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陈季冰
编辑|渡十娘 

推出“安倍经济学”、让日本变成一个“正常国家”的努力,以及在国际上提升日本形象,是安倍留下的三项最大的政治遗产。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陈季冰
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昨天在奈良街头遇刺身亡的消息,震撼了整个世界。
这起惨案令战后总体上和平而秩序良好的日本社会惊愕不已,它也是数十年以来发达民主国家内发生的最严重的政治暴力案件,给这个本已让人们十分不安的动荡时代又增添了一丝不祥的气息。
从迄今为止新闻媒体语焉不详的报道来看,这起枪击案是否牵扯到什么更深的图谋或背景,现在还不得而知。但按41岁的嫌犯山下徹也的供述,它似乎更像是一个偶发的孤立事件。
在当今这个民粹主义热浪滚滚的世界,安倍晋三属于比较少见的另类。诚然,他一向就是一个坚定的右翼保守派,但他很少像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和前天刚宣布辞职的英国首相约翰逊,这么急于迎合选民,这么想到舆论场上出风头。他的原则性很强,意志非常坚定。但同时,在自己认为可以妥协的地方又很有灵活性,展示出十分务实的一面。在这一点上,出身名门世家的他,反而不似法国总统马克龙那样高高在上,一付精英派头。
总之,安倍晋三是国际政坛上一个“老派的另类”,如同日本这个国家也经常在世界大国中表现得沉默而另类一样。据安倍自己说,孟子的名言“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是他的座右铭。遭遇挫折时,他常拿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01
政治世家子
2020年8月28日,65岁的安倍晋三眼眶湿润、声音颤抖地宣布辞去首相职务时,他连续在任的时间已超过了自己的外叔公佐藤荣作。其实大多数评论者都认为,早在安倍打破记录,成为日本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的首相之前,他就已经跻身现代日本最有影响力的领导人之列。
安倍晋三成长在一个政治世家,他的祖先来自明治时代的“倒幕”先锋长州藩。有传说他的家族早在德川幕府时代就已相当显赫,对此我没有仔细考证过,但安倍一直十分推崇明治维新,并时常对“倒幕战争”中的英雄们表达由衷的崇敬。
安倍晋三的外祖父岸信介是比佐藤荣作名气更大的一位日本战后首相,对安倍的影响也最大;而他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则出任过日本外相,并在上世纪80年代末也曾角逐过首相大位。
安倍自己的从政之路很早,而且相当顺风顺水。30岁不到他先是当了时任外相的父亲的秘书,父亲去世后便很快成为一名自民党国会议员。2003年,50岁不到的安倍被当时的首相小泉纯一郎任命为内阁官房长官。仅仅3年后,资历尚浅的他就在素来论资排辈的日本政坛脱颖而出,当选首相。他也因此成为日本第一位战后出生的首相。
即使在因病辞任后,安倍仍在日本政坛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他是目前日本国会众议员和自民党内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的领导人,有人说,现在的自民党议员中有一半人得到过安倍认可。昨天他去奈良街头演讲,正是为7月10日将要举行的参议院选举而给本党候选人助选拉票。
▲安倍在社交媒体发布的最后一条信息,为一名参议员候选人拉票(图/网络)
如果细数安倍晋三的两段总共8年多的执政生涯,我认为,推出“安倍经济学”、让日本变成一个“正常国家”的努力,以及在国际上提升日本形象,是他留下的三项最大的政治遗产。
02
“安倍经济学”
2012年重回首相之位的安倍晋三一度被日本国内许多人给予厚望,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的“安倍经济学”。
所谓“安倍经济学”,包含以下三方面主要内容:
1.“积极的货币政策”
2.“灵活的财政政策”
3.“促进长期经济增长的结构改革”
用安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通过一系列政策促进私人投资,从而让生产率进一步支撑日本的长期持续复苏”。它们通常又被称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我猜想这应该是来源于日本战国时期著名的“三矢之训”传说,讲述的是安倍祖先所在的长州藩藩主毛利元教导自己的三个儿子要同心协力的故事。
“安倍经济学”的核心目标是扭转日本长达15年的通货紧缩,在短时期内将通货膨胀率推升至2%,进而重振日本经济。为此,安倍的自民党政府以及高度支持安倍的日本央行推出了几十年来日本最为激进的宏观经济政策,大有“不成功便成仁”的气概。
在许多人看来,“安倍经济学”更像是一场不计后果的豪赌。在国际上,也有不少观察者视之为一次重大经济政策实验。
应该说,“安倍经济学”在其实施的初期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在天量的货币放水和财政刺激下,日本迎来了自“二战”结束后第二长的景气扩张期。反映在日元汇率和日本股市上,尤为明显:
量化宽松政策改变了日元在金融危机后过度升值的情形,而日元贬值亦有利于推动日本的出口;2014年开始,日本通胀指数大部分时间为正增长,股市则自2013年开始回暖,累计涨幅接近美股;日本的失业率也持续下降,在疫情开始前已经降至2.2%,接近1990年的低点。
▲日本东京新宿银座夜景(图/图虫创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国际经济环境的变迁,特别是新冠疫情的爆发,“安倍经济学”不但效用日益衰减,还暴露出其负面效应。
一方面,试图简单地用货币和财政这类宏观政策来解决日本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结构性问题,就相当于给一个病人打了一剂强心针,并非对症下药。
另一方面,量化宽松和财政刺激都是不可持续的。日本已是发达经济体中负债最高的国家,超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都会进一步提高负债,并再一次吹大经济中的泡沫。人们还记得,90年代初开始的衰退,正是始于泡沫破裂。
因此,不少人很有见地地指出,在所谓“失去的N年”里,像这类货币和财政组合的刺激政策已经试了好几轮了。“安倍经济学”与之前的那些计划并没什么本质却别,只是幅度更大而已。既然之前的刺激不能奏效,那么“安倍经济学”恐怕也不会取得什么实质性的突破,而且留下的副作用则会更大。
更有人认为,相比于小泉时代的放松管制、推进私有化等根本性的举措,“安倍经济学”在许多领域甚至是退步的。
但不管怎么说,在“后安倍时代”,十年来曾为长期低迷的日本经济注入过一些活力的“安倍经济学”,仍将是自民党政权坚持的经济路线。
03
“国家正常化”
作为战后日本第三代领导人中的代表人物,安倍晋三以保守的历史观和世界观著称。
这或许也代表着日本战后数代人对于国家认知的基本理念,即让日本摆脱昔日“侵略者”的可耻形象以及“战败国”的历史阴影,成为“正常国家”。
在政治上,日本“国家正常化”议程是安倍晋三一以贯之的执着追求。“摆脱战后体制”,后来成为安倍代表性的政治口号。而在他和支持者看来,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方面加强美日同盟关系,另一方面通过修改日本目前的和平宪法,来提高日本自卫队的地位,扩大它的作用。
安倍的修宪主张可以简单概括如下:
保留日本当前宪法中阐明和平主义精神的宪法第九条的大框架──即日本不保持战力,和否定日本作为一个国家的交战权。但同时要在第九条中写入自卫队的存在,使这一支日本武装力量在宪制层次的地位受到承认。而其更直接的核心要旨,便是解禁集体自卫权。在安倍看来,如果做不到这一条,日本就永远谈不上一个“正常国家”。
自2013年第一次因结肠炎的健康问题辞职后,安倍晋三就一直坚持这一议程。直到他2018年9月最后一次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时,他仍不忘记宣示:“我将挑战超过70年来一次也没实现过的修宪”。
应该说,安倍的这项努力得到了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理解和认同,美国对此尤其竭力支持。然而它在日本的东亚和东南亚邻国中引发了不小的猜忌,更重要的是,它在日本国内造成了巨大纷争。
▲2020年4月7日,日本大阪电子显示屏正在播放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发布紧急事态宣言的新闻(图/网络)
即便在价值观趋于保守化的今天,反对修改和平宪法的“进步派”政治势力在日本仍然绝非无足轻重。直到今天,这项未竟的事业与其说是安倍晋三留给自民党的一个政治遗产,倒不如说它是接下来每一个继任者不得不小心翼翼应付的烫手山芋。
04
“俯瞰地球仪的外交”
与我们绝大多数中国人的观感截然不同的是,大部分观察和研究日本的西方人士在评价安倍时普遍认为,他的外交成就要比国内政绩更为突出。
允许我再说一点与中国读者观感截然不同的事实:在安倍担任首相的八年多时间里,日本的国际形象得到了相当大的提升。民调机构在全球各国进行的一系列抽样调查结果都显示,在被问及“你对哪个国家印象最好”时,现在的日本经常名列前茅。
安倍曾自许,自己要在任期内推动“俯瞰地球仪的外交”。的确,在最近一届首相任期内,他访问了80个国家,是日本战后出访国家最多的一位首相。
早在为自己的父亲当秘书时,安倍晋三就深切地悟出领导人私人之间的交往对国家外交的重要作用。他也确实努力践行这一点,看上去,他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朗普都有不错的交情,与中俄领导人也都保持了比较融洽的关系。只要他认为需要,就会不惜屈尊而迎合重要的外国领导人。
例如,在2016年特朗普赢得美国大选后,安倍打破外交常规,以一国领导人之名,第一时间拜访纽约特朗普大厦,成为特朗普在胜选后会面的第一个外国领导人,给足了他面子。
由于安倍灵活务实的外交努力,近年来日本明显改善和加强了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并在同时基本保持了与中国和俄罗斯的正常交往,日中、日俄关系甚至还颇有回暖。安倍还在自己任内大幅度开拓了日本与印度的全方位关系,这将对未来产生尤为深远的影响。
正因为他在外交上的这些开拓努力,昨天他遭袭后,美国、欧盟、英国、澳大利亚等西方主要大国的领导人都在第一时间送去慰问。对于他们来说,与安倍晋三执政的日本打交道是一件很省心的事,因为他在这个乖张多变的时代给出了难得的稳定性和可预见性。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表示,安倍被枪击“绝对是毁灭性的消息”(图/网络)
在保护主义大行其道的今天,安倍晋三还被认为是一位自由贸易的坚定的捍卫者。特朗普搬进白宫的第三天就宣布,美国退出原本由它自己主导并已经过十多年艰苦谈判而正式达成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这是一个由12个环太平洋国家组成的占世界经济总量40%的新一代自由贸易市场,并明显含有“平衡”中国影响力的政治意图在内。
美国甩手而去以后,日本成为了剩下的11国的核心。在安倍晋三力排众议的努力下,日本最终主导完成了修改过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谈判,并已于2018年12月30日起生效。
即便美国的抽身离去使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区域一体化计划大大缩水,甚至变得有些无足轻重,但就安倍晋三个人来说,这仍令他在全球范围内上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而在他的任期中,日本还与欧盟成功签署了当今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双边贸易协定——经济伙伴关系协定(EPA)。
05
东京奥运会
因新冠疫情而推迟了一年才举行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也许谈不上是什么重要遗产,但它却是安倍晋三个人政治生涯中的闪亮一刻。
从很大程度上说,安倍个人的努力是促成这届奥运会最终花落日本的重要因素。
与2009年时日本内阁对东京申办奥运会基本上袖手旁观的态度完全不同,安倍在整个过程中一直亲力亲为,力挺申奥。2013年9月8日,他缩短了正在俄罗斯参加的一个重要的全球峰会,长途飞行23个小时出现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国际奥运会投票大会上发表最后陈词,他的诚意感染了国际奥委会的委员们。
那个时候的安倍第二次出任日本首相不到1年,刚刚推出他那力图振兴日本经济的“安倍经济学”。如果说1964年的奥运会代表着一场毁灭性战争之后日本的重新崛起并重回国际大家庭的话,他非常迫切地希望2020年的奥运会能够在20多年萎靡之后重新焕发日本民众的爱国情怀,提升日本的国际形象。
这位日本领导人一直努力试图赋予21世纪的日本社会一种新的民族叙事,它包含着日本的民族自豪感、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以及经济上兴旺发达等庞杂主题。这种叙事可以用他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口号来概括:“日本回来了!”
在安倍看来,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还能让日本更加开放多元,更好地融入全球化。他渴望利用这样一个契机,谱写一个关于“日本复兴”的故事。
▲里约奥运会闭幕式上的"安倍马里奥"(图/网络)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东京角逐1964年奥运会主办权时,日本首相是岸信介——安倍的外祖父。那届奥运会正式举办的那一年,安倍正好10岁。到2019年11月20日,安倍超过桂太郎,成为历史上总共任职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
而到原计划东京奥运会闭幕后两周,也就是2020年8月24日那一天,安倍就超过连续执政2798天的佐藤荣作,成为历史上连续执政时间最长的日本首相,他是安倍晋三的外叔公。更巧的是,佐藤恰好是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闭幕后两周后上台执政的。不久后,日本经济迎来了长达57个月的“伊弉诺景气”。
图/网络
安倍晋三曾动情感怀地说,1964年那届奥运会举办时,只有10岁的他是多么兴奋地前往修建一新国际竞技场观看比赛。有一次他甚至还说,日本能够再次获得奥运会举办权,比自己再度当选首相意义更重大。
很遗憾,2021年举行的2020年东京奥运盛会显然没有能够为日本带来一轮安倍期待的新的经济景气,他自己也没能坚持留任到奥运会举办那一刻。但作为安倍晋三个人,他实现了自己少年时代的一个梦。
做更好的公号  做更好的自己
2021,走好,不再见!
昨日更新:
热文链接:
上海疫情:
冬奥特辑:
热门栏目:
读完请点"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陈季冰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