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小黑板
“我们早已习惯了被教育如何努力追求成就,做个成功者。但却鲜有人告诉我们,在此之前,如何接纳自我,如何做一个珍贵快乐的普通人。”
这段话来组豆瓣「普通学」小组简介。组长id“无语”,他说创建这个小组的目的是希望大家打破固有的思维,接纳普通,承认平凡的自己,快乐坦然的生活。
我们发现,一种新型价值取向——普通学,开始在年轻群体中悄然流行
2021年第一季度,一个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名字在一夕之间家喻户晓,成为简中互联网的流量密码,他叫利路修
利路修,27岁,俄罗斯人,原名弗拉季斯拉夫·西德洛夫,江湖人称“人间清醒”利老师,拒绝加班第一人
他凭一己之力承包了《创造营2021》的大半流量,自带话题度,让人不禁想到了3年前的杨超越。
但其实参加选秀节目之前,利路修只是一位纯“素人”,以中文老师的身份陪着两个外籍学生过来参赛。没想到节目组选手人数不够,导演正捂脸发愁呢,透过指缝看到了他这个有点颓废又有点英俊的翻译官……行吧,就决定是你了!
“你来凑个数,第一次顺位淘汰就能下班回家。”如此这般,骗着利老师被迫成为打工人
然后利路修就成为了这档节目里最大的意外:明明一点都不想红,每天都想下班,各种划水摸鱼,却在“笋丝”(利路修粉丝的代称)的支持下,一路披荆斩棘,苟过三次顺位淘汰,走到了总决赛……
虽然最终得偿所愿的没有出道,却得到了比出道组任何人都大的网络流量。
聊普通学为什么会先说起利路修,实在是因为此人的意外走红,恰好与「普通学」的价值内核高度吻合
“利老师生无可恋不想加班的样子,真的好像我。”
“看腻了流汗又流泪的奋斗戏码,我已经卷的够累了,利老师,就看你了。”
“下班不积极,思想有问题。利老师,你没有背叛工人阶级。”
时代是真的变了吧。前几年,网络上的热门段子还是“升职加薪,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出自网剧《万万没想到》),这叫成功学
但近年来,年轻人越来越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现实,李诞一句“人间不值得”演绎成时髦的丧文化,也让他做成了丧生意;今年3月,清华大学的本科学生在荷塘雨平台上甚至创建了一门《摸鱼学导论》的课程,该课不设考试,目的是提升同学的幸福感。
豆瓣「普通学」小组创建不到2个月就吸纳了2万名组员。
在那里近期留言最多的热门帖,标题是“彻底躺平了”。
楼主@川寒 以一种非常看破红尘的口吻说道:“我硕士毕业,现在看门。”
看门这词没有任何夸张,虽然川寒当初应聘的职位名字并不是门房、保安,但他现在确实在干着看门的活计。
川寒也曾有过远大理想,很多年以来,他一直觉得自己长大是要搞学问的,这个理想从他初中到本科毕业都没变。尤其是他热爱历史,自认为在这一科目上可以傲视身边同学,本科读的是中文系,所谓文史不分家,硕士导师又是专业方向大牛,更让他心有飘飘然。
但到了研二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川寒终于发现自己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的确看了很多书,但毕业论文实在是写不出彩,平平淡淡规规矩矩,比学术废纸也就强了那么一点儿吧,堪称学术鸡肋的水平。
再加上读研期间精神过度紧张而患上了强迫症,所以到了研三,川寒最终放弃了持续十多年的考博梦想,打算去找工作。刚好毕业那年老家附近有个冷门的文博事业单位招人,川寒报考拿到了事业编
这家单位是个古建筑群,川寒的岗位是在办公室里做文员,而办公室就在侧门边。侧门原本应该常年开着,但疫情后考虑到要加强管控,就此关闭,只有单位相关人员来的时候才能临时打开。理所当然的,川寒成了那个“侧门管理员”,一个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看门人
现在川寒的工作内容就是开门、打字、复印文件,平常每天走路上下班,下班以后就回家,周末有空就在床上躺着……一个月到手不到4000块,没有过分的物欲,没有其他长远理想,一辈子可能就会在这家单位普普通通过下去,彻底的,在字面意义上躺平了。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恨铁不成钢,痛惜他没追求,不上进,硕士白读了。但「普通学」小组的网友们对川寒却是这样评价的:
咸鱼梦想
”“
理想生活
”“
普通人的最好归宿
”……他们说,能百无聊赖地虚度光阴,实在是
太令人羡慕了
。 

其实早先在聊“小镇做题家”的时候,普通学就已经初见端倪。

我们在《身为“做题家”,有错吗?》一文中探讨过这种社会现象,不同的是,做题家们多少还留着点清高傲气,即便以“985废物”自居,其实还有点凡尔赛心态,认为自己要比“普通人”优秀一些的。
但普通学年轻人却是真正放下了高材生架子,做到了躺平任嘲学历是什么,能吃吗?我就是个普通人了,我就咸鱼了,能咋地?
如果你要问:“青年们啊,是谁伤了你们的心?”
你们的热血呢,你们的梦想呢?好端端的,怎么就掀桌不玩了呢?
嗐,不用他们站出来回答,我都知道为什么。
远一点的“996是福报”就不谈了。
近一点的,今年5月4日,腾讯公关总监张军的一条微博,让广大青年再次破防。
“当我们忙着做各种致敬青年的策划时,青年们正在睡觉。”
不得不说张总监还是厉害,敢于用最短的文案得罪最多的人,在五四青年节的这一天,让青年们受到了最大程度的冒犯——把恨不得人007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甘当人肉发电池的觉悟,在双休和8小时工作制已经是奢侈的行业大环境中,平时被压榨得睡眠时间都不够,好不容易放假补个觉,还得听说教批评,那是真不能忍。
黄鼠狼给鸡拜年,发现鸡居然还没起床。
没办法,就算是旧社会的地主,也要比佃农起得早才能半夜学鸡叫的呀。
更别说这些年轻的打工人们,除了已经公务员/事业编上岸的,无不承受着与日俱增的“年龄歧视”,面临“35岁失业”的中年危机。
大家都很熟悉的《环球时报》主编胡锡进,曾在微博公开发文,倡导打击职场年龄歧视
万万没想到,年轻人的心还没捂热呢,老胡的打脸就来了……
真是一出黑色幽默……
如果说青年面对狡猾的资本家还能保持情绪稳定,那接下来的“1爽=208万”“privilege高傲”,明显加快了他们的躺平速度。
说实话,在看到郑爽日薪208万、拍一部剧1.6亿的新闻时,我很是淡然。假设月入1万,要连续工作1333年不吃不喝才能赚到1.6亿,相当于从武则天把太平公主嫁给薛绍那年开始打工。我阿Q精神很足,这离我太遥远了,不是我该纠结的点。
但我认识的一位新中产朋友心态崩了,然后我发现,很多正在努力奋斗拼命赚钱的年轻人,心态都崩了
然后是前两天把“privilege”拿到台面上说的某清华附中同学,作为地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既得利益者,她坦然极了
在她自曝后,清华附中火速出面“辟谣”:哎呀,我们哪有100%的录取率,哪有什么特权嘛~2020届毕业生有23人申请清华大学,其中只有17人收到录取通知书啦!
好家伙,高考大省的工具人们不得不为你鼓鼓掌,毕竟看到这里,清华附中的高傲已经尽数体现了。
如今的普通学青年,往前数几年,谁不曾当过“奋斗逼”?
我无意鼓吹奋斗无用论,但事实却是很多青年自发降低了奋斗期待值,他们发现上升通道不知不觉已经收束得如此窄小,就好比普通玩家陪氪金大佬和欧皇玩游戏,除了能提供后两者的游戏乐趣之外,自己又能获得什么?
于是肝帝也肝不动了,不如当个休闲党
经济学家管清友一针见血地点评:“这些年来贬值最大的不是货币,而是你的努力。这就是内卷。”
人类学家项飚在《内卷:一种不允许失败和退出的竞争》专访中提出,在比较成熟的社会里,人们会努力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找到安放自己的位置。

但由于目前国内人们的目标和评价体系高度单一竞争方式也高度单一,进入其中的人只能在日趋白热化的竞争中,继续向前。
“总想要比别人更好。”许多中国孩子从小被培养了竞位意识。
进入社会之前,孩子们经历无数考试,筛选、分流,最终进入高等教育金字塔里的不同高度。
他们早早学会的,就是通过排名确认自己的位置
比如在这座金字塔顶端的北大,每门专业课只有固定比例的学生可以拿到85分以上的成绩。

因此对于北大学子们来说,期末考试的目的比起“自我检测”,更像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逃杀”,必须要确保自己把足够多的同学踩在脚下,才能拿到高绩点。
在这样的环境中,很多同学对自己的定位完全是通过与别人竞争所产生,难免有人心态不稳,进而变本加厉地投身学术内卷中。
有人问内卷和努力有什么区别,打个比方。
课程结课,老师布置2000字论文。你按时按量重质地完成了,这是努力学习。
没想到你室友甲硬生生把论文肝到了4000字,装订精美,自认为稳赢;你室友乙更绝,熬夜一周肝出8000字中英双语,查重率低至5%。你室友甲傻眼,你室友乙内分泌失调,你的论文变成了全宿舍评分最低的那一份,你们都很不开心。
然后下一次交论文,为了不被室友甩在身后,你也迫不得已开始超额爆肝,全宿舍一起熬夜一起秃头。这是内卷。
“普通学”教人反思的,正是这种不健康的竞位意识。
北大毕业生何心怡曾经以区高考状元身份入学,但她将北大的求学历程总结为“痛苦”。
反倒是工作三年后,何心怡才逐渐发现,当年在北大感到的不适,可能并不是自己的错。
毕业后,何心怡去往英国TOP10的高校读研,而后重返北京。那时她发现,一些人并非出自名校,也没有经过精英教育的训练,但仍然可以生活得轻松愉悦。
“当时心里有很强烈的不公平感和幻灭感。原来一切的焦虑,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何心怡说。
我想到了美剧《老友记》
几位主角中,菲比的工作最不稳定,她做过卖唱的街头艺人,也当过按摩技师。收入不高,但她仍然热爱自己正在做的事,包括音乐。
虽然她写的歌也很烂,但她依然快乐。

我喜欢菲比,喜欢她活得通透。
这是一种与内卷相对立的选择。当你开始学会退出竞位了,没准就是内心世界自洽的开始
倒戈向普通学阵营的,也有
不少是孩子家长

有的是鸡到一半选择选择半途而废,有的更洒脱,一直在躺平从未起来过,压根就没打算鸡。
不是懒,不是不负责,他们中的很多人其实都有过思考:鸡娃不是嘴上随便喊喊就叫鸡,你得砸锅卖铁送孩子上好幼儿园、好小学吧,你得牺牲个人时间陪孩子上补习班吧。人的精力有限,你胜任不了挑战性更强的岗位了,几乎放弃晋升机会,钱也得省着花,因为要买附加教育产品吧。这一套下来,在小地方还好,在一线城市,动辄要多花百万元。
但从小鸡到大和从小佛到大的孩子,以后的人生路真的会差很大吗?
如果普本毕业和985毕业的出路都是996,那牺牲两代人又图什么。
还不如提前为自家孩子预订了一条更好走的“平凡之路”。
闺蜜群聊育儿话题,一位姐们说:“以前我时常担心我家小鲤鱼(娃乳名)未来考不上好大学,别说大学了,我觉得她都不一定能考上我的高中,我高中是省重点,也不好进的啊,甚至维持我目前的阶级就很困难,一定要很努力才能做到。我无法预计需要花多少钱、多少精力才能让她变成精英,而且我自己对鸡娃也是两眼一抹黑,看很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有每日课表,我自愧不如。那段时间压力真的好大。”
我问,现在呢,情绪好点了吗?
“现在想开了,努力20年不如买房买得早,鸡不动,给她攒钱买房就完了
我说你别觉得焦虑,说不定这还就是最优解,给你碰上了呢。
被从小鸡到大的娃,长大后真没准就成了「普通学」小组组员。

其实相当于幼年就开始上工的童工,长大后选择躺平,不是颓废,是工龄用完了。
有人25岁上班,55岁退休;有人3岁上工,33岁退休。算一算工龄,其实都是一样的30年。
再考虑童工们是把用来生长的黄金发育期拿来上父母安排的工了,人家更辛苦。有些年轻人20岁前后就“看破红尘”,咸鱼躺下,不是不求上进,甚至是为了保命,再被打鸡血,说不定要抑郁
打开网易云音乐APP,《平凡之路》下方有一条热评:“人生三个阶段,知道父母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知道孩子是普通人。”
内卷过程中,永远有人无法心安理得地当一条咸鱼,但如果“普通学”能帮助我们一眼识别出贩卖焦虑的恶意,那都去了解一下这门新学问,何乐而不为?
接纳普通,拥抱普通,然后坦然向前看吧。
话题TOPIC
当现实和理想有差距时,
你会「死磕」到底还是「算了」?
END
12
本文作者:无才小黑板
一块莫得感情但有态度的小黑板,聚焦新闻热点,提供数据案例,记录各方观点,等待您的高见~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小黑板。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谈一场青春期的校园恋爱,是多美好多幸运的事情。
26
05-2021
我们已经回不去了
19
05-2021
是什么给了我们这种自信?
12
05-2021
此情可待成追忆,比尔·盖茨也惘然
05
05-2021
“内卷”没那么可怕,瞎卷才是真的可怕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