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希望,城市存量更新中有更多的旧房子可以变成绿色生活的载体。”
“我觉得以往我们对技术关注不够,因此局限了建筑的品质。选择了对的技术路径,建筑的品质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证。”
——崔愷
本文为全球知识雷锋
特别报道

本文整理自2021年12月17号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报告厅举办的“央美建筑系列讲堂”——「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全球知识雷锋线上直播。本文为该主题演讲和讨论环节纪实,由官晓晴整理,全长2万字。
第 一 环 节
崔愷主题演讲
讲座主题: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
时间: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17:4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
主持:朱锫
主讲:崔愷
朱锫老师开场
朱锫:今天现场来了很多老师、学生、各界朋友——特别是媒体界的朋友,欢迎大家再次来到中央美院建筑学院的学术现场参加我们的系列讲堂活动。
“建筑系列讲堂”是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最重要的学术讲座之一,其目的是在当今世界理论与创作的语境下邀请国内外最著名的建筑大家来分享他们的建筑思想与实践,从而探讨中国当代建筑的未来发展以及对世界当代建筑发展的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曹汛先生作为央美建筑系列讲堂的主讲人,和我们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并举办了“中国造园艺术”“中国叠山名家”“造园大师张南垣”三场讲座以及“为往圣继绝学——曹汛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至今仍然令人难忘,也凸显了这种学术活动的意义。
在过去的几年间,世界著名建筑家像雷姆·库哈斯、莫森·莫斯塔法维、曹汛、矶崎新、斯蒂文·霍尔、彼得·塔居里都分别来到央美建筑系列讲堂,讲述他们的创作及其作品背后的思想。今天,我们十分荣幸地邀请到著名建筑学家崔愷院士给我们带来这个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七讲: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崔愷先生的经历。
崔愷先生2000年当选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和总建筑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天津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双聘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三十八年来,崔愷先生长期致力于建筑创作以及建筑学术研究工作,先后主持、设计大量国家级和地方重要建筑达130余项;所主持的工程获得国际国内等专业设计奖项100余项,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法国文学与艺术骑士勋章”“梁思成建筑奖”等荣誉。他积极倡导、推动中国建筑本土创作的发展与研究,出版了《本土设计》等多本著作。
在汲取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和生活智慧营养的基础上,努力探索中国本土建筑的创新之路,提出了“本土设计”的创作理论思路,让建筑设计以所处的文化、自然资源土壤为本,从而寻求建筑的地域特色。
也正是鉴于崔愷院士在建筑创作及建筑学术领域的突出贡献和卓越影响力,中央美术学院特聘请崔愷院士为客座教授。在崔愷院士演讲之前,我们请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教授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为崔愷院士颁发客座教授证书!
崔愷主题讲座
崔愷:尊敬的朱锫院长、吕品晶副校长,还有建筑界今天到来的嘉宾、朋友、老师和同学们,大家好。我感到非常荣幸,能够在此就近年来国内外建筑行业和我本人在建筑创作上的转型,给大家做一个专题汇报,题目是: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
以往,我们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消耗材料、消耗能源。在建筑的使用过程中,也有很多能源消耗。习主席向国际社会承诺的“双碳”目标,分别要在2030和2060年实现,离我们并不远。作为能耗较大的行业,建筑怎么负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是当下的重要议题。
我参观过不少绿色建筑,并和许多客户交流探讨过绿建问题,还曾经为国家做过一些绿建标准的研究。从客户到发改委的同志,对绿色建筑的印象就是成本高昂,所需的各种设备设施是一般的项目预算难以承受的。甚至,有时候花了钱却未必能达到效果。江亿院士专门派团队做过研究,发现大部分经过绿色三星或LEED认证的建筑实际上不太节能,甚至有可能更耗能。
北京MOMA是一个不错的绿色建筑,它的基本策略是采用厚墙体和高性能的保温材料,尽量少开窗,隔绝自然环境。但我认为,为了节能而把建筑隔绝于自然,不太适合作为一种普适性的策略,也不能真正带给人们绿色的生活方式。
我想探讨的绿色建筑新美学,是一种回归质朴常识的美学,以适宜的技术为手段去创造环境友好型的人居环境。我想倡导建设一种节约型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并积极学习先人们的气候适应性策略和传统的建筑智慧。
绿色建筑的“四少四多”
我把绿色建筑的核心策略总结为“四少四多”:
少扩张、多省地。
节省土地资源是最长久的节能环保。
少人工、多天然。
适宜技术的应用是最应推广的节能环保。
少装饰、多生态。
引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人性化的节能环保。
少拆除、多利用。
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是最大的节能环保。
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项目的讨论中逐渐形成的一些主张。我们希望能引导客户接受绿色节约的理念,共同思考建筑的未来。
11个设计要点
在设计方法上,我也总结了11个要点。
第一,集约,少占土地,集约建筑布局,减少平均密度,让出生态空间。
第二,开放。减少用能空间和用能时间,创造让人们更愿意停留的户外空间。
第三,保温,对于北方的建筑而言尤其重要。
第四,遮阳。用建筑形体或构件遮挡夏日阳光,可有效降低辐射热。
第五,通风,通过空气带走热量,从而减少空调的使用。
第六,降温。在雨水充沛的地方,可以利用水和雾的蒸发来实现降温。
第七,采光,尽可能使用自然采光以降低照明能耗,尤其是对于地下空间而言。在雄安站项目中,针对高架下空间的采光问题,我们发明了“光谷”这样一个技术手段,现在成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推广绿色车站的一个通用设施了。   
第八,绿植。在这里指的不是景观,而是与气候适应的这样 隔热、吸尘、固碳的有机材料。
第九,预制。预制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品质,还可以减少现场施工的各种措施损耗。
第十,减重。探索结构的轻量化,选择轻质材料,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有效达到节材的目的。
第十一,再生。包括空间的、结构的再生、材料的再生和再利用。我们要做到少拆除、多利用,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在当前的语境下,我们还需要更多思考选择建筑材料的方向。
刚才说到的是一些我们经常会在设计当中讨论的要点。它们会引导我们的设计方向,影响一些设计抉择。下面我就结合一些案例来进行解释。
10项绿色实践

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
关键词:遮风向阳、透气通风、覆土保温、产能减排
它的位置在北京延庆,冬天气候寒冷,夏天舒适宜人。这个项目正好是十三五课题时期的一个示范项目,我们在这里做了许多测试和研究。
建筑坐北朝南,迎向阳光,给作为展品的花卉和植物提供充足的采光;雨水收集和内通风系统,在炎热的夏季可以带走部分热量;冬天的保温问题则通过覆土解决。有相当一部分展厅被放置在在覆土的屋面之下。
雨水会落入图片中间的景观水池,带走热量、湿润空气,参与到微气候的调节中。
图中金色的是光伏玻璃,带来了丰富的室内光影效果,证明了绿色材料也可以很好地服务于设计的美学考量。
海口市民游客中心
关键词:遮阳导风、缩小用能空间、开放共享、固碳材料
游客中心盖在公园的旁边,离海岸不远,是老百姓天天要活动的地方。我们决心要保持原有的地形和公园空间的开放性,形成了大棚子覆盖大空间、用能空间集中布置的策略,大幅地减少了传统大空间建筑的能耗。
我们第一次用了大型的现代木结构作为屋架。但比较遗憾的是,所用的木材都是国外进口的,不是地域性的材料。很早以前,中国就已经不允许使用木材做建筑了,因此中国的结构工程师们也不太会做现代木结构。
与我们合作的是加拿大的工程师,他们把结构处理得精彩而简洁。结构材料是奥地利进口的集成木,木瓦片则来自加拿大。
巨大的木构棚架所覆盖的开放空间,完全融入到城市之中。有了这个棚架,很多市民愿意到这儿休闲会友,甚至举办英语角等活动。
这个项目实现了“城市双修”的目标,即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我觉得类似的策略应该是海南地区建筑设计的一个方向,即利用它的气侯条件,在建筑中创造更多的户外交流空间。
山东荣成青少年活动中心
关键词:覆土融绿、透光通气、开放共享、材料耐久和去装饰化
荣成盛产花岗石,开采量很大。我从飞机上俯瞰城市,到处都是挖开的石坑石窝。因此,我在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有一种补偿的心态,想要创造一个地形,不仅仅能够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还能补偿这个城市的绿色缺失,使建筑融入大地。
从总图上可以看到,整个屋顶就像是一个绿坡,成为城市滨海风景的一部分。在设计内部空间时,我突然联想到海边的礁石,于是就想可以在建筑里面用混凝土材料做拱,既解决部分结构问题,又可以带来辨识度和趣味性。
我们找到了北京的益汇达公司合作,他们特别擅长做高精度混凝土。光是小房子的支模就用了一年时间,但整个过程就像在做一个艺术品。
这个建筑并没有所谓的主入口,小朋友们可以自由地穿梭。
这是建筑屋顶,上面的茅草种了有三年了,非常茂盛。圆形的盘子是玻璃采光顶。屋顶平台开放给市民看城市、看风景。
南京江苏园博会主场馆
关键词:延长使用寿命、轻结构与绿植
在这个项目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两大挑战:一是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二是轻结构和矿坑环境的生态修补。
工业遗产的背后是一段有趣的历史。这个地方在南京的汤山口,据说,中山陵的石灰岩建材就产自这个矿坑,附近还曾经有一个古老的“中国水泥厂”,当年也服务于中山陵的建设。现在旁边还留存有建国后做的两个小水泥厂。
我一直在思考,怎么把这些遗产跟园博会建立联系。设计的可能性有很多,但有一点是我非常坚持:保留和加固比较典型的、有特色的工业遗产。
我们按照政府的保护要求对厂房建筑进行了分类,拆除了一部分不那么重要的建筑,并加入一些新的功能,包括展厅、办公区、餐饮区和酒店。照片展现了改造前后的园区面貌。
在设计主会场的时候,我们没有按照传统思路,做出一个超大型的封闭建筑,而是建造了一个开放的棚子,传达出园博会心向自然的主题。未来它可以成为多功能的开放空间,在顶棚下面进行搭建,带来很多的可能性。
结构设计尽可能地轻量化,从较粗的单柱改成束柱,让植物自由生长其间。顶板选用了镜面穿孔板,映照出地面上植物的生长和市民的生活,使这个空间充满趣味。我们希望,随着时光流逝,这座会场建筑能愈发绿意盎然。

对于颇具特色的筒仓空间,我们进行了结构加固,并在屋顶种树,打造出一个绿色平台。内部设计了一个网红书店,旋转楼梯可以一直上到屋顶。
我们利用原来储料棚所在的空间,用轻结构和绿色屋顶做了一个办公区,尝试结合绿色建筑的视角来探索未来的开放办公场景,使用效果相当不错。
这是旁边的展馆建筑,我们在外面做了一层轻质的钢索结构,希望花卉和植物可以借此在立面上逐渐生长。
这是其中的一个精品酒店,我们设计了许多轻结构的半户外灰空间。穿廊和半地下花园都以植物为主题,体现出酒店的特色。
我们利用保留下来的筒仓嵌入建筑内部,形成酒店的特色空间。
南京江苏园博会未来花园
关键词:生态修复、轻结构与绿植、水雾降温、共享开放
园博会场地旁边有个巨大的矿坑,是当年南京城市建设挖走石头后遗留下来的,一侧挨着一面近140米高的巨型崖壁,一侧是郁郁葱葱山林,景观资源可谓得天独厚,但不足之处在于,这里的夏天异常干燥炽热。因此,我们想通过人工造雾以改善这里的微气候,同时营造出山色朦胧的诗情画意。
然而,人造的雾气的留存时间可能十分有限。为了弥补这个方案的不足,我们决定跟王向荣老师合作,在矿坑里设计一个“未来花园”。
<<左右滑动观看>>

我们当时想,如果只是在矿坑里种树,未免缺乏独特的体验感,或许可以将树木放在水池之下。于是,我们设计了一整片透光的亚克力棚架,棚架上蓄浅水。当人们俯瞰矿坑,先看的是亮晶晶的水池,后看到花园中的树木。这个想法来自于多年前我在九寨沟看到的景象——玛瑙一般的湖水中漂浮着巨大的树木,非常奇幻。
棚架的伞形结构采用镜面不锈钢,屋面选用了亚克力板,力求达到精美的品质。然而,由于深度太浅,水池不太容易被游人察觉和感知。我们想了个办法,或许可以结合池底的清理的过程,放几个“小爬虫”在里面,它一动,池水就泛出层层涟漪。想象中,头顶波光粼粼的感觉还是挺奇妙的。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崖壁剧场和崖壁酒店。
从剖面图上看到,舞台在最深的矿坑里,底下有升降台和化妆室。我们在崖壁里面设计了重型结构作为支撑,从崖壁上挑出看台,看台下面则设置了服务设施和影音设备。
这张照片中你可以看到水纹不锈钢的材料质感。
在这个项目里,我们通过景观修复,把冷漠沉寂的矿坑变成人们喜爱的活力空间,并提供了一种独特的空间体验。
崖壁酒店是后来按照策划要求,在最东边的矿坑边缘增加的项目。通过钢结构支撑和架空,我们保持了酒店底下矿坑的完整性和场所感。这张图片可以看到钢结构柱和GRC立面墙板。崖壁酒店从结构到立面都采用装配式制造,安装效率非常高。
四川遂宁宋瓷文化中心
关键词:集约化、开放共享、遮阳导风、覆土融绿、水雾降温
文化中心包括文化馆、图书馆等八个场馆。按照上位规划,这几个馆是沿街布置,中间空出一个小广场,比较呆板也缺乏公共性,不足以对城市空间产生积极的影响。
<<左右滑动观看>>

我们的设计策略是将八个馆攒成一堆,地块周边就可以留出更多的绿化空间,与江边的城市景观带融为一体,让建筑置身公园之中。每栋建筑的形体都是上大下小的,底部收缩,形成遮阳挡雨的绿色庭院,屋顶连在一起,成为城市绿道系统的延伸。展厅等大空间都设在建筑上部,底部则设置各种商业性的服务设施。地面层有跨越下沉庭院的连桥。
地面保留了自然的起伏,原址当中的水沟也被延续下来,依然作为汇水空间。我们结合水和灯光、雾气,在这儿创造出一个比较湿润凉爽的、市民喜欢的公共场所。
成都新津天府农博园
关键词:固碳材料、开放共享、缩小用能空间、自然采光通风
<<左右滑动观看>>

用地处在成都南部新津区的田园之中,旁边有一条小河,另一侧就是宽阔的农田,我觉得这个农博园的展馆应该拥抱田野,而不应成为一个比较传统的巨大而封闭的会展中心。
首先,我们学习农村种植大棚或者是菜市场的模式,营造开放性的展览农产品和绿色生活的空间。其次,建筑应该把河景、绿化、阳光引进来。功能上也是综合的,除了展会还增加了农业博物馆、会议中心、创意办公、户外音乐体育空间和商业街等项目。
展厅空间是一个不用能的大棚子,屋顶可以自然采光,在室内营造出户外的感觉。
出于消防安全的考虑,里面的结构是钢结构,外面的棚子是木结构。这个木结构我们依然跟加拿大的事务所合作。结构的最大跨度达118米,这样尺度巨大的木结构在国际上也相当少见。

立面的设计遇到一个问题:怎么在保证空间开放性的同时,防止鸟儿飞进去吃掉展品?最后我们决定采用间距5cm左右的LED网屏,安装方式类似于拉索,非常简单,既防了鸟,晚上也是五幅巨大的显示屏,从田野中看去很震撼。
从照片上可以看到,棚子上彩色ETFE膜斑斓鲜艳,带给人们非常温暖的自然气息,在多阴雨的成都,大棚中总是感觉充满阳光,有一种庆祝丰收的喜悦感。
昆山祝家甸砖文化展示馆
关键词:有机更新、自然采光通风、开放共享
祝甸是个小村子,有许多遗留下来的明清古窑。但窑成了文物,砖也不能烧了,乡村也缺了活力。我希望这个设计能够给空心化的祝甸村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可改造的旧砖窑早已停用,上面是黢黑的棚架,屋顶千疮百孔地漏水;侧面没有窗子,但开了许多洞来通风;窑体和窑边的棚架保存状况尚好。我们基本保留了原来的窑体,在它的上面设置了少量的服务性房间,例如厕所和机房;重建了钢棚架,把旧瓦也留下来了。
我对室内破屋漏瓦的感觉印象深刻,干脆把一部分瓦换成透空的阳光板。老瓦和新的透光瓦组合出一种奇妙的室内光效,同时减少了的室内照明能耗。
整个窑的棚架是不需要空调的,基本上保持了工业遗产原有的状态。我们在这儿设置了展示和茶室的功能。窑体经过适当的加固也可以利用起来,比如做成西餐厅或酒窖。
窑改造好了,成为砖文化展示馆,游客来了,我们又设计了一个小民宿客栈,让村里的年轻人回来这里工作,让村子的活力恢复起来。
雄安设计中心
关键词:有机更新、开放共享、再生材料、空间性能分区
这个项目是跟刘恒老师合作的,这种存量改造的方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希望做有机更新,而不是拆除重建;希望建筑开放共享,且尽量使用再生材料。在节能方面,怎么样处理老的、不节能的立面和新的空间,使之形成一个比较巧妙相互关系,也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问题。
原来的建筑是服装厂,我们采取轻介入的方式进行改造。对于立面问题,我觉得其实无所谓好看不好看,全部拆除实在是劳民伤财、浪费资源。因此我们决定保留大部分立面,中间疏通空间,让建筑可以呼吸、透气,还可以欣赏城市景观。
建筑前面的花坛和停车场空间被我们用轻钢结构和木塑材料塑造成一个交流场所,以便宜的造价,营造了一种绿色、健康的办公的环境,落成以后得到了雄安当地领导的认可。周围拆除的建筑材料我们也利用了起来,所以你会看到这种混凝土块的石笼墙。
建成以后,每年这里会举办很多活动。一个几乎废弃的服装厂就这样焕发出新的生机,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这样一种改造方式如果能被广泛推广的话,很多普通的建筑就可以延长寿命,建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就可以减少。我们非常希望这个项目能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让城市存量更新中有更多的旧房子可以变成绿色生活的载体。
中国建筑设计院办公楼
关键词:高效集约、遮阳导风、绿色行为引导、少装饰、主动式技术、装配化
最后讲讲我们院的办公楼。集团要求我们在这个条件苛刻的场地上做一栋办公楼,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同时还希望它是一栋绿色建筑。这个项目我并没有直接参与设计,后期做了一些指导把关的工作。
当时我们想盖一栋方方正正的大楼,但事与愿违。地块后面有一片特别破旧的住宅楼,需要让出它的日照空间,上部体量被迫切削成三角形,形成了一个大斜坡,看上去损失很大,但实际上在复杂的城市条件下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
我们利用斜坡在室外做平台,在室内是中庭,每一层都有开放性的交流空间。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通过精心设计的钢结构、开放性吊顶、绿化系统、地源热泵等设备和系统,使建筑达到国家的绿建三星标准。
2018年我们搬入这栋楼。不久后的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这些户外的平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万一电梯被限制使用,人们也可以从室外一直走到11层。我偶尔会见到年轻人吃完饭在这里遛弯。层层叠叠的开放平台构建了一个很健康的工作环境。去年兴钢还在这里组织了一次展览和研讨会,大家坐在小平台上,天气非常凉爽,有着很好的交流氛围。
我们本土设计研究中心的办公室在建筑顶层,利用屋顶也设计了平台,用来交流和选材料样板。最北部这个三角形的空间被戏称为“船头”,我们经常在这儿吃饭。屋顶视野也很不错,可以在这儿看北京城的风景。
《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经过这几年对绿色建筑的实践和思考,在集团的推动下我与刘恒老师的团队合作编写了一本《绿色建筑设计导则》。
导则不仅阐述了绿建原理和价值观念,还收录了不少图示、参考案例和设计要点。我们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师能够在实践中找到绿色设计的方向。
从我个人经历来看,建筑师在做设计时,经常会在形式上费很多脑筋。当建筑师更多地考虑气侯、环境、节能、节俭这些理念时,很多设计的判断就会自然而然地清晰了。
我们还在研发一个协同设计的技术平台,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找到项目相关的气侯信息和设计工具,引导大家在设计过程中按绿色建筑的方向去思考和设计。希望这个平台能够为建筑行业做出一些贡献。

<<左右滑动观看>>

最后我想说,绿色建筑不仅仅要做到“四节一环保”,还要营造人们绿色工作和生活的空间;不仅要实现从空间到技术的创新集成,更要倡导回归节俭的生活理念,创造新的绿色建筑新美学。谢谢大家。
第 二 环 节
嘉宾对谈
时间: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19:20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
学术主持:朱锫
学术对谈主持:王明贤
对谈嘉宾:王明贤、李兴钢、宋晔皓、薛明、王向荣、何崴、刘恒
“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了许多研究的基础工具,而崔愷先生的本土设计和绿色建筑新美学探索是实实在在的研究。两相结合,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切实地被计算机技术解放,而不是让人变成高科技的奴隶。”
——王明贤
“我觉得崔总提的绿色建筑新美学,具有“树道”的意义,即树立一种新的美学和价值观,把建筑的“绿色”要素提高到跟建筑的空间、形式、结构、建造等根本性建筑要素的同等高度,转变为建筑设计的本质追求。”
——李兴钢
“计算机辅助我们算得更快、更细、更准,边界条件更明确、更清晰。但是对于建筑师决策,它所起到的依然是一个定性辅助的作用。”
——宋晔皓
“崔总关注和强调的自然绝不是装饰性的自然,而是原真性的自然,接近天然群落状态的自然。”
——王向荣
“但最终我们并不是要以全然牺牲生活的舒适性来换取绿色环保,而是要达到某种平衡。”
——薛明
“或许,数学也好,技术也好,和美学之间都是有一种对位关系的。”
——何崴
“我觉得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突破点,一个真正的建筑逻辑,把建筑的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完整地呈现出来。绿色建筑其实在建筑逻辑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创作和实践的方向,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刘恒
 王 明 贤 
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
崔愷院士从绿色建筑理论以及他的设计实践一直谈到他是如何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的,带给我们相当多的思考。崔愷院士提了绿色建筑的本土化、开放化、轻量化、长寿化、再生化以及产能化,这些对世界绿色建筑的发展是有所推进的。
国外的绿色建筑相关从业者做了非常多的工作,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他们更偏向于科技方面的发展。崔愷院士不仅注意到了科技的发展,还注意到本土设计和传统智慧重要性,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才是完整的绿色建筑发展的方向。
说到崔愷先生,我跟他都是1978年进入大学的。80年代初,我跟崔愷先生都在建设部大楼工作。我当时就听说,建设部院来了一位年轻的建筑师,设计做得很好。
我从那时候开始持续关注崔愷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到,他从单体建筑到建筑整体环境,从本土设计到绿色建筑新美学的发展路径,就是这么起来的。像外研社、荣成青少年活动中心、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中国馆、南京园博会主展馆等等都可以说是中国当代建筑史上的杰作。
2002年我主编了一套建筑丛书,崔愷、张永和、王澍、刘家琨、汤桦他们各出了一本书,收录其中。随后中央电视台给他们每人做了一个专题节目,在国内影响很大。我现在碰到的很多年轻建筑师,当年几乎都是从崔愷先生等人的这些书开始了解建筑的。可以看到崔愷先生从工程报告到本土设计,再到绿色建筑新美学的思想发展过程。
另外,王建国院士跟崔愷院士共同领衔的“中国城镇建筑遗产多尺度保护理论以及关键技术及应用的课题研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建筑学领域破天荒第一次拿到一等奖。
在这个课题中,除了对中国城镇遗产做了多尺度的保护研究,崔愷先生创建了新旧共生的历史城市与本土建筑设计方法,实现了历史环境下本土建筑设计的文化传承和当代创新。
现在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成为了许多研究的基础工具,而崔愷先生的本土设计和绿色建筑新美学探索是实实在在的研究,两相结合,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切实地被计算机技术解放,而不是让人变成高科技的奴隶。
这是崔愷院士非常重要的贡献。
 李 兴 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近水楼台,崔总讲的绿色建筑美学我已经听过多次,但是今天有很多不同之处,所以我也有一些新的体会。
我觉得崔总提的绿色建筑新美学,具有“树道”的意义,即树立一种新的美学和价值观,把建筑的“绿色”要素提高到跟建筑的空间、形式、结构、建造等根本性建筑要素的同等高度,转变为建筑设计的本质追求。
崔总和刘恒总最近还出版了一本《绿色建筑设计导则》,这具有“立器”的意义。这本书在方法论层面,把绿色建筑美学的价值观落实到建筑从业者们可以采用的设计方法和手段,从而构建更具普适性的设计策略,使之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以上是我之前的有关理解,今天又有两点新的体会:首先,崔总作为我们这个行业的引领者和代表人物,把建筑行业与学科的发展方向跟国家的新时代发展战略、建设方针密切结合在一起,脱离了建筑师的个人趣味,达到了一种大建筑师和国家建筑师的境界。
第二点,我觉得绿色建筑新美学是把我们以往由设备专业主导的绿色建筑设计,转为由建筑专业或者建筑师主导,并且把绿色建筑设计的手段和方法,延伸到建筑师的场地设计、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形式设计乃至建造手段、建造材料等方面,亦即建筑师需要在工作中全方位地贯彻绿色建筑的理念,而这样的理念又是建立在回归建筑“绿色”设计基本原理的思考之上的,是建筑对各种自然环境条件的合理及巧妙回应。
在现代主建筑的发展史上,有很多著名建筑师如柯布西耶、路易·康等都做过这样类似的工作,通过对技术的缜密思考引导创新的建筑设计,达到了自己创作的新境界。
我觉得崔总的所思所做也是这样一种类似的工作。他为我们通常理解的、由技术主导的绿色建筑赋予了一种深刻的人文关怀。
 宋 晔 皓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筑与技术所所长
今天崔总讲的项目中,只有海口、遂宁、成都和祝甸的这四个项目我没去过,有的项目还去过两次。
去参观学习过的项目,基本上现场的感受比照片好,真实的尺度确实是没办法通过二维的图像感知的,而建筑最关键的东西就是尺度、比例和细部的控制。你可以摸到、感知到,和单纯看照片理解建筑还不是一样的感受。尤其是最近深度品鉴过的荣成和江苏的园博园这两个项目感触特别深,特别精彩。
今天崔总很明确地说他非常看好美院这个平台。我认为探索绿色建筑的新美学,确实是非常重要的。
我的理解是,绿色建筑或者生态建筑的初级发展阶段,确实是技术导向的。你不能回避技术问题;指标、评价、对社会和环境的贡献,都和技术相关。崔总和王老师负责的研究成果获得的是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是建筑学的骄傲。兴钢总也说《绿色设计导则》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实崔总还完成了十三五的科技支撑项目,建筑学来主导科研课题的研究,合作单位天南地北,从高校到设计单位,我觉得这一点特别重要。
从纯技术的东西,到建筑设计来为绿色做贡献,非常平实的语言,“四少四多”很好理解。现在逐渐向美学方向迈进,意味着绿色建筑的研究越来越偏向建筑学中更本体的内容。现在学界有大量的论文和著作,但是对美学的深入探讨似乎确实越来越少了。
朱锫老师教我们的时候,包括刚才王明贤老师提到的77级的建筑学人,那时候广泛探讨的是建筑本体论相关的议题。
过了30-40年建筑学发展到今天,似乎谈到建筑之美,好像就成了建筑学需要回避的话题。如果你跟别人说“做的东西比较美”,甚至可能被质疑“你在谈建筑学的问题吗?”但恰恰,美学应该是建筑学最根本的问题之一。
我最后一个感触跟兴钢总的很相似。我认为崔总和刘院长出的《绿色设计导则》非常好,是导引建筑是进行绿色创作的极有帮助的工具。无论是否深谙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实践,导则非常明确地指引出努力的方向,对于绿色建筑的普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大概就讲这些,谢谢。
 王 向 荣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
如王老师所说,我这几年非常庆幸能参与到崔总的几个项目中。我算了一下,一共有8个项目,有的已经建成了,有的正在施工,还有的正处于设计阶段。每次汇报时听到崔总对方案的指导和看法我都非常受益。我觉得崔总作为这么大的建筑师,关心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的问题,更多的还关注生态和自然的问题,关注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建筑如何从对绿色节能和自然友好的追求中获得形式美这一方面。
我这几年在跟崔总合作的过程中有两个非常深刻的体会。
第一,崔总设计的建筑,不管规模大小,如果是选址在自然区域之中,一定会把对自然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到最小。比如在位于一片山林谷地的景德镇艺术大学的方案中,崔总就坚定地要完整地保护好场地中的森林、茶园、稻田以及原有的自然水脉。
如果建筑所处的环境之前已经遭受到了一定的破坏,崔总一定要通过设计把环境修复好。比如南京汤山尺度巨大的采石坑,崔总在这里设计了未来花园和一个酒店,修复了受损的采石场环境,同时也创造出了一个勃勃生机的神秘的花园。
崔总对现场自然条件的判断非常敏锐准确。每个地方的环境都不一样,他都能够敏锐地看到自然环境中最有特质的价值,并把这种价值凸显出来。
比如面积仅有4000多平方米的济南植物园的科普馆和温室,坐落在很小的小湖边上。崔总利用水岸的高差设计了温室,并让小湖的水面在视觉上一直延伸到温室的室内,地块中最有魅力的潜质一下就凸显出来了。
我深受启发。我觉得景观设计师也是要把一个场景当中别人不容易发现的潜质敏锐地挖掘出来、凸显出来,设计出打动人心的作品。
第二,城市环境脆弱,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都在挤压着城市的自然空间。如果崔总设计的建筑位于城市街区中,用地条件非常局促,崔总也会给尽可能地为自然留下空间,给植物的生长留出机会,并且希望自然能延伸到建筑之中、屋顶之上。
崔总关注和强调的自然绝不是装饰性的自然,而是原真性的自然,接近天然群落状态的自然。
我认为崔总所提倡的绿色建筑也是一种对自然友好的,给自然以空间和生长条件的,与自然互动的建筑。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也想问崔总一个问题。今天,大量的景观项目落地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而世界上其它国家很少能有这样的机会。我们景观行业从业者很多,不过我们景观行业的人似乎能直接听到的外界评价并不多。但我想,无论是建筑师还是艺术家,还是城市规划师,他们对景观都会有自己的看法。
我想听听崔总对中国景观行业有什么评价,对我们的工作有没有什么建议和指导?
 崔 愷 :
谢谢王老师,就像刚才王老师说的,我们这些年在工作当中真是不知不觉的跟景观设计经常有合作。原来像我们这种大院有好多专业,虽说设总应该是总负责,但是实际上很多项目设总一般是只管到建筑专业,景观这一块通常不怎么管,甚至很多时候也没有把它当做自己设计的一部分,最好别让树挡着房子。透视图上经常连树都没有,只表现房子。
我自己确实觉得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个大话题,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话题。原来我们老讲中国的文化回归,似乎讲的都是形式的回归。实际上最根本的应该先学习前人的智慧和哲理,深入了解先贤们对自然的态度。
原本,应该是先有自然山水后有建筑。我们看到中国的古画,基本都是大山水、小建筑,很少看到古画中专门把建筑当成主景的。
在工作当中,我也越来越觉得景观空间和建筑空间的一体化是有利于改善建筑环境的。
一方面,我们建筑处在景区当中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少破坏景观;但另一方面,建筑总归要占有一块土地,在施工过程当中总会破坏掉已有土地上的一些植物和地形地貌,但是最后还是要缝合起来。怎么样让它天衣无缝,是我现在特别关注的问题。
现在学景观的学生挺多的,确实有一个普遍的问题:找不到思考景观的切入点。人们好像觉得,不会做小品就不会设计,觉得种树不是景观设计而是种植的事。
但其实我觉得从今天的语境来讲,景观在文化领域中已经变得非常重要了。很多著名建筑师对传统园林的研究已经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去思考了。他们在传统经典的园林景观中发掘出很多空间、意境和场所的营造方法。景观园林,事实上是启发建筑师找到中国建筑创作路径的重要载体。
 从我们今天面对的情况来说,城市修复、生态修复,已经变成从政府官员到企业家都有的共识。在这个过程中,景观设计师的作用应该跳出传统园林、跳出公园设计的想法去为新的生活需求而设计。
景观是有功能的,景观是为了让人更好的在外面舒服地活动。哪是让人坐下来的,哪是让人玩的;哪些地方高一点,哪些地方低一点;哪里要遮挡噪声,哪里要提供遮荫;哪里要开敞,哪里要私密……当然还有情趣、意境,很多很多东西在里面。
所以我觉得景观设计师确实应该有更强烈的自觉,意识到自己的设计对人居环境产生的的直接影响。实际上,景观应该理解为在户外营造空间场所。
总体来讲,我希望在景观设计教育当中更多地传播这种理性设计的方法。它不是一个简单个人审美,而是有道理在支撑的。我自己之所以走到绿色建筑这条路上,也是因为一直在寻找建筑的逻辑。
我自认不是那种天才的、具有极强形式创造力、为世界建筑美学做贡献的极少数的那类建筑师。我觉得那个定位太高了,是普利兹克奖得主的水平。
我觉得自己没有这样的能力,但是我觉得我得有一种内在的逻辑,成为我创作的系统支撑。
之前我提出“本土设计”,绿色建筑当然也是本土设计其中的一个重要方向,甚至是主要方向。原来我们只是在地域文化的语境中思考,现在更多是从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角度找到更根本的、内在的建筑逻辑。
我觉得建筑如果走到这条路上,慢慢地会有科学、会有理性,而不是特别简单地强调自我和随意,或者简单的诗情画意。以上大概就是我的看法。
 薛 明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多义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主持设计师
我在本科做大学生竞赛的时候就知道崔院士了,后来持续关注着崔院士的作品。崔院士讲话非常谦虚,他谈到美学,关注形式怎么从建筑的本体中发展出来。我觉得这正是美学的本质。
今天崔院士到美院来谈美学,有着特殊的意义。我记得当年读书时,学界对美学的探讨还相对停留在表面,比如说形式美的原则。这些原则当时在我看来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但随着这些年不断进行创作实践,我意识到过去的美学原则要结合历史条件看。
比如,西方的古典传统是石头建筑的美学,我们中国的传统是木构建筑的美学,背后隐藏的关键正是“本土”,也就是说美学是在适应自己地域的过程中产生的。比如说材料选用、气候适应,都是因地制宜的。
但是现在,社会发展速度是指数级增长,全世界的信息快速地交流交换,包括我们今天这个系列课程也是直播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会丧失本土性。
我们接触到的很多学生对电脑软件非常熟练,造型能力很强。但是仔细想想,这些造型背后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崔院士做的这些项目涉及的类型很广泛,分布的地域也很广泛。我们能看到,他的每一个项目实际上都是将类型本身的功能特点与地域本身的气侯特点形成的。所以我觉得本土的美学就此诞生了,如果再结合现在的计算机新技术,那就会成为我们的时代美学。
美学跟时代的关系其实是非常密切的。远古时代我们受限于自己所处的地域,美学有很强烈的地域性。在快速发展和信息交流特别频繁的今天,我们体验这种地域性和本土性的方式肯定是有所改变的。但是目前,地球所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危机,气侯变化、资源短缺,这些都是当下建筑学面临的难题。
所以,针对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美学讨论,我认为最能反映当下建筑学的本质。我觉得今天崔院士能在学校里讲这些,对学校的教育有特别重要的启发。
我回想起我在学校里的毕业设计,当时是栗德祥先生指导我们。我曾经问他,做建筑设计需要计算传热系统吗?栗先生说,你应该掌握它的原理。但是很多设计院不这么做,因为有现成的设计标准来抄。我参加工作的初期,发现确实是这样。
刚才兴钢总也提到,这几年中国对绿色建筑发展特别重视,但是存在一个问题,各个专业各自深耕,互动不足。在我们建研院,这个现象也比较明显。我们搞暖通的、搞太阳能的、搞结构的,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是第一,但当我们真正把这些专业放在一起,从宏观的视角来思考建筑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性的工作做得不够。
刚才大家提到导则。我觉得导则的作用或者说贡献就是把各项技术上升到科学的层面。以前很多的标准和规范,仅仅是从技术的层面思考问题,现在我觉得我们得尽可能地提高到科学的层面思考问题。
我们原来说,建筑学是综合了艺术和技术的学科,其实我觉得这两门加起来,建筑学就是一门科学,是一个非常需要上升到宏观角度去思考的学科。
回到建筑教育的话题,当年我对外墙传热系数感到困惑,而今天大家已经在求学时就能广泛地了解到绿色建筑在技术方面、科学方面内容和美学方面背后的内涵,我觉得这是你们的幸运。
我也特别期待崔院士带来的这种思考能把绿色建筑提升到更高的理论层面。希望这些观念能够贯穿到我们以后的建筑教育中,让所有学生都对绿色理念烂熟于心,做设计的时候不用专门查询手册,而是心里很自然地有这样的追求和方法。那么我就说到这儿,谢谢。
 何 崴 
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建筑系主任
第一次系统地听崔总从本土建筑讲到绿色建筑,一场听下来有几个感受,我尝试用几个词来表达。
第一个是“广大”。崔总是大院里面的大建筑师。大院的项目从体量到主体都很大,崔总的态度和胸怀也大,是为大国服务的“大建筑师”。这点和美院校训“致广大、尽精微”中的“广大”是相通的。各位同学或许现在还无法完全体会“大”的重要性。
第二个感受是“精微”。崔总的有些项目,我去过现场。在大的尺度里还能很精准地把握,其实很难。比如说在南京项目中用不锈钢材料做支柱和波纹金属板做底板,这些都有很细致的考量。在大项目里面怎么在细节上控制住,符合人的尺度,联结人的感受,这就是精微。
第三个感受是“浪漫”。我刚才注意到崔总里提到荣成项目的灵感来自于当地的礁石,南京项目的灵感是崔总对九寨沟水下看到木头的记忆。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细腻而浪漫的人才能有的感知。如何把这种东西融入建筑里去,或许对美院的学生来说很有启发意义的。同时,这种浪漫是在技术支撑下的,是艺术与技术结合的。
这让我想到爱因斯坦在研究出 E=mc之前,也得出过另一条方程式,但是并没发表。当时他说,这条式子完全没有美感,肯定不对。或许数学也好,技术也好,和美学之间都是有一种对位关系的。放到崔总的建筑里,我认为绿建技术和本土美学是有内在联系的。
美院学生也许谈的更多的是形式美。今天怎么把对美学感知和技术学科、实践工作结合在一起,崔总给我们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经验。
最后,我个人也想特别地感谢一下崔总多年来的支持和帮助。他不但自己做得好,还乐于扶持一代代后辈一起向前探索,确实堪称“大建筑师”。
 刘 恒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绿色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建筑师
谢谢王老师。我也不是第一次听崔总讲绿色建筑美学了,但是今天听完之后又有不一样的感受。
我自己曾经对绿色建筑感到困惑,也曾经有过恍然大悟的时刻,这几年跟着崔总一起做项目、做研究,仿佛忽然找到了绿色建筑真正的方向,内心的追求得到了某种支撑。
崔总提到绿色建筑新美学的时候,我内心觉得很激动。绿色建筑这几个词大家这么多年一直都在讨论,也围绕它进行研究和创作,在技术创新与多学科知识整合上有很多突破。这一点我觉得恰恰是绿色建筑真正的灵魂。
我理解崔总说的美学,不是简单的纯视觉的美学,而是基于环境理性的自然的美、行为的美、技术的美、艺术的美,它是复合的美学。而这种美学在绿色技术这样的土壤上生根发芽,就会创造建筑的一个内在逻辑。
建筑师好像都在寻找一个建筑逻辑,尤其是大院的建筑师在独立面对市场、面对业主、面对这样那样的要求、面对各种不同的建筑类型的时候,往往会困惑,建筑的逻辑是什么?
我们也可以牵强附会地按照业主的方式去做一个不太差的房子,综合各种各样的手法。但我觉得我们确实需要一个突破点,一个真正的建筑逻辑把建筑的方方面面整合在一起,完整地呈现出来。
所以我觉得绿色建筑其实在建筑逻辑方面有先天的优势,它提供了一个清晰的创作和实践的方向,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
绿色建筑源于自然、源于环境,反映出地域的不同、气侯的不同、技术的不同。在当下的低碳时代,绿色建筑有许多新的可能性和广阔的探索机会。
同时,绿色建筑的方向既是国家战略的导向,也是人类生存的需要,更是我们对孕育了人类文明的地球环境应该保有的一份情怀。基于这种方式去进行理性的创作推演,探索一个更好的形式,我觉得是建筑师应该有的理想追求之一。
基于绿色建筑美学的触发点,我们能够在复杂的局面中找到平衡点,甚至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技术的更迭创新中,找到特点和亮点。
另外,我觉得绿色建筑的发展慢慢地有了一些新路径。很多建筑师,包括我自己在内,曾经也一直在摇摆、彷徨。
我们的团队就叫绿色建筑研究院,曾经每当别人问我们是不是做绿色建筑,我们还要长篇大论地进行解释和介绍。
但现在,我们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到了一条很清晰的路径,不管是从场地、空间、材料,还是行为模式等方面,似乎都找到了一些系统的方向。这个方向和建筑学的发展方向是一致的,是一件事。
有时候我会觉得建筑设计与研究是两条截然不同的线索。但在这几年跟着崔总学习的过程中我体会到,设计和研究在绿色建筑的大背景下特别一致。很多科技的创新成果是在设计创作的过程中总结、整理、归纳出来的,然后再应用到其它设计中,更新迭代。
刚才崔总讲过的几个项目,我自己是参与其中且深有体会的。不是每个项目都能面面俱到,但一定在某些重要的方面有特别大的贡献和突破,甚至是技术的革新。我真的切身体会到,大国工匠的建筑作品绝不只是简单的个人情怀。
所以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崔总很谦虚地提到了对绿色建筑美学的进一步挖掘探索。我很期待,也很有信心,未来这个领域的突破。谢谢!
 崔 愷  :
各位嘉宾对我的工作多有溢美之词,非常感谢。今天到场的嘉宾都是绿色建筑方面的专家,有的曾经跟我合作过设计和研究,有的经常一起开会讨论。今晚大家讨论了很多话题。其实我非常希望请各位嘉宾把自己在绿色建筑创作中的体会跟大家分享,但忘了提前说明了。
今天的绿色建筑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推动,得到了习主席积极倡导,对于绿建未来的发展非常有利。这使得我们在面对客户、面对政府领导的时候,能够从大环境、大格局中迅速找到共识。
以往谈到绿色建筑,别人想到的就是材料和设备上的额外支出;谈到自然环境、自然景观,别人想到的就是少盖房子少开发,沟通双方仿佛始终处于微妙的对立面。今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切实地给建筑实践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第二,经过这么多年绿色建筑的基础研究,专项的技术、国家的规范和评价标准,已经成为我们手边上现成的基础条件了。能够得到大量的政策支撑、文化支撑,可以学到东西,可以请到专家,可以找到咨询顾问,也可以找到大国工匠、施工高手来共同探索。如果没有这些基础条件,今天谈到的这些项目几乎都是不可完成的。
第三,或许是因为国家在倡导,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到这条道路上来,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他们是真正的建筑的未来。
我今年64岁,干了一辈子,我做绿色建筑研究也就五六年的时间,刚刚所讲的实践也就是这几年才出来成果。以往似乎没走在这条路上,有时候对建筑的认识还是比较宽泛而模糊的。
我特别希望各位学生们,从现在开始就抱着这种意识。这或许不能成为唯一的道德准则,世界终究是多元的。但是我觉得如果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在比较早的时候就走上这条路,在我们的导则和其它研究成果的引导下,把当中的某一方面跟你的美学、跟你对生活的认知、跟你创作时的内心的感动结合在一起,我觉得一定会给设计带来鲜活的生命力。这是我的期待!
昨天,我第一次参加了评丑类活动——以观察员的身份。我看到了很多的丑陋建筑,评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十个。但实际上,丑陋建筑的数量远不止十个,差不多名单里的一半都应该上榜。
我认为这种丑陋建筑,就是一种糊涂的建筑,不讲逻辑、不计成本地刻意地追求某种形式。
这里面有些作品的设计者本身也是优秀的甚至著名的建筑师,但是在这里选择的路子错了,假、大、空,造成了很大的浪费。还有更多的作品是庸俗不堪,劳民伤财。这些东西建成了,不能随便拆掉,甚至也不好改造。
因此,我觉得太需要更多的人能够明白,做建筑之前应该多从绿色想一想,从生态想一想,从节俭想一想,或许能做得更朴素一点,不犯错、少犯错、多节能、多环保。绿色建筑的观念或许能让建筑少出丑。
再次感谢各位。特别感谢朱院长和明贤兄的辛苦工作。
问答
 黎 峻 滔: 
我是美院大五2017级的黎峻滔。今天听崔老师的讲座收获很大。我有一个自己的观点,想听听崔老师的看法。
前几天我和朋友讨论,我们觉得觉得现在的建筑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崔老师讲的,从技术导向的建筑美学,另一类或许可以说是文化导向的建筑美学。两者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文化导向的建筑美学,没有确定的标准,很难控制,很容易“出错”“出丑”,并且学习的路径是先易后难的;技术导向的建筑美学,至少是可以从技术上进行评估比较的,并且这个东西就像崔老师刚才说的,是“不犯错”的,学习的路径是先难后易的,因为门槛很高。
我联想到,好多年前,我曾经在看到网上讨论说美院的建筑系和其他工科院校建筑系的区别在于美院可能更注重文化概念的导向,而传统工科类院校更注重技术导向。或许美院走的这条文化导向的建筑美学的道路,会比传统工科院校走的路更长、更曲折。
这是我自己的一些小想法,很想听听崔老师您对我这点拙见的评价,谢谢。
 崔 愷 :
谢谢这位同学,我觉得你前面说的观点还是有比较宏观的视野,我总体上同意这个分类。
技术和文化作为建筑推动力的两个侧面,既可以交融也可以有侧重,我觉得这个是客观存在的。我骨子里对文化语境比较敏感,后来开始学习和应用绿色建筑方面的技术,或者说开始用更理性的方法来思考建筑,实际上二者是没有割裂开的。
虽然从介入建筑设计的方式来讲,确实可以把它们进行区分,但我不认为文化和技术这两件事是对立的。尤其是在建筑实践当中,我觉得应该强调二者的结合。
简单来说,我觉得建筑设计应该有文化的情怀。但无论你的出发点是天人合一的智慧传承、还是对地域文脉的体察感悟,设计的落脚点还是在技术。我觉得以往我们对技术关注不够,因此影响了建筑的品质。有时候就是你用灰墙我也用灰墙,你清水我也用清水,但没有真正把握建筑的品质。
我为什么喜欢安藤忠雄?因为安藤忠雄很懂文化,他能把清水混凝土技术和各种文化情境巧妙地、扎实地结合在一起。我正好看了他的“青春”主题展览,我设想如果那些作品没有清水混凝土的高品质,只是砌块加抹灰做出来,就一定会大大降低了它的作为艺术作品的品质,也就没有长久的建筑文化价值了。
我举这个例子不能涵盖所有的技术和艺术价值。但是对中国建筑师来讲,我觉得建筑要特别重视技术的品质。我觉得这是中国建筑实现跨越、进入到国际建筑标准的必由之路。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多数建筑,其实并非都特别讲创意,但是它们的品质都很高,特点就是技术上的一丝不苟,从设计、建造到研究的水平都很高。
中国现在虽然有一批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建筑师,但总体上来说,人家对中国建筑的评价是相对低质量、大规模的建造。其中缺乏的就是技术——当然,也缺乏必要的投资来支撑高品质带来的建造成本。
当我们真正从技术的角度去思考建筑、提高建筑品质的时候,会发现我们需要选择一种适合中国环境的,包括落后地区环境的适用的技术。虽然它可能是比较低级的、并不昂贵的技术,但是它是适用的。
选择了对的技术路径,建筑的品质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保证。我觉得我能有几个木结构建筑的项目还挺幸运的,有机会尝试着在技术上做一些工作,带动行业的发展。
现在中国的木结构建筑越来越多,日本、欧洲有大量的木结构办公楼,甚至高层住宅和办公高楼。我们现在还没有这个水平。我们的木结构用在户外做棚架还可以,用在室内暂时还不行,规范还不支持。规范既是对技术的保证也是对技术的限制,应该与时俱进,推动技术的创新。
技术的进步会给建筑师带来更多能掌握的工具、更多的创作的素材。建筑师用热爱文化、热爱自然的情怀去进行创作。我觉得这个过程中,技术和文化是相辅相成的。
 罗 晶 :
我有一个问题想问一下在座的各位老师。
我报考清华建筑系的博士学位的时候,遇到的第一题就是“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的区别”。我一度怀疑那道题是宋晔皓老师出的。
那题我不会做。于是我意识到哪怕是建筑学专业的人,对绿色建筑概念也是很模糊的。
我粗浅的理解中,绿色建筑相关的研究是定量的,而之前我们关于文脉、材料、技术的研究是定性的。您提的绿色建筑新美学,之所以“新”,我理解或许是因为在普遍的认知中,绿色建筑和经典美学是有矛盾的,或者关系是很弱的,所以才会有“绿色建筑新美学”这样的探索。
我想知道在这样一个新的探索语境之下,关于定量研究的绿色建筑技术,跟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文脉、材料孰轻孰重,又或者它们是并行的关系?如果是并行的关系,我们如何把定性的和定量的东西相互结合呢?这是我的问题,谢谢。
 宋 晔 皓: 
我先来回答吧。这个题一定不是我出的,我不会问这种问题。绿色建筑和低碳建筑有什么区别,问我也得想半天。它们更多的是有共同的目标。我自己认为,绿色建筑的概念可能会略微大一点,低碳建筑关心的就只是碳排放。
我想起崔总讲座里提到过,当时北京MOMA引进了奥地利国宝级建筑师Eberle完成设计,引进了很多当时欧洲的——尤其是德语区——很多先进的理念。
其实德国在建筑能耗这个问题上有一个叫被动房(Passivhaus)的标准,最简单的解释呢每平米每年供暖制冷等耗电不超过15度电。那这种标准更多的就是针对运维过程中的低碳的目标,也就是降低建筑使用阶段的能耗。
如果把视野放得更远一些,材料是怎么获得、怎么建造的,比如用很厚的墙体来进行保温等等。但是厚墙这个事跟低碳就有些冲突了。因此绿色建筑是个很系统的事情。
你问到定量和定性,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我觉得将来的研究绝对可以定量,计算机解放的是算力,目前人工智能未必能在人类特有的创造性工作上把人替代掉,但它可以采集、计算海量的数据,进行定量的研究。
在现阶段,我觉得所有的绿色的研究、设计过程中的计算,比如通风、日照、传热系数这些,计算机辅助我们算得更快、更细、更准,边界条件更明确、更清晰。但是对于建筑师决策,它所起到的依然是一个定性辅助的作用。
即便模拟能够百分之百精准,但是建筑使用的时候,模拟计算时设定的边界条或许会产生变化,就会对建筑的性能表现产生影响。因此,我觉得建筑师在做一个决策的时候,感性的东西可能永远存在。
但在未来,精确的定量研究可能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决策设计的方向,例如窗户怎么开,大概开多大,在技术推导的方向之上,建筑师的创造仍然有一个黑箱,艺术功底就可以发挥作用。这就是我的回答。
 崔 愷: 
宋老师刚才讲得很清楚。相比宋老师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多年经验,我更偏向于做建筑实践的,因此在工作中我并不特别追求定量研究的严谨性。但是我非常相信建筑科学的研究给出的方向以及测算的成果,相信他们提示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我觉得建筑师应该相信科学家。
这两天我跟北京建筑大学的人在讨论:未来的科技创新——尤其是绿色建筑方面的科技创新,怎样才能比较务实的推进实践工作。我们觉得有几件事是可以落实的:
其一,刚才宋老师提到了,参照德国人的管理办法,把指标分解到每一个单位,每一个建筑。我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也会做这个事,因为我们的制度特别适合摊派任务和指标。将来耗电量、用能量的指标一定是有的。如果你不做好准备,到时候必定是束手无策。
如果我们的建筑原本就采取了许多气候适应性的设计策略,例如有良好的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一年空调的使用时间减少15天到20天是有可能实现的,让我们的建筑能经得起未来的指标限制。当然了,我们不是盯着指标来做设计。
第二,建筑研究老拿不出数据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装不起传感器。好像一有传感器数据就都来了。但数据有了,可能人还分析不过来。有一天跟别人讨论的时候提到一个机器人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案例,挺有意思的:
一个机器人,装着传感器在餐馆送餐,即时采集这个房间的温度、湿度、风速、舒适度,甚至包括空气的质量。我们或许可以用实际产生的数据来督促使用者自主控制能耗、自觉应对低碳节能的要求。
还有一件我们最近可能会推进的事。我们原来参加工作的时候,有个华北标,虽然现在已经不用了,但是我们今天大部分的建筑质量标准都是建立在华北标的基础之上,还有大量的详图和构造节点来自于华北标。
我们希望将来很快能编出一本"华北绿标"。现在评价标准太多了,但都是文字和数据,从业者不知道怎么才能达到。建造一栋绿色建筑,不仅仅要有理念,还需要有可推广的基本构造技术。
定性到定量似乎隔着巨大的鸿沟,实际上我觉得还是有希望填补和衔接起来的。
 李 兴 钢 :
回应一下刚才罗晶老师问到绿色建筑的概念,也跟刚才那个同学的提问联系起来。
我理解的绿色建筑,不能仅仅只有技术含义,还应该包含了文化含义;也不能把绿色建筑理解为单纯用定量研究的方式来做设计,它应该既包含了定量研究,也包含了定性判断,甚至定性判断或许是更重要的、更高级的、哲学层面的东西。
我理解的绿色建筑,是能够使人和环境友好相处、交融共生的空间建构,或者说是最能够体现“天人合一”的建筑——或许绿色建筑骨子里与东方文化及其价值观是十分契合的。
我刚才百度了一下“绿色建筑”的定义,跟我刚才讲的想法真挺契合的:
“绿色建筑,就是在全寿命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程度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
 薛 明: 
建研院也是做最早做绿色建筑的单位之一。我想来也回应一下前面的讨论。
兴钢总的理解比较宏观且易于理解。目前,绿色的标准并不能完全涵盖绿色建筑的含义。我觉得绿色建筑的根本是以人为本,建筑本身是为了人。现在资源不够了,能源不够了,环境恶化了,这些原因不解决人们就没法舒适生存、甚至不能生存了。
但最终我们并不是要以全然牺牲生活的舒适性来换取绿色环保,而是要达到某种平衡。因此,我觉得可能绿色建筑的标准或者其他的规范导则,对于绿色建筑的内涵定义还可以适当扩大。
第二就是刚才那位同学说到的文化和技术,我一直认为这二者并不对立。所有的文化都依托于技术,文化的整个产生的过程都离不开技术。
我们最早的艺术形式是在岩石上画壁画,中国人发明了造纸以后就有了书法,宣纸适合做国画,铜版纸适合做印刷,这都是技术对文化生产的影响。刚才咱们在一楼看到的艺术作品,完全是非常现代的材料做出的造型,那些光电的效果也完全是依托现代技术的。
所以技术和文化并不是矛盾对立的关系。我们在投标或者做项目的时候认识到一个问题,从是领导到公众普遍都对建筑文化缺乏认识,总是把文化肤浅地理解为造某种型象征。建筑中的精神的要依靠物质的存在,新的技术会演化出新的形式。电影就是新技术带来的新艺术形式,现在的元宇宙或许也会带来新的东西。
作为美院的学生,我希望大家的思维更加开阔多元,能够不同层次和维度的东西放在一起思考。这是我个人的见解,也不一定对,谢谢。
 刘 恒 :
我觉得绿色建筑是更大的概念,不应该仅仅是指建筑的物理存在和物理性能。我很期待中央美术学院在更大的范畴上去思考和介入绿色建筑领域,包括结合人文关怀、地域文化等等。
定性和定量的关系问题,是我一直在研究但还没有完全解决的事。首先,我们坚信一点,建筑常常是凭直觉指引方向的。在定量研究方面,我有一个小团队,围绕着我们的设计项目做模拟研究,可能是现有工具和技术的限制,有时候我们觉得定量研究跟不上项目推进的速度。即便如此,项目完成之后我们还是会做一些测试、模拟和反馈,形成的数据会成为我们下一次定性的判断依据。这些就成为我们定性的建筑判断和决策的良好基础。
我觉得现阶段的定量研究应该是伴随着测试、总结和再判断的基础的工作,把一些东西总结出来固化成为经验。
我就简单说两句,谢谢。
 王 明 贤: 
谢谢各位的回答以及罗晶老师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提问环节就到此结束。
今天的演讲和对谈内容相当充实而精彩,我自己也获益良多,让我对绿色建筑有很多新的认识。
我觉得崔愷院士提的“绿色建筑新美学”,不仅仅是在“绿色建筑”后面加了三个字而已。“新美学”这三个字其实代表了中国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亦即对科学技术的运用和对文化的深层挖掘。
从崔愷先生的本土设计、绿色建筑新美学,到王澍先生的“重新进入自然”,再到朱锫先生的自然建筑理论以及“不完整的完整”等等,这些都是中国当代建筑师的新探索。
中国老一辈的建筑师做了很多工作,引进了西方的现代建筑理论,使之在中国的土壤里生根发芽。但是我们如何超越西方建筑师呢?我们还是需要对自己的文化有全新的认识。
不久前去世的哲学家李泽厚曾经说过,他希望有第二次文艺复兴。第一次文艺复兴发生在欧洲,把人从神的束缚和上帝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李泽厚先生认为,第二次文艺复兴应该是儒学原典的复兴。而我觉得第二次文艺复兴更可能是东方文化美学的复兴,把人从高科技、各种社会机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刚刚我提到的当代中国建筑师的这些新探索,恰恰为东方文化美学的复兴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我认为,中国的建筑师完全有可能实现新的超越,对中国建筑、中国文化、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结
 朱 锫 : 
今天从讲座到嘉宾对谈都非常有启发。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崔愷先生今天谈的不仅仅是建筑创作的问题,更是建筑教育的问题。

美院现在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就是想探索一条新路径、成“央美一家之言”,去参与建构中国当代的建筑教育。教学改革的很多的思想,跟今天讨论的主题都非常契合。
从崔愷先生的的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价值观和个人修养。我认为大学五年的建筑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培养学生价值观和的个人修养。
举个例子来说,崔愷先生谈到,绿色建筑要应对的是人类现在面临的最大的挑战,气候变化,但他的回应和思考更多的不是从技术的层面,而是从中国文化的角度切入。
“以土为本——探索绿色建筑新美学”,反映的是文化的态度,是研究人、建筑和自然三者关系的综合艺术。
从这个角度看,我觉得中国的建筑教育是可以从中国的自然哲学出发建构出一条新的路径,为世界建筑教育的发展做出独特贡献的。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艺术的文化。这里的艺术绝不简单是视觉艺术或者形式艺术,我觉得也是人和自然、建筑物之间的艺术。
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话题非常有意义。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责任感,去面对当今世界最重要的挑战。我们今天所有的建筑教育的努力,是希望能够建构一种新的建筑教育的视角,让下一代建筑学人站在更高的、更朴素的价值起点。今天演讲和讨论的内容对美院的教育学术改革带来了许多启发。
最后,让我们用热烈地掌声感谢主讲嘉宾崔愷先生和各位对谈嘉宾。感谢一贯支持我们学术活动的学术媒体-雷锋的出色工作。当然也非常感谢在座的各位老师和学生,还要特别感谢建筑学院学术部的罗晶老师、黄良福老师、张茜老师,吴晓涵老师、李宾老师等人。他们为这系列的学术活动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我们下学期会有更多的学术活动与大家相见。欢迎大家下学期常来美院。今天的学术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台下及台上嘉宾老师大合影
正文中的图片版权归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所有。
现场照片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
END
中央美术学院学术论坛雷锋纪实
《普通乡村——库哈斯在央美究竟讲了什么?》
《建筑学向何处去?——直击央美全球建筑大咖峰会(上)》
《建筑学向何处去?——直击央美全球建筑大咖峰会(下)》
《要不要为长命百岁的包豪斯“续一秒”?——央美《后包豪斯:知识分子、建筑学和社会重建》论坛纪实》
《央美“云园史论雅集——管窥东西:国际交流视野下的建筑与园林”雷锋报道》
《央美“云园史论雅集——管窥东西:国际交流视野下的建筑与园林”雷锋报道》
《矶崎新王者归来》
《了不起的斯蒂文·霍尔》
《央美“阿道夫·路斯的当代性”论坛雷锋报道 | 上半场:熊庠楠、苏杭、青锋、韩涛》
《央美建筑青年学者论坛“路斯的当代性”雷锋报道 | 下: 范路、何可人、刘文豹、朱亦民》
《李虎+黄文菁:Being OPEN 激进的诗意 | 央美中国建筑师前沿报告》
知识雷锋记者
官晓晴
知识雷锋前编委会主任
华南理工大学本硕,清华大学博士录取
直播技术
范雲横、李兆诚、向田晟、唐麟
小雷锋们与嘉宾老师合影
(左起:唐麟、向田晟、朱锫老师、崔愷院士、范雲横、李兆诚、王明贤老师、何崴老师)
特别感谢 中央美术学院 朱锫院长的大力支持,
感谢央美罗晶、黄良福、张茜、吴晓涵、李宾老师;
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傅晓铭老师的帮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