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收到一些朋友关于抗挫折、逆商的留言,孩子输不起,遇到挫折容易情绪崩溃......希望专门写写。
蛋蛋经历过输不起的阶段,已经基本爬出坑了,而定定最近刚开始这个酸爽的阶段,这篇就单独来聊聊。
逆商培养:
崩溃可以有,精神要抖擞
孩子的生活并不是想很多人想的那样,每天无忧无虑,事实上被每天按在地上摩擦的人不止是大人,孩子的成长中,也经常会被P大点的挫折,搞崩溃。
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逆商的作用更是和智商、情商并驾齐驱。鸡汤的话不多说了,具体该怎样做呢?我说说自己的感受。
咱们先扪心自问,自己喜欢赢还是输?
没错了,坦白点,人人都喜欢赢,没人喜欢输。遇到挫折,会伤心难过,是人的常态。
我上次给定定录歌就是,他本来唱得很高兴,唱到一半忘词了,马上就跑了。蛋蛋象棋升级失败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拒绝承认自己喜欢下棋。
我觉得自己手臂粗,夏天从不敢穿无袖,阅读量低的时候,我甚至不好意思打开公众号后台.......
——回避自己的“弱点”,是人的本能反应。
说实话,我自己面对挫折的时候,情绪上都会一时难以消化,更何况孩子呢?
将心比心,我不想让孩子把对输赢、对挫折的感受,和脆弱、输不起这些标签等同起来。出现负面情绪,不等于犯错,用蛋蛋的话来说,我都输这么惨了,不能难过一会吗?
所以,当孩子难过的时候,我不想故作轻松地说:“这有什么嘛”“没啥大不了啊”“别太往心里去啊”......
我只想默默伸出怀抱:
“嗯,你很努力的想赢,但是还是输了,你很难过。”
“你希望自己的力气比哥哥还大,但每次都比不上哥哥,你很伤心。”

 “你希望自己是全世界最厉害的,但别人跟你说,你不是,听到这样的话让你很难接受。”
认可情绪,不代表我们什么都不做,所以,接着说说认知方面。
首先,我们得帮助孩子建立起失败和挫折都是生活的一部分的认知。
其次,也是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挫折是学习机会的认知
攀登者明白,逆境是生活的一部分,逃避逆境就是逃避生活。——《逆商》
我跟蛋蛋分享过我小学考初中,初中考高中两次失败的经历,当时他还蛮受触动的。定定还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会故意输,然后表现得很生气,等他反过来劝慰我,或许旁观者的角度,他反而能看得更透彻。
下次遇到同样的场景,也许孩子们仍然会被一时的情绪左右,但韧劲的枝芽也同时在顽强生长。
我妈上次手摔骨折了,我看着那石膏都觉得疼,可是你猜她怎么想的?她不是为了让我放心说些没来由的宽慰言语,而是由衷地跟我感叹:“你看,我运气真的蛮好的,只摔到了手,要是摔的是腰那边的骨头,那得多辛苦。”
我当时听了简直是被震惊到,明明是一件坏事,可她居然能从另角一个度解读,虽然她,没有并看过什么逆商,也不知道什么抗挫折能力,可是依然有朴素的乐观主义,像野草一样,有顽强的生命力。
已经发生的事情是无法改变的,但我们怎么去看待这件事情,是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的。
古人云: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谁说逆境,不能是一种成长呢。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砂始到金。——我把这句话,放在签名档里,时刻提醒自己,生活本就没有一帆风顺。
我们不能仅仅把改变对挫折的看法,停留在情绪和认知的方面。引导孩子在行动上有所改善,克服挫折,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具体来说,我有两个建议。
美国心理学家,积极心理学创建人塞利格曼在研究动物时提出了“习得性无助”这个概念。
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会逃,而是没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有机会逃走,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塞利格曼《教出乐观的孩子》一书中提到:“当孩子心情低落时,他有两种技巧可用:
第1种, 可以停留在那个情境中釆取行动,试图通过改变情境来终止低落的情绪;
第2种, 或者他可以放弃,离开那个环境,这个方法是以将环境整体移开来终止抑郁情绪。
第1种方法,他称为掌控感,第2种,他称为习得性无助。
他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从困难中退却,而是帮助孩子从悲观转变成乐观,从无助改变成掌控。鼓励廉价的成功,会造就出未来以昂贵的失败为代价的下一代。”
上次我写过蛋蛋默写0分的事情《故事要从娃哭着说“我就是学不会”讲起。。。》,也是秉承这样的理念,鼓励孩子拆解问题,一点点的尝试去做,最后当他发现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原本无法实现的事,这才能给他信心,而这种信心正是对抗挫折的力量。
想要帮助孩子走出输带来的挫折,更主要的是建立一种成长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是什么呢?这种思维模式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的著作《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这本书中有比较详细的阐述。
书中,德韦克教授分析了两种思维模式。一种是固定型思维模式,一种就是成长型思维模式
有个例子我印象蛮深的,德韦克发现,在早期,一些人,会把女孩子遇到的失败,归结为能力不够,而把男孩子的失败,归结为不够努力。这两个归因,对应的就是固定性思维和成长型思维。
毫无疑问的,固定型思维会破坏人的自信和毅力,这样的心理暗示,累积十几年,可想而知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怎样的影响。
早些时候,有一次带着蛋蛋跟一个高级别的哥哥下棋。他一听到别人级别比他高,就有扭扭捏捏的,恨不得钻到桌子底下,在鼓励之下,他下了一盘,果不其然,他还是输了。这时候,他情绪开始有点崩溃,说觉得下棋不好玩,不喜欢,想回家。
我劝他:“重要的不是输赢,而是你从中学到什么。即便输了也不丢人,输是学习的机会,每一个成为大师的人,都是经历了很多失败的。怕输就不能进步,不会有机会赢。”
蛋蛋被我说动了,又接着下了第二盘。这次比第一次有很大的进步,虽然还是输,但下到了残局。经过这一次,他增强了信心,觉得只要努力去尝试,是会有进步的,一切都是有可能的,不能因为怕输,就不敢去尝试。
在一次次的对局训练中,慢慢地去转变想法,蛋蛋对输赢也变得更为坦然,后来因输而气的情况完全消失了。有一次比赛结束回家路上,我跟蛋蛋聊天,他没有纠结于输的棋,而是总结了在下棋过程中学到的点。
从怕输而不敢尝试,到输是一种学习,我想这是孩子的成长。
孩子还小,人生路上还有很多的挑战,还有很多的失意、挫败在前面等着。但如果能从情绪、认知、行动切实入手,我想培养抗挫折能力,成长型思维,都不是空话。
在日常中,我们也可以努力把这种乐观传递给他和孩子:
遇到倒霉事情了? 没关系,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输了比赛?不要紧,奋发努力赢回来。
考砸了?不要气馁,接着再努力。
从更积极的角度去看待挫折,成为攀登者,在遇到逆境时,勇敢收拾心情,继续前进。 
我们强调抗挫折能力,并不是说要无所谓输赢,什么都无所谓,那不是逆商,那是破罐子破摔。
抗挫折能力,也并不是能通过经常受挫就会锻炼出来的。(否则,按理说咱足球队挫折了这么多次......)
抗挫折,与其说是一种能力,不如说是一种态度。生活中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选择也不能左右的,家庭,容貌,天赋,运气,这么多事情,人生中总会有某个时刻,它们没有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我们需要做的,既不是怨天,也不是认命。而是将我们的注意力,持续的关注在那些我们能左右的事情上去。也许事情无法变得更好了,但是我们自己会变得更好。
也许我们会在某个时刻,觉得灰心丧气,但我们要告诉自己,告诉他们,这些没有那么可怕,成长路上,永无终点。
拓展阅读
情绪和沟通
英语启蒙不眼花
数学不可怕
大语文是个啥
其它
🔥【目录】2020年的数百篇好文,收藏这篇就行
更多好文,请关注标星公众号,输入关键词,或搜索历史记录提取

睡眠相关的文章最近不怎么写了,但是还有很多被睡眠问题困扰的妈妈会关注我。号里其实确实有不少睡眠相关的干货,怕大家找不到,放一个目录在这里:

有需要也可以购买我写的《婴幼儿睡眠全书》《妈妈有力量》
  正在团⬇️
觉得有帮助,
请分享出去,
你的分享对我很重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