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跟大家正式讨论今天的文章主题前,咱们先来玩一个养育场景模拟小游戏
场景是这样的:
某天你带着孩子在面包店买了新鲜的面包,此时孩子提出由他来提面包。
而你看到装面包的是敞口的平口袋,无法打结的那种,里面的面包也未额外增加保鲜袋,便担心孩子提不好导致面包从袋子里掉出来,然后就不能吃了。
于是婉拒了孩子的提议,并告诉了孩子你的担心。可孩子不听,变得很执拗,一定坚持自己来提
面对这样的情景,你接下来会怎么做呢?
我们可以先来看下两种比较常见的处理方式。
第一种,家长无视孩子的行为,再次强硬地拒绝孩子的要求,重复强调孩子提不好、会让面包掉出来,并严厉训斥孩子,直至彻底打消孩子的念头。
第二种,家长在拗不过孩子的情况下,无奈地把面包递给了孩子。孩子心满意足地提着面包走,结果中途,面包还真的从孩子手里掉地上了,孩子伤心地哭了,而家长则顺口责怪:都说了你提不好,会掉出来,就是不听,看,掉地上了吧?弄脏了吧?不能再吃了,只能扔掉了。这都是你自己不听话的结果,你有什么好哭的?
这两种做法,认真看下来,大家是不是感觉都非常熟悉,但细想下来好像都有点欠妥?那到底如何应对才能把这件事变成一件“好事”呢?这就是今天我想跟大家讨论的话题。
在思考“应对良策”前,我们可能需要先搞清楚:孩子为什么总不听话?为什么大人已经告诉他会搞砸却还是要坚持做?
毕竟这种类似的情况在生活中有很多,比如我们明明告诉了孩子,不要跑那么快会摔倒,可孩子就是要跑结果真的摔了;我们告诉孩子喝牛奶时不要挤牛奶盒,牛奶会洒,可孩子偏偏要挤;跟孩子说喝汤要用勺子,孩子偏偏要捧着碗喝,结果搞了一身······
为什么他们就是这么不“听话”呢?
01
 孩子不听话的背后缘由
我们成人在做事之前,经常会先进行思考,通过自身的经验和知识,对可能会发生的后果进行预判,再来采取行动,就比如我们会根据“孩子走路不专心,小手抓握没那么牢靠”的特点,来预测孩子提着面包走路很可能让面包掉到地上。
但孩子不是这样的,他们的知识和经验相当匮乏,很多时候想做什么事情就立马去做,根本来不及思考(也没有什么东西支撑他们思考),“想法和行为完全同步”。
图源:Giphy.com
而这其实也是学龄前孩子的发展特征所决定的。这个阶段的孩子好奇心重,喜欢尝试,他们理解事物、学习新技能的方式是通过实践来获得,所以做事特别冲动,一切只靠“本能”。大人往往只要一眼没看住,孩子就有可能嚯嚯出一片战场。
那可能有同学会问,就算孩子不懂思考,可我们大人明明事先已经提醒过孩子,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比如提着面包会掉,捧着碗喝汤会洒,但孩子却“一意孤行”,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里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孩子还没有获得过真实的体验过程,他们并不理解我们所说的后果具体是什么,也不能理解为什么大人做就没问题,自己做就会搞砸?在他们眼里,这“不科学”;另一方面是即使孩子听懂了,但这个阶段的孩子却特别“自信”,总觉得可以搞定一切,他们不相信家长所预判的结果。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的“口头强调和讲道理”,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往往很不好用。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实际体验的“经验”,只是“空谈”,并不能令人信服,只要逮着机会,他们还是希望能自己试试看。
图源:Giphy.com
但若再进行深层次探究,我们又会发现,“不听话、总把事情搞砸”,归根结底,是孩子还不能很好地就自己的行为做出预判
所谓预判,其实是一种前瞻性思维(forword thinking,FT),是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对未来可能事件的推理和判断。
但很明显,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他们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验都还相当匮乏,对于很多事情都不能准确地做出“预判”,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正如我们成人,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里,也很难预料自己的一个决定可能会引发怎样的结果。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说,孩子很多时候“把事情搞砸”还真不是跟我们家长过不去。
于是大家会发现,相比不厌其烦地“苦口婆心”、传授经验,可能“培养孩子的预判能力”,反而更为靠谱和治本。毕竟若孩子懂得在行动之前先稍作思考,对可能引发的后果做出合理预判,那么孩子便能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行为,也能很好地提升自己做某件事的“成功率”以及成就感,这对孩子的成长也是一种正向激励。
那若想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02
 提升孩子的预判能力,我们可以做什么
明白了学龄前孩子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对于“语言灌输”式的空想体验,他们会更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积累自己的认知经验。
那么基于孩子这一特点,我们若想提升孩子的预判能力,也就变得相对简单了,即遵循育儿专家的理念:“放手,给孩子自由”。
只是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毕竟它并不意味着我们家长可以任性“躺平”,若真正实行起来,我们还是需要做很多的“筹备工作”和“应对策略”,对此我给大家总结了两个“大方向”。
不过在这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今天咱们讨论的情况并不包含那些要明令禁止孩子尝试的危险事项,比如摸插座、靠近火源、横穿马路等,这都是一些需要跟孩子反复强调、告诫孩子绝对不能去做的事情,对于这类事情我们该如何处理,则又会涉及到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性格的孩子要分别具体应对的策略了,不过体罚、恐吓肯定不是上上策,限于篇幅,之后有机会再和大家深入讨论。
说回我们刚所提到的两个“大方向”。
允许孩子“把事情搞砸”
大家可能也发现了,在生活中,孩子想要尝试的很多事情,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模仿成人”,他们希望自己能像大人一样,自主掌控现实世界里的诸多事情,这是孩子成长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称之为“自我服务”的能力
这类生活体验会给孩子带来强烈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信,是他们和现实世界进行连接的方式。
所以在我们预测到后果在“可承担”的范围内时,则可以放手充分给到孩子自主尝试的机会,并抓住这个机会,帮孩子积累这方面的经验,从而获得处理类似事情的预判能力。
比如开饭时,孩子想自己动手盛米饭,那我们能预测到的结果是,孩子在盛饭的过程中把饭弄洒了,需要处理卫生;或者饭碗(塑料碗)没端稳,“啪”,掉地上了。
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大人一般都能接受,那不妨就放手给孩子个机会表现。
若孩子果真洒了饭或摔了碗,那我们也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承担这个后果,顺便让孩子理解“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意味着什么。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惩罚孩子,或增加孩子的愧疚感,让孩子以后不再做“自不量力”的事情,而是为了帮助孩子对“盛饭”这个行为产生合理的预判,让孩子加深印象,操作不好的话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同时还有一点需要做的是,不要忘了和孩子复盘。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刚才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是不是因为饭勺没有对准碗口,所以饭洒出来了?还是饭勺里的米饭太多手抖了?或者因为一手拿碗,一手拿勺子,自己小手太累没有端稳碗才摔了?
帮孩子复盘找原因,其实也是帮孩子理清因果关系的过程。孩子明白了其中的关系后,自然会主动思考该如何改进,才能避免搞砸,而这时,我们可以再次鼓励孩子重新尝试,给孩子一个全面体验的机会,顺便还能让孩子获得“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可以提高成功几率”的认知。
当孩子这类经验增多了,再做类似的事情时,自然会有一定的预判能力,也会提前想到东西洒出来的情况,那么孩子就会相应调整自己的姿势,避免失误,那么操作成功的几率便增大了。
所以与其责怪孩子把事情搞砸,不如趁机让孩子从“搞砸”的事情中获得相应的成长,以便日后获得“不搞砸”的预判能力
给孩子创造安全、适合的环境
小朋友好奇心重,探索欲望强烈,很多时候都会忽略自己的能力,渴望去尝试那些在我们大人看来明明做不好甚至危险的事情。
而事实上,勇于尝试和挑战不可能的事情,却也正是我们希望孩子所具备的品质。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完全可以顺应孩子的需要,创造满足他们的条件,从而保护他们的这种天然品质。
比如我们可以尝试为孩子提前做好预案
像开头所设定的情景中,我们预测到孩子提面包可能会掉,但袋子又没法打结,那就先找店员多拿个保鲜袋装着里面的面包,这样即使中途真的掉了,也没什么损失,孩子也不至于陷入自责和崩溃,依然愿意再次尝试
其实这就像我们预测到若允许一两岁的孩子自己动手吃饭的话,肯定会搞一身,于是就提前给孩子穿戴好饭衣;担心孩子刚学走路时会摔倒,就张开手臂护着孩子;预测到孩子睡觉乱滚会掉床,就提前装好床栏……都是一样的道理。
我们还可以为孩子创造安全的探索环境
比如孩子想要学习使用剪刀,玩剪纸游戏,我们可以给孩子一把有保护套的儿童剪刀,或者塑料剪刀,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下获得对剪刀的使用体验和能力锻炼。
孩子想尝试自己洗澡,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易冲洗的沐浴露、帮孩子调节好水温,让孩子体验到独立完成冲洗的完整步骤。
又例如孩子看大人在锯木嚷着要试,可以给他们一把适合发力的小锯子,尝试锯一些容易锯断又不会扬尘厉害的东西。
这些我们随手可操作、为孩子更好地实践而多做一步的事情,乍一看可能会略显麻烦,增加了家长额外的劳动,貌似还不如直接拒绝孩子来得干脆省力,但其实从长远来看,它却是孩子在之后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获得的人生体验以及技能
我们可能会想着等孩子再长大一点去教孩子做更简单,更省事,但也许等到我们觉得适合的契机,孩子反而已经失去了自己动手做的欲望,那这时我们是否会忍不住“嫌弃”孩子:这么大了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
其实在孩子的生命之初,他们本身具备的内在探索欲望,都是非常符合自身的成长规律的,是在为自己的预判能力发展而积攒知识和经验,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给孩子创造安全、适合的成长环境和机会,则是非常有必要的。
.....
看完上面的内容,大家有没有对家里那个“不听话、总热衷把事情搞砸”的“熊孩子”多了一点理解?
其实回想一下和孩子之间的这类冲突,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时候在拒绝孩子尝试某件事时,我们很容易“先入为主”地认为孩子不愿听话,想要捣乱、给大人惹麻烦,而带着这样的“有色眼镜”看待孩子的行为,我们的情绪也就变得“易燃”了,甚至已经做好了事情被搞砸后立即训斥孩子的准备。
那么接下来的亲子冲突,也就变得“顺理成章”了。
然而这种带着情绪的冲突,无论是对孩子的成长还是对我们自己的养育方式,往往不会有太多积极的意义
而当我们试着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和需求,就会明白,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不听话”,执意去尝试自己也许做不好的事情,并非是要故意给父母找麻烦,而是出于好奇心,渴望获得新的体验、发展新的技能,就比如孩子想自己提面包,也许是为了体验“把买来的东西带回家”的感觉;孩子想要丢开小勺子直接捧着碗喝汤,也许是想要模仿大人,或体验一下大口喝汤的爽快,这其实都是孩子获得更多知识和经验的方式
因此,对于孩子这方面的发展需求,我们不如以“疏”代替“堵”,通过给孩子提供安全探索、适合孩子活动的环境,以及适当的“搞砸自由”,来帮助孩子积累认知和经验。
毕竟,成长需要通过一次次的体验和实践而获得。而“想”和“做”始终是两码事,孩子不上手尝试,便无法从中获得经验,也就更发展不了“预判能力”了。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先到这里了,大家看完后,如果有什么疑问或要分享的话,包括孩子“盲目自信”最后却让人傻眼的趣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参考文献:
1.《蒙台梭利早教经典系列:发现孩子》 作者:【意】玛丽亚·蒙台梭利
2.《超实用儿童心理学:孩子心理和行为背后的真相》 作者:托德老师
.....
更多干货
点击上面文章链接可查看更多干货热文,或在我公众号回复“目录”查看所有文章哦~
笼包粑粑作者简介
中立奶粉评测平台「奶粉123」创始人,死理性派理工奶爸,在这里,你能看到商家不会告诉你的内幕和真相,从此不花冤枉钱,选对每一样母婴好物。(公众号名称:笼包粑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