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以浦江为隔,分区封城已经进入第六天。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初,上海都没有全封,只是每家人凭出入证出入。虽然上海一直是精准防控的典范,但在奥密克戎的压力下,迅速出现了西安类似的情况。物资配送跟不上,其他病患就医难,甚至出现因没及时治疗导致死亡的悲剧。
疫情已经三年,上海何以至此?
一、
政府的能力,其实跟景区、电影院、火车的接待能力一样,不可能按照最大峰值去设计。每年春运都会出现运力紧张,但如果火车按照春运来建设运力的话,平时肯定会亏得很厉害,所以,春运难是常态,是正常的。
同样的,政府能力也不是按照疫情来设计的,一旦压力越过一个阈值,政府能力跟不上,就会出现混乱。上海、吉林,西安都是如此。上海相关资源、能力、专业度、素质的冗余度当然会高一些,正是这些因素让上海应对德尔塔变种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但当压力越过一个更高的门槛时,也会被击溃,而击溃之后的混乱类似的。奥密克戎就是一个更高的压力。
这引来很多嘲讽。但上海的精准防控,并不是自己吹出来的。精准防控,并不是为了炫耀,这即使总体政策的要求,也是上海本身的特征决定的。上海是全国的经济中心、国际化都市,牵一发而动全身。上海的精准防控,之所以在全国引发很大的反响,是很多地方舆论,借上海精准防控这杯酒,浇自己地区粗暴防疫的块垒。
借上海这杯酒浇自己地区的块垒时,会让很多人感觉不舒服。人难免要寻找群体感,可以理解。但人更需要搞明白自己的利益所在,在抗击疫情中,人是作为个体存在的。急诊拒诊、不准上班、没钱交租的时候,你都是一个个体,而不是四川人、河北人、北京人、山东人。能在疫情中最大程度帮到个体的,就是科学、精准的防疫,而不是所谓的地区认同、自豪感。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会做一元二次方程,当然可以夸他是班上的好学生。好事者拿出线性方程让他解,他做不出来,但这仍然改变不了他是班上的好学生的事实。好事者就嘲笑,说,你不是好学生吗,怎么这个都不会?但是,题目难度大增,不会做,又有什么可耻呢?
上海的精准防控,也是有一个阈值的,一旦超过,就会控制不住。所谓沪吹是指上海做的更好,而不是指上海不会失败,不会崩溃。上海比其他地区能做得更好的判断,仍然是成立的。
二、
疫情仍然在快速变动中,有几个问题有待观察。
第一,此次上海封控要维持多久才能实现清零?太长的时间显然是不可维持的。
第二,封控能否完全清零。所谓封控并不是一个城市的人完全的停顿下来,仍然还有志愿者、警察、医务人员、基础公共服务的人员没有停顿下来。一个1000万人停顿下来,可能还有10万人在继续活动。这些人中如果有隐匿的感染者,是否会成为新的传染源头?
第三,以奥密克戎的传播力,避免出现大面积散播,这意味必须更早的,在更小范围传播,只有少数感染时就得上封控的手段。现在全国已有多地实际上处于停顿状态,无锡发现7例后就已经很大程度上封控了。那么,在这种低阈值的封控下,全国多少地方为了会进入封控,某些大城市会以多大频率进入封控状态?频繁封控肯定会对经济造成巨大影响。
第四,随着压力增大,居家隔离是否会成为新方式。网上在传一个段子,一个小区里面的感染的人太多了,居委会就逆向思维,把没有感染的人运走了,让那些感染的人继续待在家里。其实,这就是居家隔离。就在昨晚,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也表示:如果量太多,无症状有条件可居家隔离。
三、
城市频频进入封控状态,代价巨大。
在很多人眼里,社会、市场被按下暂停键与播放器暂停没有区别,按下-暂停,恢复-继续运行。这种对经济运行的看法,是一种源于计划经济的错误观点。
企业、个人的运行,一头是不断产生的收入、利润,一头是不断产生的债务、贷款。两者同时产生,相互维持,整个社会续运转。按下暂停后,不少企业、个人的收入降低、甚至停住,但债务、贷款仍然照常产生。企业除了进货、进菜等变动成本,还有固定成本,所谓“每天眼睛一睁,欠房租水电、员工工资”,而个人则有停不下来的贷款、按揭。当暂停键按下,一头停了,一头继续运转,于是,企业、个人就陷入破产状态。
所以当重新恢复时,很多经济体就无法立马恢复。新的企业需要等待需求积累、信心恢复,相关资本再度聚集,才能重新投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损耗也很大。比如一家KTV倒闭了,即便场地仍然做原来的行业,但原来的装修用不了了,不同品牌有不同的视觉体系,不同的格调,也得推翻来过。口碑、客群、人气,等等,都得重新来过,慢慢培养。
开过店、开过餐馆的人都知道,不能随便关店,不是因为关店会有损失,而是因为一旦关店,顾客就会去其他店,一旦去了,就很难再回来了。对外向经济而言,一些订单转移到了越南、印度、波兰、东南亚,就永远不会回来了。所以,封控对经济来说,是极大的损耗。 
四、
以上问题最终呈现的局面以及人们的看法,决定了未来的解决思路。
任何政策都有它本身的惯性,即以被动姿态遵循最小成本逻辑去维持,直到越过一个阈值。
中国刚好是在春节的时候触发疫情的,这个时候大家都在放假,那么相对来说,这时停顿就要容易一些。这就是惯性。
如果这波疫情,上海最开始能更准确的判断出奥密克戎的传播力很强,预估到精准防控可能不可维持,及早上全域封控的措施,就可以避免后面的局面。但上海的行为模式,也有其惯性。或者不排除试图采取居家隔离,压制感染,维持稳定感染数量,保持医疗资源不挤兑,维持城市正常运行的思路。上海有自己的惯性,更大层面上中国也有自己的惯性。主动转换性的政策,风险与责任都更大,还需要等待共识逐渐形成。
人们对坏现实的接受总有一个过程。按照健康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对绝症患者的研究,一般其心理过程会经过“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忧郁→接受”五个阶段。最初,管轶在武汉疫情还没全面爆发的之后,说了一段话,大致说,不得了了,一定会大爆发,我赶快走了。结果被无数人指责,但病毒不会遂人愿,只遵循科学规律,后来不可避免的爆发了。疫情刚刚扩散到欧美的时候,也有人说,病毒防不住,要靠群体免疫,国外舆论也是愤怒的指责。结果,现在欧美除了疫苗还是靠群体免疫。回过头来,最初的那些不中听的话,都成为了现实。
虽然人对于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东西,最终都会接受,但必然有一个过程。从否认、不接受,然后到经历冲击,提高接受度,最终形成共识,逐步接受。这也是一个客观的过程,需要等待。
不过,好消息是,共识正在快速形成,超越了我之前的预期。 
五、
付出代价,一定要有所收获。
说上海仍然做得更好,是因为如今的状况,考虑到本文前面提到的种种因素,评价标准应该转变,更重要的是,上海正在尝试走出一条新路。 
今天网上最火的就是上海疾控的专家与普通市民的对话。
“新冠就是得了一次感冒”
“方舱条件很糟糕,也没什么治疗。居家或隔离点呆着最好”
“次生灾害大于新冠”
“专业人员都逼疯了”
“不要以为我们都是饭桶,我们提过好多次了。”
“你可以把我录音放出去”
再回过头看看此前流传的上海小区自治协议:同意无症状在家隔离,守望相助。还有上海集中隔离点医疗救治组组长的表示:如果量太多,无症状有条件可居家隔离。
以上种种,都体现了民间、专业力量正在快速建立新的共识。
这是我在2020年1月底写的文章,我有时开玩笑说,我是第一代“沪吹”。其实,所谓沪吹,从来不是吹某个地方,某个群体,而是认同快速形成共识背后的东西:相信科学、尊重专业、尊重权利,这些基本的出发点。
西方经历的是致死率更高最初阶段,那时没有疫苗、没有核酸,可谓惨不忍睹,所以,那时强力封控是合理的。如今,病毒变得温和,有了核酸检测、疫苗、药物,中国面对疫情的手段更多,可以更加从容,有更多的空间与时间转变思路。接下需要做的事,应引入更好的疫苗与药物,建立共识,然后迎接正常生活的回归。
热文推荐:
欢迎关注本公号

推荐订阅另一个公号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