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以牛津年级第一的成绩
从数学建模系毕业了
学海无涯
未来的我还会继续在牛津
攻读数学博士
这是中国女孩朱朱在微博上发的一段话。

16岁进入牛津的她,“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牛津毕业”,一度冲上热搜,阅读次数高达1.4亿。
这位女孩正如其他焦点人物一样,受到众多质疑甚至攻击。

面对网友的疑问,朱朱不仅连发多条微博进行解释,更针对某大V提出数学问题,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让质疑的人无话可说。
而当真正了解这个中国女孩,才发现牛津第一的荣誉不如她的成长经历精彩,而她对自己的未来,也有笃定清晰的目标。
自然成长的童年
朱朱本名“朱雯琪”,祖籍湖南,在深圳长大。母亲毕业于中科大少年班,父亲是人工智能方向的博士。有如此优秀学历的父母,大家可能认为朱朱取得成绩是理所应当的。
但其实朱朱的学习经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因为小时候患有鼻炎,朱朱常常请假,成绩也很一般,英语考过36分,数学考过45分。不仅如此,同学经常嘲笑她,拿她的鼻炎甚至是姓氏开玩笑。
朱朱不爱穿校服,还要求学校开放选课,还曾因为学校没给学生装空调觉得不公平,拎着冰桶在校长办公室门口抗议,所以学校对朱朱印象也不好。
于是学校以她长期缺勤、成绩不好、不听管教,对其劝退。
尽管被学校退了学,父母也没有责怪朱朱,反而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让朱朱在家自学
因为妈妈曾在深圳一所高中教了6年书,很了解小学的教育体系和知识结构。不仅教朱朱时因材施教,非传统的教育理念更是让朱朱在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上走了“捷径”。
比如教朱朱英语时,朱妈妈并不采用传统的先学单词语法的方法,而是直接从阅读英语原著开始,用自然习得的方法去学习。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朱妈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导师而非老师。朱妈妈更多的是告诉朱朱关于这个问题可以看哪几本书,如果感兴趣,她可以自己看、自己学习,不懂的就去问。
对于父母给自己的数学启蒙为何能对自己产生如此大的影响,我们可以从朱朱的采访中窥知一二:
学校教育里,数学的竞争性很强,需要反复练习、考试,这可能会磨灭掉一个小孩对数学的爱。但我几乎没有经历过这些,我父母几乎每天都在给我讲新的知识点。”

“有一次,爸爸拿了个草稿纸,就给我讲起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罗尔定理,并给我演算了怎么证明它们的过程。但他并没有要我懂的意思,只是玩儿似的跟我演示。”
小孩子对于魔术般的“炫技”非常好奇,所以朱朱开始一次次重新演算爸爸的证明过程,并追问爸爸是不是这样。就这样,她来回演算了30多次,终于把看似“天书”的证明步骤演算完整。
这些经历都让朱朱感受到了数学之美,也推动了朱朱未来走向学习数学的道路。
开挂的学习经历
在家自学的两年里,朱朱并非完全没有困惑。尤其是当所有小朋友都在上学,而她跟着妈妈出门时,总是碰到一些人问:“你这小孩怎么不上学呀?“,那时朱朱会觉得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
就如朱朱妈妈曾就读于有首届神童大学之称的“科大少年班”,她坚信尊重孩子的梦想,积极地挑战思辩才能达到学术的理想国,所以朱妈妈最终为朱朱选择了一所自己心仪的开放式国际学校。
“她觉得学校的教育理念更适合我,就拿了考纲回来跟我说,我看了里面的内容你大部分都会,就只有几个点你不会,我们准备一下吧。”
于是,临时突击的朱朱在经过数学、英语和面试后,考进了这所后来被誉为“牛剑收割机”的国际高中。
但高中时,朱朱仍然不是一个乖乖女,年仅12岁的她常常穿童装而不穿校服,显得与同学格格不入。上课的时候只记重要的知识点,还会时不时提问挑战老师,甚至课堂上偷织毛衣,不认真听讲。
但好在学校很包容,最令朱朱感恩铭记的是,老师对个体的尊重,并常常提点:不只要当一个“好学生”,更还要做一个好的学者
四年后,16岁的朱朱正式入读牛津大学数学系本科,成为当届最年轻的华人女性学生。
成长:在牛津长大的孩子
就这样,朱朱进入了牛津这所象牙塔,开始了与城堡和图书馆为伍的青少年阶段,一个被她自己誉为“童话和乌有乡般的地方”。

朱朱对于牛津大学的时代感是这样描述的: “铺上一层黄土,拉上几匹马,就仿佛穿越回到了1000多年前。走在路上,你可能会遇到那些60、70岁的教授,他们会骑着自行车,从牛津的北边去数学系教课。他们的公文包里可能都没有电脑,有的只是一些草稿纸、课件之类,整座城市都非常古老。”
16岁就进入牛津,朱朱有时笑说自己是被牛津养大的。因为年纪小,还有不少趣事。第一次去牛津面试时,教授见到她很惊讶:“天啊,你还是个宝宝,你怎么就自己跑来牛津面试了?“。
由于大学生不再由英国本地人做监护人,于是学院便成为了朱朱的监护人。作为朱朱的“家长”,学院极其负责,因为朱朱尚未达到允许喝酒的规定年龄,而开学晚宴上会宴请师生们喝酒,学院便写了一封信以征得朱朱父母的应允。
古朴的校园环境,治学的纯粹都深深影响着朱朱。在牛津人的价值观里,自己是最值得投资的资产。所以朱朱说,在牛津大学读书,能坚持下来的人,都是在做着自己热爱的事情,这一点最让她受到鼓舞。
探索投资圈:新世界的得与失
2014年,朱朱从牛津大学毕业后,便一头扎进了繁忙的华尔街。
对于毕业后的这个职业选择,朱朱说:“我想要将世界变得更好一点,金融和资产管理是达到这个目标,最有效的方式。像耶鲁基金会、诺贝尔奖,只要有一个好的管理,就可以让一个资产,几十年几百年地贡献。所以我觉得金融是一个很重要很伟大的行业。”
但是在踏入投资圈后,从学生转变为真正的职场人士,她却陷入了迷茫。投资圈看似光鲜,但投资行业的框架已十分成熟,很多工作都是已知且琐碎的,视野再落不到更远的地方
“尽管少年得志,但我有一段时间也得过抑郁。”朱朱曾如此形容当时在投行里的生活状态。投行的高薪工作,让她获得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奢华的生活也让朱朱陷入了价值焦虑,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我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虚无主义危机里,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自己的生命没有意义。赚钱,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生活,成为‘别人家的孩子’,这些却是如此肤浅”。
于是,朱朱开始反思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自己缺少了什么。才发现,她缺失的是青少年时期的迷茫和思考。但是,这种迷茫可以教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教会如何放弃和选择自己的人生。
她尝试了很多,搞摇滚玩乐队,成立读书会。
但寻找爱好并不能弥补内心的价值焦虑,朱朱发现数学是她生命里的那个1,而其他都是后面的那些0。无论到家多晚,她都会找数学题来做。她随身携带着一个文件夹,每当心情不好时,她就会做数学题。下班的间隙、飞机延误时,也是在做数学题。
“还记得有一次,工作压力特别大,我回家后大哭了一场。哭着哭着不知道哪里想起了一道题的解题思路,然后就开始做起题来,也就忘记了哭。后来我发现,解数学题的过程让我获得了‘心流’,让我放下了不开心的状态。这个过程不是说在你哭的时候获得了朋友的安慰,而是明确了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所以在毕业6年后,朱朱兜兜转转又回到原点:20岁从牛津到香港,从数学到金融;26岁又从香港到牛津,从金融又回到了数学。
重返牛津:自我的回归与重现
重回牛津后,朱朱会把早上的时间放在在口语、生物等研究领域里,然后她会扎进数学里,有时会去系里和其他教授讨论课题,或自己编程写程序。
此时朱朱会产生心流,为防止打断,她会隔离外界的干扰,从而保持高度的专注状态。下午到晚间,朱朱会花一些时间在商业项目上,包括讲座、公益慈善和自媒体运营。
工作之后,朱朱有时回牛津看看,有一次开车路过,她看见一个70多岁的老教授踩单车去学校上课,这些教授一般住在牛津旁边的小房子里,随身携带的包里都是一些数学演算的草稿。
牛津,就像一个游离在主流法则之外的学术理想乌托邦,也许我们不能完全理解这些教授的追求,但其实那只是一份对待科学和人生纯粹的热爱
尽管追求真正热爱的事业,并不能时刻开心,但享受这有时夹杂辛苦困惑的过程,有更多的灵光、反思和发现,才是有长远意义的。
朱朱为什么这么牛?
不破坏孩子的热爱,孩子才能真正的热爱
在浴室放一块白板以记录下自己的灵感,在工作压力大时会突然想起一道题的解题思路....这样的事情只有在真正热爱时才会发生。朱朱是幸运的,很小就找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方向。
但我从朱朱的成长经历中,看到是学习是有捷径的,即一种思维方式的捷径。
朱朱的妈妈没有按照传统教育大纲带着目的性来教朱朱知识,而是可能围绕一个知识点纵深式的教,比如数学领域,在一个知识点里其实孩子可以很快接触到初、高中的内容,不一定要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学。
不填鸭、不过度重复练习的学习方式让朱朱走上不一样的道路,走上不一样的升学流程。
这样以孩子为主导的教学方式让朱朱不自知的保持着一种不停自学的状态。
在牛津读本科时,学生只需要完成八门课程,但牛津大学为学生提供了四十门的课程选择。朱朱就利用这些开放的资源,把原来没有学过的课程找来,把感兴趣的内容全部自学一遍。就好像她10岁那年,跟妈妈自学一样。
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放弃百万年薪回牛津读书,是朱朱向自己心中所想的不停追逐。
即使在投行工作期间,朱朱也是白天上班,晚上9点以后开始学习,学到夜里一两点。第二天,眼睛睁开的一瞬间,想的也是数学题。工作压力大时,数学题也是能够最快疏解烦恼并且给予心灵安慰和满足的方式。
虽然生活中的许多时间被其他的事情和选择所占据着,但是朱朱依然觉得数学是最好玩的事情。最终,朱朱还是跟从了自己的内心奔赴牛津。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自信&自律
朱朱对于自己是自信的,无论对于学习还是曾经面对过的质疑。
在一次采访中朱朱如此表达:“我是一个旁观规则的人。” 虽然从来不会有明显的态度和倾向,但是在自由被妨碍时她会主动去质问,“他们不回答我的问题,也不允许我存在,但一个好的规则应该是允许被质疑的。”
而在学习上,如何对自己自信呢?朱朱介绍了一种“学霸重生法”。当一门课学不懂时,就第二天起床,想象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了,而是被一个学霸魂穿附体到自己身上。
这个方法有用,是因为一个孩子学不好,一般不是因为笨,而是环境让他觉得自己笨,而重塑自信是关键。
第一,学霸不怕问问题,因为自己是学霸。成绩提高的第一步就是不耻下问;
第二,改变作息,早起早睡,开始养成阅读习惯;
第三,遇到和同学老师不一样的,敢于思考和辩论
对于自律,朱朱曾说,“25岁之前的我,痛恨早起,痛恨去健身房,爬楼两层都嫌累,天天熬夜喝酒。”
那个时候,看到每天6点起来跑步的人,看到90斤还每天运动的女孩子,看到每天坚持阅读11点准时睡觉的人,看到每年考下一个证的人,朱朱感到压力和焦虑。
而这种压力让朱朱如今也成了别人口中很自律的人,但朱朱认为自律并不值得吹捧,而是唯一能为自己的做的可控事情。
朱朱的故事未完待续,但相信她对挑战的无畏、强大坚定的信念一定会让她未来的路更加顺畅。
对于未来,朱朱希望能在学术继续深造,成为和她的导师一样的人,有一天能用自己所学,为国家和社会做点微小的贡献。“因为,那才是真正值得被记住的东西。”
【本篇作者】小文
【校稿】培培班主任
加入Preplingo海外家长群
① 
海外家长共读群

② 
海外学中文资料群

③ 海外学中文活动群
申请入群请在本公众号发送”1“
往期文章回顾

【绘本推荐】他凭什么做到日本绘本界的“顶级流量担当”?

宝妈亲测中文分级阅读(下篇):试试“横着刷”

宝妈亲测中文分级阅读(上篇):那些网红款怎么选?

“世界薪资第一的女性CEO”苏妈分享三条成功箴言

第22届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赏析

这件事情平息后,我开始深思道歉究竟有多难

报名参与免费中文活动
↓欢迎报名参加每月免费公益活动
活动针对海外学生及家长设计
进入我们在Eventbrite的主页面报名
http://preplingo.eventbrite.com
直接在本文文末,点击“阅读原文”
↑欢迎和我们一起探讨教育话题↑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活动页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