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土叨叨:前阵子我们发了一系列英语启蒙相关的文章, 经常有读者留言问:给孩子讲英文绘本,听不懂的时候,到底能不能翻译?”“有种说法,千万不要给孩子翻译,以免形成中文思维,是这样吗?”
这个问题可以很简单地回答“要”或“不要”,对啊,选个边站个队一点也不难,但现实诸多不同的复杂情况下,真有这么简单粗暴、万事皆通的答案吗?
比起简单的选边站队,作为家长,我更关心的是英语学习的原理问题,各种不同方式的优劣,这篇我们一起跟着小伙伴莫愁来探讨一下吧。
正文共:4382 字 13 图
预计阅读时间:11 分钟
01
我们为何如此纠结?
首先,我们回想一下,我们为什么如此纠结于这个问题,害怕翻译,我们恐惧的来源是什么?

有一些是源自于我们当年的体验,那时候英语课是这样的:
老师:“a-p-p-l-e, apple-苹果-读”。
齐声:“a-p-p-l-e, apple苹果,apple苹果,apple苹果”。
老师:“单词回去抄30遍,汉英一起”。
...
成人以后,遇见老外的场合,想说社交一下“我给你削个苹果”,开始寻思:“苹果是apple,但削咋说来着?”
开不了口,沮丧......学了十几年感觉都浪费了。
(图片来自网络)
到了自己孩子英语启蒙的时候,我们接触到了“习得”,仿佛打开了一片新天地:嚯!原来英语可以这样学啊,不用翻译,沉浸在语言环境里,跟孩子学中文一样。
每次线下试听课,把家长关在小黑屋进行“快点交钱啊”的心理建设时,多数销售都会跟家长讲强调“语言习得”而不是“学得”。
我们是习得,可不说汉语的哦!不要中文翻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翻译就是破坏孩子英文思维的建立。” 这强化了我们中文在英语学习中负面作用的恐惧。
理论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但实践中,却没有那么容易。
02
可理解性输入
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提出者Stephen Krashen 认为,语言习得应该是建立在理解信息的基础上,图片、知识、教具等都是帮助信息理解的工具。对习得最重要的是,需要足量的理解性输入。
换句话说,就算说的全是英语,但是孩子听不懂,就等于噪音,白搭。
完全不翻译,学的简单时还好理解,名词看图片对应,动词做动作(学术说法叫TPR,Total Physical Response),指着苹果说apple,指着香蕉说banana,jump 就跳给孩子看,big 就比个大圈圈......做个戏精家长,这些都不难。
但遇到抽象的词,或者是一句约定俗成的话,要怎么办呢?

“痛哭流涕”,是不就得哭出眼泪给孩子看呢?
“若有所思”,又怎么办?
别说我们家长了,演技差一点的明星,都演不好层次丰富的“若有所思”。
为了解释一个简单的词,可能还得涉及更多复杂的英语。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家长,英语口语能力没有好到可以教学的地步,那就不妨给自己压力轻一点,先考虑孩子能不能理解。
不翻译就能学会英语 
≠ 
翻译了就无法学会英语
≠ 
要坚持不翻译,才可能学会英语
国内很早就向大众科普传播“二语习得”理念的盖兆泉老师,也明确说,二语习得,不等于不懂也不翻译。英语思维是靠大输入量、水平高实现的,不是靠亲子阅读时“绝对不说中文”实现的。
具体到在家带孩子看分级或绘本的的情景,如果孩子不懂,我们可以借助画面、借助动作,可以调整选书的难度。
但是如果依然不懂,我们也无法用孩子能听懂的英文解释的时候,口语化地用中文讲一下,最起码是可理解性输入,孩子不至于听天书。
03
建立英语思维≠“绝对不翻译”
有个朋友是北师大英语教育方向的硕士,实习就是在著名的北京实验二小。我问她关于英语教育她学过多少种教学法,她说有十多种,像我们早期的英语学习方法叫语法翻译法,现在孩子的学习方法是交际法和理解法为主的。
图片来自《别说你懂英语启蒙》,作者王青,可以看出关于英语的教学方法真是琳琅满目
有些方法确实是落后于时代,比较低效,被淘汰了,但实际教学的时候,各种办法是综合起来用的,因为都有各自的缺陷和限制,没有一种方法包治百病,没有“翻译就等于破坏英语思维”的说法。
我们需要意识到过去的方法是落伍的,但并不意味着新的方法是可以“一招鲜,吃遍天”,生搬硬套去执行的。母语是外语学习中绕不过去的存在,不妨加以利用。
英语教育市场混乱的时候,随便找一个长着洋人面孔的就可以来教英语,确实课堂是全程说的英语(因为他也不会说中文啊),可是他如果讲得孩子根本不理解,那肯定不如懂第二语言教育的外教,也不如懂教育的中教中英夹杂讲。
举个例子,我给孩子读绘本,因为图片很清楚,他自己一看都很明白,所以前面
I like apples .
I like watermelon.

都没有问是什么中文意思。
偏偏到了这一页,他问我:peach是什么?
我心里还嘀咕,这还用问吗?这么大的桃你看不见吗?你下午还刚吃了一个呢?
回答他:peach是桃子。
儿子说:我还以为是心形呢……
我哭笑不得,原来是他自己看图看岔了。那我告诉孩子中文意思了,他以后看到桃子,会非要转个弯,先想到桃子的中文,然后翻译成英文peach吗?
对于普通父母来说,没必要计较一定要“不翻译,才正统”,不管是自己教,还是线上线下课,衡量教得好不好,标准不是“有没有中文”,而是“孩子学不学得进去,有没有学会”。
我们日常读英文绘本,可以放松一点,不用担心一翻译就破坏了英文思维。
04
因势利导,不必强求
我知道,有水平很高的家长,可以做到全英文辅导。
可是,对于普通家长来说,对不说中文的固执坚守,反而是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孩子英语的家庭学习迟迟推不动的原因。
比如,我经常看到有留言抱怨孩子不愿意看英文绘本。其实有时候,这不是孩子不喜欢英文,而是不懂意思造成的畏难情绪。
这种情况,我们不妨试试,先把这个英文绘本里的故事,用孩子能接受的中文绘声绘色地讲一遍,先勾起兴趣,回头再一起来看英文,也不耽搁。
我们需要回避的是那种不必要的翻译。不要总翻译,不要强调一对一互译,不要故意翻译,但也不用对翻译如临大敌。强行不翻译,为难的是我们自己,还可能破坏孩子的兴趣。
05
母语迁移,也有正面作用
关于要不要翻译,在学术上也有一个相关的研究课题——母语迁移
之前,大家比较过地关注母语迁移的负面作用,担心说一口别扭的中式英语,但我们不要忘记了母语也有正向迁移的作用。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课程中心主任曹文老师主编的《英语,阅读是金》这本书里,引用著名语言教育专家Vivian Cook 的观点:母语的使用也是一种语言学习策略,两种语言在大脑中有相互交叉的地方。母语是外语学习不可缺少的背景和基础,也是可以开发和利用的资源。
Vivian Cook就是这本很牛的教材的编者
人类学习外语的第一利器正是母语。母语和外语是完全可以借力的。
仕佳英语的CEO唐宁女士,也说起过,教学中经常发现,很多孩子的英文无法提升,其实是受限于中文母语水平,也就是说根本不是英文学不会,而是因为中文表达和逻辑就不清楚。
母语才决定了孩子英语的上限,如果像上岸的鸭子抖掉身上的水一样,强行撇开,未免可惜。
我想借用中文来打比方,我们的孩子从出生我们就跟他说话,学龄前看了很多中文绘本,但是到上小学的时候,我们能说孩子熟练掌握中文吗?
那更何况我们孩子的那点儿英语呢?
学前学的那点儿量就是奠基,真不算什么。
孩子最终语文水平怎么样,是靠孩子开始接受体制内的教育,学会阅读,大量阅读,多学科综合知识提升等等来决定的。
决定一个人说话水平高低的,不是普通话多标准,而是肚子里有多少墨水。
也就是盖兆泉老师说的,与其追求初级阶段不可能达到的英语思维,不如追求借助一切手段尽快达到高水平,因为水平高到一定程度,自然就有英文思维了。
06
写在最后
一个简单的话题,之所以如此长篇大论,其实主要目的是从原理上,远离焦虑。
我的英语不好,担心教不好孩子;
我的发音不标准,担心把孩子带歪了;
我无法用英语回答孩子的问题,是不是就破坏孩子的英文思维了?
这些都是常见的疑虑,但其实真的不必要,英语启蒙阶段,对家长英语水平的要求不高,比一两句翻译、比口音更重要的是,能够持之以恒。
孩子的输入如果够充分,点读笔、音频、AI课等都用起来,听到足够多正确的发音,我们自己那点儿有缺陷的口音,就是水池里滴了一滴墨,很快就淡了;如果英语能力累计得比较快,翻译一下又算什么;我们不必太为难自己。
为了解释清楚这个问题,这篇文章我们特意追根溯源,去看权威大牛的论文,严谨起见,又请教了一线的名优少儿英语教师,还询问了许多妈妈的亲身经验,想法逐渐清晰。
回到标题的问题,我们不妨学学“渣男”:不主动,不拒绝
如果孩子不问,不用刻意对照翻译;
但如果孩子真的不懂,
也不用做“打死我也不说”的卧底,
自然地把中文意思说出来
大家开心就好。
方便大家跳转,把以前写过的一些启蒙文章一起放在这里:
【团文】英语启蒙专场:牛津树、毛毛虫等
土味魔都妈妈,家有两个男孩蛋蛋定定,蛋蛋7岁半,定定3岁。

上海交通大学本硕,写过《婴幼儿睡眠全书》《妈妈有力量》两本书。
这是6年老号,接地气,反套路。关注我,和百万妈妈一起,启蒙和教育问题上共同成长。
花了很多时间,
请点在看,
鼓励更多耐心好文⬇️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