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法国哲人笛卡尔云:“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窃以为,不论政治观点偏左或偏右,作为一名文字工作者,在码字过程中,始终需要秉承独立的精神、独立的思考,坚持独立于权力、金钱、大众之外的冷静,传递人文关怀。同样,也希望阅读此平台的读者,一见观点不合,就下断论:中国大外宣或拿了美帝的钱
俄乌战争以来,看到了许多的是是非非。中西网上、媒体传递出的声音,均有一些文革遗风、义和团的喧嚣:
猫、大树、癌症病人
又有何罪,通通要被封杀、抵制?战,其为人之罪,非树之罪!

01
前几天,去参加一场朋友聚会。
宴席上,有人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对俄乌战争侃侃而谈。
并且还将一些内容分享给众人。
比如一个满脸血痂、头发蓬乱的儿童。
配文是:“这是俄乌冲突中最令人心碎的一幅画面。”
还有这个短片:
天空中战机列队飞过,远处爆炸声四起。
身处战乱中的中国小伙,带着乌克兰的妻女,在凌晨躲进地下室。
一边祈求家人平安,一边自制国旗,还说“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本中国护照”。
朋友们看过后纷纷流露出同情的神色,又问我对俄乌战争的看法。
我没有高谈阔论,也没有随声附和,只是说了一句:
“再看看。”
那时我分明看到几道目光从我面前扫过,好像要从我脸上,照出两个字:冷血。
那个战乱中鲜血满面的孩子,是2018年叙利亚战争中在医院接受治疗的小女孩。
照片源自土耳其一家广告公司的反战主题海报。
那位为我们传来乌克兰一线战争“实况”的中国小伙,其实张冠李戴,把过往的一些视频和画面,剪辑其中。
当他的百万网红身份被扒,社交账号被封,人们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我们的同情心,也在沦为一茬名叫“流量”的韭菜。
02
俄乌冲突至今,人们的同情心,在战火中被蹂躏了无数遍。
一位父亲和女儿相拥而泣。
标题为“乌克兰父亲在与俄军作战前,与女儿挥泪诀别”。
事实恰恰相反,这是此前乌东地区的顿巴斯难民。
视频中这位正在与女儿挥泪诀别的父亲,准备把女儿撤离到俄罗斯的安全地区,自己则留下与“入侵”他家园的乌克兰军队战斗。
这个“怒斥俄罗斯士兵的乌克兰女孩”,事实上是巴以冲突中的巴勒斯坦女孩。
那名“握着长枪,奔赴战场的乌克兰少女”,其实是一位俄罗斯时尚博主。
还记得俄乌冲突第二天,那座震撼全网的迷你小岛“蛇岛”吗?
一艘俄罗斯军舰在靠近蛇岛时,向岛上的边防士兵喊话劝降。
然后在岛上士兵那句“去你的”之后,录像戛然而止。
于是“乌克兰蛇岛军人集体阵亡”的消息不胫而走,乌克兰政府甚至追授蛇岛13名士兵为“乌克兰国民英雄”。
可是仅仅过了4天,这群蛇岛士兵竟然“死而复生”。
他们没有阵亡,只是被俘。
还有更加荒谬的一幕。
深夜,乌克兰一市区多座大楼灯火通明,发光物体犹如流星般坠落,还伴有疑似防空警报声响起。
最后证实,这竟然是一款名为《战争雷霆》的游戏画面
另有西方媒体主持人讲诉战争惨烈的爆炸背景,却是2018年天津的
化学品燃烧的视频


当真相还在穿鞋时,谎言已经跑遍了全城。
这些围绕俄乌战场的大量假消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在添油加醋下,经过各种渠道传播。
战争的乌云里,飞出来一个个匪夷所思的谣言。
可往往就是这些荒谬的假象,背后藏着远超你想象的恐怖。
03
当战局并不明朗,谣言损害的不仅是国家的信誉,于个人而言,稍有不慎,就是性命之危。
   说一个现代战争中臭名昭著的“育婴箱事件”。
海湾战争期间,一位自称是“科威特志愿者”的15岁少女,在美国国会上声泪俱下地控诉:
“我看到伊拉克士兵拿着枪冲进医院,闯入病房,育婴箱内有15名婴儿。他们把婴儿从育婴箱里取出来,任由孩子们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死去。”
这则新闻被媒体大肆报道,点燃了美国民众对伊拉克的怒火。
随后,海湾战争爆发。
但战争结束后,有美媒曝光“育婴箱事件”是一个彻彻底底的谎言,所谓的“科威特志愿者”根本不存在。
《军事记者》主编朱金平曾说:
“经过精心策划、制造和包装的假新闻,哪怕是几行文字,几句录音,几个面或者几幅图片,如果乘着快速通达的媒体翅膀瞬间传遍全世界,就足以产生原子弹蘑菇云一样的杀伤力。
一旦人类的情绪被点燃,那么一个小火星,就是一场大灾变的前兆。
04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享受新的传媒工具所带来的便利时,也要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信息的掌控者,而不是被信息所掌控。
第一,警惕确认偏误。
翻看俄乌冲突层出不穷的假消息,受到大家热衷和追捧的,无一例外都有一个共同点:故事性强,冲击性强。
这就很好地满足了人类猎奇的心理需求。
若一件事上,被注入强烈的感官刺激,那么一个人就很容易陷入一种心理圈套:确认偏误
也就是说一个信息无论合乎事实与否,个人都会偏好性地支持符合自己的成见、猜想的那一面。
两句话诠释:
“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不过是自己想看到的世界。”
“你想要的真相,不过是合乎你口味的真相。”
这也是为什人有人会热衷假消息的原因。
因为它从被制造出来的时候,就是为了刺激并且满足某一类人的情感诉求。
第二,若理性不存在,则慈悲无意义。
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
但这个世界,有时候缺的不是泛滥的同情心,缺的是理智和克制的大脑。
很喜欢易中天的一段话:
“当一件事情发生后,第一要先学会弄清事实,这是‘真伪判断’。然后才能讨论是对是错,这是‘是非判断’。
至于‘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只能放在最后。可惜我们的思维习惯,往往是反着的。事情还没弄清楚,道德批判就先开始了。”
群体因为理性的丧失和感情的夸大,导致其更容易被极端感情所打动。
所以《乌合之众》里才说:“谁掌控了影响大众想象力的艺术,就掌控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我们当然要做善良的人,但不能让我们的善意,助纣为虐。
若理性不存在,则慈悲无意义。
第三,遇事慢半拍,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听过一个故事:
美国阿拉斯加,有一对年轻夫妇。
妻子难产而死,遗下一个孩子。
男人忙于生活,没有人帮忙看孩子,于是就训练了一只狗,照顾孩子。
一日,男人在外做事,因遇大雪,第二天才赶回家。
打开房门,看到孩子不见了,狗在一旁,满口是血。
男人大怒,拿起刀把狗杀死。
之后,忽然听到孩子的声音,又见他从床下爬了出来,虽然身上有血,但并未受伤。
男人再仔细检查了一番,发现屋里有一具狼尸,口里还咬着狗的肉。
此时,男人追悔莫及。
遇事慢半拍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你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的所有真相,甚至有些真相你永远触及不到。
所以,别急着站队。
当你被自己的思维定势左右,就会失去基本的判断能力。
最后和大家分享张小龙的一句话:
“你所看见的,或者说,你所阅读的,决定你是什么样的人,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互联网让信息唾手可得。可是,从信息的海洋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很有挑战的问题。”
请一定记住: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虽然生而渺小,却因思想而高贵。

小编:为战火中的民众祈祷和平。愿冲突早日结束,和平安宁重现

大家都在看
信源:华人生活网、
老美那些事儿、Ohquebec、加西网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汉加风平台之子品牌,聚焦于加拿大政治、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汉加风系列》为时事评论;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