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小七(坐标:上海)
编辑|渡十娘 
2020年,武汉疫情爆发。方方日记的下面有人留言,说一场疫情把人分成了左、右和胆小怕事的沉默的大多数三大阵营。我在微信里说:沉默的大多数有可能并不一定是胆小怕事,只是不同意非左即右而已。
当时我有个网友群,都是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在了一起,混了近20年的网友。网友里约有一大半居住在国外,国内的也大多分布在全国各省市。疫情爆发初期,部分国外网友常在群里发一些国内的惨况,有视频也有自媒体推文。我在网上说,“不是这样的……希望全世界都允许别人说一句,不是这样的!中国人说的时候,不要觉得他们是愚民,被主流愚弄了,意大利人说的时候不要觉得他们天生自由散漫,没有纪律性。如果可以,发表观点的时候,尽量加个前缀‘个别’,不要轻易标签化。”
那个时候我是多么厌倦看到那些负面的和自己所处环境完全不一样的新闻和文字。觉得即便不是夸大也不是全部的真相,身边还有那么多温暖的可爱的事和人。为什么要整天用这些个别的、部分的悲惨来取代整体?而让每一个身处焦虑中的中国人更焦虑,更不安?哪怕是背阴之境,也应该有向阳之心,否则接下来不知尽头的日子要怎么过啊!
武汉后期——封城,金刚怒目。我当时的留言是:非常时期,霹雳手段,才是菩萨心肠。网友群里,娃的干妈——一个武汉人拉黑了我。
2022年3月上海成了疫情的主战场。从最初的精准防控到网格化筛查到最后的全域封控,足不出户。
2022年4月6日,家中的老人因为疫情的次生灾害,离世。几乎是同时,新闻里,网络上播放着民警如何教训违反封控居家规定的市民,赞美这种“教科书”式的执法,闻之句句戳心,令人出离愤怒。
瞬间我理解了,两年前拉黑了我的那个网友。
同样是我,2020年我看到的,说的是真的;2022年,我此时此刻的情绪也是真的。就像太极图,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都是真相。缺少任一个视角都是不客观,不全面的。
王耳朵先生在公众号里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我们不能用小概率事件,去抹杀上海全部的付出和成绩。小概率事件被瞬间放大,那些常态的温暖因为太过寻常,反而被选择性忽略。”当我们看到视频里那个曾经繁华,如今空无一人的南京路、淮海路时会心酸落泪;那如果再去看看曾经熙熙攘攘,而今被关闭的手术室和住院部呢?看完后是否还能坦然地说一句“小概率”?同为真相,有些可以被新闻报道宣扬;有些却被冠以负面舆情之名而消杀。
既然是小概率个别事件,为什么需要负责舆情的工作人员不眠不休,日以继夜地加班处理?那个被称为“教科书”式执法的民警,之所以被赞美,不正是因为他在众多的警民冲突中处置得当,表现有理有节?那么在这种赞美的背后,究竟是希望每一位执法人员都能具备跟他一样的人员素质,还是应该反思是什么导致那么多此起彼伏的类似冲突(舆情)?
面对公共事件,正(能量)负(能量)之争不应凌驾于真(真相)假(谣言)之分上,只要是真相,就应该被允许存在——无论阴阳(正负),且任何一部分都不应该被夸大。我们应该警惕简单地用正能量来掩盖问题,从而使真正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个人认为,不应该因为网络上的一些抨击甚至造谣就去进行人为限制,因为网络不仅是普通大众传达信息最有效的手段,更是快速纠错的最佳信息获取途径之一。换句话说,网友们的信息很重要。也就是说,如果有些信息是假的,一段时间之后,往往会有当事人出来辟谣;如果有的些信息是真的那相关部门就应该积极跟进以求改正。
事实证明,前一段上海网上流传的某些造谣视频,也有当事人在事后挺身而出,证明事情的真相,这种辟谣的公信力常常更胜于官方辟谣以及蓝底白字。真相就是真相,由以往很多热点流量事件的翻转再翻转可见这届网友哪那么好糊弄。
家人离世后,120终于到达。患者眼里最后的希望,用来救命的120,最后派到的用场是帮开死亡证明,以便后续能拉走火化。手续冗长(因为需要很多证明材料),消耗着下一位急等救命患者的宝贵时间。我尽量用不带情绪的字眼白描这个没有温度的过程,只是希望让有能力改变这个流程的政策制定者明白:怎样在诸如此类的网络信息中更快纠错,而不要让更多真正需要急救的人,无望等待,最后经历同样的惨痛。
把流言留给时间,让那些没日没夜加班,控制舆情的工作人员尽早发现求救或有用的信息,及早修正,这才是我们这个网络时代的职能和意义所在。
最后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有同理心,不用通过经历惨痛才学会全面而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记住,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也不是非左即右。就如中国人熟知的太极图,阳鱼阴眼,阴鱼阳眼,阴阳互化演万物。如果只一味地追求极端、片面,势必独阳不生,孤阴不长。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小七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