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典礼是个很特别的场合。

成长、收获、离别,毕业典礼向来承载了太多情感。师长的致辞,是情理相融的教诲,更是目光灼灼的嘱托。听君一席话,便是将更深妙的人生智慧装进了行囊。
这是我们毕业观系列的最后一篇文章。在观点流“毕业观 · 叮咛”栏目的开篇语中,我们说“每期选取一篇高校毕业典礼上的精彩演讲,为我们的大读者、小读者们提供记录时代思想、把握人生航向的可能”。后来我们想,将这些演讲数据化,会得到怎样的结果?于是观点流联合光明网,对今年国内83所校长的毕业致辞文本进行了大量文本与数据分析,这个数据,便是对时代背景下人生航向更为细致的描绘。
下面是我们的数据分析报告。
本文数据来源:光明网  X  今日头条
作者:李方舟   张璋
每逢毕业季,各大高校的校长们总会在毕业典礼上送出自己的祝福与嘱托。这些或诙谐或庄重、或温情或激昂的演说,展现了怎样的人生智慧与时代精神?  

光明网在今日头条的数据支持下,对国内83所著名学府校长所作的毕业致辞共计21.2万字进行文本分析,并结合相关大数据得到以下结果。
网友对校长毕业致辞关注度有多高?从近三年的数据统计来看,整体呈现增长态势。2016年,校长毕业致辞及相关话题阅读量约1580万次,2018年,同样的数据则为4200万次,增长近2.7倍。在阅读时长上,2018年总阅读时长达109.1万小时,约为2016年的2.6倍。越来越多的网友注意到,毕业季除了别离、不舍与远行,还有这样一份来自校长的“厚礼”。
而从地域划分上,数据显示,福建、陕西、北京、湖南、广西、广东、湖北、安徽、江西、辽宁等省市的网友更关注校长毕业致辞。综合三年统计数据并与全国普通高校的分布情况进行比对,可以看出高校数量多的省份对校长毕业致辞及相关话题显露出更大的兴趣。
年龄越大的人越喜欢怀旧,这件事同样反映在校长毕业致辞的关注人群上。在2018年毕业季期间,24-50岁的人群对校长毕业演讲展现了更大的兴趣。正值大学适龄的18-23岁人群反而对此兴趣稀缺,其关注度甚至低于50岁以上人群。而从性别维度来看,男女关注度基本持平,男性稍高。
我们还统计了毕业季期间各大学校长的热度情况,并尝试对关注校长毕业演讲的人群做一个画像:他可能是一位30多岁的中年男性,生活在北京,对知名大学和它们的校长一直有所关注,会在毕业季期间平均每天花上1.2分钟浏览校长毕业演讲相关话题。
那么在这个送别的时刻,校长们都在谈论些什么呢?去掉代词后,我们发现毕业致辞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词汇是“时代”。时代之问,青年作答——校长们通过不同的语句在提醒青年学子们肩负的时代命运,鼓励他们“为天下立心,为生民立命”。华东师范大学钱旭红校长以《使命担当、求实向上,做创新立业的时代新人》为题讲演,不约而同在毕业演讲题目中点明“时代”的高校还有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等。
在“时代”之后,“学校”(453次)、“人生”(452次)、“希望”(347次)、“奋斗”(332次)、“中国”(331次)、“发展”(317次)、“国家”(300次)、“创新”(267次)、“精神”(252次)共同组成了校长们在毕业演讲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十个词语。尝试用它们来造句的话:“走出学校后,你的人生要怀揣希望、努力创新,为时代而奋斗、为中国而奋斗。”似乎可以代表校长们共同的心声。
理工类院校偏严谨,艺术类院校更活泼?从文本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也不尽然。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校长们比起回忆过去更喜欢展望今天和未来,也难得的开始谈到大学的迷茫与匆匆,甚而目光远眺,直达永恒。
他们还不约而同地向自己的学生提出期待。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希望自己的学生“Be a decent person”,在他心中,一个decent的人是要追逐梦想、执着坚持、懂得取舍、博雅从容的,是不单纯追求物质上的丰富,而是能够常怀美好之心,让时光沉淀人生阅历、塑造精神上的高雅的。而在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心中,他的学生应该用一生去追寻意义,要选择与国家、民族和人类命运紧密结合的事业,担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使命。
邱勇的期待也是许多校长共同的期待,无论是“永不褪色的科大人”还是“掌握未来的复旦人”,都应该家国情怀始终如一,与时代命运与共。
读到这里,你是否对校长的毕业演讲有了新的认识呢?在文章的最后,我们特别制作了一份撰写校长毕业演讲的“速成攻略”,帮你也过一把“演讲瘾”。
首先,我们需要一个开场白,这个开场白往往以“大家好”开始,总之把在场所有的人都提一遍准没错。
道完好,第二步可以有两个选择,一种是总结并肯定四年来学生的大学生活,这个过程往往伴随着对几个重要时刻的回忆:如刚进校园时、参与某些重要活动等等。第二种是则是祝贺学生顺利毕业,这个祝贺里面一般可以掺杂一些个人感受在里面,适当煽情。
接下来就该进入期待与嘱托的环节了。可以通过时代的精神、高校的校训等等方式引入主题,提出自己对学生的期待,如期待学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期待学生具有怎样的精神等等。请注意,这个部分往往是体现一个学校底蕴与校长本人知识储备的地方,务必旁征博引,自己学校有名的校友千万不要拉下,逻辑要清晰,语句要工整,可以说,这是一篇毕业演讲的核心部分。
期待过后就是高潮的收尾部分,这部分往往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的天下,一定要展现一个学校的胸怀,要展现母校对即将远行的学子的祝福与不舍。当你的文字可以体现家长看着孩子远行的心情时就合格了。
当然,最后一定要以“再见”收尾,据我们统计,95%以上的校长都是这么收尾的。
*注:文中图表依据“TGI指数”制成,TGI指数为目标群体指数,反映目标群体在特定研究范围内的关注度强弱程度,TGI大于100视为高于全网平均关注度。
 • end • 
  我想,下面这些你也会喜欢——

观点流
有价值的观点在流动中聚合
 微信ID:Guandianliu  

观点 · 聚合 · 价值
主编 | 刘  昆
副主编 | 龚孟关  
 责编 | 侯楠楠
※本号内容专属于光明日报 · 观澜工作室
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