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湖衣
编辑|渡十娘 
关于作者:虞美人 听雨
少年听雨庐山下,梦比珠峰野。中年听雨公车中,数据千行,唯恐绿翻红。
而今听雨珠帘暮,却叫少年妒。城中明日展梵高,土豆青椒,片作葵花娇。
COVID之前的八年,是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八年,而疫情之后的两年,由于大放水和量化宽松,劳动力市场持续短缺,近十年来的年轻码工可以说几乎没有求职上的烦恼,他们关注的是如何拿到大厂的offer,如何跳槽拿到更好的package。这一切,很像1996-2000,也很像2002-2008。
我第一份工作就是1998年拿到的,那时候我还是一个生物化学/生物物理专业的博士生,原本主攻方向是X-ray蛋白质晶体结构,可惜做了两年,能够生成结晶体的始终只有辅助DNA片段,幸好导师虽然不是大牛,却很开放,眼看着实验室是出不了成果了,毅然掉头,带着做博士后的师兄和我一起投奔了新兴的生物信息行业。
199x年代是互联网的时代,也是生物技术的时代,计算机与基因工程的联动不但让人类得以突破脑力计算的瓶颈,更让药物研发从小作坊模式走向了流水线模式。就像今天的电动车,投行挥舞着钞票扎堆而来。钞票雨下,各大药厂争先恐后设立生物信息部门,依托个性化药物、基因药物而建立的新项目、新公司蘑菇一样连成一片。博士后师兄很快找到了工作,在一家不小的生物技术公司(当时已经与一家大制药公司合并)担任管理人员,负责组建生物信息实验室。最初的两个组员都是我推荐给他的。我是第三个组员。那时候,我还没拿到PHD,导师人好,让我先拿了master去工作;公司也很宽厚,同意我工作之余继续PHD学业。
前辈们都说我很幸运。前辈们基本上是八十年代中期出来的,有些还是李政道先生推动的中美联合培养物理类研究生计划 (cuspea)的优秀学生。可惜他们毕业的时候正好碰上冷战结束,军用转民用,即使是美国也不需要那么多高精尖物理人才。那时候一个广为流传的笑话是一个核物理专业资深博士找工作,被NASA拒,被国家实验室拒;被学术界拒,被工业界拒;他申请的职位也从实验室主任到普通研究员到技术员,申请信从精致优雅到简约大气到简单朴素。最后一封申请信只有寥寥两句。第二天他就收到了回信:来吧伙计,我们正需要你这样有经验的卡车司机呢。
这就是现实。行业低潮的时候,哪怕是曾经的精英,也会被时代抛弃。一百封求职信发出去没有一句回音,这样的经历会让人怀疑人生。幸运的是,物理学是建立在数学之上的,现代物理学又离不开计算机。随着95年计算机技术的大发展,他们有的成了程序员,有的转战华尔街,短暂的低潮之后依旧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坚实的基础永远是职业的保障。
比之前辈,我起始点就在潮头。初始顺遂也代表着人情事故的欠缺。工作两年后,公司和另一个大制药公司合并。引发了一系列办公室政治争斗。尘埃落定,博士后师兄和他的老板,以及老板加三原公司副总裁都离开了。作为实验室创室元老和第三号小喽啰,我倒是不受影响。但是看看一号小喽啰读MBA去了,二号小喽啰跳槽了,于是也就拿了学位跳槽了。期间博士后老板看见某个小公司找生物信息主任(director)的职务,鼓动我去申请。我自觉基础不扎实没胆量,倒是看中了一个学术大牛,跳槽去了另一个公司找那位业界学术大牛去了。遗憾的是,跳完之后才知道给我发offer的大牛因为专利纠纷已经离开了新公司。上班的第一天看到新老板整个人都是懵的。好在,新老板人也不错。
如今回头看这一段职场经历,有得有失。所得在于前辈的经验,让我得以早日跳出成功率不高的项目,在新技术浪潮中站在潮头。所失在于基础不稳,对于新兴技术的掌握不够有信心,没有勇气挑战自己。同一个实验室的师姐工作比我晚,但是无论是勇气还是意志都远胜于我。如今,她已是一个生物技术公司的VP。如果说我的职场有遗憾,机会来临,哪怕是渺茫的机会,却没有去尝试就是我的遗憾。
在我离开第一家公司的时候,计算机行业经历了一次小泡沫。行业的扩张必然带来一批速成人员,比如经过三个月培训就能上岗的数据库管理员。这批幸运儿如果不能利用那一两年的时间迅速充实自己,提升水平,当行业暂时退潮的时候,他们迎来的必然是被淘汰的命运。
两年后,基因技术也开始退烧。新公司创立时期的理念可以说完全失败,但是新公司已经利用这波热潮吸收了足够的资金购买了其他小公司的产品,顺利度过了倒闭潮。我的新老板选择了去读MBA继续充实自己。不久,公司再次合并。小喽啰又一次经历了办公室政治。
这时候的中国很兴旺,我尝试了一下下海。但是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情商也不高的我显然不具备在中国搏击的能力与耐心,更重要的是孩子上学了,稳定压倒一切。权衡之下,我放弃了在事业上的进取心,转行当起了程序员。这一转,便是十几年。
与十年磨一剑的生物医学行业相比,程序员显然是个轻松愉快的行业,时不时总会有点成就感。虽然2008年次贷危机再次引崩股市,让SP500跌回十年前的水平,经历过2000大浪淘沙的程序员们基本上还是挺了过来。而2008-2012这四年行业的平淡也让入行的新人们对于行业有着相对清醒的认识。高中生培训三个月就能拿到超过大学教授工资的现象基本上不会再现。但是,受外包潮影响,公司几乎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次优化裁员,最糟糕的时候曾经一年数裁。在我进入公司的第十年曾经十数人的队伍最后只有我一个新人留下。而三年前,我也被公司打包卖给了新公司。幸运的是,队伍里的程序员都比我水平高,无论是主动离开的,还是被动离开的,如今都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个人无法抗衡行业的潮流,只能早做准备,顺势而为。
我在的公司比较平淡。外面的世界这十年迎来的是互联网大发展。游戏、虚拟币、新能源;直至全民炒币炒新概念。ppt比之世纪初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代职场新人都会遇到他们的机缘,有的在机缘中清醒无比,有的将机缘当作常态。
我遇到过号称有五年数据库经验但是连sql select都不明白的新人,每次开会还能听到她在哄孩子;也遇到过号称有八年经验但是连hash都不知道的程序员,两年之后扛起了项目的大旗;还遇到编程极其漂亮,人走之后他留下的系统两三年依旧高效运行毫无bug却因为不与老板沟通结果第一批被裁的程序员;同样也遇到过PHD出身,聪明能干但是恃才傲物不与同事合作同样第一批被裁的职员。
所以,和儿子聊天的时候,我也会告诉他:在这个迅速变化的世界,如果想要上进,那么随时准备着,遇见机遇不要犹豫;如果想躺平,不能忘记的两个词,一个是合作,一个是宽容。地球上最不缺的就是人。

你是我的阅读者 我做你的渡十娘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上海疫情:
冬奥特辑:
热门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湖衣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