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字关注我们
去了睿郡资产后,
董承非公开发言的次数明显多了。
这不,
昨天,还有之前3月23日,他都谈了自己对市场的看法
懒猫看后收获颇多。
除了董承非,谢治宇、杨锐文的不少观点也值得多读几遍。
他们都说了什么呢?
懒猫这就和小伙伴们掰扯掰扯。(PS:为了更好的传递观点,懒猫找了些数据做支撑,也加了自己的理解)
01
首先,董承非复盘了过去几年的行情。
他认为,
2017年以来,市场的主线是连续的,就是核心资产,优质大盘股。
反映在指数上,就是“茅指数”的上涨。
2017年起步的时候,茅指数是 10万点,2021年春节前后最高涨到76.9万点,涨了7倍多。
大幅跑赢代表市场平均水平的沪深300指数,和代表股票基金平均水平的偏股基金指数。
2018年虽然有过大跌,但事后来看,那不过是上涨过程中的一次大回调罢了。
茅指数上涨的动力有2个:一是业绩优秀;二是估值扩张。
2016年,茅指数成分股归母净利润是1550亿元,2020年已经达到5605亿元,翻了将近两番。
2021年前三季度,茅指数归母净利润是3784亿,也比2020年前三季度增长了32.4%。
估值上,
2017年启动之初,茅指数的PE只有15倍,这轮最高涨到38.57倍,也翻了一番多。
估值为什么扩张?
资金推动。
具体来说就是:公募基金 + 私募基金 + 外资。
互联互通后,外资加速进入中国。
与此同时,公募、私募也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大扩容。
看个数据,
2017年行情启动之初,公募股票+混合基金规模只有2.8万亿,但2022年3月,这个数据达到了8.7万亿,增加了6万亿。
私募也一样,现在私募偏股基金的规模也有7、8万亿了。
基金市场为什么大扩容呢?
离不开一个大的宏观背景: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
国债是国家信用,通常用10年期国债收益率表示市场无风险利率。
2017年底,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是4%,现在已经降到2.8%。
市场无风险利率下降,银行理财产品高收益难以为继,资金持续向“固收+”、权益类基金搬家,为核心资产上涨提供源源不断的子弹。
这就是过去5年市场大的主线,
内有核心资产业绩持续增长,
外有资金借道公募、私募入市,而他们都是价投风格为主,再加上价投属性更强的外资,
天时地利人和,核心资产一浪高过一浪,最终在2021年春节前后达到最高潮。
然后就是近期发生的事情了,不少顶流亏的不要不要的,高位追进去的基民也被套了。
02
话说,茅指数现在跌到哪了呢?
今天,茅指数收于49万点,较最高点76.9万点回调了36.3%。
回调后,估值(PE)也从接近40倍,跌到不足30倍(27.42倍),比过去5年的历史平均值(24.87倍)略高一些。
与此同时,
更能代表市场平均水平的沪深300指数,估值(PE)已经跌破过去5年的平均水平。
据此,董承非做了一个判断:
现在核心资产估值合理了,但离低估还有段距离,未来市场是稳住还是再往下走一点,取决于经济形势和上市公司业绩。
以下是他的原话,小伙伴们不妨多读几遍。
“整个市场主要优秀的公司经过一轮估值扩张和回撤,现在估值落在了比较合理的区间,不算低估,低估应该在均值之下。
但考虑到业绩增速和稀缺的高收益投资机会,小三十倍不到的水平也还合理,目前万得茅指数估值水平落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
“年初波动剧烈,我觉得剧烈波动的时间过去了。估值急剧收缩的过程中,外部的扰动因素以及各方面的因素可能都过去了,后面可能会趋向于平稳。”
“整个市场的估值收缩阶段已经进入到一个合理的区间,未来这个区间到底往下一点点还是稳住,我觉得是取决于经济的形势和上市公司的业绩。”
前天(3月30日),谢治宇也表达了类似观点。
他是这么说的:
“很长一段时间,市场给我最大的压力都是估值。但是,随着今年市场的大幅调整,估值的压力也得到了改善。”
“似乎市场比之前更好做了,很多企业开始变得值得下手。”
“现在市场并不存在特别大的风险。”
也有一些基金经理更乐观,直接喊出了市场处于底部区域。
比如爱写长文的杨锐文。他是2014年10月开始做基金经理的,经历过2015、2018年的大跌,还有2016年初的熔断。
他总结了市场3月份下跌的3个原因:俄乌冲突、国内疫情、一些政策引发的市场担忧。
前2个因素已经被这轮下跌所消化。而且资本市场交易的是预期,未来,只要这两个因素不进一步恶化,市场就可能反弹。
至于第三个,3月16日金融委召开了专门会议,缓解了市场焦虑。
鉴于此,他说:
“虽然我们不确定现在是不是底部,但是毫无疑问一定是底部区域,至少金稳会的政策底已经出现了。”
而且,他还拿出了真金白银支持自己的观点。
他说:
我个人除了生活必要的花费之外,几乎满仓了自己基金。我的基金同样是偏高仓位,我是乐观主义,天不会塌下来,如果天真的塌下来,钱也不重要了。”
“其实不仅仅我买了,父母同事都买了不少。”
值得一提的是,谢治宇买了不少自己的基金。
他说:
“作为我自己,我绝大多数的资产都还投资在自己的基金上,而且这个投资是持续稳定的,但是这只表明我的态度,因为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更深,对我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判断更准确。”
划重点,
“这只表明我的态度,因为我对我自己的认识更深,对我的风险承受能力的判断更准确。”
不同于杨锐文直接喊底部区域,谢治宇只是基于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了重仓决策。
未来可能会继续跌,但他愿意承担这个下跌风险。
可以做个小结了,
董承非、谢治宇的观点更谨慎一些,承认市场估值回到合理水平,但他们还认为市场离低估还有一段距离,未来可能企稳,也可能再跌一点。
杨锐文,以及陆彬、刘格菘更乐观一些,已经喊出了“底部区域”。
谁对谁错,还要等待市场检验。
03
最后,再来说说大佬看好的方向。
董承非说的也很直白,硬科技、半导体。
“我这几年确实把精力花在半导体这些领域里面了,我觉得中国半导体肯定能发展起来,这方面机会蛮大的。“”
“如果看短期一点的话,我比较看好一些跟宏观离得比较远的,一些没有杠杆的、深度价值的股票,像一些电信运营商,一些高分红高股息的公司。”
我未来关注的是100亿到1000亿的公司,因为大体量的公司,整个业绩的增长需要大船开得快,至于中小市值的公司,可能会有一些细分的机会。”
还有港股和互联网,
“政策最差的时候肯定过去了”
“很多成长型投资者,说苹果创新性下降,就不看苹果了,但这时候巴菲特这样的价值选手来了,他还在上面赚了很多钱。
我觉得互联网也会有这么个过程。至于是不是困境反转,我倒也不会很乐观,因为确确实实是成熟行业了。”
谢治宇对港股和互联网也不悲观。
这是他的原话:
“在之前大家情绪比较恐慌的时候,可能讨论比较多政策风险、主权的风险,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题是客观存在的,因为我们有暴露在海外的头寸,这些公司的头寸上有很大程度被外资所持有,所谓的外资或者国际的视野上去讨论主权风险的时候,对他们来讲是有意义的。
但是这些问题对我们来讲约等于零,因为我们绝大多数的资产都是人民币的资产,而且我们对于国内政策的认识,我们对于国内整个监管认识一定远远比外国人对于这些问题认识强。这种风险在更多的情况下,反而会是一个更好的、确定的机遇。”
还有就是杨锐文提示了新能源车行业短期内景气度下行的风险。
他是这么说的:
“近期各种车企纷纷涨价,价格上涨从几千到几万不等,这种涨价幅度一定会抑制需求。后面我们会看到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景气度下行,这个周期可能会长达半年到一年。”
好,今天就说到这里,
小伙伴觉得有收获的话,记得关注和点“在看”哦~~
参考资料:
《如何面对投资中的波动?谢治宇真诚分享》兴证全球基金
《谢治宇最新发声:大调整后很多企业很值得下手,现在市场并不存在特别大风险》投资作业本
《全文|睿郡资产董承非:资金还是在市场里面,没有离开,市场隆冬已过,仍感春寒料峭》六里投资报
《睿郡资产董承非:现在是选未来机会的阶段,长期看好硬科技》聪明投资者
《杨锐文最新“走心”交流:几乎满仓自己的基金,对未来持有乐观主义,当下更看好以半导体、软件、新材料等为代表的自主可控》聪明投资者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