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进/文图
上一篇专栏,我提出:抑郁症是一个谱系障碍,每一个人都在这个精神健康谱系的不同位置上,构成渐进的演变,因此抑郁没有分水岭,病与非病很难划定清晰界限。
这个论断也许可以减少人们对抑郁症的恐惧,降低病耻感。不过,不同的人,以及同一个人在不同阶段,其抑郁表现还是有区别的。如果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准确把握这些区别,就可以觉察自己处于什么状态,从而及时调整,以免抑郁越来越严重。
那么,抑郁有哪些具体表现?
一 
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在自己人生的某一阶段,情绪低落、心事重重、闷闷不乐……这时,他也许会担心:我抑郁了吗?
这是一种想当然的担心。很多人,由于缺乏精神健康知识,往往习惯于从字面上理解“抑郁”这两个字,认为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抑郁症患者是“小鸡肚肠”、“心胸狭窄”、“想不开”、“钻牛角尖”,等等——这个误解往往是抑郁症病耻感的重要来源。
其实,抑郁症并非简单的“心情不好”。当一个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沉默寡言、郁郁寡欢时,他已经承受了太多的躯体痛苦。
比如,睡眠障碍。失眠是抑郁症患者的普遍特征。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睡眠破碎,甚至彻夜不眠,常把一个人折磨得痛不欲生。很多患者对我诉苦:“假如能让我好好睡一觉,什么代价我都愿意付。”
再如,头痛。这种疼痛是一种钝痛,不剧烈,但沉重,有重压感。它如一片乌云,盘踞在你的大脑里;有时候突然消失,就像是被风吹走,有时候又会不宣而至。
还有胸闷、胃痛、肩颈痛、耳鸣、心慌、食道堵塞感和烧灼感,等等。不同的患者,会有不同的躯体症状;同一个患者,在不同时期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我认识一位患者,他的躯体症状是肛门疼痛,后来这竟然成为他复发的前兆。
当病程发展,且出现服药副作用后,患者又会合并程度不同的行动障碍。手抖,走路不稳,触觉敏感,易惊跳,坐立不安——这些症状,医学上称之为“精神运动性不安”。
再往后,会发展到思维障碍、阅读障碍、语言障碍;怕风、怕水、怕声音……全身心的痛苦,称之为度日如年,绝不夸张。
除了躯体痛苦,专属于抑郁症的一个特点,是快感阻断。当抑郁发展到重度,属于人类的所有快乐,各种欲望,统统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绪极度低落,觉得做任何事情都毫无意义。对于他,人生不再是新鲜和快乐的旅程,而变成痛苦的炼狱。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很简单,大脑的功能性病变切断了他欲望的通道。
与快感缺失相关的另一个特征是绝望,这是抑郁症患者的又一共性。自我评价无限降低、自责、自罪,患者普遍觉得未来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无价值感,足以吞噬他的一切。
最可怕的,是情感丧失。如果抑郁持续太久,患者会逐渐变得麻木、呆滞。抑郁症的一个基本表现,就是患者不再能体验情感和生活的美丽。世界上的一切,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与他无关。亲人朋友近在咫尺,他却远在天涯。他不但丧失了快乐、希望,最后还丧失了爱的能力、审美的能力。这个时候,人就成了一具躯壳,成了行尸走肉。
上述种种表现意味着:抑郁症并非只是心理疾病,而首先表现为生理症状。那时,很多人,甚至包括患者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症。
二 
刚才说的是对症状的直观感受,接下来做一些理论描述。
根据目前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抑郁症有三大核心症状、七条附加症状。
这三大核心症状是:
一是情绪低落,感觉生活没意思,高兴不起来,兴趣与愉快感丧失,郁郁寡欢,痛苦难熬,度日如年,不能自拔
二是动力缺乏,思维迟缓,表现为脑子不好使,记忆力减退,思考问题困难,反应呆滞,给人感觉是“变傻了”。
三是运动抑制,表现为运动机制受限,精力减退,不爱活动,走路缓慢、言语减少等。什么事也不想干,给人感觉是“变懒了”
七条附加症状是:
自信心丧失和自卑;无理由自责或过分的罪恶感;反复出现自杀念头;精神运动性改变,激越或迟滞;睡眠障碍,失眠、早醒或嗜睡;食欲减少、增加或暴饮暴食;身体不适,功能性疼痛,如恶心、口干、头痛或关节肌肉疼痛等
如何判断疾病的程度?也分成三种情况:
如果患者至少两条典型症状,再有至少两条附加症状,可判断为“轻度抑郁”;
如果至少有两条典型症状,再有至少三条附加症状,可判断为“中度抑郁”,
如果有至少三条典型症状,再加上至少四条常见症状,那就到了“重度抑郁”状态了。
需要警醒的是,还有一种“非典型抑郁症”,可能只表现为躯体症状,比如身体不适、疼痛,并无显著的情绪障碍。这些躯体症状与一些生理疾病的症状相似,又称为“隐匿型抑郁症”,非常容易因误诊而耽误治疗。
三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松一口气:根据上述症状判断,无论重度、中度和轻度,我都够不上抑郁症。
是不是就万事大吉了?不是,我们还得注意判断,会不会处于“抑郁情绪”之中。
顾名思义,“抑郁情绪”是一种以灰暗为底色的心境。人的一生中,总会因为工作、学习、情感等方面的挫折,经历过情绪上的潮涨潮落。如果某人在某一段时间,情绪低落、动力缺乏、情感匮乏,就可称之为“抑郁情绪”。
如何辨别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在日常咨询实践中,我一般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首先,和抑郁症相比,抑郁情绪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总会有客观的事件背景,即“事出有因”;
其次,抑郁情绪是功能性的,尽管让人不愉快,但不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当事人状态会下滑,但工作和生活尚可维持;
再次,情绪有一个基本特点,叫做“时限性”,即任何一种情绪,只要不对它追加新的刺激,在完成一个过程后就会自然衰减。因此,抑郁情绪通常是短期的,人们经过自我调适,一般在一个月内能恢复心理平稳。
由此可见,“抑郁情绪”是一个心理范畴的概念,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每个人都有可能出现抑郁情绪,都会自然缓解或消失。
尽管如此,抑郁情绪还是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它是抑郁症的先兆和前奏,初始期只表现为悲观、低落、忧愁、沮丧、烦躁等情绪,如果不加调整,会逐渐向动力流失与社交退缩发展,进入病理范畴,成为抑郁症。
判断一个人是否抑郁发作,有三条重要标准:
一是他的情绪与其处境不相称。也就是说,生活中并没有值得悲伤的事情,即“事出无因”,仍然情绪低落,动力缺乏,萎靡不振,甚至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迟滞和运动性激越等;
二是他的情绪低落是显著而持久的,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一般超过两周),心情压抑苦闷,并回避社交。
三是反复发作。每次发作也可以缓解,但总有残留症状,并逐渐转为慢性。
最后做一个概括总结:
“抑郁情绪”只是不良的心理状态,抑郁症则是一种疾病状态。我们要随时加强对情绪的自我觉察,假如只是抑郁情绪,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改变环境来予以调整;假如已经到了抑郁发作的程度,那就不要犹豫,尽快到医院就诊去。
本文原载于财新mini
ID: caixinmini
张进部分作品:
人体是一台手机——从手机谈抑郁症防治
渡过之路:探寻精神疾病的生态疗愈模式(上)
渡过之路:探寻精神疾病的生态疗愈模式(下)
转相之后怎么办?如何正确面对转相?
渡过将启动“青少年劳动成长计划”
渡过极简史
渡过九问
揖别2018,目标中途岛
《渡过3》自序:召唤的声音
中国民间抗郁18年
中国民间抗郁联盟北京宣言
对话徐凯文 
陆林:后疫情时代精神卫生如何转危为机? 
张道龙:现在是充满希望的医学进步时代 
陆林:中国精神卫生领域的今天和明天
杨甫德:用综合征思维治疗抑郁症
姚贵忠:康复是患者毕生的功课
姜涛:揭开抑郁症黑箱
李献云:认知行为治疗的精髓是自我改变
王健:治疗失眠,能不能不吃药?
喻东山谈精神疾病诊断与用药
马燕桃谈双相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