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 张进
上篇专栏,我提出:抑郁是人体对于耗竭的消极自我调整——抑郁古已有之,自古及今,人的抑郁大多是靠消极调整(即被迫休息)自行缓解,并呈时起时伏状态。
这样的消极调整是无奈之举,弊端多多,最严重的后果是自杀。随着科学的进步,应当寻找积极有效的办法,其中最主流者当属药物治疗。
可是,尽管药物疗法已经在全世界普遍采用,各种争议总是绵绵不绝。支持者认为只有药物治疗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反对者则视之为洪水猛兽,有害无益。
对药物治疗的不同理解,将直接影响治疗的策略、路径选择,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这一篇专栏,将着重分析药物治疗的利弊,以及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药物治疗。
一 
先讲两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男孩,因学业压力突然辍学,拒绝和外界交流,把自己关在家里,没日没夜打游戏。怨恨父母,认为一切都是父母害的。父母很着急,带他去做心理治疗,毫无效果。耗了两个多月,孩子出现躯体症状。父母带他去精神专科医院看病,诊断为抑郁症,疑似双相。
起先家长对医生的诊断将信将疑,没想到用药仅三四天,孩子情绪好转,一周后,一改往日消沉低落的状态,主动说话、做事。本来对前途悲观失望,现在觉得“有奔头”。有一夜和妈妈聊天,聊了整整一夜,把心事都对妈妈说了。和妈妈旅行,主动把座位让给妈妈,揽着妈妈的肩膀看视频。妈妈且喜且忧,带孩子复诊。医生确诊为双相,调整用药。一周后,孩子渐渐稳定。
另一个故事的主角也是男孩,同样辍学。家长直接带他去看病,诊断为抑郁症,用药治疗。但孩子对药物不敏感,治疗数月,既不起效,也无副作用,无奈去看心理医生,采用认知行为疗法。孩子很感兴趣,坚持训练一年多,症状消失,成功复学。
两个故事,说明一个道理: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不存在哪个好、哪个不好的问题,而是哪个更适合的问题。
既然如此,为什么现实中药物治疗总是比心理治疗更被质疑和反对?这些年,我接待了大量来访者,总结出患者对于药物治疗会有以下疑虑:
其一,“吃药不一定能见效”。
的确,药物治疗的疗效不确定:一是不知道是否肯定有效果;二是不知道何时能起效;三是不知道效果能不能持续。对多数人来说,采用药物治疗都要经历一个“试错”过程,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药物。
其二,“吃药有副作用”。
精神科药物作用于大脑和中枢神经,副作用比其他药物要大一些,这是事实。很多患者不能接受副作用,不愿吃药。
其三,“吃药见效慢”。
抑郁症用药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两周以上,完全起效甚至需要六到八周。很多患者没有耐心等到药物起效,就自行停药,半途而废。
其四,“吃药不去根”。
的确,吃药只是解除临床症状,不能根治。相当一部患者即便通过药物治疗缓解了症状,心理冲突依然存在,复发隐患依然存在。
其五,“吃药周期太长,会形成依赖”。
这确实是精神科用药的一大特点,即见效后不能立刻停药,往往需要维持治疗更长时间。很多患者不能忍受长期服药,自行停药,造成复发。正因为此,很多患者以为吃药会“上瘾”。
以上疑虑基于事实,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过,它们并不能构成“否定药物治疗”的理由。且让我逐个分析。
二 
首先,关于“疗效”。
由于抑郁症的机理至今未能搞清,整体而言,没有哪一种疗法敢保证对某一位患者必定有效。经验表明,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应答率大约是80%,有效率大约是60%。这个数据,虽然不让人满意,但相较于其他疗法,还是可以接受的。患者要想知道某种抗抑郁药效果如何,唯一的办法就是尝试,然后等待。医生和患者,都需要耐心试药、调药。
其次,关于“根治”。
很多人认为,药物治疗是“治标”不是“治本”。的确如此。不过,在很多时候,治标和治本,差别不是那么大。医学上本来就有“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之说,并无高下之分。对于很多疾病,缓解症状足矣。比如感冒,它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不加治疗,一个星期左右也可自愈。治疗感冒,也是“治标”,只要能缓解头疼、鼻塞、咽痛症状就行,何须治本?
再者,药物治疗并不排斥心理治疗和运动治疗。可以先用药物治疗解除临床症状,为后两者赢得时间和空间,追求“标本兼治”。
再次,关于副作用。
副作用确实存在,但也没那么可怕。副作用概率其实不高,并不总是出现;即使出现了,人体也可能逐渐适应。副作用的大小,和患者本身关系很大,与其服药时的内环境有关。无论如何,副作用和精神疾病对人的摧残相比,微不足道。因此,在疾病和副作用之间,应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第四,关于复发。
药物治疗确实不能保证去根,但防止复发并非无规律可循。经验证明,只要严格遵守医嘱,坚持服药,锻炼身体,同时做心理调适,加强社会适应,复发是可以避免的。
第五,关于上瘾。
其实这是一个误解。药物研究证明,抗抑郁药没有成瘾性。之所以要长时间服用,是因为大脑要保持神经递质的浓度,暂时离不开抗抑郁药物。
我打过一个比方:一个人骨折,不能走路。这时,需要拄着拐杖才能站稳往前走;这根拐杖还不能轻易撤,要等骨头长结实了,再慢慢地、一点点地撤除;如果路况不好,就更得借力拐杖——我们能因此说患者是“拐杖依赖”吗?
现实中,很多患者害怕药物成瘾,急于停药。有些患者停药甚至出于这么一个理由:“服药就说明病没好,不服药才说明病好了。”
这种想法很荒唐。服药不服药,疾病都客观存在。相反,不服药,疾病就倾向于加重;服药,疾病就倾向于被控制。用是否服药来判断自己是否有病,是自欺欺人。
药物好比拐杖,不必像“戒烟”那样“戒拐杖”。应该是身体彻底好了而减药,而不是用减药来证明自己“好了”。否则,匆忙减药,一旦复发,会毁掉来之不易的胜利成果,后悔莫及。
三 
打消上述疑虑后,可以看到,药物治疗也有很多优点:首先,对患者要求不高。患者只要遵从医嘱,坚持服药,足量足疗程,该起作用就会起作用;
其次,尽管药物起效需要一段时间,相对于心理治疗,还算是较快的;
第三,还是与心理治疗相比,药物治疗相对便宜,患者经济负担较轻;
第四,药物治疗有循证依据,可操作、可复制、可验证、可重现。
概括而言,当下抑郁症药物治疗确实不够理想,但暂时没有别的疗法可以全面替代,它是无奈的选择,也是最不坏的选择。
经验表明,以下情况下,患者只能选择药物治疗:一、内源性抑郁症,生物因素占主导;二、抑郁急性发作,来势凶猛;三、病情严重,严重缺乏动力,无心无力做事;四、找不到合适的心理医生;五、经济困难,无力支付高额心理治疗费用。
需要特别说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是不排斥的,完全可以同步进行,或交替进行。如果一定要排一个顺序,我认为还是应该首选药物治疗,以药物治疗为基础。
四 
最后举一个真实案例,具体说明在用药与不用药之间如何选择。
有一位来访者,女性,30多岁,长于农村,爸爸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妈妈可能也有精神疾病,家境艰难。由于原生家庭问题,她从小就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性格偏敏感,争强好胜。从初中开始,心情压抑,闷闷不乐,紧张焦虑;到了高中阶段,学习压力加大,经常失眠、多梦,肠胃不舒服。结婚生子后,终于抑郁爆发。她去了一家医院,医生诊断她为双相,开了药。但她担心药物副作用,没敢吃,靠间断性吃中药、推拿、针灸,做了40多次心理咨询,顽强挺了过来,状况逐渐向好。
这时,她关注了渡过公号,获得很多知识,看到很多病友通过吃药治愈抑郁症,于是来咨询:她现在是否有必要吃药,让自己状态更好?
听完她的叙述,我分析如下:
“过去,你症状严重的时候,首先应该考虑用药;可是,出于对药物治疗的恐惧,你不敢吃药,放弃了让药物帮你的机会,白受了很多苦,很可惜。你后来逐渐恢复,是幸运的,如果当时加上药物治疗,效果应该会更好。
至于现在是否有必要用药?我觉得,考虑到你的抑郁可能有遗传因素,规范服一些药物应该有益无害。至于是否肯定有好处?不能保证。可以尝试,但不要报太大希望,尤其不能因此放弃其他努力。
概括而言:过去你应该用药,现在用药已非必须,更应该靠心理建设、人格成长、社会支持、体育锻炼等非药物手段,让自己变得更好。当然假如将来因为各种原因,你状态下滑,症状加重,那时一定要毫不犹豫立刻用药。”
相关阅读:
张进部分作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