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Zoom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超过160亿美元,各大媒体纷纷用“登上人生巅峰”来形容袁征,关注点都在“被美领馆拒了8次,第9次才签过”,如何从“webex做到副总裁,已经是不少人的人生巅峰了,2011年开始创业做zoom再创辉煌”等等。
但小编更加关心的是作为一个英语都不会说的”乡巴佬“,是如何在美国这个异国他乡突破玻璃天花板成为一代企业家的,就让我们来
扒一扒袁征和他的前老板朱敏,看看两个在美国的华裔”乡巴佬“如何逆袭,他的成长历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吧。
图片来源:美联社
1. 技术仍是突破天花板的捷径
连英语都不会说,如何在美国找到工作?事实证明,只要技术足够好,英语一点儿也不重要。语言在程序猿圈子里,只是沟通的工具。所以,语言不够好,把技术做得杠杠的,英语根本不是障碍。
其实,人类的很多沟通都不需要语言,也不是语言说得好,就证明人缘好袁征在2018年6月,GlassDoor发布的2018年全美大公司(员工人数1000人以上)100强CEO榜单中,以99%的员工支持率夺魁。袁征来美国10多年,英语沟通肯定没问题了,但如果说英语会变成他的优势,说得没有口音、没有语法错误吗?恐怕很难。
事实证明,这一点儿也不影响他的好人缘。这基于:1.首先他混的圈子是技术圈子,对口音、语言歧视较小,如果混的是金融圈、时尚圈等等,恐怕另当别论。2. 语言沟通不占优,制度来补。他在公司构建了完全透明的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让每个员工都有主人翁的参与感,等于把管理者的地位降成跟员工“平起平坐”的平等地位,好处就是一句话,”让员工爽“。因为员工跟管理者的区别可能仅仅只有薪酬的差别了。
据说,在Zoom,每两个星期,所有的员工都可以匿名问任何问题,不管问题有多么尖锐,这项制度从来都不会改,一定会保证每件事都是透明的(工资除外,工资是隐私问题)。这项制度刚开始实行的时候,受到了很多高管的抵制,问题太尖锐会导致面子上下不来。但是Zoom依旧在推行这个制度。但对于管理者就”苦不堪言“,可以想象,Zoom的管理层可不好当啊。要求非常高,心态要非常好啊。
管理者身处地位不同,看问题角度自然与普通员工不同。而这种透明的制度,等于要求管理者需要跟员工解释每一个决定,还是用员工听得懂的语言。很多公司没有这种制度,通常都是因为管理者”懒“得向员工解释,因为常常员工没有达到管理者的位置,很多事情是难以理解的,不知道更加好管理。
但有了这项制度,等于充分建立了员工、中层管理和高管的信任也保证了任何一个人在公司都没有特权,而且一旦设立了,这项制度也难以收回。(因为一旦收回,就意味着公司的透明化管理和信任基础丧失,员工开始担心匿名问问题会被穿小鞋,也就没有人再敢问问题了)。
所以,语言不是强项的情况下,技术仍然是迅速突破的捷径如果在美国可以突破,外地来北上广深发展的年轻人更加可以借鉴,技术无任何地域限制,哪里都可以突破
2.在一个领域深耕
袁征在创立Zoom之前,在WebEx工作的14年里,从工程师到工程师经理,再到高级工程师经理、总监、高级总监,一直到副总裁。2007年,思科以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WebEx。随后,袁征升职为思科工程副总裁。在他的带领下,思科旗下的网络会议供应商WebEx从最初的10名工程师发展到800多名,并将收入从0增长提高到8亿多美元。在视频技术方面, 袁征拥有11项专利,另外还有20项待批专利。
从某种意义上说,思科下面的WebEx也是袁征从0创立起来的,已经是”创业“成功一次了,只不过是在老东家WebEx和思科的平台下。而
这次成功的创业也给袁征的二次创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包括团队、技术、人脉、经验等等。
在WebEx的14年深耕,袁征已经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甚至被喻为WebEx产品的灵魂和核心人物。能够做到这样,靠的是努力,拼的是时间。在接受媒体采访中,袁征说过,“如果我的竞争对手说‘我每天工作八小时’,那么我可以工作10个小时。努力工作是在我的DNA里的。”作为来到美国的“一无所有”的乡巴佬,唯一能靠的就是自己的技术和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段经历让他不仅懂技术,也积累了管理经验,当他离开WebEx决定自己创业时,40多名工程师跟随他离开。创立Zoom成功基本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所以从开始就得到李嘉诚、红杉资本等资本的进入支持。有技术、有经验、有团队、有资本、有人脉,怎么可能不成功呢?
3.有一个好的榜样和导师

硅谷华人工程师很多,勤奋的也不在少数,为什么袁征有这样的远景、行动力、胆量和执行力呢?这就不得不提袁征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老板WebEx的创始人朱敏,也是一个华裔”乡巴佬“。
朱敏出生于1948年,1984年去到美国时已经36岁。根据网络资料推算,袁征应该是1970年左右出生的,1997年来美国时27岁。所以相差了22岁的朱敏和袁征可谓是两代华裔人在美国的创业典范。
袁征为什么最初连英语也能找到工作?因为他的老板是个中国人。而且在WebEx,袁征当然没有玻璃天花板的问题,因为他的老板是个中国人,可以一直升到副总裁。为什么袁征已经升到思科副总裁了,年龄也到了40了,还想创业?因为他的老板就是一个活生生地成功创业典范啊。
朱敏1996年创立WebEx时,已经48岁了。朱敏的人生堪称一部传奇,按照现在的说法,是标准d的跨越阶层跃迁至人生巅峰。历经农民、技术厂长、城市建筑工人、浙江大学学生、斯坦福大学工程经济学硕士、保姆、厨师、公寓管理员等诸多身份,最后成为了创业者,被微软击败后,他成功实现了反击,并最终在2007年3月14日,由思科以32亿美元收购了他在美国创办的公司网讯(WebEx)。这是一个比 MySpace、YouTube和Skype出售时的价格(5.8亿美元、16.5亿美元和26亿美元)都要高出许多的数字。外界估计,这次交易可为当时59 岁的朱敏带来1.2亿美元收益。
我们再来看看朱敏和袁征的时间交集。1996年,朱敏创立WebEx,48岁。1997年袁征经过8次被拒签后,第9次终于来到美国,大概27岁。硕士1-2年左右毕业,袁征加入WebEx时,
WebEx仍然是一个初创小公司。所以袁征见证了WebEx成长的整个过程
,包括WebEx纳斯达克上市、被微软打压,和后来被思科收购的合并重组,甚至也可以算是核心团队元老之一了。

朱敏的坎坷人生经历和成功创业的逆袭也给了袁征一个永不停歇的榜样,创业成功的朱敏转做风投投资,后来也给母校浙江大学捐款,并在硅谷创立了Valley International Academy学校。在网络还不发达的时代,朱敏在美国成功创业的故事并没有被大肆报道。朱敏也相当低调,“别人都觉得,我和路边卖西瓜的老头没什么两样。”朱敏曾说过。至于有时进入小区,还会被新来的保安拦下来,完全看不出是个亿万富翁。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袁征创业也没有离开他熟悉的领域,尽管这个赛道当时已经相当拥挤,Skype,Google Hangouts,WebEx,FaceTime等等产品相继出现,而且都有巨头支撑。但袁征仍然能杀出一条血路,靠的依然是他在这个领域的深耕,从WebEx到Zoom,20年来,袁征实际都在做一个产品、一件事情。袁征认为这些产品都没有有效地解决客户的需求。他敏锐地感知到,客户真正需要的是一种基于云的会议室解决方案。
事实证明,创业无论哪个赛道都很拥挤,但若能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仍然有蓝海。
4.充分利用中美优势
Zoom上市定价为36美元,现在价格在66美元左右,涨了83%左右,之所以被追捧,因为Uber、Lyft、Pinterest等独角兽们虽然巨额融资但是无法盈利,而Zoom独树一帜,上市前已经实现盈利760万美元。但其实也仅仅是刚刚开始盈利的公司,去年盈利760万美元的上年同期为亏损382万美元。
Zoom的运营利润处于盈利与亏损的状态持续转换状态。所以,尽管Zoom上市,实现160亿美元市值,Zoom仅仅是处于盈亏平衡边缘的公司。这样的公司,如何在硅谷如此竞争激烈的地方找到优秀的人才呢?
答案就是,根本不从硅谷招人。硅谷利用的是硅谷的资本资源,而如果再深挖它的利润来源,就是把科技公司最贵的人——挪到物美价廉的中国去。
Zoom的IPO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其大部分产品开发人员都在中国,Zoom在中国的多个研发中心雇用了500多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30%,占其非美国员工总数的70%。
在截至1月31日的过去一个财年中,Zoom在研发上花费了3300万美元,仅占总营收的10%。这帮助Zoom在去年实现了760万美元的净利润。
http://tech.qq.com/a/20190327/002298.htm
可以想象,中国过去20年是世界制造业的工厂,未来20年很可能就是IT高级技工的”世界工厂“了。在硅谷,雇一个工程师薪水+股票/期权+各种福利+公司费用摊销至少20-30万美元,而在中国,哪怕顶级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企业,30万人民币已经可以雇到中国顶级学府毕业的高级人才了,这隔着一个太平洋就是妥妥的6-7倍的汇率差啊。
而哪怕给了20-50万美元的高薪,免费的食堂、各种好吃好喝好玩的、work life balance很好,硅谷的巨头们依然花钱买不来员工的loyalty,员工依然天天叫穷、频繁跳槽。而在中国,拿着30万人民币,可是996啊,还时不时爆出员工过劳死的新闻。
不知Uber、Lyft、Pinterest等创始团队看了Zoom的招股说明书作何感想,真是一把辛酸泪啊。任凭这些独角兽的CEO天天刷新闻刷脸鼓吹我们用户有多少、我们市场份额有多大、我们的潜力是多么的无限,其实只要学习Zoom的战略,把研发团队外包到中国、印度,就可以马上扭亏为盈了。当然,社交媒体有市场特殊性,需要了解市场、用户等,比较难外包给中国,但以中国人民对于美国的学习、了解程度,百万留学生大军,将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啊。原来他们与Zoom的区别,仅仅在于一个了解中国的创始人啊!
到头来,作为员工,还是美国老板好啊。硅谷攻城狮(工程师)们之所以薪水那么高,福利那么好,还有work life balance,源于以下几点:
  1. 超高的估值。大家如果还记得那位声称靠一滴血就可以验上百种疾病的号称”女乔布斯“大话王、Bad Blood 的原型伊丽莎白大姐,就知道硅谷的VC们不是各个精明,总有几个蠢货的钱很好骗。
  2. 拿了超高估值的慷慨的创始人们,诸如谷歌、脸书等等,自己成为世界富豪的同时也不忘给员工们好福利,拉兄弟们一把,一下把硅谷工程师的薪酬福利标准拉高了。
  3. 美国的反智主义和依靠移民的政策。美国一向自诩为老大,可以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因此美国人是不需要学习科技的,交给技术移民做就可以了。在这种文化下,对于技术人才稀缺的美国,给予技术人才的报酬也在世界前列。而中国恰恰相反,经过几代人全民鼓吹”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之后,中国全民的技术水平在世界可谓一流,技术人才已经输送至世界各地。正如任何考试只要一旦中国人开始进入后,通过门槛就迅速上升;任何行业只要中国人开始进入后,人才就开始过剩;任何产品只要中国人一旦开始追捧后,价格就开始飙升一样;未来,相信”中国拥有众多便宜又好用的高级码农“这点终究不再是”秘密“,如果真到那一天,不知道这6-7倍汇率差的薪酬是否还站得住脚硅谷的攻城狮们是否还能享受高薪高福利,我们拭目以待。
上市前两年估值翻了10倍、上市前1年才实现盈利的Zoom,成功上市并实现股价暴涨83%,的确给在美的华裔树立了非常亮丽的榜样,在美国资本市场打了非常漂亮的一仗。但对于Zoom来说,这也仅仅是一个新的开始,刚刚开始盈利的Zoom在市场份额、用户吸取、公司发展等等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期待Zoom给美国的华人创造更大的突破,树立更多更好的榜样。
本文作者:潺芷,传承 Legacy 公众号特约作者。版权属于原作者和传承 Legacy 。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