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省10月15日此次市选,各市的投票率数据早都出来了:相比2018年,除素里外,各市投票率都
处在下行通道
,不光是华人聚居的一些城市投票率走低。

这就带来一个思考,如何在低迷的投票率下,能尽可能的多得一点票,脱颖而出。
此文会是一个系列,如时间容许,将相关内容分头写上三篇,和大家一起分享。
01
西媒VS温哥华太阳报10月17日有篇文章,分析各市人口的变化对持不同政治理念者当选的选情影响。
文章指出,大温地区因为房价的原因:
  • 更多的年轻人往郊区迁移,年轻人对可负担房屋、气候变化等”激进“议题更看重,举例: Chilliwack选区反对SOGI的Barry Neufeld 在学校局的竞选中落选兰利市的内森·帕查尔(Nathan Pachal)提出解决无家可归为主打的议题,推翻了前任市长。
  • 年长有房的居民留在了诸如温哥华这类城市,这导致此次市选中温哥华的选民选择了”保守“的右翼。
温哥华太阳报的这篇文章是否有道理?各位读者可以讨论。但它引伸出的一个着眼点:候选人在提出政纲时,必须有的放矢,选择高投票率的人口群体,来端出有针对性的”牛肉“
02
有看不过眼的前辈批评现在的华文媒体,在选前:
"每当有选举,各华社媒体便有各类專文介绍华裔参选者,拜读这些文章,那股“广告”味道濃得化不开,文章简介,参选者全是“完人”,毫无私心,全是以服务社会为“人生唯一目标”。

一个 humble 的小提议给媒体人,別駡我,我知道你们也要生活,要赚钱养家养生意,收了钱写“广告”,请实在些,別把政客写得全是“完人”,不吃人间烟火”。
肺腑之言。
需知,写政宣文章和写介绍种菜养花的科普文章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华媒常见的且点击率比较高的政宣文章的套路通常是:打族裔牌、煽动民粹,多点“开创历史、XX第一、为子孙后代、重磅”之类的措辞。
至于一文出笼能拉多少选票,又拉动了多少中间选民的选票,如何细分目标人群,弄系列文章来将整个思维链理顺了、算无遗策-----咳、咳~

如果说”靠华人选华人“这类的族裔感情票,是在打盲盒,游戏中能否出”
“凭血统,关于走此路的利和弊以后再讨论;那么根据人口数据来制定platform拉选票,这就叫针对目标人群,精准投放

只是,有句话云“观棋不语真君子”,若信任不够、交情不到、对经验不足、智商不高的候选人,自然不可拔苗助长。写些有套路的八股政宣文章,能起到有限的“混脸熟”的助攻作用,起码不容易犯错,对吧~
下篇文章,会以3个
高票当选、一个“正好上车”的
候选人为例,进一步阐述根据城市人口投票率来烹饪“牛肉”的具体方法。


大家都在看

资料来源:

关于我们
汉加风平台聚焦于北美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草根创业。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闲闲聊时事》为新闻综述;《加国职场》关注留学生就业;《温哥华创业故事》系列、《加国养老》专题。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