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分
今日鸡娃界蕉绿值达到巅峰——北京中考出分了。
看到这个图,我就懵了。满分是多少?
满分是660分啊!
也就是说有还10个孩子因为加分,竟然考“冒”了。
但是我们知道“加分”非常不易。
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了2022年北京市中招各区分数段人数统计:
东城区655分以上55人
西城区655分以上61人
海淀区655分以上517人
朝阳区655分以上127人
丰台区655分以上33人
我大海淀威武——660分满分,517人考到了656分+,5800多人考了640分+!
确定这是中考吗?手心直搓冷汗——现在娃2年级,偶尔月测也是这扣点、那扣点,不见得能得满分啊!
在看看海淀和东、西城各王牌学校的预估分数线。
这里面还没有统计早就被提前签约、直升的那些优秀到天际的娃儿们。
不然更可怕!
这些分数线告诉我们,想挤入头部学校——不能有任何失误,包括语文。
留给孩子们失误的空间——几乎为0。
看到这样的形势,虽然家里只有一枚2升3的娃,也止不住倒抽凉气。
很明显,中考更重基础,这也是“双减政策“的一份答卷,也许也是重“基础教育”的再次生动体现。
有种通俗的说法大家都知道,100分的题,考95分代表实力是95分,但是考100分的实力却不可估量。也就是说这些考近乎满分的孩子,不但实力超群,还有绝对的细致、耐心、心态平和等等综合素质。
从这不可思议的分数,我们能看到什么?
分析
新闻说:北京市各区通过全学段全招生、延伸学段办学、民办校转公办校等举措不断扩增优质学位,进一步推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满足更多学生家门口上好学校的需求。
也有教育界的朋友说:不是中考题越来越容易了,而是得分越来越容易了。不要集中关注分数,分数不重要。北京显然是想通过中考分数调整人们关注的焦点,把分数放置于教育非重要的位置。
中考是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选拔性考试,北京中考2022年分数段位透露的迹象是含糊而复杂中考有向水平考试过渡的迹象。
水平考试和选拔性考试的功能有很大的差别,高分数段为高度集中,试图在淡化选拔性考试。梯度大致相当的普通高中在高分数段人数暴增的条件下,录取分数即使录取分数线差一至两分,似乎没有太大区分度。似乎在暗示,各个普通中学不要过于太卷。
但是其悖论在于,北京传说中的普通高中自主招生,除了中等职业和东西城5所高中登记入学外,没有如期而至。中招一分一段,普通高中统一录取均按分数录取。
看似死局,却无法破。
很显然,这种高分数段过于集中的态势,会给老师日常教学带来巨大的困境,试卷的主观题占比加大,老师们如何把握各种题型的答题方法论。
也会给我们家长带来困境——似乎迷失方向。
而与此同时,高考越来越难。也就是说初中、高中之间的难度衔接断档明显,知识连贯性和递进性无法无法保证。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家长怎么办呢。茉莉妈妈想说,咱不要焦虑。
一点感悟
继续立足于底层能力提升
中考简单,高考难哭,真正的人才分层选拔从高中开始。
不要过早执念于刷题的“题海战术”。
孩子的深度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基础表达能力、思辨能力、写作能力这些更基础的底层能力,会支撑他们参与更长远的竞争。
关注趋势,不必乱了阵脚
“躺平”显然不能“躺赢”,中考的作用是分流。今年考生1.8万余人,这几年考生人数还有上升趋势。
中考和高考一样,也有大小年。
没有两届中考的形势是完全一样的,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担心。一年一个样。今年高分段扎堆儿,一分一操场;原先适用于中等水平的学生,现在同样适合头部学生。
也许明年又是一番不同的景象。
所以今后无论怎么变化,密切关注形势变化的同时,也要保持一颗平和心态,踏实努力就是了。
着眼培养学习习惯,尊重孩子的学习节奏
这届中考学生可是赶上了疫情小三年,但成绩又出乎意料的好。
或许也给了我们一些安慰:不必过多担心停课或者居家学习的影响。毕竟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学习节奏。而“学习习惯”、“求知欲”、“自驱力”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影响更大。
网课给了孩子们全新的学习模式,很多学习能力和自驱力强的孩子,反而有了更多自我提升的空间,创造了更多无限可能。
想起来朱永新先生写的《未来学校》中提到:传统教室不再是理所当然的学习场所,什么时候学、学什么、怎么学——学习者将成为自己的主导。
跳出迷茫焦虑的迷局,回归养育的人本视角
我想应该很多人和我一样,看到这个分数,有种无力感。
但其实我们跳出来想——人生且长。
“一分一操场”——一分之差就可能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

也许不是我们不努力,恰恰是少了一点运气,又如何呢?
站高一点
看远一点
认知宇宙运行规律,培养系统的思辨能力。
多读书,寻古问今;头顶浩瀚星空,拓展广角视野,了解世界的广博和多样。
我们只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敬畏万物规律,探究元知识,从“知识颗粒”到连成“线”到”面”到不同领域的“思维框架”,多做系统性思考。
有太多带着金灿灿闪光履历的孩子,在学业的巅峰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深陷迷思与苦楚。
不能因为我们深陷迷局而让孩子远离了内在感受。我们能不能让孩子静静体会追求知识的乐趣,感受宇宙自然中永恒的真,人心深处令人感动的善和美。
看见孩子的内心之光,也许他正在打破世俗感受欣喜,留下隽永绵长的感叹。
而毕竟,我们的终极目标,是希望孩子们拥有自己感受到幸福的人生。
共勉。
分享易实操的家庭养育笔记;探索高效率的学科进阶路径。
语数外课内学习与课外提升;历史、科学与音乐启蒙;儿童心理分析、习惯培养与品格塑造。
关注我,加星标,不要走丢。
带你启蒙,一路爬升;为你答疑,不再踩坑;帮你选择,少些盲从。
过往文章 推荐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