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授权全球知识雷锋特别报道。
PPT图片版权归斯蒂文·霍尔事务所所有,禁止擅自转载。
特别感谢朱锫老师及建筑学院学术策划团队提供的帮助。
“美国建筑界在路易斯·康之后,整体太轻浮、太商业化。斯蒂文·霍尔几乎以一人之功挽救了美国建筑师的尊严。
朱锫老师向斯蒂文·霍尔递送礼物 © 中央美术学院
本文整理自2019年11月10号下午2:00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斯蒂文·霍尔讲座及研讨会。赵夏瑀译讲座,王美晨译研讨会,王婉琳记录中文并编排,黄杰摄影。
文章全长23460字,阅读完需要20分钟
第一环节
斯蒂文·霍尔主题讲座
讲座主题
:建筑创作(Making Architecture)

时间: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下午1:30-3:00pm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
主持:朱锫
朱锫老师开场
尊敬的各位来宾:
大家下午好! 欢迎大家来到中央美院学术现场。今天是我们“央美院建筑系列讲座”(CAFAa Lecture Series)的第五场,主讲人是我们非常敬重的世界知名建筑家,也是我的老朋友斯蒂文·霍尔先生。
斯蒂文·霍尔毕业于华盛顿大学,1970 年至罗马深造。1976 年他加入了伦敦的AA设计学院,并在纽约市设立了斯蒂文·霍尔建筑师事务所。斯蒂文·霍尔是当今世界当代建筑师中的最重要代表人物之一,被公认为能将空间与光线细腻巧妙地溶入到特定的场所和环境中,运用每个项目自身的独特性来创造以概念为驱动的建筑设计,此外他还擅长通过设计使现代建筑项目与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浑然一体。
斯蒂文·霍尔在文化建筑、公共建筑和住宅领域的建筑作品遍布美国本土及海外。代表作有芬兰赫尔辛基的奇亚斯玛当代美术馆(Kiasma)、华盛顿州西雅图的小教堂,近十年内完成的项目包括美国爱荷华大学视觉艺术馆、英国苏格兰格拉斯哥艺术学院里德大楼(Reid)、南京四方美术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坎贝尔体育中心(Campbell)、中国深圳万科中心、丹麦海宁当代博物馆(Herning),以及由国际高层建筑与城市住宅协会颁发的“2010年世界最高层建筑”大奖的设计作品: 北京当代MOMA。2007年6月广受关注的密苏里州的尼尔森-阿特金斯美术馆向公众开放(Nelson Atkins)。当谈论到这座令人惊叹的建筑作品时,美国时代周刊这样写到“通过新建筑与原有美术馆肌理和周边环境的相互交织,他创造出一个富有萦绕魅力的作品……从今以后任何从事设计美术馆的人都应该学习他的这种设计方法。”《纽约人》(the New Yorker)这样评论:“该建筑不但是斯蒂文·霍尔目前最好的作品,更是他所有作品中最好的。斯蒂文·霍尔创造出了醒目又富有创造力的建筑形式,而它是一个宁静又令人兴奋的欣赏艺术的地方”。
斯蒂文·霍尔被授予多项建筑界最高的荣誉与奖项。他荣获了2014年日本皇室世界文化奖、2012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金奖、2010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颁发的“Jencks奖”和2009年西班牙对外银行基金的艺术类“知识奖”。2011年深圳万科中心荣获美国建筑师协会建筑荣誉奖、2010年深圳万科中心和挪威哈姆生中心均获美国建筑师协会纽约分会建筑荣誉奖,同年海宁当代艺术博物馆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国际奖”。2006年斯蒂文·霍尔获得西雅图大学以及布达佩斯的纳吉学院的“荣誉学位”。
斯蒂文·霍尔是哥伦比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研究院的终身教授,同时他也在华盛顿大学、普拉特学院(Pratt Institute)和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除教学外他广泛举办讲座及展览,还出版了众多书籍。
相信很多在座的来宾都已经熟悉“央美建筑系列讲座”的特点,即一个是主题讲座,紧接着是一个与主讲人紧密关联的专题研讨会。我们以这样的形式力求聆听到主讲人最深刻的思想,同时也让许多重量级嘉宾围绕主讲人特定的专题呈现最精彩的辩论。我们今天的活动也是这样的结构:
首先是斯蒂文·霍尔带来的主题讲座,题为“建筑创作”(Making Architecture)。
下面我们用掌声欢迎斯蒂文·霍尔先生为我们开启他精彩的演讲——
斯蒂文·霍尔主题讲座
斯蒂文·霍尔演讲
大家好,首先我想感谢我北京事务所的伙伴们,谢谢你们的努力工作。今天我非常高兴来到这里,抱歉我明早得飞往东京,甚至都来不及去北京的事务所看一眼。
早在13年前,我就认识朱锫了。我的老朋友李虎说:“你得见见这个人,他是中国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我永远不会忘记我们一起去798的餐厅,因为我的牙齿还被磕坏了(笑)。开个玩笑,但我一直关注他的一个叫做“景德镇御窑博物馆”的项目,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建筑作品,因为它包含了几乎所有我在这次讲座中将要谈到的东西。顺便说一下,这堂课的内容是关于这本书的,它是该系列的第五本书。
接下来,我将从Anchoring(锚固)这本书开始说起
我认为思考建筑理论很重要,但在今天它们却被忽视了。事实上,对于我的学生,我提出了“理论”这个词。理论是什么?今天的学生似乎任何东西都从网上获取,一切都进展太快了,所以我认为我们应该关注思考。如今,思考我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前所未有地重要。这是我们进行一切实践的根本依据。
实践不同于用一系列有组织的原则来解释和分析被定义的理论。当我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很焦虑。因为我在现代艺术博物馆有一个展览,我担心因为自己太年轻,不能很好地在那里展示我的建筑作品。这是五卷本的第一卷。它们大小相同,小而简洁,而且某种程度上都是基于差不多的概念。
但我试着继续探索,因为当你在工作中不断前进时,你的思想会成长。所以这些被分成了不同的部分。在这本书中,有38个项目,但我今天在这里只讲9个案例,而重要的是这些项目背后的思考。
讲座提纲
1、建筑:激活大脑。
这句话也曾是整本书的标题。我在Salk研究所给一群科学家做讲座的时候,他们讨论到神经科学理论已经发展得如何的先进,以至于我们可以科学地解释建筑确实影响并激活了大脑。事实上早在1944年,温斯顿·丘吉尔就说过:“我们塑造了建筑,而建筑反过来也影响了我们,”现在我们有了科学证据。我在那里和埃里克·肯德尔一起工作,他是一位神经科学家,他认为当我们思考与所处环境(也就是建筑)的关系时,我们需要运用抽象思考的能力。
2、思维/大脑/身体/环境。
如果你每天做身体锻炼,实际上它会激活你思考的能力,所以这些事情是相互关联的。大家知道身体和大脑是有联系的,有一种奇怪的,未知的联系,我把它叫做虚线。大脑如何处理和联系这些事情,这是我思考的关键部分。
3、随机/类比思维。
这不是科学问题,它发生在大脑之间的虚线空间。我们怎么描述它呢?希望大家能够买这本书(笑)。有一整章都是解释这个的,我没法在这一一叙述。但我在想一个例子,我上次在路易斯维尔做了这个讲座。这是勒·柯布西耶晚年的生活照,我相信这是一个很好的随机类比思维的例子,只要想想他在长岛发现蟹壳的那个伟大时刻就知道了。
4、光:激活神经网络。
其实,生命是主旋律,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其复杂性揭示了人类意识的结构,比如可以接受外界刺激的感受器,人脑,自然神经网络等。莱伯斯·伍兹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他六年前就离开我们了。我仍然在想他说过的很多东西,对他来说,建筑的思考部分是最重要的。
5、思维之湖:水与光。
这一章是比较私人的内容,是关于水的。众所周知,世界四分之三的构成都是水,而人体的四分之三也是水,某种程度上水在我的作品每一部分都有体现。这张照片是在六月份拍的,这是我在普吉特湾长大的地方,这是我做的第一个建筑。我的父母已经去世很久了,这所房子已经有超过45年的历史,所以我认为建筑是持久的,它一直存在。项目的关键在于,水与我们的场地、景观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做所有项目都会重视的。
6、心理空间。
当我还是学生的时候——我看到在座有很多学生——我的导师让我花了一年的时间,做一个8 * 8* 8的立方体,满足睡觉、吃饭、工作学习的需要。我画了这张图,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心理空间泡泡,我对他说,你说的一切都是务实的,忽略了真正重要的,而不是客观需要的。
7、负功能。
这一章是反映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当前领导地位的艺术品。太消极了所以你得买书来读(相关具体内容)。
8、音乐建筑学。
我认为建筑的类比就是音乐,音乐和建筑都可以围绕着你。不同于你能避开一件雕塑或者一幅画,但音乐是一种慰藉,就像建筑一样。我根据音乐作品设计了不少建筑,比如struggle house,修建于1989年,给人传达出轻重交替的感觉,选取了一段创作于1937年的音乐。我想我已经完成了四、五座基于抽象音乐的建筑。
9、社会聚光镜。
我认为建筑将成为社会的聚光镜。因此有一章叫做,社会共识,这个图书馆赢得竞标,我一会儿会再提到。
▪  皇后区里的社区图书馆
这是皇后区里的社区图书馆(2019),大家可以看到很多公寓,不同种类的外墙。我们这个时代建筑的悲剧就在于做了太多有趣的幕墙。我相信结构占到这个建筑成本的百分之二十五。你可以看到这个小图书馆的结构,但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这个演讲和我明天要在OPEN讲的以及去东京开幕的展览是有关的。那就是当你在纠结和思考着你要做什么的时候,通常需要经历很多次改版。你可以在这里看到一些完全没用的废弃方案的草图,这个图书馆只是其中一个故事。它可能本来会是一个看起来像螃蟹一样的很丑的院子,但是之后,比如说我们做了30个不同的方案,最后产生了一个我认为可以的草图。
皇后区里的社区图书馆
分析草图
当你穿过图书馆往上走的时候,可以看到曼哈顿,而移动的轨迹实际上被刻在了立面的结构上。同时,电子书和传统书籍得到了平衡。这个项目是从2010年开始的,很多人觉得我们不需要书籍,但我认为不可以没有书。我相信书,我认为电子书和书籍应该保持平衡。所以在每一个书架的背后,都有一个电子阅览桌。所以当每个人都在用电脑的时候,仍然可以看到书。
在尝试了三十种不同的方案后,我知道这个方案是对的。这是在一天之内画完的一系列草图。实际上已经是9年前了,当时真的花了很长时间。你可以看到儿童图书馆,成人图书馆,青少年图书馆,以及公共空间等,剖面显示了它建造的方式。从平面可以看到,这个建筑非常简单,一个简单的长方形,你可以从外面看到结构。这个模型在我房间的桌子上放了很多年。
方案模型
我们本来以为这个项目无法实现,它可能会落选。但我们得到了资金,然后纽约港务局出资推进这个项目。终于情况开始好转,但仍然有些我想要的无法实现。我想在混凝土里铺上气泡纸,但预算却多出一百万美元。但它还是逐渐建成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我认为在美国修房子花的时间也许是中国的十倍。
你可以看到这些书和瞭望曼哈顿的生动景象。这是儿童图书馆。这是一个小建筑,但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施工现场
▪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就在不到一个月之后,我们的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正式开放。这座建筑从1972年起就没有再加建或扩建过,它是美国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场所。因为每个美国人都想纪念我们这位伟大的总统,那是一场激烈的竞赛。所有其他的竞争者都在原来的建筑上加了一个有形状的物体。但我们说,不,它应该延伸到景观中去,这将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享受的公共空间。他们给了我们第二次机会,因为在比赛中有规定,不能修到那里,因为华盛顿特区水务局的基础设施在地面上。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方案草图
这是当时竞赛的图片。可以看到这块地在华盛顿有多重要。有林肯纪念堂,还有杰弗逊纪念堂。但这里是不同的,因为它是一个很有活力的纪念馆。所以我们希望这里能有诸如歌舞剧这样的活动,一年三百六十天都有活动,并且如果它能与景观融合,那么景观也活了起来,这是living这个词的双关意义。可以看到,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试图在河上设计一个展亭。后来在军事、工程等机构的压力下,我们不得不移走了它,把它放到地面上。但是,再后来我们设计了一座人行桥,让所有人都可以去到河边,这是我们赢得比赛的关键部分。可以看到这里有35棵树,代表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
方案草图和模型
这里有三个展馆,它们在地下都是互相连通的。所以扩建都在地面以下,想把自然光带到老建筑中。坚实的墙壁本来是没有自然生命的模型,但自然光投射进去后,就仿佛到处都是生命与活力。使用白色混凝土,这个谈了很久的合同才得以实现。谢天谢地!
这是主要的结构,整个建筑的结构都是在直接表达外形。这是建筑内部,我们对所有混凝土墙面都进行了声学处理。我们在没有用到声学工程师的情况下,自己发明了一种声学混凝土。这可能是这个建筑中最令人兴奋的会议厅之一,它也符合我想实现的——结构在会议类项目中发挥了作用。
肯尼迪中心夜景
人们可以花300美元的座位费去肯尼迪中心里面观剧,在夏天的时候,也可以坐在外面免费看同样的歌剧;在春天的时候,可以在花园里免费看同样的歌剧。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民主的想法。我想肯尼迪会对此非常满意。
这是有隔音混凝土的礼堂,还有下面所有的练习室。室外景观,有许多水池和喷泉,引入自然的氛围。那是咖啡馆。这就是回到地面的感觉。
▪  休斯敦格拉塞尔艺术学校
另一个完整的项目是去年开放的,实际上从今天算起已经一年了,那就是休斯敦格拉塞尔艺术学校(Glassell School of Art)。它由两座建筑组成。这是一场比赛。项目要求在这里建一个七层的停车场,旁边还有一栋很破旧的建筑。旁边是休斯敦美术馆(MFAH),这是一个复杂的美术博物馆,是美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事实上,这个项目是当时美国在建的最大的文化项目。
休斯敦格拉塞尔艺术学校外景
我的另外两名竞争者遵守规则,建了一个七层楼高的停车场,一个很大的停车区域。而我们冒了一个很大的风险。我说,你们不应该建一个只用来停车的区域,相反,应该在底下建一个新的格拉塞尔艺术学校,原来的学校只有4万平方英尺。
这是一座8千平方英尺的新建筑。它是旁边公园的景观一种延伸,我想这就是我们赢得比赛的原因。因为我说,这意味着你们的雕塑园将比美国的达拉斯稍大一点。休斯顿和达拉斯在互相争论,因此我想他们会很兴奋。于是我们既有了停车场,又有了一所学校。6个月后,我们竟然得到了两栋建筑的设计权,而不是只有一栋。然后我在想,我们要怎么把这个大块头做得经济又有趣呢?所以我选择了斜坡,这个斜坡使我们可以俯瞰整个学校。我把斜坡作为结构墙的一部分,整个学校被拉起来,形成了一个L型的建筑。
设计草图
预制混凝土板和玻璃面板交互并置创造了室内外的通透性,而伴随着社区和城市地平线的壮丽景色,包括斜屋顶步道在内的聚会空间将为学生和公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市民体验。在L型建筑之间的空地里有一个新的雕塑花园。这主要是给学生们提供的,设置了雕塑。他们可以在那里见面、举办活动。那里很受欢迎,还有人会去举办婚礼。可以看到这些形式很简单,但这些雕塑很重,有些重达5000磅。这些也是非常珍贵的休斯敦艺术品之一。
室内空间
这个隧道连接了新馆和密斯·凡德罗设计的旧馆。我们建造的大楼在街对面。这是他在美国建造的唯一的博物馆。我想这也是他建造过的唯一一座有曲线的建筑。博物馆聘请了几位艺术家来做这个连接隧道里的装饰设计。可以从图中看到我们的建筑与这两个馆之间的位置关系。所以我们做成了一个校园,而不是一个永远不能扩建的9层停车场。现在因为有了一个校园所有的建筑都是相互关联的,停车场在下面。

连接旧馆的隧道
我对这座建筑(休斯敦美术博物馆扩建项目)感到非常兴奋,它的主楼部分即将开放。我这里没有合适的图,但是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这个项目的灵感来自云朵一样的凹曲线,将屋顶的几何体向下推,允许自然光以精确的测量方式溜进去,这是这座美术馆的一个重要特色。这是屋顶的部分。第二个想法就是我所说的“冷夹克(cold jacket)”,空心的大管子。休斯顿的日照很强烈,因此当太阳通过烟囱效应照射到墙上时,空气经过立面,这样就减少了90%的太阳能。我很高兴我们能够通过中国的技术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在欧洲尝试过,价格非常昂贵。这样的立面使得这座建筑在夜间也会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我认为你应该去那里看看。我很自豪,你可以看到混凝土结构。冷夹克除了可以让阳光照进室内,还有很多功能。
“冷夹克”外立面
▪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这是2018年开业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同样的,在一开始,我既没有概念想法,也不知道形式应该如何。我只知道他们想要两个当代艺术的盒子。我的想法是,我们不知道当代艺术是今天还是几年前。当代艺术这个词太宽泛了,例如,在二十年代,是立体主义,在五十年代是抽象主义,到了七十年代,是概念艺术,你可以在世界各地找到伟大的概念艺术。于是我开始画很多草图,很多都很丑,但我只能坚持画下去。
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当代艺术中心
然后我画出了这组草图,可以看到这里面也有一些空间的交叉,方案的概念就是交叉。这里是弗吉尼亚州里士满最繁忙的十字路口。这边有个礼堂,上面有个展厅,所以这里一共有4个展厅。整个建筑一边面向花园,一边面向城市街道。
方案概念草图
同时,这里也是我们进入大学的一个路口,它两个路口,一个是从城里面进入,一个是大学的路口,从上面可以看到大学的路口,还有从城里街边的路口,最终是四面展开的实现了四个展厅,你可以顺着楼梯盘旋而上。这些是我们的模型照片,我们做的每个项目都有数百种不同的研究模型,我们不相信计算机。詹姆斯·迪尔曾对我说过一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他说,你不能用计算机射线简单地模拟阳光,是因为所有的光线必须要在一个空间当中才能够实现的,因为电脑当中没有办法帮你实现这种空间感,因此你没有办法体验到光线带来的效果。因此我们总是研究光和模型,而不是电脑模型。
入口分析图
建筑内部是一个花园,咖啡馆向花园开放。顺便说一下,你可以找到这个建筑相关的视频,我没有放这些项目的大量照片在这本书里。我想做是的想法驱动设计,并做出视频游戏。因此,你要么去那栋楼,要么去看视频链接。但这本书本身是关注于想法的。

建筑内部效果图
▪  伦敦马吉医疗中心
这是伦敦马吉医疗中心,位于伦敦的市中心。难点是周围有很多老建筑。灵感来自于它的历史遗址,同样也是邻居的圣巴塞洛缪大教会。它被设想为一个“船中船中的船”,装饰以彩色玻璃碎片用来回忆音乐“纽姆记谱法记法”。我思考怎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把这个建筑和音乐思想联系起来,让建筑能唤起我们的存在感,让罹患晚期癌症的病人去到那里,能形成一个社区的氛围,能感受到舒适的空间。这和我之前说的很相似,是一种沉浸式体验,就像音乐是一种非常慰藉的体验一样。
伦敦马吉医疗中心
所以我想用这个形状符号来连接历史遗迹,这就是基本的概念。结构上,分支混凝土框架内衬穿孔竹子和磨砂白玻璃。这三层楼的中心设有一个开放式的弧形楼梯,是整体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开放空间垂直排列着穿孔竹,该玻璃幕墙的几何形状,就像一个音乐的五线谱,它横向90cm宽,随着主楼梯的几何形状再沿着北立面伸展过去,同时让透明玻璃所面对的主要广场更加醒目,也成为了主入口的标志。
概念分析草图
然而,重要的是经验现象,而不是想法。我三岁半的女儿走进这样的建筑,对空间的颜色感到兴奋,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建筑内部的主要特征是,彩色抛光地板和墙壁,根据白天的时间或者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室内照明设计成有色镜片加上半透明的白色玻璃门面呈现出一个新颖的,快乐的,鲜艳的角落。该建筑顶部是一个大的屋顶开放性花园,人们在此做瑜伽,打太极,并举行会议等。室内装修都是用的竹子,这是我们今天使用的最环保的材料之一。我们所有的项目都尝试使用无毒材料。白天这个建筑向外通风,到了晚上室外的气流又会涌入,形成昼夜通风的反转。
伦敦马吉医疗中心内部
▪  普林斯顿大学的路易斯艺术中心
这是普林斯顿大学的路易斯艺术中心。同样的,我们想要的不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房子,而是一个围合起来的庭院效果。所以我们想把它拆成三栋建筑,但这些都画得很难看。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这个大盒子里集合了舞蹈厅、剧院、音乐厅、工作室,以及音乐学院的教学和研究设施的增建。这个建筑群包括华莱士舞蹈馆和剧院;由赫尔利画廊、行政办公室和其他工作室组成的艺术塔;以及新的音乐大楼。三栋建筑被整合在一个地下大厅,一个8000平方英尺的开放室内空间,可以进行多样的艺术活动。大厅之上是一个有水池的室外广场。自然光透过水池映射到地下大厅中。
普林斯顿大学的路易斯艺术中心
我们还用混凝土做了模型。所以建筑里大量运用混凝土这种材料,还有最大的建筑本身的石头覆层。新音乐大楼的概念则是“悬挂”,在大型的管弦乐队排练室内,每个练习室都被悬挂在钢棒上。每个独立的房间相互隔离,保证了声学共振的品质。(此处霍尔播放了一段关于此项目的视频)
混凝土模型
▪  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新视觉艺术学校
接下来是
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新视觉艺术学校
,正在修建中。你会注意到场地上有很多非常大的树。这是我们开始时的一些草图。众所周知,富兰克林在雨中放风筝发现了电。我们因此想到类似于风筝的漂浮物,因此有了一系列的图画,它们是一种紧密的漂浮的形状。底下那层用玻璃来营造上层的漂浮感。那些粗壮的树,它们会影响建筑的造型,它们会在周围形成一个个半径圆。这是有意思的,这个想法将所有人联系在一起,连校长也称赞这是个明智的想法。好在我们想做的一切都进行顺利,艺术学校同意了我们加入水池的概念,因此三面墙受到了影响。有的是凹的,有的是凸的。因为校园有缺水的问题,所以这个水池也是一个储水装置。湖面倒映建筑。

富兰克林与马歇尔学院新视觉艺术学校
设计草图
几天前,我在那里看到了拥挤的小树,然后可以看到建筑的基本几何结构。那里也是一个亚米希小镇,所以我很兴奋他们找到了承包商,符合我们想要暴露的木材结构纹理。它仍然像一个风筝,我们把桁架结构也暴露出来。可以看到那些还在上面做打磨的人,你们可能不知道亚米希人,他们骑着马和四轮马车到处跑。他们穿着黑衣服,对自己的饮食和行为有着宗教信仰。但他们很有行动力,大概一周半就完成了工作,就像中国速度一样。
施工现场
▪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
这是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爱因斯坦最后工作的地方。爱因斯坦一直在这里工作,直到1955年去世。这是新的建筑,一个所有学者都能聚在一起的地方。目前,他们有很多教室,礼堂,但这个小校园里没有可以坐下来见面的地方。所以这是一个很理想化的项目,它只是试图连接科学家,这是主要的想法。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左右滑动)
设计草图
我的奇思怪想特别多,这是我设计的草图,科学家、人文学家、艺术,还有不同的空间的暴露、光线的暴露等等,这些不同概念互相交织,人文学、科学各有互相交织,但这些图都不是好的形式。最终还是觉得用铜制屋顶放在老建筑上面效果最好。另外一件事是曲线的概念,弯曲时空的概念,就是爱因斯坦今天仍然有效的相对论。那么怎么做这个几何图形呢?也就是说,你可以让一条曲线穿过另一个形体,这样就会得到一个空间。就像棒球的运动轨迹一样,当一条曲线通过另一条曲线,便会得到空间曲线。
屋顶光线分析图
这是我们在比赛中展示的草图,这些弯曲的屋顶形式会带来不同种类的光线。从总平上可以看到,它与校园里其他建筑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们想到这个建筑将会充满空间曲线,这是关键的想法。可以看到它正在建设中,这些是预制的混凝土墙,是外结构,很好很厚里面有绝缘层。我必须和所有的权威人士确认才能验收这个房子,我得到了双方的同意(笑)。
 和爱因斯坦一起工作
▪  实验建筑
接下来是另一个小视频,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实验房子。我们在两年前开始,从一个纯粹的,比如说,关于球体相交的抽象实验开始。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建筑,它有九百一十五平方英尺,全手工打造。(此处开始播放关于此项目的视频)
▪  非洲某学校图书馆
下面是补充的另外一个项目,是我在非洲做的第一个项目,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去过非洲。感谢韩国首尔的客户。(这张与狮子的合影)有点吓人。
斯蒂文·霍尔与狮子的合影
这个项目是一个新的校园,而图书馆将是新校园的第一部分。所以我首先想让校园是适宜步行的。所以我有了这个想法,让校园变得非常密集。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图书馆,其他的建筑正在缓慢的发展,一切都可以步行,都是步行的距离。还有一个极端的问题,就是缺乏电力和大量开田垦林,因为人们试图通过砍伐树木来获取能源。所以通过屋顶提供更多电力是我的第一个想法。于是我去找我的工程师,我说,看,这是一个在马拉维的图书馆,人们一天挣不到两美元。,这可能是地球上最穷的国家之一,我们怎么才能让建筑有所回馈呢?所以这个形状会最大限度把自然光引入室内。然后我可以把100%的电力放在这两片叶子上,而其他的树叶将为校园的其他部分带来更多的电力。
设计草图
然后我有一种感觉,我想让它变得特别。风吹过的时候,草会有这样的波浪,这样就形成了一个6万平方英尺的中心。所以建筑会有一个中心,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中央花园和整个组团。
微风习习,竹帘上还会爬上昆虫,太棒了。而且室内温度也从来不会太热或太冷。这些结构是韩国制造的,我们设置了一个织物太阳能板在上面。所以这是一个室内的舞台。因为对竹子进行了切割,所以它是半透明的,可以屏蔽掉外面的昆虫。
方案模型
这是他们建造的第一个临湖建筑。当地人跳舞对我举行了欢迎仪式。当我看到他们站在门口时,我感到很惊讶,他们怎么能那么高兴呢?所有富人看起来都很生气,而这些人却很开心。但是我认为这些人比那些特别富裕的1%的人更幸福,我们总是看到亿万富翁的自杀。总之我认为,在那里的经历真的很棒。顺便说一下,他们安排我和马拉维的总统进行了一次特别会议。他让斑马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他说,我非常感谢这个建筑。
接下来我即将去东京,举办一个关于建筑的展览。这是一个关于水彩画的展览,一个关于随机思考的展览。墙上的布面印着正在建造或正在制作的东西的黑白照片。这次展览中没有建筑图纸,我对此感到非常自豪。全是模型和推敲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前所未有地觉得表达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认为人们从计算机绘图到建造太快了,我想这就是为什么如今有这么多的房子被很快盖出来。总之,这是这是一种诊断。
东京的建筑展览海报
之前在上海的展览办得特别好,很高兴他们能给我们提供空间做这样的展览,我当时没有办法亲自过去,但明天我会亲临在东京的展览。

很高兴今天能借给大家演讲的机会,回顾这些不同类别概念的思路。但也许大家觉得今天一下子讲了太多的内容。如果你们不记得其他的,也许应该记得第三个,随机类比思维,因为这是一个特别的词,随机。朱锫说随机这个概念可以翻得出来,那么希望大家只记一个的话就记住它吧!谢谢!
赠送礼物
朱锫:我不知道在座的学生和老师们听完讲座之后有什么感想,我觉得在斯蒂文·霍尔勤奋的工作背后,给我们展现了超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真的每天早上起来都有创作的构思,比如今天早晨我们的第一个沟通短信,他就告诉我他在画水彩画,真的是非常地勤奋。同时我从斯蒂文先生早年的《锚固》(Anchoring)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考,就是特别强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种东方的自然观让我非常敬佩,同时这也是我们之间的一个联系,为了感谢斯蒂文先生,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个礼物,就是“斯蒂文·霍尔”五个字的中国篆刻印章。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斯蒂文·霍尔动情的演讲。
第二环节
专题研讨会
研讨会主题:锚固、知觉与建筑现象学(Anchoring, Perception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
时间: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下午3:00-4:00pm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
特邀建筑学者:崔愷、王明贤、Per Olaf Fjeld、Karl Otto Ellefsen、支文军、周榕、李虎
特邀艺术家:邱志杰
特邀哲学家:汪民安
朱锫老师开场
接下来马上就开始学术活动的下半节,我们请了一些中国非常重要的学者和嘉宾,让我来介绍一下参与讨论的各位嘉宾:
首先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查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及总建筑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创始人、著名建筑师崔愷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视觉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王明贤先生;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教授、挪威王国骑士勋章获得者Per Olaf Fjeld教授;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教授Karl Otto Ellefsen;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主编支文军先生;
建筑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央美院视觉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著名评论家周榕先生;
最后一位也是我们今天最年轻的一位是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著名建筑师李虎先生,他曾经是斯蒂文·霍尔最亲密的战友和合伙人。
这一次我们还特邀了非建筑领域的一些学者,包括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学长、教授、著名艺术家邱志杰先生;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哲学家汪民安先生。
下面有请各位学者走上前台开始我们的研讨会——
朱锫:刚才斯蒂文先生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演讲,介绍了他的作品以及其中反映出的一些思想和理念,我期待今天的研讨会我们能聚焦“锚固、知觉和建筑现象学”的主题,所以希望大家能不仅回溯斯蒂文·霍尔的建筑创作,以及其所映射出来的知觉现象学的思考,也能延续2008年中国学者所做的“现象学和建筑”的研讨会中所谈到的话题,以差异的立场来进行讨论,大家可以以中国当代实验建筑语境为基点,从具体的个人经验和实际出发为我们这场学术研讨会带来精彩的思维碰撞。那我们首先请崔愷院士发言。
崔愷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勘查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名誉院长及总建筑师、本土设计研究中心创始人、著名建筑师
崔愷:谢谢,非常荣幸参加今天的演讲会。
斯蒂文·霍尔先生是非常著名的国际大师,虽然没有作为建筑师合作过,但是我自己和他以往的创作也有一些多多少少的交集。比如像当代MOMA项目北京审查会的时候我也是专家,当时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过去我也偶尔参与住宅类项目审查不过后来都谢绝了,因为大多数项目都毫无乐趣,都是不断地在城市当中为了资本,当然也是为了人们的生活去做的一些简单的建筑。当我看到斯蒂文·霍尔先生提出的方案时确实惊到了,就是感受到,噢,原来住宅也是可以以这样一种欢快的心情去构建,我记得他当时画了一幅手拉手的水彩画,用这样的方法来表现一种社区的精神,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那之后我也看过斯蒂文先生为万科总部设计的建筑,好几年以后,我在深圳看一组当时金融中心的国际竞赛,虽然那个建筑后期有很多的变故,但是当时矶崎新先生作为主席,我记得朱锫也在现场,我们一起评审,为深圳未来的重要公共建筑进行构想的时候,看到了斯蒂文先生的设计提议,也觉得很不错。后来青岛的一个文化中心项目我也一直很期待,但是也发生了很多变故,我并不是项目评委,而是有一次到青岛去的时候,政府给我看了几个入选方案然后问我的意见,我记得都是大师方案,包括OMA和扎哈·哈迪德的方案,各有特色,但实际上我当时心里很明确,就从对空间和场地的认识以及对未来城市的贡献来讲,我觉得斯蒂文先生的方案应该是最好的。
所有这些经历使我认为,“开放”是一个对中国建筑师、中国城市非常有价值的关键词。当然后来李虎的事务所名字就用了开放建筑。确实对我而言一直有这样的深刻印象,就是如何在创作的时候使建筑具有向外扩展的能量,同时也对场地有一定的开放性思考。这种开放可能对自然环境很好,对城市环境很好,当然对人们的交往也很好,所有它可以有很多很多的向度。所以每次我看到像斯蒂文先生这样的设计想法都非常感动,并且受到很多启发。但是有时候,当看到这些建筑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开放性,我会产生怀疑,包括我们自己在设计当中会遇到一些评审或者业主,也会担心类似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这样的城市语境下,有很多原因造成了不太开放,不开放的原因多于开放的原因,也是常常碰到的一些很奇怪的事情。后来我想明白了,建筑的寿命很长,建筑在建成的那天起,就要服务未来的很多年,如果我们因为现在的某种原因选择不开放,就失去了为未来开放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讲,我觉得建筑师作为空间设计者应该为未来考虑,为未来的社会发展、未来的创新、未来的文化兼容性考虑。这是我特别想提到一种感悟。
我一直特别关注、赞赏斯蒂文先生的作品,但是今天又看到了另外一种开放的方式,从初步的几何形体推敲,到建筑脑洞大开的构成,到最后完美的呈现,我觉得斯蒂文先生真的是把国际建筑学又向前推动了。对于今天在座的学生们,尤其是美院的学生来讲,应该可以收获许多视觉艺术方面的思考,谢谢大家。
朱锫:谢谢崔院士。大家都清楚,崔愷是中国最重要的建筑领军人物,实际上早在九十年代,我们还比较年轻,刚做建筑师,那时候我们大家就都会去参观崔院士的项目。这么多年过去了,崔院士还创立了本土建筑研究中心,其实和刚才斯蒂文·霍尔谈到的很多建筑背后的思考有很强的共性,也就是强调和特定的自然、环境、场所发生关联。所以我们也非常感谢崔愷先生所作出的贡献。
接下来我们把接力棒交给李虎,也是场上最年轻的一位建筑师,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他的成长很快,但可能不是所有人都知道他和斯蒂文·霍尔曾经以一种师生的关系有过一段非常紧密的合作,我想他对斯蒂文·霍尔可以说是有最深的了解。
你可以从你和他一起工作的经历,或者是你现在作为独立建筑师的角度,跟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你的感悟。
李虎 
OPEN建筑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主持建筑师、著名建筑师
李虎:谢谢朱院长给我的任务。刚才崔愷老师提起十五年前的事情,唤起了我的记忆。我记得很清楚,当时突然接到通知,要来首都汇报当代MOMA的项目,当时机票通通都卖光了,所以只能途径巴黎飞至北京,下了飞机直奔评审现场,本来我是很紧张的,因为那个项目能批下来难度很大。但是我记得一进屋子看到崔愷老师,我就放心了。其实很多事情的发生看似偶然,但任何一个重要作品实现背后都有些很有趣的原因。
我和斯蒂文·霍尔认识十九年了,将近二十年,我们之间的沟通有时候不用过多的语言,或者是一些很简单的语言,设计嘛,很多时候就是超越语言表达的。但是因为今天在美院,我想谈一下斯蒂文·霍尔可以给我们年轻人带来的一些启发。以我们相识二十年的经验来看,我提出几个关键词,没有什么先后顺序。
第一个词是Integrity,可以理解为一种真诚,只有遵守一些底线,才能对抗一些诱惑,这非常重要。
第二个是勤奋,刚才朱院长也有提到,我认为这种勤奋不光是体力劳动上的勤奋,不仅仅是每天早上起来画水彩那么简单,在我看来几乎像是和尚的修行,就是那种宗教的修行,这个认识对我影响非常重大,我也把工作当作一种修行,修行的状态能帮你抵抗来自方方面面的困难、痛苦和折磨,带来一些快乐。建筑是一个研究和探寻的过程,即Research & Search,我记得斯蒂文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会在周日阅读《纽约时报》的科学板块,不知道现在是否还依然有这个习惯。其实他一生都在不断地探寻,从他讲座中也可以看到来自科学、哲学、文学、艺术、音乐等其他各个方面的启发。
另外一个关键词就是Patience,耐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我记得我为斯蒂芬工作了两三年的时候变得非常自大,有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里对我说“你头变大了”,这一点我记得很深刻。因此耐心非常重要,我相信这一点对每个行业都相通,但在这个行业尤其重要,你得有十足的耐心,去慢慢地修行。
当然斯蒂文确实有很多秘密了,我相信我们能成为二十年的朋友肯定是有一些共同之处的,比如有时候我走过他桌前,那儿总会放一本柯布西耶的书,其实平常往往是不同的书,但柯布西耶的总是被我赶上,这是我们共同的英雄,所以在这一点上我们有很多共同的语言。
斯蒂文·霍尔当然是一个不可复制的伟大建筑师,解读起来有些深奥,但可以给学生们带来很多启发,尤其是当今这个充满诱惑、迷茫、信息过剩的建筑界,大家一定要去寻找自己相信的东西。谢谢。
朱锫:非常感谢李虎,接下来还有一位和斯蒂文相识很久的好朋友,就是挪威学者Per Olaf教授,他参与了很多建筑的重要活动,和斯蒂文有很多的交往,也有很多共同的志向和趣味,比如Olaf教授曾经作为路易斯·康的学生,也给他工作过。所以接下来我想请Olaf教授谈谈他的想法。
Per Olaf Fjeld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教授、挪威王国骑士勋章获得者
Per Olaf Fjeld:谢谢邀请,我来到这里有些凑巧,但是今天听到斯蒂文·霍尔刚才的演讲非常高兴。斯蒂文是非常独特的建筑师,他是坚信建筑的一个人,并非出于商业兴趣,他深信建筑,以及建筑生产,是有关内在的。建筑是有生命的,有灵性的。如若没有这样的信念与精神联结,没有这样抽象的物理空间存在,我们或许将难以继续生活。
斯蒂文使这一点清晰可感,这不仅表征在他的宣言上,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这些远非单纯视觉层面的呈现,比如恰当的材料运用与漂亮的建筑细部,而是有一种能以自己的方式感动我们的东西。路易斯·康曾诗意地讲过,建筑是人类的延伸。建筑自身内含宇宙。我认为这种诗意的观点在斯蒂文·霍尔的作品上同样成立。
斯蒂文的独特之处在于,他通过观照自我与个性将作品向前推进。在他大多数的行动,他的思维,他的信念中,他认为建筑是有能量的,能够把问题向前推进,这种推进是我们不曾见过或经历过的。在这个维度上,我觉得他作品的有趣之处还在于,他能在很多很多年间中不断地改进自己的作品,他总能不断前进。极少有建筑师能够做到自我更新,不断探索,观察宇宙及人类社会文化所发生的变迁,同时把自己关于建筑的理解落实在当今的建筑生产中。
我认为今天的建筑师有很多的问题。但就我认为,最重要且与斯蒂文·霍尔息息相关的是,是创造力。如果我们想为后辈做点什么,那就是激发创造力。斯蒂文的创造力是全方位的。全面激发创造力基本上是我们唯一的机会。如此我们才能够有能力来干预,并解决未来面临的问题。假设没有这样的创造力,我们只会不断重复过去所犯的错误,甚至察觉不到我们正在重蹈覆辙。从这个角度上说,我觉得他的建筑非常有前景和诗意。将创造力在各个层面上更好地激发出来,是我们面前真正可以倚仗的工具。
与其同时,我们还要另做一个对自然的定义,今天当我们谈论自然时我们在谈些什么?这之间真正的关系是什么?这对于项目而言可能是一些空泛的想象,但仍然是有所帮助的。今天我们很多人认为技术胜过了建筑,但我认为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我们对技术如此迷恋以致于我们无从真正理解自然。我们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如何看待紧密连接着材料、工艺的地域性?斯蒂文·霍尔从来没有忘记这种场所与建筑之间的个体联系。
我们所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虚拟空间,即数字空间,与实体空间之间的关系。我们从何种角度才能真正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绝大多数人来说,Iphone,手机就是那个虚拟空间。我们又是怎样与实体空间产生真正联结的呢?实体空间只是为虚拟空间服务的吗,或者我们怎样联系这两者?从这个角度上讲,斯蒂文·霍尔今天向我们展示的最后一个建筑,真实而又美好展现了实体空间的魅力和能量。对我们而言,既有趣又颇具挑战的是,存在于实体空间、虚拟空间和有生命力的建筑间的真正联结究竟是什么?谢谢!
朱锫:特别感谢刚才Per Olaf教授今天所讲的内容,特别是与当今中国所面临的和自然、气候相关的问题。昨天和斯蒂文·霍尔讨论的时候我们聊到一个共识,就是无论身在何处,科技如何发达,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还是全球的气候变化。所以作为一个建筑学者、学生或者老师,我们应该具有这方面的意识。接下来我想请我们实验艺术学院的院长、知名艺术家邱志杰先生来谈谈,大概从九十年代开始他就对哲学感兴趣,听了很多哲学的课,也涉及到一些现象学的问题,所以我希望你能从艺术家的角度给我们谈一谈,斯蒂文·霍尔作为一名艺术家,其创作带给你的感受。
邱志杰 
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著名艺术家
邱志杰:朱院长为难我了。找我这样一个外行来听课,其实我们艺术家通常很恨建筑师,因为他们经常把美术馆设计成一个最大的雕塑,我们怎么在一个雕塑的肚子里搞艺术?这使得我们常常对建筑师有一种又爱又恨的心理,我们希望他们把美术馆设计的既好看又好用,招揽更多的观众,让艺术品的能量爆发出来,但是建筑作品自身往往又成为了最大的艺术品,干掉了我们所有作品。
刚才听了斯蒂文先生的演讲我非常激动,我意识到他真的把每一座建筑都当作一件雕塑来做,甚至我觉得他的作品非常像新柏拉图主义的雕塑。米开朗基罗曾说过“我的雕塑本来就在石头里边,我只不过把多余的东西去掉了而已。”斯蒂文·霍尔的作品也会给我这样的感觉,即那个雕塑本来就应该存在于那样的环境里。在看斯蒂文的作品的时候,我反复地想到胡塞尔的“生活世界”这个词,就是那种跟整个城市、或是一片森林嵌合的感觉,比如那个叫做“社会聚合器”的皇后区猎人角图书馆,就是在整个城市的语境之中,持续地嵌入这样一个实体,这种实体的基础其实是思想。
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里,我们今天所能够用语言描述的、用思想触及的世界已经是用我们的经验整理过的,这样一来,这个世界就是由我们的思想共同参与构造的,这样就打开了一条我们可以直接用想象参与世界空间建构的一种途径。
大家都很感兴趣他画的那些水彩画,我注意到他常常在图上直接标注一些概念,不只是材质和功能,而是“诗学”“科学”“身体”这类词语,他其实跟我一样是画地图,只是用了一个思维导图的方式,作为空间想象的基础,在思想地图的基础上去构造一套生活经验,然后很自然地把空间的穿透和交错、光影的变化都组织在这样一个思想结构里,让我非常受启发。这会让我想到维特克斯坦曾说过“可以说的东西要说清楚,不可说的东西要保持沉默”,但是不管是对艺术家还是建筑师,这句话都要改成“可以说的东西要说清楚,不可以说的东西也不能保持沉默,而是要去把它做出来”。霍尔大概就是做出了这些不可说的东西,翻新了我们这个世界的样貌。
最后有一句话很想跟年轻的朋友们分享,霍尔的作品,没有一件是“行活儿”,甚至可能本来是“行活儿”的项目都能做成作品,这大概就是李虎所说的,用修行的态度来工作的结果,这对我们年轻人是非常大的启示,谢谢。
朱锫:很感谢邱志杰教授,那么谈完了艺术、哲学,我们再谈点更具体实在的。大家都知道,中国在90年代末期,所谓的实验建筑一直是一个很重要的学术方向,中国特别是当代的这批建筑师都参与其中。特别是王明贤先生,今天王明贤先生也在场,你听了斯蒂文先生对于创作及其背后所思所想的讲述,能不能给我们谈谈,中国未来是不是会有新的实验建筑的诞生?
王明贤 
中国艺术研究院、建筑与艺术史学者、中央美院视觉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
王明贤:
刚才听了斯蒂文先生的讲演很有体会,我想到2002年,斯蒂文先生和张永和还有李虎创办的一本名叫《32》的杂志,那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杂志,当时张永和还跟我讨论,说这个杂志在中国会很有发展前途,我们还专门在北京办了发布会,可惜这本杂志昙花一现最后无疾而终了,但从那时起我就发现斯蒂文先生其实是一个建筑思想家。

实际上在20世纪下半叶,整个世界的先锋建筑思潮非常活跃。比如1960年在世界设计师大会上,日本青年建筑师就提出新陈代谢,在国际上引起很大的震动;1961年英国建筑师彼得·库克和他的合作伙伴就创办了《建筑电讯》杂志,也对未来的建筑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影响。1966年文丘里发表了《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其实是对现代主义的颠覆,还有比如矶崎新先生一直坚持建筑写作和研究,艾森曼也创办了《反对派》杂志,进行关于建筑知识体系的研究,以及在变换的时代对纯建筑形式的研究,这些都是很值得我们中国建筑师思考的。
但是目前国际建筑发展情况和我们想的不一样,在中国,我们意识到青年建筑师好像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所以我们在中国深圳前海发起“国际青年建筑师先锋”活动,央美也在进行“新实验建筑”项目,辐射范围并不仅仅只是中央美院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青年建筑师,而是整个国际范围的青年建筑师,但是我在想,如果没有这种建筑研究、写作、出版的热情,可能建筑就真的会变成了“行活儿”,从而失去思想。刚才斯蒂文先生的讲演,从锚固到谈到场所精神再谈到现象学,可以看出这些思想其实对他的建筑创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也想请教斯蒂文先生,现在国际上,比如美国和欧洲,青年建筑师还有进行创办建筑杂志、出版、建筑写作、学习研究的兴趣吗?因为斯蒂文先生是美术馆设计的高手,我还要顺便请教,您对于中国现在美术馆和艺术空间的设计发展有什么看法?对于未来的美术馆设计发展前景又有什么看法?
朱锫:谢谢王明贤先生。斯蒂文,你可以回答一下他的提问吗?
Steven Holl 
斯蒂文·霍尔:这个关于青年建筑师和实验建筑的问题非常重要。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一堂,同样也是因为稍后会发布的UED杂志。这本杂志是当下最为重要的建筑杂志之一。大约五到七年前,最初创刊于西班牙的《El Croquis》(建筑素描)曾做过一些尝试,但由于种种障碍,目前在美国只有两本主流建筑杂志,都比较商业化,内页的广告全都是卖电梯的,很多时候这两本建筑杂志被巨型商业大楼的宣传所垄断。
青年建筑师存在着一场危机,他们毕业后要偿还高昂的学费,因而他们会选择为设计办公大楼的事务所工作,他们眼前所看到的是这样的杂志,并且一开始就做这种办公楼项目,现在处于一种退步的状态,青年建筑师没有余地去做缜密的思考,也没有空间去进行建筑实验。
因此我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这里,我认为UED杂志从设计装帧到内容编排都体现着他们的使命感,他们出版了很多文稿而非只有图像呈现。如你所见,网络上所见的大多是图像,比如Dezeen、Archdaily,它们呈现海量的图像,却很少有深刻的文本。因此,当我们有机会制作一本杂志时,我们尝试用《32北京/纽约》的杂志,我们有主张,有探索。这可能才是该给年轻一代宣扬的。我在纽约跟T Space画廊合作,一起的还有Month of July的6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我们关注概念,以及思想,我们希望能够让建筑师,更深刻地通过文字去反思,而不是被这种巨型建筑事务所牵着鼻子走。
对我而言,追求体量巨大的事务所是建筑界的致命问题之一,每个大事务所都想拥有200甚至300名建筑师雇员,这事实上严重阻碍了他们的思考。因为他们时刻感到苦涩的竞争压力。所以我认为小规模的建筑事务所是更适宜的。朱锫的景德镇御窑博物馆是令人启发的建筑作品。建筑的各个维度,及其与社区和地域的关系,场所的历史都能融合在一个较小尺度的博物馆中。我认为这样的建筑更像一首和谐的乐章。同样地,也包括更多思考材料的交接与概念的细化表达。这才是我们应该引导年轻人去思考的,而不是只顾着运营事务所,建一个又一个摩天大楼,200米或者300米高,跟生命或人类生活毫无关系,谁在乎这些呢?抱歉,我讲得太多了。 
朱锫:不长不长,你还需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正如王明贤的提问,你如何看待未来的美术馆建筑? 
斯蒂文·霍尔:我认为在未来艺术可能会随处可寻,特定的美术馆也将不复存在,或许届时只有艺术本身了。这也是我所尝试的,当我在设计一座美术馆时,我尝试将它打造为一个艺术品,将所谓的艺术体现在所有的作品当中。博物馆的概念其实是很麻烦的,因为由于尺寸等限制,你没有办法把想要放进来的艺术作品放进来。为什么要做艺廊,或者把所有的艺术限定在艺术馆中呢?艺术无处不在,我们不应该把它们限定在一起。
支文军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时代建筑》主编
支文军:各位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参加这场研讨,听了斯蒂文·霍尔先生的演讲,我非常感动。斯蒂文先生这些最新的作品,每一个都对我冲击很大,由于这些建筑都是最近完成的,所以非常遗憾我都没能去看过。但是在过去二十年我走访过很多他的作品,《时代建筑》也刊登过很多,我还亲自拜访过斯蒂文的纽约事务所,见到了他本人,尽管有了这些基础,今天我听他的作品讲演还是非常地感动。在演讲中,他一开始简单地罗列了一些理论,到具体作品介绍的时候,却是非常简单,没有掺杂太多理论,尽管如此,我还是觉得,他的作品之所以让人感动以及斯蒂文先生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建筑师,最重要的就是他对理论和思想的关注和思考。斯蒂文先生最重要的图书和作品是非常紧密交集在一起的,有时图书的思想促进作品,有时作品推进思考,所以他是目前世界职业建筑师中对理论最关注的、出版图书非常多的一位建筑师。斯蒂文先生对现象学理论思想的关注,促进了他对建筑设计的思考。
现象学作为哲学思想和体系的一支,对当代世界建筑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建筑现象学开始有所研究,刚才王明贤老师提到的那一批实验建筑师,他们的部分思想源头也是来自于现象学。所以在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仅仅是建筑理论、历史学者还有很多建筑师投入对现象学的关注,这样的热潮迄今为止仍经久不衰。我来之前大概检索了一下知网,对现象学的研究大概八、九十篇之多,频度一直持续到2019年,我相信这种对现象学理论的关注会一直促进建筑学的发展。斯蒂文先生的作品让我非常感动和记忆深刻之处,就是其理论和建筑的相互促进的关系。
2008年《时代建筑》杂志结合中国现象学研究会和一些哲学家、现象学家召开了重要的“现象学和建筑”研讨会,两天的会议有很多成果。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年,但是希望大家可以继续关注。《时代建筑》2008年第六期是以研讨会为基础的一本《现象学与建筑的对话》专刊,这些研究至今仍对我们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思考。非常谢谢。
朱锫:非常感谢支文军先生,刚才他谈到了2008年重要的“现象学与建筑”研讨会,我想跟学生们简单解释一下现象学,所谓现象学的属性,就是可以被我们的所有感官感知的。比如刚才斯蒂芬先生的很多草图,都是在通过塑造各种各样的声、光甚至是触觉、嗅觉的条件来达成感知,他一直在做主观与客观、思想与现象、大脑与感官的结合。中国的很多建筑师,无论自觉与不自觉,早期的实验建筑确实都深深地受到了现象学的影响,比如对自然、环境关系的考虑,特别是其中关于东方的传统哲学、中方美学的想法和现象学有着直接的连接。
谈到现象学大家都知道在清华有一门特别重要的、最受欢迎的一门课《建筑评论》,原来是关肇邺先生执教,我记得以前我们上课,关先生曾说他讲课的标准是,他没去过的地方,或者不是他亲自拍照的地方他就不会给大家讲,这一点我印象很深。现在周榕教授是这门课的掌门人,不知道是不是还有这样的坚持?周榕是在我认识的人中,几乎走遍了全世界每一个重要建筑角落的一个人,那我就想请周榕从你的角度给我们谈谈你上课分析过的斯蒂文先生的作品?比如从刚才我们看到的斯蒂文先生对光、结构形式、材料的重视,特别是他经常谈到的“视差”的体验的角度,或者是和路易斯·康的关系的角度?
周榕 
建筑学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中央美院视觉高精尖创新中心专家、著名评论家
周榕:我特别同意刚才各位嘉宾的话——斯蒂芬·霍尔的确是一位伟大的建筑师。但他的伟大并非凭借今天讲的作品,三十年前他就已经是伟大的建筑师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把美国建筑界在路易斯·康去世之后,留下的巨大的意义空白给填补上了。这件事确实和综合大环境有关:上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建筑界洋溢着一种特别轻浮的、商业的、乐观主义的态度。特别是在罗伯特·文丘里之后,美国建筑师已经不再追求意义了,他们用符号来取代意义,来取代建筑去往深刻方向的努力。大部分我们熟知的美国建筑师,包括得了普利兹克奖的建筑师,例如菲利普·约翰逊、凯文·罗奇、贝聿铭、理查德·迈耶、弗兰克·盖里、罗伯特·文丘里、汤姆·梅恩等,他们已经放弃了对深度的探索,放弃了对建筑作为人类能创造的最大“存在物”的、一种具有深刻性、可能性的思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建筑师都是冲刺型建筑师,他们往往直接冲向终点,在起点的时候甚至都不等发令枪响就开始抢跑,一路狂奔,到了终点还要多跑几圈。
但斯蒂文·霍尔不同,他站的是哈姆雷特的生态位——他是犹豫的,他是在起点不肯贸然往前跑的建筑师。他的早期作品我特别喜欢,有一种阴郁、犹豫、欲言又止、不肯往前走的气质,就像一团痛苦的胚胎。我特别喜欢他在建筑中营造的那种岔路感和非方向性,就是所有的路没有一条提供准确的、明确的、结束性的答案。和其他被自身风格固化的建筑师非常不同,那些建筑师仿佛一下子就走到了终点,而他永远在起点徘徊,这一点特别重要。
我确实在《建筑评论》课上每年都会讲到几个我亲自去过的斯蒂文先生的建筑。我会在承接卡洛·斯卡帕之后讲到,比如华盛顿大学的小教堂。90年代后期风靡美国建筑院校,几乎成为美国建筑学生的圣经。还有早期他在纽约做的画廊,其墙体的每块板都可以打开。还有MIT的学生宿舍,用虫洞的方式来处理公共空间等等,这些项目都是我非常欣赏的。
在我看来,斯蒂文·霍尔先生的作品不仅仅是对光的运用,光只是他的一个工具,重要的是他在探索建筑作为“存在物”的朦胧的可能性。有趣的是,他的建筑就像一个磨盘,在轧血磨肉,不会让你特别轻易地达到高潮——即一个认知上清晰的点。类比可以看看扎哈·哈迪德,她早期的作品也是饱含痛苦的,但是到了后期就已经彻底剥离痛苦、挣扎和矛盾了,直接冲到形式终点,是一种跃迁型自我圆满的建筑师。相形之下,斯蒂文先生能够长期保持这种探索的状态特别了不起。
总的来说就是,美国建筑界在路易斯·康之后,整体太轻浮、太商业化了,斯蒂文·霍尔差不多是以一个人挽救了美国建筑师的尊严,谢谢。
斯蒂文·霍尔:我真的是受宠若惊。
朱锫:今天在座的除了建筑师学者外,我们还特别请到了汪民安教授,他是一位哲学家,他有一本书叫《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我觉得这和现象学息息相关。在斯蒂文先生的很多作品中,他都会谈到一个小人或者几个小人,实际上他一直在讲述尺度、空间和人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感受。所以接下来我们请汪民安教授从哲学的角度来跟我们分享一下他的看法。
汪民安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哲学家
汪民安:我对建筑真的是外行,十几年前我确实曾经对空间理论做过一点研究,但是还真跟现象学没有太大关系,支老师那时候开“现象学与建筑”大会的时候也没邀请我,说明我不是搞现象学研究的,我研究的是法国后结构主义,就是福柯、德勒兹他们这些人,他们的理论之所以能够成立,就是因为站在了现象学的对立面,批判现象学而进行发展的。
但是我今天看了斯蒂文先生的作品包括这些图,我有一些简单的感想。我觉得他的作品有很强烈的梅洛·庞蒂的现象学色彩,梅洛·庞蒂的现象学和德国的现象学非常不一样,他最重要的特点是强调身体对于外界的感知,这一点和笛卡尔(René Descartes)非常不一样,对笛卡尔而言,人和外界的关系完全靠的是意识、大脑、知识性的认知。但是对于梅洛·庞蒂而言,靠的完全不是大脑而是整个身体对外界的感知,我们身体的触觉、味觉、嗅觉这些所有,作为一个整体去感知外界,而且要和外界保持整体性的感通关系。斯蒂文先生的作品特别有意思的一点,是要释放一种身体和外界之间非常有机的整体联系,建筑本身的意义就是要切换身体和外界的关系。尽管斯蒂文先生的建筑感觉非常强,形式非常美,形体非常显赫难以忽视,但在建筑空间里又能感觉到身体和外界的关系,是因为他试图要把建筑这道墙给打开,我想这可能也是“OPEN”的意思,即用不同的方式把身体和外界联系起来,或者说尽可能地将建筑“去建筑化”,尽可能地把封闭性打开。因此他引用了光、水、光和水的关系等,到建筑里来,打开建筑的壁垒或者是墙的界限,和身体结合在一起。还有一点表现在建筑之内,他大量的作品都把功能性的分区拆解掉,比如最后一个项目(Ex of in House)中,屋子里没有房间划分,但是可以供好几个人睡觉,这几个人也可以在不同的地方睡觉,这种做法也是在拆掉室内的墙,尽可能在所有的设计中让身体和外界有一个有机的、整体的、全面的、多感官的联系。这是我印象特别深的一点。
朱锫:非常非常好,汪民安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谈到了很有启发性的几个点,大家都记忆犹新。
我们还有另外一位学者是Karl Otto Ellefsen,他也是我们中央美术学院的访问教授。斯蒂文先生作为一位美国建筑师,在欧洲有很多的经历,比如在罗马上学的时候,听说找了一个太阳神庙旁边的房子,天天去看太阳神庙。后来去了AA,又和当今很活跃的建筑师成为同学,所以我想也许是欧洲和美国文化的差异背景,塑造了他身上的一些独特气质,请Otto教授从北欧建筑师的角度,谈谈美国建筑师和欧洲建筑师的区别,以及斯蒂文先生算是哪种类型?
Karl Otto Ellefsen 
奥斯陆建筑与设计学教授
Karl Otto Ellefsen:感谢邀请我来参加讲座,刚才我与中央美院的其他老师一起坐在观众席。我对能够上台参与讨论感到有些意外,但也非常地荣幸和激动。所以我也想简短地评价一下斯蒂文·霍尔的作品。
我在欧洲北部做建筑师时第一次遇到斯蒂文的作品,他参加竞标似乎是获胜了。那个建筑很独特,看起来不像传统的北欧建筑,很受政客们的欢迎。当时大家有异议,认为这个建筑很难建造,我当时维护了斯蒂文,说斯蒂文做建筑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到今天我也如此相信。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
第二点,鉴于很难从外部判断,那么就他自身而言,斯蒂文·霍尔对自己的客户非常重视,这很有说服力,尤其是他在挪威向政客们推销自己的建筑时。当初维护他时我说他的作品很有个性,现在回看发现也并非当初受到争议时那般不堪,还是不错的。着眼当下,他的作品数量增长惊人。他居然在2017年到2020年之间主持了如此多的项目,而我全然不知。他的事务所一定拥有了200名员工,不,400名,这是一件大事。
接下来说回我对他的印象,我认为斯蒂文·霍尔是非常具有当代性的建筑师。如你所知,我们今天处在全新的位置上,在20世纪70年代,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真正的叙事已经去世了。但今天我们有新的叙事,即我们休戚相关的环境危机和气候危机。很高兴看到你的作品能够基于这种语境去呈现。
我稍微拓展一下,在当下的欧洲有一场愈演愈烈的讨论,我们称之为Shame on Fly,你应该为乘飞机感到羞耻,因为你使用了太多的能源。昨天我应邀参加了挪威一个相似的讨论,主题名为做建筑的耻辱。你还应该做建筑吗?你还应该在这样的新环境下使用这么多资源吗?
建筑理论在这样的新环境下该如何应对呢,建筑又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建筑自身该何去何从。我们或许应该尝试以不同视角回应一下这些问题。今天听你的展示时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我认为你的作品以一种充满希望的方式回应了这个问题,令人倍感慰藉。谢谢。
总结
朱锫:特别感谢今天斯蒂芬·霍尔先生和多位中国学者的精彩发言,接下来由于时间的原因我就做一个小的总结,是我自己的一些感想。
斯蒂文·霍尔是当今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家之一,是思想、理论和实践完美结合的践行者。
回想与斯蒂文·霍尔之间的友谊与交往,越发能感悟到他对建筑艺术的执迷与热爱。前些年,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执教Advance Studio,除了参加彼此studio的评图外,总会有闲暇见面、聊天、吃饭。有时,课后先到他的住所,再到楼下有趣的饭馆吃饭。令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铺满卧室、客厅、餐厅的铅笔水彩草图,每一张都生动地记录着他建筑创作瞬间的思考,“他不是为生活而画,是为画而生”。
大多数评论家都试图从现象学的角度来挖掘斯蒂文·霍尔作品背后的理论基础,但作为建筑师,我本能地更想从斯蒂文·霍尔作为艺术家的角度,感受他的创作过程。建筑是艺术,他深信不疑,但建筑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经验的、感悟的艺术,这种认知,就决定了他的作品观念,在认识论层面上,几十年来一以贯之,那就是: 场地与建筑之间的血缘关系,是物理空间与主观经验的相互缠绕,尽管在建筑形式上的变化多样。这种“场地与根源“的探究,这种“时间与经验”的主观感受,让人联想到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用双眼绘画”的艺术自主原则,以及对现代绘画的革命性的阐述。
1989年,《锚固》(Anchoring)及1996年《交织》(Intertwining)两本著作的出版,清晰地表明了斯蒂文·霍尔是一位批判的现代主义者,内心深爱着现代主义的基本理念,但又试图超越现代主义所倡导的建筑本体对技术和功能的原始崇拜。他用类型学和现象学的方法,探索建立建筑与环境内在联系的创作途径。场地(Site)、想法(Idea)、体验(Parallax)、材料和细部(Material and Detail)是贯穿斯蒂文·霍尔几十年建筑实践的四个核心理念。
斯蒂文·霍尔也是对中国当代建筑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建筑师之一,无论是有着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舞者”意向的MOMA现代城,还是“水平摩天楼”的万科总部,都映射出他对东方自然观的感悟和中国当代文化敏锐观察力。
今天的讲座,斯蒂文·霍尔向我们讲述了他近十几年的建筑创作思考与实践,再次向人们展示了他对建筑艺术深邃而独特的认知,我们期待斯蒂文·霍尔更多伟大作品的诞生。
第三环节
UED新刊发布会
UED杂志社副主编柳青,© 中央美术学院
UED杂志社副主编柳青首先对中央美术学院对本场活动的承办、斯蒂文·霍尔先生的莅临、朱锫院长的主持以及到场嘉宾的参与表示了感谢。随后又介绍了UED刚刚出版的专辑《斯蒂文·霍尔:建筑诗人》,这本书收录了霍尔近七年的19个作品,她特别介绍这次的专辑不同于2013年旧刊仅对于建筑的空间设计角度的关注,今年新增了一本斯蒂文先生创作的水彩画与俳句合集,试图带领读者去探索他作为艺术家的另一重属性。
第四环节
新刊签售
人气爆棚的签售现场 ©️UED
注:文中所用PPT图片来自嘉宾提供;活动现场照片由黄杰拍摄,签售部分由UED杂志社提供。
END
知识雷锋记者
讲座翻译
赵夏瑀
清华建筑系硕士
研讨会翻译
王美晨
清华建筑系本科
研讨会记录编排
王婉琳
清华建筑系硕士
摄影
黄杰
清华建筑系博士
特别感谢小雷锋光炀拍照并处理PPT,万小万校稿
小雷锋们与老师合影,左起:赵夏瑀、王婉琳、李虎老师、周榕老师、朱锫老师、万小万、彭晨、王美晨
摄影师:黄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