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发布的2019年“五月血压测量月”(May Measurement Month,MMM)全球血压筛查行动结果显示,全球1/3成人患有高血压,高血压知晓率为58.7%,控制率不足1/3,高血压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影响血压控制不佳的众多因素中,依从性差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模式可以提高依从性,是高血压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
控制率不足1/3,高血压管理现状不容乐观
高血压是全球死亡和疾病负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MMM是由国际高血压学会(ISH)联合世界高血压联盟(WHL)及柳叶刀高血压委员会(LCH)共同发起的一项全球血压知晓活动,旨在进一步提高公众对血压测量重要性的认识。2017年、2018年分别有超过120万、150万人参与MMM血压筛查。
5月18日,Hypertension杂志在线发表了2019年MMM全球血压筛查行动结果[1]。 此次覆盖92个国家、150.8万多名成年人的血压筛查结果显示: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4.0%,知晓率为58.7%;54.7%的高血压患者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这些接受治疗的患者有57.8%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而在所有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的患者仅占31.7%,其余未接受治疗或未接受充分治疗(图1)。全球亟需加强血压筛查监测,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
图1  2019年MMM全球血压筛查行动结果

以患者为中心,提供全方位的血压健康管理
中国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2.45亿。2015年调查显示,我国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51.6%、45.8%和16.8%,较1991和2002年明显增高,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高血压防控工作仍然任重道远[2]
2019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3]发布,该指南对高血压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及管理做了全面的论述,并强调了生活方式干预与药物治疗的同等重要性,强调高血压病需要长期管理与治疗的重要性。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等联合发布《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 (2019)》[4], 再次强调高血压防线前移,为全方位的高血压健康管理服务提供指导。
在高血压病的管理中,影响血压控制不佳的因素复杂,包括卫生保健系统的不完善、治疗率不足、用药不合理、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治疗依从性差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的重要原因。
一项纳入25项研究(n=12,628)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未坚持使用药物的比例达45.2%;而其中血压未控制的患者,不依从的比例达到了83.7%[5]。与低依从性(药物持有率<80%)的患者相比,高依从性(药物持有率≥80%)患者的慢性心力衰竭相关风险降低11%,冠心病相关风险降低10%,脑血管病相关风险降低22%[6]
研究表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经济条件、治疗方案、药物的不良反应等方面都会对治疗依从性产生影响。探索多种以患者为中心的干预措施,包括加强患者教育、医患共同决策、优化治疗方案、应用移动健康技术等,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升血压控制率[7]
图2 多维度监测患者治疗依从性
ARB强效降压耐受性好,助力血压持续达标
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发生心脑肾及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的总风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取强化降压的治疗策略,以取得最大的心血管获益。近年来国内外指南均指出,血压达标不仅要诊室血压达标,还需要平稳达标、尽早达标、长期达标[3,8]。建议以患者为中心,根据特殊人群的类型、合并症等选择针对性的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指南推荐,优先使用长效降压药物,以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有效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
在五大类降压药物中,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均属于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降压药物。大量循证医学证据显示,此类药物对于高血压患者具有良好的靶器官保护和心血管终点事件的预防作用,国内外高血压指南均推荐ACEI/ARB作为控制血压的基础降压药;高血压合并肥胖、糖尿病、肾脏疾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降压治疗优选RASI。
2020年5月6日,国际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指南(ISH2020)[9]发布,基于循证医学的证据,指南推荐在高血压病的治疗策略中优选以ACEI/ARB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治疗中由于相比ACEI,ARB的耐受性更好,很少因不良反应停药,对于高血压这样需要终生管理的疾病而言是一个显著的优势。2003年发表的对354项RCT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ARB强效降压,耐受性好,患者治疗依从性良好,能够满足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需求(图3)[10]坚持ARB类药物的规范化应用,有助于实现降压达标、全程达标。
图3 五大类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标准剂量的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ACEI及ARB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9%、7.5%、8.3%、3.9%及0%)
本文指导专家
程文立 教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高血压科主任  
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高血压联盟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病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预防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研究会高血压病防治分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疗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副秘书长
北京高血压病防治协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常委
往期推荐
参考文献:
1. May Measurement Month 2019: The Global Blood Pressure Screening Campaign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Hypertension, 18 May 2020.
2. Wang Z,et al. Status of Hypertension in China:Results from the China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Circulation. 2018.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修订版.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 19(1): 1-44.
4.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Jan; 48(1).
5.Abegaz TM et al. Medicine(Baltimore). 2017 Jan; 96(4): e5641.
6.Perreault S,et al. J Intern Med. 2009 Aug; 266(2): 207-18.
7.Berra E,et al. Hypertension. 2016 Aug; 68(2): 297-306.
8.Williams B,et al. Eur Heart J. 2018 Sep 1; 39(33): 3021-3104.
9. 《2020国际高血压学会国际高血压实践指南》介绍. 王仁芳<译>.
10. Law MR et al. BMJ. 2003; 326(7404): 1427.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阅读
VV-MEDCOM-20254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