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格特约作者 刘远举
最近,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着很多青储小麦的视频:收割机正在收割尚未成熟,还是青色的小麦。
网传高价青储小麦截图
所谓青储小麦,就是可作饲料的青绿植物,经发酵而制成的饲料。青储饲料有“草罐头”美誉,多汁适口,气味酸香,消化率高,营养丰富,是饲喂牛羊等家畜的上等饲料。
这样的视频,引发争议,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好好的小麦,都要成熟了,却去做了饲料,威胁到中国的粮食安全。
其实,小麦的主要去向之一就是做饲料。我国小麦需求主要包括食用需求、工业需求和饲用需求,消费数量结构呈“食用稳、饲用增、总量增”的特点。很多小麦,一开始就是为了做青储饲料的,这种小麦种植更密,因为反正都是牛羊吃,穗大小不重要,绿色部分多就行。
农民为什么愿意卖
农民愿意把未熟的小麦卖掉原因很多。
直接算价格,青贮的价格是1500块一亩,农民卖成熟小麦,一亩小麦按平均1000斤算,每斤市场价格加国家补贴,大约1.6元,也就是1600元。所以,成熟小麦价格更高。
但实际上,这个账更复杂一些。
成熟小麦更费工,收割后麦粒还要晾晒缩水、处理麦秆,这些都要增加成本。卖青储,在收割、仓储等环节省事一些。
而且,钱可以早20天到手,地可以早20多天空出来,种上玉米,这多的20来天,能提高玉米产量,增加收入。即便不种玉米,这20多天干点零工,也可增收。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些去年受秋汛影响,播种延迟的地区,小麦苗情不好,不能结穗或成穗但产量不高,卖不起价,不如提前收割做青储饲料,早点种上玉米,减少损失。
大家是否还记得去年,河南郑州等地,发生了严重的水灾。此次视频最多的地方,也是河南。
所以,对农民而言,如果真有企业每亩1500元收购青储小麦,的确比小麦成熟后卖麦粒划算。
养殖场为什么愿意买
1500元一亩这个价,农民愿意,但养殖场其实不愿意。
一个作物做饲料好不好,在于生物量。所谓生物量(biomass),也称植物量(phytomass),指某一时刻单位面积内实存生活的有机物质(干重),简单的说,牛羊吃草,生物量就是一亩地可以给牛羊吃的重量。
用作青贮饲料的主要是玉米,其生物量一般是一亩3吨多,而青储小麦的生物量一亩才一吨多,而且,青贮玉米营养要比青贮小麦高。
圣牧乳业的工作人员算过一笔账,1500元一亩小麦青苗,即使按一亩地产1.5吨生物量来算的话,每吨也得1000元,如果再加上青贮,费用就更高了,而他们去年购买的青贮玉米价格,才720元左右。所以,饲料企业以每亩1500元收购青储小麦,成本还是太高,不会是常态,只是个别现象。
而且,现在饲料价格便宜。进入今年以来,小麦价格开始抬升,特别是进入5月份之后,伴随着豆粕(做饲料)价格一跌再跌,国内饲料价格已经出现了回落苗头。所以,饲料厂、养殖场,更不会买小麦。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计,今年小麦饲用总量,预计或在2200万~2500万吨,较上年减量接近一半。
那么,为什么有人要这么做呢?
这背后有个国际大棋局。
乌克兰是国际粮仓,现在俄罗斯还没打下乌克兰。美国与北约在不断指责俄罗斯造成了粮食危机。所以,花了钱,让一些里通外国的中国人,高价收购小麦,这样在中国造成粮食危机,从而使得中国不得不买乌克兰的粮食。那么,一方面,这就为乌克兰赢得了资金,以及中国政治上的支持。而且,中国为了保证粮食的运输,会要求俄罗斯不再攻击乌克兰的港口。这样就一举三得。
为了配合这个布局,美国最近还加强了对俄罗斯造世界粮食危机的指责。还与印度密谋,让印度禁止小麦出口。拜登最近参观了坎卡基一个800英亩的家庭农场,就是为了和中国这些短视频遥相呼应。
但中国早就识破了这个阴谋,沉稳出手。前一段时间,中国官方媒体报道泽连斯基,北约以为这是在释放信号,中国准备买粮食。但是,北约被耍了,这只是缓兵之计,中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早在“五一”期间,农业农村部组织相关省份进行核查核实,并且出台了严厉措施,一举粉碎了危害中国粮食安全的布局。这次短视频平台上的视频,就是用一种斗而不破的方式,告诉美国和北约:你们又失败了,中国再次赢两次。
听着是不是很爽?但这是我瞎编的。
真实情况是,去年有些地方雨水较多,有养殖企业因饲料储备不足,人没吃的会敲盆,牛羊没吃的会死,一些养殖厂就会就地取材,这样来得快,也省运费。
对农民来说,我20天后就能拿1600元一亩,你要买,当然就不能按饲料价格来买,而得按潜在收益来买。这就是经济学上的机会成本,即一个东西能卖出的最高价格。一亩地1500元的价格收购青麦作饲料,对养殖企业来说成本很高,但低了农民就改卖成熟麦子了,所以,养殖场也只有接受,总不能让牛羊饿死。
所以,这不是有人故意出高价,而是小麦的收购价决定了,养殖场被迫出到1500元一亩的高价。
这种不划算的事,没人会多干,所以,这是个别现象。这些细节不是我编的,是央广网采访业界人士说的。
网传小麦青贮视频截图
粮食焦虑成为流量密码
这些视频,最初在短视频平台播放,触发了中国人的传统的粮食焦虑,带来了巨大的流量。其他MCN(简单的说,网红经纪公司)发现这个流量密码之后,又让自己的人争相效仿,最后看起来就声势浩大,人们就以为是一个普遍现象。
你们再去看那些担忧粮食安全的视频,是不是都是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青贮小麦,成为一个舆论现象,反映了中国人的粮食焦虑。
其实,中国人完全不必对粮食焦虑。1949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只有207斤,到2018年,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72斤,中国人不仅可以吃饱饭了,多余的粮食还能用来酿酒、饲养动物,人们才能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所以,中国人的食物结构中,就藏着粮食安全。大家没必要那么恐慌,成为让人收割的流量密码。
粮食收购是市场化的
青储背后的事实,央广网知道,我没看央广网这篇文章之前,我也是这么判断的。农业农村部会不懂吗?他们一定懂。
但是,舆论发酵后,群情激愤,农业农村部必需回应,就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全面排查毁麦开工、青贮小麦等各类毁麦情况,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处理一起。河南省也发布紧急通知,严禁任何毁麦事件发生,任何地方、任何单位、任何人员不得以任何理由毁麦或将小麦用于青贮饲料。
那么,怎么处理?理论上,没法处理!
夏粮收购是市场化的,农民愿意怎么卖是农民的自由。国家依法行政,没有权力禁止青贮小麦的买卖。更何况小麦做饲料,一直是其主要用途,怎么禁止?一直以来都是合理合法的,今年就不合法了?
所以,出台这些规定,更多的是回应舆情。
当然,理论上无法处理,不等于真的不能处理,农业农村部的政策,到了基层农村,就会层次加码,什么事都可以发生。
可以劝,可以禁止收购的车,可以约谈企业,不听就把农民抓起来,罚款,拘留。网上有视频,农民本来就是种的青贮小麦也卖不了。原本小麦的主要用途,就这样被禁止了。
多地紧急调查青贮小麦事件
粮食安全是所有人的安全,所有人都应该分担,办法就是国家拿钱提高小麦的收购价格。而不是短视频观众要粮食安全,但不管成本,政府下令,让几个老农来承担。群众看到了这些被禁止的视频,会高兴,但苦了农民。更何况,这根本就不涉及粮食安全。
最后还是苦了农民
流量不该盖过专业的声音
风起于青萍之末。某种程度上,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中国一些政策的发源地。这次禁止卖青贮的政策,不会有太多影响,但不是所有的政策,出来后都是一个过场。有些会有实质性的作用,有些会严重影响心态,有些会改变行业走向。
之前超级爆款《困在系统里》,成为中国互联网治理契机之一。不是不要治理,但要理性、客观、不能构陷。比如,平台对骑手的人脸识别,其实是为了安全,骑手吐口水的新闻都看过吧。
平台一定要确认是谁在送,这甚至比网约车平台确认司机身份更重要。因为乘客还会自我保护,但食物不会告诉消费者,我被吐了口水,投了毒。但文章通过行为布局,让读者以为:人脸识别是为了检查微笑服务,于是,愤怒油然而起!这样一篇文章,开启了政策。但现在各地静默,靠得住的还是能深入到最后一米的数字化平台。
再比如,最近上海多位专家联合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论文做出了一个极端假设:在2022年3月的疫苗接种情况下,不加干预,直接完全放开的结果,中国会死155万人。但提高60岁及以上人群的疫苗接种率、储备抗新冠病毒药物,加上一定的社会控制措施,可以极大地减少死亡。但到了社交媒体平台上,这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却只剩下“躺平要死155万人”。
专家们本来是研究Omicron株流行后,该采取哪些措施去避免死155万人,结果却成了“专家强调会死155万”。专家本身是想给出理性的判断,但专家的声音被扭曲、遮蔽了,成了恐慌之源。南辕北辙,无以复加。最后,这种非科学的恐慌又会反过来影响政策。
社交媒体兴起,是这个时代不可改变的事实了。占网民大多的底层网民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等等的认知,他们的期待、喜爱、厌恶、忧虑、恐惧,会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政策。那么,他们是否知道真相,是否能正确地解读,是否被蒙蔽,是否被操弄,就越来越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未来。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不能怕愚昧,专家不能怕老铁,做论文的不能怕刷短视频的。这才是更大的危机!
愚昧的网民有愚昧的国家,睿智的网民有睿智的国家,于是,各国网民,在光谱两端之间各占位置,并在长期决出胜负。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让刷短视频的老铁,来引领我们。这让我想起一幅画。

耶稣对法利赛人说:“他们是瞎眼领路;若使盲人领盲人,二者必皆落入坑中。”尼德兰民间谚语也说:瞎子牵瞎子,一起倒霉。
16世纪尼德兰地区最伟大的画家彼得·勃鲁盖尔在《盲人的寓言》中为我们描绘这样一幅生动的场面:6个瞎子互相扶持着,却不知已陷入险境,领头的第一个瞎子已跌入壕沟,紧接着的一个被牵动着失去了平衡,等待其他瞎子的将是同样的命运。
画中渗透着画家对尼德兰革命的失望和对人类命运的哲学思考,这是画家对人类命运发出的一个警告: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决不能由盲人来引路,否则必遭大难。同样的,我们不能让底层网民来引导专业政策。这就要让专家说话,让科学、专业的声音更大。
热文推荐
算账:防疫,经济就是生命
请准许亲人送别逝者
才过了几天没资本的日子,就开始不满意了?
谁能让病人出门?街道、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到底是些什么机构?
“语言即观念”:居委会的“大礼包”到底是谁出的钱?
往事:囤菜不如养小球藻,两周就收获那种
有些人想肢解上海了!
请停止使用“躺平”与“共存”这两个语言陷阱
以死亡为代价的急诊前核酸,该结束了!
算个账,上海能扛得住多猛烈的感染?
为什么“统一市场”被误读如此之深?
推荐小程序
更多文章,欢迎长按关注
往期回顾
“中国文艺圈”道德演化简史
俄乌战争、核危机、社交媒体、取消主义——后现代与现代、前现代冲突
台海不对称战、超限战:从1953年台劫持大陆货船说起
笑任泽平的“中产生育观”会后悔吗?
佛媛都是女菩萨
薇娅逃税背后的真问题:灵鹫派该怎么办?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