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17日,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股民来说,是一个载入史册的重磅日子,就在这一天,证监会易主席签署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即日起施行,宣告全面注册制正式实施了。
这次施行的速度比想象当中的要快,2月初出的征求意见稿,意见反馈截止到2月16日,本想着一季度能正式出台就不错了,谁知道,证监会快马加鞭、衔枚疾进,17日就正式发文施行了。
这几天,不少身边朋友和量化群友都在讨论,注册制全面施行后,对投资交易有什么影响,特别是对量化交易有什么影响?
这得先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注册制。
股票发行主要有3种制度,分别是审批制、核准制和注册制。我国A股在2001年之前,采用的是审批制,企业要想上市,除了满足各项硬性规定之外,还需要经过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审批才能上市,属于上市游戏当中的地狱模式。
股票发行的3种制度对比
2001年之后,核准制替代审批制,企业按规定准备好各种各样的材料,经过证监会发审委充分核实材料真实准确性,过会之后就可以上市了,属于上市游戏当中的普通模式。
注册制就是,企业按照要求提供材料,交易所做形式审核,不深究真实性(你敢写,别人就敢信,但欺诈的后果很严重),总体的原则就是把企业上市发行的权力,都交给市场,你满足要求想发就发,只要你发出去有人愿意买,没人愿意买就退市,这就属于上市游戏当中的新手模式了。
简单来说,注册制就是企业上市的条件放宽了,上市的流程变短了,上市的效率加快了。
在A股交易的沪市主板、科创板、深市主板、创业板和北交所这5大核心板块中,科创板在2019年7月开市并施行注册制,一年之后创业板也开启了注册制改革,2021年9月,北交所成立,实施的也是注册制,这次全面推行注册制就是把沪市主板和深市主板也捎带上,所以这次主要是影响沪深两市主板的股票。
那结合这次全面注册制的新规,对量化交易而言有什么影响呢?先来看看在宏观政策面和交易细节面的修改,下面接着唠~
全面注册制制度规则主要内容
注册制新规交易层面的细节
一、纯小市值因子越来越无效
全面注册制实施,符合条件的企业都可以上市,也不用像以前那样长期排队,在这种企业越来越容易上市的情况下,那么上市公司的壳价值就会降低(注册一下就可以上市,谁还会去借壳),而壳价值往往在小盘股当中占比是较高的,因此小市值股票的估值必定受到不利影响,至少小盘股的估值将来必定是“去壳”之后的。
将来市面上的股票多了,会逐渐出现很多不受人待见的垃圾股(类似港股里面的“仙股”),与上市发行价比可能是脚踝斩都说不定,这种股票价格越来越低,市值也越来越小,逐步进入小市值行列,如果炒到这样的小市值股票,坟头草估计比韭菜长得还快。
综合这两点,纯粹的小市值因子绝大可能是越来越无效的,但绩优小市值另说。
二、打新收益下降,股指期货贴水收窄
在以前的核准制下,企业想上市A股有一套严格的财务要求标准,能过审上市比高考上清华还难,并且新股发行的市盈率PE值不能超过23倍,所以早期的时候,大伙儿都是无脑打新,中签就是中奖。
而在科创板和创业板都实施注册制之后,市盈率要求就放开了,发行市盈率高估的股票很容易破发,一上市就跌破发行价,有段时间破发严重,网民调侃道”连亏钱都要抽签“,中签了也犹犹豫豫要不要交款,但这时主板依旧是核准制和23倍市盈率要求,依旧可以无脑打。
现如今全面注册制,沪深主板上市的门槛也降低了,上市越来越容易,新股发行也会越来越多,新股不再稀缺,溢价就会降低,再叠加新股市盈率要求的放开,必定会导致新股破发率提升,打新收益明显下降,从下表中可以看出去年注册制的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3大板块破发率有多高,最高能到50%。
我国A股近5年的破发率统计表
很多做绝对收益策略和Alpha策略的量化基金,做多预期表现好的一篮子股票,做空股指期货对冲市场风险,赚取持仓股票超越对标股指的超额收益,在此期间会利用持有的市值来打新提高基金收益。
如果破发率提高,打新收益率下降,那获利的空间就缩窄了,配置这些策略的意愿就会降低,配置权重也跟着降低,本来贴水就是多方支付给空方的做空成本,这下子做空需求少了,那在同等情况下,那贴水就会有所收窄。注意,这里强调是“同等情况下”,因为影响贴水的原因比较多,如后市共识强烈看多的话,贴水也会缩窄,而且还可能是升水。
等贴水的缩窄幅度能弥补打新收益率的降幅时,也就是做空的成本降幅大于预期收益的降幅,估计做空需求又会起来,贴水扩大,如此动态循环往复。
三、全面推行价格笼子,程序化交易优势凸显
价格笼子机制,简单来说,就是在连续竞价时,买入委托挂单价不超过102%,卖出委托挂单价不低于98%,不能再像之前一样涨停价/跌停价都可以挂上去,此举主要是用来降低股价的异常波动,抑制拉抬/打压股价,也可以防止乌龙指的出现。
此前科创板和创业板都已经实施价格笼子机制了,只是它俩还是有点区别。科创板采用的是“拒单模式”,超过挂单价格范围的,直接当做废单处理。创业板采用的是“缓存模式”,超过挂单价范围的,先放到交易主机缓存里面去,等到满足挂单范围时,就会激活发单。
也就是说,假如现在买入基准价是10块,那买入挂单价格范围不能超过10.2元,如果你挂10.3元,在科创板直接就是无效废单,在创业板,就先给你缓存起来,万一之后到了10.1元,那这个委托单就会被从缓存池里拎出来发出去。
等到注册制新规下首只主板股票上市后,就全部都按照科创板的拒单模式来,这就非常不利于开市时间没空盯盘的投资者了,以前还可以挂个涨停价/跌停价在那里等着,现在就不行了,买入还好说,看着市价合适买入就可以了,但是卖出的时候呢,不能挂一个低价在那里等止损,就需要不时地去看一下,价格是否下跌接近止损价了。
相信这种窘境,券商会给配上智能单功能解决一部分不能盯盘的需求,但人工下单的效率和灵活度还是受到了限制,这时程序化交易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能全自动实时盯盘,紧跟实时价格灵活下单,再说手速没有机器速度快,在交易这个层面,量化交易的优势在扩大,鉴于A股的投资者结构,镰刀的光芒又耀眼了几分。
四、股票数目增多,基本面量化地位提高
全面注册制下,上市的股票逐渐增多,能投资的标的物就增多了,资金又不能充沛地流向所有股票,所以个股的投资难度会加大,散户的资金量少,能持有的股票数目不多,到时候选股真的是“万里挑一”了,相亲从24个里面选1个都能挑花了眼,更何况将来是从成千上万支股票里面选,散户选股难度在增加,量化机构的选股难度也同样在增加。
在以前核准制严格的财务标准下,上市的好歹财务基本面都不错,现在全面注册制放宽了上市条件,同时相应的退市率也会有升高,如果还继续炒垃圾股、ST股那些,退市就欲哭无泪了。
那个时候,无论是散户还是量化机构,做最基本的财务筛选还是要的吧,这时候基本面量化的作用就更加凸显了,可以用单期/多期财报数据,选出一个能令人放心安睡的基础股票池。
五、退市股票增多,注意幸存者偏差
全面注册制落地之后,退市制度也会完善起来,毕竟放宽了上市条件,股票数目不断增多,A股又不是貔貅,只进不出,差企业的壳又不值钱,留着也没什么用,也会加快排出去。
采用注册制的美股,最近几年的退市率都在6%之上,而A股目前连1%都不到,怎么着将来也争气一点,逐渐提高到2~4%吧,也就是每年100~200支退市股的事情。
我国A股退市率统计(2001~2022)
我国A股退市率与其他成熟资本市场对比
退市的股票多了,开发量化策略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幸存者偏差”,有的数据库没有退市股票数据,或API里默认没开启获得退市股票数据的功能,那个时候可能就会发现,买某些之前业绩差的股票,会获得非常丰厚的收益,因为当时有一大批业绩差的股票,业绩继续恶化的就退市了,数据找不到,能找到的是业绩转好挺过来的幸存者(扭亏摘帽)。
因此要小心处理退市股票的数据,特别是策略回测时,千万不要以交易时点获取上市可交易的股票列表,要以计算的序列数据的起始获取,不然就带有筛选幸存者的功能了。
注册制全面推行后,对量化交易的5点影响说完了,以上内容纯属基于个人主观片面的逻(yi)辑(pai)猜(hu)想(yan),如果预期相符,纯属运气,若预期不符打脸,只道是文章需要逻辑,现实不需要。
参考资料:
华创证券,2023.2.6,《全面注册制:千呼万唤始出来》
华西证券,2023.2.8,《衔枚疾进,全面注册制进度条拉满》
光大证券,2023.2.9,《全面注册制(征求意见稿)深度解读:全面注册制的背景、改革亮点与市场影响》
中泰证券,2023.2.9,《全面注册制改革对A股生态影响几何?》
开源证券,2023.2.19,《全面注册制落地速度超预期,资本市场开启深化改革新时代》
华泰证券,2023.2.20,《全面注册制启航,完善生态循环》
Tip:点击关键字可以直接查看对应文章。
END
如果对本文有疑惑,或是想聊聊
亦或是围观朋友圈当点赞之交
点我,让我们一路同行
吃瓜吐槽写代码
(微信号:iquantman)
添加好友后,私信『666』
送你一些量化小福利
人工回复慢请见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