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二代华裔妈妈蔡美儿(自称虎妈)多年前出版了《虎妈战歌》,讲述其如何采用绝对高压政策,培养出两个在音乐上具有很高造诣并最终就读哈佛的女儿。该书出版后引起很大轰动,一方面世界各国趁机批判中国式教育的不合理性,另一方面中国家长也对虎妈进行炮轰,认为她的教育方式不能代表中国的教育。
后来上海一位女儿也上了哈佛的自称为猫爸的父亲也出版了图书,以相反的论调讲述其如何用宽松的教育环境培养出优秀的女儿。为人父母后,最关心的便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于是不断地去了解和探讨各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希望能找出适合自己的。
无论虎妈还是猫爸,都让人感觉在亲子关系上失去平衡。育儿最重要的是如何衡量这个“平衡”,过于严厉会让孩子叛逆或不自信,过于温和会让孩子感觉不安全。在此按我的理解分享一下:
01
教育=规则+良好的关系。教育孩子没有规则不行,但有规则的同时还要跟孩子有良好的亲子关系,这样有助于孩子去遵守规则。因为在孩提时期,不愿意遵守规则是正常的,但如果孩子懂得父母的爱,就会觉得自己有责任去遵守父母定的规则,勇于承担责任。
很多人谴责虎妈蔡美儿教育子女的“硬规则化”,但实质上很少人看到虎妈硬规则背后的良好亲子关系。
虎妈从小就会带两个女儿周游世界,我相信旅行是最好的传递亲子感情的方式,因为旅行途中,父母与子女都得相互照顾相互鼓励相互学习。据虎妈的丈夫所说,几分钟前他还看见虎妈向女儿吼嚎逼她练琴,不久后则看见母女二人躺在床上玩咯咯地笑。这也说明虎妈与女儿拥有非常良好的亲子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在高压教育的逼迫下,两女儿没有被逼迫变型,而是一方面走向成功殿堂,另一方面仍然是与母亲亲密无间的乖乖女。
我有一个朋友Stella,她的孩子在我们圈子内被公认为各方面都很优秀,他们一家三口就一直保持着非常良好的关系。他们经常带孩子参加各种聚会,妈妈经常带孩子参加亲子活动,连刷牙的时候都是三人一起刷,且三人会有很多很有意思的对话。因此在别的家长都在发愁孩子不吃饭不刷牙没礼貌不听话不会讲故事等等时,她的孩子,三岁多便已经什么都自己独立完成,且最近还会用英文给爸妈讲故事,让我们赞叹不已。
02
选择性命令。让很多家长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孩子常常不往你的意愿方向走。如一个家长为孩子洗完澡不肯出澡盆一事头痛不已。每次孩子洗完澡还在玩水,妈妈喊上千遍万遍都不肯出来。最后非得用强行揪出来的方法,结果是孩子大哭大闹收场。后来她看到了选择性命令的方式,于是孩子洗完澡她就问:“你是想让爸爸帮你擦身子呢?还是想让妈妈帮你擦?”孩子想了想,然后喊一声“爸爸擦!”然后爸爸拿着浴巾过去,不费吹灰之力就把他从浴盆里抱了出来,乖乖地让爸爸擦身子。
选择性命令让孩子拥有了自主决定的权力,他会为自己作出了选择而很自豪,因为这满足了他的控制欲。选择性问句比起命令对孩子起到更好的作用,但父母在给孩子选择性问句的时候,要注意问句的技巧性,一定要只能二选一,让他向着父母想要的方向选择。
如孩子出去玩,你希望他能10点前回家,你就可以问:“你是想9点回来呢还是10点回来呢?”;如果孩子不肯刷牙,你最好不要用“赶紧去刷牙”之类的命令语句,这样往往会让孩子更讨厌刷牙。有的家长给孩子讲不刷牙会长蛀牙的道理,讲一千遍都没有用,孩子八岁前是没有逻辑能力不懂道理的,很多东西都只跟着感觉走。那你可以问:“你想跟妈妈一起刷牙还是跟爸爸一起刷牙?”或者“是你给妈妈挤牙膏呢还是妈妈给你挤牙膏?”之类的让他可以思考选择且引起兴趣的问句。
因为好友Stella夫妇常常与儿子一起刷牙,我相信她们会有很多儿子帮他们挤牙膏的情景,以及一起刷牙时很多有趣的对话。每天这样重复的兴趣慢慢变成了习惯,以后孩子就会养成喜欢刷牙的好习惯,而不需要家长逼着赶着去刷牙。
03
不要表扬孩子聪明,而要表扬孩子努力。如果常常表扬孩子聪明,那孩子会认为他的聪明是与生俱来的,他们会因为自己聪明而完成某事高兴,但他们往往不容易接受失败的现实,认为失败与其天生聪慧不相符合,更觉得失败会让他们在表扬他们聪明的人面前没有面子,因而容易失去自信,或者自暴自弃。
而如果孩子完成了某一件事,表扬孩子的努力会使孩子觉得他的努力比较容易得到承认,于是他会爱上努力克服难关的过程,遇到任何问题都不容易气馁不容易放弃,而是不断地挑战自己。人生路上,无论你天生有多聪明,但要想获得成功,都得通过不停地努力。我们要培养孩子成为努力前进的人,而不能靠聪明来得益。
04
要分清孩子的事还是你的事。有很多家长常常追着孩子喂饭,但孩子却越来越不爱吃饭,只能玩一会吃一口,从来不会专心吃饭。这时候吃饭变成了家长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孩子的主观愿望,是家长想让孩子吃而不是孩子想吃,于是逐渐恶性循环;有很多家长每天都守在孩子的书桌前,辅导孩子做功课,但孩子从此越来越不专心做功课,甚至没有家长坐在旁边就干脆不做功课。这时候做功课也变成了家长的主观愿望而不是孩子的主观愿望,是家长想让孩子做功课而不是孩子自己想做功课,也逐渐恶性循环……
太多太多这样的例子,孩子的事渐渐变成了家长的事,却逐渐变得似乎与孩子无关,往往是家长紧张得要死孩子却无所谓。因此,要教育孩子,必须从小就让他分清自己的事情,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家长别掺和。不吃饭就让他饿着,等他饿了来找你了,吃饭就是他自己的事情了,他会大口大口地吃;做功课让他自己做,做错了没关系,有老师会事后指导,家长可以最后作一个检查,但不能事无巨细。
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忙于生计从来不管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但我们却比现在的孩子更容易自觉自律,那是因为我们能分清自己的事还是家长的事,我们的事从来都不是家长的事,只能自己照顾好自己。教孩子认清什么是自己的事需要自己完成,比搀和进去搅浑水更有用得多。
05
10岁前严厉,10岁后放松。这个观点是根据虎妈和猫爸的不同教育方式总结出来的。虎妈认为美国人过分放任孩子自由,过分尊重孩子的选择,于是孩子很容易便选择了不努力或者放弃,造成了现今很多美国人懒惰散漫,不思进取。
我对虎妈的这个观点十分认同,但对于虎妈采取绝对高压政策,让孩子绝对按照她的思路做事我不敢苟同。孩子应该在10岁前严格要求,让他养成良好行为与学习习惯,10岁以后则应该给他更多的选择空间,开始根据兴趣发展。
因为10岁以前,孩子往往处于一个玩耍的心理状态中,即便对某样事物感兴趣也不可能持久,完全让他靠兴趣自主学习是不可能的。这就需要家长的严格要求和引导,使他不容易在兴趣面前因为懒惰而放弃,而是严格要求他去努力完成。
等他10岁以后,基本上养成了努力与不放弃的良好行为习惯,就得多寻找他的兴趣点,让他自主选择自主钻研,给他更多的选择空间,开始训练他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学习方式。10岁前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与学习习惯,就基本上不用担心他以后容易走上自暴自弃的道路了。
大家都谴责虎妈没有任何让女儿选择的空间,了解了一些资料后,我认为其实不然。虎妈的小女儿在长大些后,辞去了首席小提琴手的职务,而改为学习她感兴趣的网球。虎妈虽然为此痛不欲生,但最终仍然尊重了女儿的选择。而因为女儿在小时候在母亲的高压教育下养成了从不放弃的习惯,于是她很快便通过不断努力获得网球的成功。
这就是为什么我觉得10岁前必须培养孩子努力不放弃的习惯的原因,只要懂得了努力,懂得了不放弃,无论在任何领域,孩子都会走上通向成功的道路。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
24小时内删除。
·美式家长课堂精选文章·
家庭教育交流

孩子爱哭遇事易放弃怎么办?

还在为孩子做作业抓狂?试试逆商作业辅导法

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八大技巧教你减少对孩子发火

美国父母如何富养女孩

家长的负面情绪,对孩子的童年记忆产生多大影响?

美国父母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

同一句话,爸爸说出来的影响力比妈妈大50倍

家有两娃,谁会是第一张情绪多米诺骨牌?

遇到负面管教的老师怎么办?

婚姻经营交流

培养好孩子,先要战胜魔性的婚姻

手机控时代的婚姻,谁是你的灵魂伴侣?

【男人勿读】请把你的老公当作孩子

婚姻为什么累?你需要一些爱情防腐剂

女王节,做最美的自己,才能做最好的妈妈

要留住幸福婚姻?请别做留守妻子!

想申请加入“积极教养亲子教育群”
一起交流育儿经,
请加宽宽妈妈私人微信
长按二维码 即可添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