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小伙研究出神奇药剂,把自己变成了透明人,别人看不见自己。于是他干了很多男人想干的事!
如果你是透明人,你最想做什么呢?
电影《透明人》海报
这部好莱坞电影《透明人》讲的故事柏拉图造就讲过了。
你也许看过《魔戒》,但是你未必看过柏拉图的魔戒。
柏拉图要探讨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是要为善还是为恶,他是不是完全自由的呢?他就提出这样一个古代的传说。
在古代希腊,有个城邦叫做吕底亚(Lydia),这个城邦的国王叫做古格斯(Gyges),这就是他的故事,这个故事一般就称作《古格斯的戒指》(The Ring of Gyges)。


古格斯在吕底亚原来是个牧羊人,每天在郊外牧羊。有一天,雷雨大作,出现严重的地震,地面裂开了。地震之后,古格斯跑到裂开之处一看,底下好像有一些重要的珠宝,他就爬到地底下,珍珠宝贝是不用说的,另外看到一个空心的青铜质的马,马中间有一具尸体,尸体手上有一枚戒指,他就把戒指拿下来戴在自己手上,然后继续牧羊。


当时的牧羊是吕底亚重要的产业呀,每隔几个月就有一次牧羊人大会,然后推举代表向国王报告牧羊的情况。那么在聚会的场所里面,古格斯觉得无聊就转动自己的戒指,一般戴戒指有个戒面它是朝外的,他转动的时候呢,把戒面朝向自己,忽然之间,他发现好像别人看不到他,明明是认识的人啊,挥挥手,别人也不理他,好像没看到一样。他想难道别人看不到我吗?他就跑下来在广场上跳舞,也没有人制止他,这说明什么?他真的是隐形了。他回到座位上,再把戒指的戒面转到外面,他又恢复正常了。


他知道这个秘密之后,怎么办?他可以隐形啊,他可以做任何事都不会被发现,都不用负责任啊,这一下就麻烦了,他怎么做?他就安排自己被选为牧羊人代表,进入王宫向国王报告这次开会的情况。他就用隐形的方法,诱奸了皇后,谋杀了国王,取而代之,自己成为国王,这就是有关《盖吉兹的戒指》的故事。


柏拉图讲这个故事用意何在呢?我们再继续看。后面他说:“假设有两枚这样的戒指,一枚给一个我们所知的好人,另一枚给一个我们所知的坏人,看看他们后面的表现如何。”也就是说你可以隐形,那么你还需要做好事吗?你还怕做坏事吗?
结果柏拉图非常失望,他说:“最后,这两个人根本分不出谁是谁啊。”
有谁可以免于这样的诱惑呢,可以隐形的时候依然走在人生的正路上,不去侵犯别人的产业?然后在市场上可以取得任何你要的东西而不会被发现,到别人家里去夺取任何你要的东西,可以跟任何人做爱,可以自由地谋杀任何人,或从牢房里放走任何人,这简直就是成为人群中的神啊。结果呢?我们刚刚说到,好人跟坏人就分不清楚了。


所以柏拉图下了一个结论,这个结论相当让人失望的,他说:“没有人是心甘情愿去行善的,没有人是以行善为乐的。” 简单的结论就是,一个人行善是为了行善而行善,或者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名声,或是有形的报酬而行善。
通常,逃避惩罚的需求要大于获得认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这个问题确实非常深刻。

有木有主动行善和承担责任呢?


答案是,有的。


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主动行善和承担责任义务,只有一个出发点,爱。


简单来讲,我爱你,所以我愿意为你付出,我愿意对你行善,我愿意承担一切责任和义务,只要能让你获得幸福,并与你分享我们一起创造的欢乐,我什么都愿意。


换句话说,只有在爱的大前提下,利己与利他才能构成完美统一,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仁者爱人,因为爱别人而体验到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欢乐。所谓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因为爱,我心甘情愿献出我自己,让你受益的同时,我也体验到了人生大美无言的境界。
但是,爱是可遇不可求的。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