?
母慈女孝不香吗?
💡 
第四,不再害怕面对问题,
问题来了解决就完了

既然没有完美的方案,那么出现问题就是常态,平常心对待即可。
我从来没纠结过孩子早入园/入学会对她们的人生造成什么不可逆转的影响,人生那么长,问题发现一个解决一个就是了。
对于她俩在幼儿园和学校的表现,我始终都保持密切关注,与老师及时沟通。
大麦刚入园语言是最大障碍,我当即和园长商量,把隔壁班一位中国老师调了过来,和德国老师配合,每句话一遍中文一遍德文,以最快速度攻克了语言关。
小米有过暴力倾向,还在幼儿园最后一年因为姐姐离开孤僻过一阵子,后来都在老师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
进入小学后她们还遇到过歧视和霸凌,我曾在历史文章中专门写过,最后都处理得很好。
如今她俩在学校都混得风生水起,朋友一大堆,学习也完全不用操心。
后遗症在哪里?真没看出来啊!
教育之所以很难,是因为过程不可控,结果更不可控。
我们能为孩子付出一切,却始终无法代替他们成长
很多时候,我们都只是默默做一个问题的发现者、观察者和解决者。
然而,没有一个专家、一本育儿书能够立竿见影地帮我们解决问题。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么过程漫长,要么效果反复。
承认吧,我们永远做不到最好
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
孩子不是我们手里需要完成的项目,他们的人生将由他们自己定义。
以前我非常喜欢尹建莉老师的观点,把孩子的快乐和独立作为检验教育方法是否成功的两大标准。
现在我更想把父母自身的快乐和独立也加入进去。
如果我们是快乐的,孩子才有更大的机会快乐。
如果我们是独立的,孩子才会有真正的自由。
我们和孩子,都无需做到最好,只需要彼此常常在心里感受到:
有你真好。
话题TOPIC
迁就孩子和做自己,你会怎么选?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让人登上山巅,也让人滑落深渊
02
09-2020
只想一巴掌灭了它
26
08-2020
面对父母的虐待,孩子该怎么办?
12
08-2020
爽则爽矣,容易智熄
05
08-2020
江苏:我走的路你们不懂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