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炒股拌饭”,关注了解更多精彩
前段时间,我们密集的聊了人口问题,说总和生育率一旦跌至1.5,趋势就很难逆转。
下面几篇是我们当时针对人口问题,写过的几篇文章,没看过的可以点击下面蓝字看看。
这几篇文章不管是讲医疗、养老还是延迟退休,其实都是从人口问题说起的。
当时有人一直在问我们一个问题,说为啥要这么关注人口问题呢?
因为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一段时间内的人口趋势,关系到代际间养老金和医保的可持续性。
甚至大家的就业、消费和房屋价值问题等一系列东西,都和人口问题息息相关。
前面我们医疗、养老和延迟退休都讲过了,本篇讲讲人口问题对就业、消费和房屋价值的影响。
这应该是关于人口问题的最后一篇了,也是我们人口问题的终局篇。
01 生育率下滑为啥这么快
我们刚刚讲人口问题的时候,遇到很多人的留言反驳。大家觉得人口问题不可能会非常严重,危言耸听没有必要。
这两天统计局的数据出来了,全国2021年全年增加了48万人。这个下降速度,已经出乎我的预料了。
要知道我们是一个十四亿人口的国家,全年扣掉死亡,只增长了48万人。
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过几年人口步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也不是没有可能。
生育率下降这么快,从经济角度也非常好理解,归根到底是养孩子是投资还是消费。
过去养孩子是投资,家里添一副碗筷,六七岁就可以帮着干点家务,十多岁就可以下地干活。
以后孩子长大了,成家立业。只要孩子这边有吃的,多半总有老人一口吃的,所以那时候叫养儿防老。
现在养孩子更像一种消费,城市中产养孩子,少说需要花费几十万,多的需要几百万,基本上不封顶。
但是从收益的角度看,如果不考虑孩子成长变化给家长带来的快乐,可以说非常低。
小时候家长需要花钱培养孩子,让孩子接受各种教育,长大了还要给孩子买房支撑各种消费。别说养儿防老了,别养儿啃老就不错了。
可能养个孩子最有用的时候,是你年纪非常大,需要人看护或者搭把手的时候。
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人都想开了,只生一个娃。多数人根本不想多生,生多了负担实在太重了。
纵观各国历史,工业化以后带来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随之伴随而来的生育率下降,是现代社会的绝症,基本是无药可救的。
新加坡总理李光耀在89岁的时候,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也讨论过这个事情。
新加坡也一直存在出生率低的问题,一开始李光耀怀疑,是因为房价太高大家不生,所以启动了组屋计划。
给每个新加坡人分房子,让大家居者有其屋,这总该生孩子了吧,可到最后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后面李光耀觉得,房子分了,是不是社会福利不够呢?带着这个怀疑,李光耀派人去了北欧这类高福利国家调研。
调研的结果是,北欧这类国家福利确实很好,但是当地人的生育率也并不高。
最后没办法了,李光耀决定引入外来人口的方式,来解决人口出生率低的问题。
结果发现,这些外来人口第一代,都是老老实实生孩子,但是等到移民的第二代,也不生了。
最后李光耀做了个总结:生育率下滑的问题,在工业社会是无解的。
原因就是经济发展,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以后,都觉得养孩子太辛苦,回报率又太低。
02 出生择时也是个技术活
都说投资需要择时,可有时候想想,父母能不能帮助孩子选择好的出生时间点,其实也是个技术活。
前几年二胎高峰出生的孩子,真的是亏爆了。因为当年的出生人口太多,未来他们干啥都会很卷。
我们看看数据对比,大家就知道了。我们知道二胎高峰,是从2016年前后开始的。
2016年出生人口是1883万,2017年是1765万,2021年是1062万,四五年时间下滑了快一半。
这个下滑速度实在太快了,可以说很多孩子只需要晚出生几年,高中和大学录取率在很多地方,就能暴涨一倍。
因为虽然孩子的出生率下滑,会导致未来学校招生规模,和编制的缩减。
但是这个缩减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远没有新生儿下滑的速度快。这意味着学校的招生规模和编制缩减,是滞后于生源减少的。
随后几年出生的孩子数量虽然少了,但是配套的硬件和师资并没有少。
所以他们可以享受到更小班级的教学,和更高的高中和大学录取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孩子在哪个年份出生,这一年孩子出生数量的多少,当地的生育率高低。
首先决定的就是,孩子长大以后,面临各种考试竞争时候的难度。
这里有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目前人口总和生育率,已经破1的黑龙江
虽然孩子出生少了很多,但是招生规模和之前相比,并没有缩减太多。
去年黑龙江那边的本科理科的提档线,只有280分。我就是两门课不考,也能考到这个分数。
河南山东这种人口大省,四百多分只够上专科,本科没有五百分根本没办法提档。
再看看当地的一本录取率,又比广东、河北、山东又高多少。
不过这个择时出生的优势,也就到考试为止了,就业面临的竞争压力,依然会很大,
因为人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你消费的时候就是资本,打工的时候就是劳动者。
新生儿多了,意味着早教、奶粉这类母婴行业都有钱赚,这些行业就没那么卷。
新生人口大幅减少,意味着这些行业的潜在消费者在大幅减少,行业的从业者也就不需要那么多了。
这个过程带来的影响,是一级级的。先是母婴消费,之后是成人消费,最后是老人消费,每一级最终都会受到影响。
我们知道,企业是靠生产消费再生产,这三个环节循环往复,来创造利润的。
新生人口大幅减少,会导致消费环节收入减少。最终带来公司营收的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再生产的减少。
再生产少了,意味着现有产能已经足够了。企业没必要扩张更大的产能,甚至有可能需要缩减产能。
这时候企业就不需要雇佣那么多的人。所以工作岗位也变少了,就业随之可能会变得更卷了。
以前总听到有人说,新生人口少了工作就没那么卷了,这是好事啊。可能最终结果,和你想得会不太一样。
03 对就业和消费的影响
世界近代史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在人口处于下降趋势的时候
经济还能高速发展,还能提供大量的就业,企业员工收入还能持续增长。
因为人口决定了消费,消费决定了市场,市场决定了生产,生产决定了就业。
拿一个城市来说,当城市人口出现负增长,意味着这个城市各方面的整体消费需求,比如衣食住行,都会出现下降。
整体消费需求少了,如果商家还是和以前一样那么多,意味着每家能分到的生意变少了。
商家赚不到钱,自然就不愿意呆在这里做生意。做生意的人少了,雇佣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所以出生人口减少,导致需求减少以后,意味着当地企业能提供的就业岗位,也会变少。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坑里的萝卜退休了,下一个萝卜才能填进去。
这会导致稍微好一点的工作岗位,都有大量的人竞争,要求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卷。
城市人口数量减少,还会导致公共和服务设施慢慢消失,因为维持不下去了嘛。
拿公共设施里的地铁和医院来说,这类公共设施需要有足够的人流量,才能维持。
服务设施里的超市、饭店和理发,也是类似的道理。没有足够的人流量,从业者就会选择搬走。
拿理发店来说,通常每个人每个月,会理发一次。假如一天理十个人的头发,能养活一个理发师。
那么就需要周围的人口,足够支撑这个理发师在一个月30天的时间里,有300个人来理发。
假如这里的人口不够多,那么理发师就没法养活自己。他就只能迁徙到人多的城市,当地人也就只能自己理发了。
除了需求减少导致的就业机会减少,人口流出城市里各类从业人员的收入,也会同步降低。
对服务业从业者来说,人少了你能服务的对象也就少了,收入降低就是必然的,很典型的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理发店。
对上班族来说,你每个月工资是老板发的。我们知道,公司的利润=营收-成本,你的工资属于其中的成本部分。
当人口出生率下滑,导致消费环节出现下降,意味着营收出现了降低。
你工资收入的天花板,就是公司的营收。公司营收下滑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就是精简冗余人员,想办法降低成本。
多数企业就是裁员以后,也不会选择给留下的员工加薪,后续的薪资涨幅也会非常有限。
因为市面上工作机会减少的速度,比人口出生下滑的速度会更快,不加薪也能招到人。
有时候看到那种人口减少,地铁就不挤了,找工作就没竞争了的说法就好笑。
人少了连地铁和工作机会都没了,还想着减少竞争呢,这不是做梦嘛。
不信你可以去看看,人口已经是负增长的日本。各类工作机会有没有变得更多,新入职员工的工资有没有涨。
04 为啥说人生发财靠康波

纵观近代历史,员工收入持续上涨这件事,多数发生在一个国家建国前70年,那段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
这个阶段往往也是一个国家婴儿潮一代步入社会,消费潜力无比旺盛的时候。
每一波婴儿潮的威力,至少能影响此后60年的经济,这点我们国家也不例外,
因为婴儿潮一代人随着年纪增长,在不同阶段会存在不同的需求。就是这些需求,会持续影响经济60年。
这些需求,也是推动经济周期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才有人生发财靠康波的说法。
通常每一波婴儿潮之后的22-25年,会出现一波结婚潮,这个阶段的楼市是最受益的。

前两波婴儿潮到了结婚年龄的时候,我们国家房子还是分配的,所以房价波动不大。
第三波婴儿潮出生的孩子,在2006-2016年间出现结婚潮,这个阶段我们已经步入商品房阶段,国家在加速城镇化。
城镇化推动,再加上我们在《连炒房都一模一样》里面说过的:当人均GDP超越5000美元以后,房地产投资开始在大众普及。
结婚潮带来的需求推动,和居民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派生的住房投资需求,推升了房价的持续上涨。
这个阶段,也是房产这项兼具投资和居住属性的产品,最受益于婴儿潮一代的时期。
观察历史规律可以看出,楼市的周期和婴儿潮周期密切相关,往后平移二十年一般是首次置业的年份。
往后平移三十多年,通常是改善型置业的年份。这也是为啥我们会说,《未来楼市会出现明显分化》。优质新房和次新,会在这个阶段胜出的原因之一。
原因是一方面人口出生率下滑以后,很多城市能接盘的年轻人不够了,不少刚需住宅失去了金融属性。
就像我们过去在《为啥三四线以下的房子未来是消费品》里面,说过的一样。
另一方面婴儿潮一代的改善需求还在,那些好户型好城市好地段的房子,在很长时间内都依然具备保值价值。
在最后一波婴儿潮之后的40年左右时间里,因为新生人口减少,导致很多城市的房产失去了金融属性。
可是大家的钱,总要有投资保值的去处啊,所以这时候会出现投资潮。
对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能选择的投资工具并不多,无非就是股票债券,所以这个阶段股市最受益。
可以说,这是过去发达国家存在的普适规律。未来在我们国家会不会应验呢?我们可以拭目以待。
关于婴儿潮带来的一系列影响,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未来可以专门开一篇。
本篇我们还是继续讲一下,除了就业消费以外,出生人口减少对楼市带来的变化。
05 楼市正在起变化
通常从历史规律看,一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一般会分为三个阶段。
分别是城镇化、城市化和超级城市化,这三个阶段会对楼市产生不同的影响。
城市化的第一阶段,是城镇化。这个阶段不管是一线城市也好,还是二线省会或者热点城市也好。
甚至三四五六七八线城市,还是地级市县级市也好,大家基本都在复制一个模板。
三四五六线城市,从下级城市甚至农村吸收人口。一线和二线省会这些拥有资源优势的城市,从省内甚至全国吸收人口。
然后再以这些大中小城市为中心,开发房地产。毕竟人来了,总要有地方住嘛。
新市民通过买房,给城市缴纳进城税,同时被锁定自己未来二三十年的现金流。
这些大中小城市通过房地产开发和卖地,获得开发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在这个阶段,不管是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基本都大同小异,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支撑这些城市扩张和发展的,房地产带来的信用扩张,和农民进城二者的叠加效应。
但是人口增长一旦逆转,这个第一阶段城镇化,基本就结束了。
随之开始步入城市化的第二阶段,也就是所谓的都市化,人口开始向都市集中。
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三四五六线城市,以及下面的县级市和地级市。
因为农村人口不够了,所以过去支撑这些三四五六线小城市的人口来源,也就没有了。
这个阶段,你会看到以省会为中心的都市圈在快速崛起,就像我们最近两年看到的一样。
很典型的是陕西省,整个陕西的人口只有3000多万,西安的人口就有1000多万。
如果观察陕西省内的人口流动趋势的话,你会发现省会把周边的地级市和县级市都抽干了。
但是在新增人口整体出现转折点的情况下,这也意味着西安这个城市的人口潜力,也要被耗尽了。
西安只是一个样板,未来你会看到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基本所有的省份都会在未来发生或者正在发生。
比如长沙抽干了整个湖南,成都抽干了整个四川,本质上和陕西是一个道理。
房地产行业有一句俗话,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长期看人口,所以拉长时间周期来看的话。
多数省份可能只有省会这类人口第一大城市的好地段房产,才能起到保值的作用。
就连人口第二大城市都做不到,这也是为啥我们会说《未来大多数城市,都很难靠房产保值了
06 超级都市化

城镇化转向都市化的原因非常简单:我们国家大多数灵活就业岗位,大多和房地产基建,以及基础的服务业强相关。
农村人口流入逐渐减少乃至消失,意味着这些中小城市过去从下级城市吸收人口,搞房地产和基建的玩法继续不下去了。
未来能让这些中小城市人口灵活就业的很多岗位,也会随之消失。
这时候大家的选择也非常简单,要么你去省会内卷,要么回家种地。
这时候有条件的富人会逐步迁走,剩下的就是没能力迁走的那批人,和一些老人。
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下面的地级市和县级市会被彻底抽干,变成一个老龄化衰退城市。
我们这两年一直说《未来三四线以下的房子未来是消费品》,就是基于这个考虑。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趁别人没有反应过来,把手上在小城市多余的房子甩给他们接盘
未来你一定会发现,这些中小城市房子在变得越来越不值钱,其实现在这个进程已经开始了。
三四五六线城市甚至下面的县级市和地级市,那些单价过万的房子。也一定会随着人口的流逝,逐渐变得有价无市。
如果说这个城市化第二阶段都市化走到尽头,人口的出生率依然没办法有效提升。
那么就会步入城市化的第三个阶段,超级都市化,就像日本的东京圈一样。
虽然理论上说,人口是逐级流动的。从农村到小城市,再到省会城市,之后是一线城市。
但是随着小城市的就业机会不断减少,小城市和农村人口,都会直接流入省会城市。
同样的道理,当小城市和农村人口被抽干以后,人口出生率又没有逆转的情况下。
一线城市因为就业和资源的压倒性优势,又会从内陆省会虹吸人口,过去日本发生的就是这个状况。
日本的各个省份,就先是农村和小城市人口被省会抽干,变成老龄衰退区域。
之后生育率没有逆转的情况下,人口进一步向东京超级都市圈集中。
我们国家由于人口结构比日本晚了30年的缘故,目前处在城市化的第二阶段都市化,日本已经步入了第三阶段超级都市化。
如果观察我们人口出生的降幅的话,会发现远比过去日本发生的速度要快得多。
下图是中日韩三个东亚主要国家,千人出生率的走势图形。以及各国从千人生育13-14平台期,降到7.5左右所用的时间。
日本从1980到2017,花了37年时间。韩国从2000到2016,花了16年的时间。
中日韩1985-2021年千人出生率走势
我们完成这么大的降幅,是从2016-2021年,仅仅只用了五年时间
中国2000-2021年出生率
为啥这些年国家着急去杠杆,去三四五六线楼市的库存,努力促进转型呢?也是因为人口因素。
人口出现转折点,意味着中小城市房地产投资熄火和传统产业链的全面衰落。过去造新城的游戏,玩不下去了。
07 人口减少会逐级传导
很多人觉得可以靠财政补贴和市场来逆转生育率,在我看来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管是我们前面举例说过的新加坡,还是在土地自由买卖,生育搞财政补贴的北欧三国丹麦挪威瑞典。
甚至以高生育率著称的伊朗土耳其,但凡沾上工业化的国家,生育率都会急剧下降。
美国的白人黑人亚裔生育率,一样低于2.0,只有拉丁裔第一代移民肯生。移民第二代接受教育以后,也会迅速同化。
如果生育率维持现在的状况不变,在几年之内,大家就会未来人口出生减少带来的影响会逐级传导。
从趋势上看,人口减少会从农村和偏远地区开始,之后蔓延到经济落后的城市和小城市,再蔓延到中等城市。
这也是为啥我们会看到,就连过去不着急的北京上海,也开始松动户籍,加入抢人大战了。
我们在《帝都也出手抢人了》和《上海也开始抢人了》里面,分别讲过这个事情。
可以说现在所有城市,都需要大力引进新鲜血液。因为老龄化以后,未来养老的压力太大了。
可以确定的是,未来越来越多产业和经济有优势的一线强二线城市,都会加入抢人大战。
区域和城市之间的抢人大战,会愈演愈烈。相信我们在几年之内,就能看到这个场景。
于此同时,大部分农村会越来越空心化。那些没有产业和就业优势的城市,会加入收缩行列或者继续收缩,
对于定居一线强二线城市的人而言,人口出生率下降的问题,他们的感受并不明显。
因为虽然新生人口在减少,但是受制于就业机会,这些一线强二线的人口是涌入的。
但是大多数国人,因为并不生活在一线强二线城市,人口减少对他们是一场灾难。
因为随着人口减少,他们的主要资产房子会不断贬值。房子越来越不值钱,所在城市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少,。
随着年纪的增长,想要换个工作和城市的难度,也变得越来越大。
就业就不说了,很多大城市的工作岗位,小城市根本就没有,也就谈不上啥工作经验。
就算有类似的岗位,在小城市工作几年以后想换到大城市,也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因为一线强二线的人口依然是涌入的,所以当地的房产依然在缓慢升值。但是小城市因为人口流出,房产却在不断贬值。
多数人手里的主要资产都是房产,这会导致不同城市间虽然大家都有房,但资产价值差距十分巨大。
卖掉你所在小城市的两三套房,可能都换不来好一线强二线城市的一个首付。
就连未来自己的孩子想要到一线强二线城市定居,家里想要给他凑个首付都很吃力。类似的事情在我们隔壁的日本,已经发生过了。
08 代际养老和未富先老
人口出生率下滑导致更严重的问题,是代际养老和未富先老问题
从代际养老的方面讲,我们知道2020年出生的人,未来要养1980年出生的人。
按照目前人口结构计算的话,到时候可能需要1.3-1.5个人交社保,来养1个老人。
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之前在《我们终将面临的养老困局》里面讲过这个事。
于是我们才看到国家推出了延迟退休,还要建设年金和商业保险等第三支柱养老产品。
就像我们过去在《延迟退休到底意味着啥》里面,曾经讲过的一样。
所谓的未富先老,意思是还没富起来经济增速就下降了,或者说不增长了。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了,经济增速很慢了,但人家的人均GDP好歹达到了四万美元。
达到这个基数以后,即使他们不增长了,或者说增长很慢,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们国家的人均GDP目前只有1.25万美元,十年之后人均突破两万美元确实没啥问题。
但是在老龄化的背景下,经济增速会被拖累。冲击三四万美元,就变得很吃力。
这导致我们会出现,人均停留在两三万美元,无力继续再向上的局面。
这时候我们的人均GDP只有欧美的一半,但是老龄化程度却比他们更深,社会负担变得更重。

超低生育率带来的深度老龄化,甚至有可能导致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速,被西方反超。

如果我们维持1.3甚至更低的生育率,人口结构就会变得比美国老太多。
下面这张图,显示的是世界前五大经济体,人口老龄化的状况。
可以看出发达经济体里面,人口年龄结构最好,潜力最大的是美国。
后面即使全球经济增速下滑,因为相对年轻的人口结构,也能支撑美国经济保持一个高于0的增长。
日本就是因为早早就步入了老龄化人口结构,再加上产业升级失败。所以经济增速就比较惨,常年在0位徘徊。
我们目前的问题在于,人口老龄化速度实在太快了,2020年美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是16.63%,2021年中国是14.2%
按照这个老龄化速度,后面用不了两年,中美的人口结构就会趋同。可现在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6到1/7。
如果生育率无法逆转,再过十几二十年,我国65岁以上老人的比例变成30%。
美国65岁以上老人,因为生育率维持在1.7左右稳定在17%。那时候美国的经济增速,甚至是可能反超我们的。
所以能不能让我们的生育率维持在1.7左右,减缓老龄化进程,对我们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这个生育率能不能提高,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这代人退休以后的日子如何。
尾声:
如果未来人口出生率没办法逆转,趋势延续下去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首先受到影响的是母婴行业,之后是各种成人消费,然后是中小城市的房产。
因为这些行业消费下滑了,所以行业上下游的相关就业,也会越来越差。
很多小地方的基层公务员,也会不再招人。老人慢慢退休,等于是变相缩编了。

我们前面说过,在人口出生率下滑的背景下,经济增速也会逐渐放缓。
后来的人创业,会越来越难。这点日本是个明显的例子,大企业基本都是二战以后崛起的那波,新企业非常少。
在人口出生率下滑的背景下,大家不管是就业还是买房,都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考量。
选择一个行业的时候,多思考人口变化对这个行业的影响,会不会导致行业萎缩。
选择一个城市的时候,也要考量这个城市产业状况如何,会不会有人口持续流入。
不然未来很可能会陷入中年失业,辛苦投资买的房子越来越不值钱的窘境。
这里可能又有人要说了,光说问题不说解决方案,这不是贩卖焦虑嘛。
说实话,解决方案是真没有。这问题只要是工业国,到目前为止都没办法解决。
对个体来说,我们只能说早点做准备,年轻时候努力多存钱,尽量到人口流入城市定居才是正道。
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在《低龄老人也要参与就业了文末讲过的一样。
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看看。里面都是说了很多次的车轱辘话,这里也就不再赘述了。
如果转载本文,文末务必注明:“转自微信公众号:炒股拌饭”
点击关注下方账号,获取最有用财经信息和投资趣闻,每篇文章都有彩蛋或者惊喜!!
延伸阅读:
写在2022年的开始
低龄老人也要参与就业了
延迟退休到底意味着啥
很多东西都不是学校教你的
这些城市,已经很难靠房产保值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