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无才姐 
中国历史上有
两个最著名的小孩
,一个叫孔融,一个叫司马光。

司马光走红靠的是硬实力,心理素质、反应速度、逆向思维能力皆令人叹服。
所以我很早就向家里两只娃安利了这位帅气的童年爱豆,“司马缸砸光”的梗玩了几十遍都没玩腻。
孔融就不一样了,他的走红对我来说是个谜
大麦小时候念三字经,念到“融四岁,能让梨”时,我飞速带过:
有个小孩叫孔融,四岁的时候把大梨让给了哥哥,自己吃小的。
没了。
孔融为什么要让梨?
别问,问就是行为艺术
除了孔融自己,恐怕谁也无法确定他让梨的动机。
而我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人类幼崽四岁的时候已经相当不简单了。
尤其是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自带演技,浑身是戏
只要剧情需要,分分钟可以在节操全有和节操全无之间自由切换。
让个梨算什么?又不是谁都爱吃梨。
孔融让梨
司马光砸缸
问题是,这么平平无奇的事,
怎么就让大人们集体high起来了呢?
答案是,时势造神童
众所周知,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就一家独大,在中国文化中正式居于统治地位。
孔子从此成为超级至尊品牌,在所有圣人中独享C位。
孔融是谁?
孔子的二十世孙,如假包换的直系亲属。
如果你是统治者,会轻易放过这么优秀的“忠孝仁义”代言人吗?
所以这个四岁小孩顺应历史潮流,上了东汉末年的热搜,从此霸屏近两千年
然后呢?
我们都知道,司马光小朋友后来一路开挂,成了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一部巨无霸《资治通鉴》震古烁今,令后人跪碎膝盖。
孔融小朋友长大后的故事却好像断片了,问十个人,有九个半都不知道。
这里先卖个关子,谜底后面会揭晓。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那些大人都没有调查过这位让梨小能手、道德小标兵到底长成了啥样,就迫不及待地
拿来教育自己的小孩
了。

也真是心大。
更诡异的是,在我有限的人生经历中,还从来没见过哪个大人用“孔融让梨“来教育家里的小小孩把东西让给大孩子。
相反,他们都不约而同地用这个典故来教育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逻辑是这样的:
孔融那么小都知道让梨给哥哥,你这当哥哥姐姐的,难道就不能让着弟弟妹妹吗?
说得就好像哥哥姐姐已经吃到了大梨似的。
甚至连独生子女都逃脱不了孔融让梨的魔咒
心爱的玩具一旦被别人看中,父母大手一挥就送出去了。
你还不能哭,哭就是小气。
你可是听着孔融让梨的故事长大的孩子,思想必须升华啊!
许多人哪怕长大成年后,对那种被强行掠夺的感觉都无法释怀
有的人把这视作一辈子的伤害
有的人甚至因此无法原谅自己的父母。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让”和“分享”是两个不同概念
奇葩说最近有个辩题:父母该不该教育哥哥姐姐让着弟弟妹妹?
绝大多数观众和嘉宾看到辩题第一眼就站了反方。
最后却是正方赢了,意外不意外,惊喜不惊喜?
撇开辩论技巧和专业实力不说,正方获胜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刻意模糊了“让”和“分享”的概念
无论是黄执中陈述的教育孩子的三个步骤,还是陈铭所说的教会孩子懂得自己与他人的利益边界,其实都是在论证“分享”。
要不要教孩子分享?当然要啊!
鸡贼的正方不赢才怪呢!
可我们
看到“让”这个字
的感觉,显然没有看到“分享”时这么确定,这么美好。

心里总有句“凭什么”不知当讲不当讲
区别在哪里?
“分享”的意思,是和他人共同享有
糖果分出去几颗,你还有。玩具给别人玩一会儿,还是你的。
英文中的share,德文中的teilen,都和中文的“分享”完全对应,完美匹配。
“让”可就有意思了,无论是英语还是德语中,竟然压根就没这个词
非要翻译的话,就是“给”、“赠送”,“放弃”,是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完全让渡,血本无归既视感。
和别人“分享”快乐,你会得到双倍的快乐。
把快乐“让”给别人,你的快乐就没了,没了,了。。。
“让”这一中国特有的文化,是建立在对物权全然无视的基础之上的。
更可怕的是,家长要求孩子让出的,还不仅仅是物权
孔融只是让了个梨,而我们的孩子一切正当权利皆可让,包括委屈的权利
弟弟妹妹再怎么无理取闹,哥哥姐姐都该让着他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你的糖果,你的玩具,你的对公平的向往,甚至你的情绪,都是随时应该放弃的东西。
这早就离了“分享”十万八千里好吗!
西方人的词典里没有“让”,但
分享”是教育中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在孩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你会发现他们每天都会说很多“寄几”,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期
西方人对孩子所有权意识的培养,就从这个时期开始。
因为只有知道什么是“寄几的”,什么是“别人的”,才会明白自己和他人的边界在哪里
如果边界都不明确,孩子都不知道这东西是不是属于自己,还谈什么分不分享?
大家一起抢不就完了?
大麦小米上幼儿园的时候,teilen是个高频词,经常会被问到“你愿意teilen吗?”
可以说,teilen是德国孩子的第一个社交概念
德国人之所以如此重视分享,动机和我们没有区别,都是为了避免培养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巨婴
这和陈铭的论述完全一致。
但是
德国人没有“让文化”
,从来不要求孩子去“让”,也不鼓励孩子完全出让所有权。

举个例子,有一次小朋友到家里来玩,特别喜欢大麦的一个玩具。
大麦非常大方,立马答应送给她,我也觉得没毛病,可这番美意却被对方妈妈拒绝了
她对大麦说:你真的确定要把玩具送给我们吗?万一后悔了怎么办呢?
大麦斩钉截铁地说确定,我要送。
那个妈妈笑着说:可是你现在怎么知道自己将来会不会后悔呢?你有后悔的权利。玩具就借给我们玩三天吧,三天以后还给你好吗?
三天之后玩具果然还了回来,皆大欢喜。
事实上在幼儿园里,老师甚至明令禁止小朋友把自己带来的玩具送给别人
谁的玩具就是谁的,别人想玩必须先问,要不要teilen完全由物主决定。
老师还特别强调,想玩别人的玩具要说“魔法咒语”——,别人同意了一定要说谢谢
这和黄执中说的给予孩子安全感、尊严感、让孩子得到感谢这三个步骤完全吻合。
所以我才说,正方其实从头到尾论证的都是“分享”。

“分享”让孩子边界感明确,尊严感满满,能够体会到社交的快乐
“让”却令孩子感到迷茫和困惑,不敢正视自己的需求,被迫承受着社交的压力
把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
 “让文化”背后是规则的缺失
为什么那么多父母对孔融让梨津津乐道,对“让文化”推崇备至?
反方二辩春晓一语中的:懒政
孩子们都想玩同一个玩具怎么办?
兄弟姐妹起了争执要大人判案怎么办?
亲戚朋友之间因为孩子抹不开面子怎么办?
一让解千愁!
只要小孩肯让,大人的世界立马就清净了。
不仅省事,还能落个“教子有方”的好名声,一家的高风亮节。
这不是教育,恰恰相反,这是在逃避教育的责任
说得更直白一点,是在以牺牲孩子利益的方式来让大人轻松获得“很会教育”的满足感
孩子付出的是什么?
在他们小小的世界里,一块蛋糕,一个娃娃,堪比爸爸的劳力士,妈妈的爱马仕!
如果爸爸妈妈也能做到对自己的闺蜜基友如此慷慨,觉得“不就是一块表嘛”“不就是一个包嘛”,才有资格对孩子说不就是一个玩具嘛
更要命的是,孩子对这个世界关于公平的想象还未建立就已经坍塌
他们看到的是:“好孩子”总是在吃亏受委屈,“坏孩子”总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所以也就不奇怪,等他们长大后看到世界是这样的:
人人都要你让,然而他们自己都不让。
我弱我有理,人至贱无敌,按闹分配 。
德国没有“让文化”,然而他们在公共场合的礼让却令人印象深刻
出入商场,永远有人帮你拉门让你先走。
车来了,电梯到了,所有人自动闪到一旁,让里面的人先下。
遇到交通堵塞,“拉链式通行”有条不紊,每一辆车都在主动让行。
是因为德国人品德更高尚?显然不是。

他们只是从小更讲规则罢了。
在幼儿园,游乐场,从来看不到争先恐后的情景,小朋友们从小就知道排队轮流。
小朋友之间发生争执,老师会花很多心思去了解事情的原委,再决定处罚
尤其是到了小学,规则已经从幼儿园时的“禁止动手”变成了“可以正当防卫”,要弄清楚一场争执谁是谁非已经变得相当困难。
令我感动的是,老师们仍然不遗余力地去做这件事。
他们不讲人情,不讲美德,只是极力弄清事实,捍卫规则。
孩子生长在一个公平的世界,也就更愿意遵守规则
他们长大后看到的世界是这样的:
在商场排队结账,如果有人耍小聪明插队,店员会对他说不好意思请站到后面去,所有人都会投之以鄙视的目光。
如果在一个社会中遵守规则的人永远不会吃亏,让不让还重要吗?
只有规则缺失的时候,才需要呼喊高风亮节。
我在国内读大学的时候,有件事至今都无法释怀。

有一次辅导员找到我,告诉我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我获得了一等奖学金,坏消息是成绩和睡在我上铺的姐们一模一样,而名额只有一个
我是学生干部,似乎应该让一让,而她是资深学霸,一直都拿一等奖,似乎也可以让一让。
于是辅导员问我们,谁愿意让?
辅导员已经尽力了,他帮我们申请到了一样的奖金,要让的只是那张获奖证书。
可我们都不愿意,谁的成绩也不是白来的。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抽签决定,于是我得到了那张证书。
可我一点也不开心,因为我看到了我最好的朋友难过的样子。
原本是人生的高光时刻,却令我感到深深的内疚和困惑
既得利益者尚且如此,我更不敢去想失去者的心情,这个话题从此成为禁忌,我们之间再也没有提起
可是,我只是得到了自己应得的,有错的难道不是规则吗?
堂堂一所高校,大几百的奖学金毫不在乎,却不肯多发一张几毛钱的证书!
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中,令人啼笑皆非的规则比比皆是,最后都
用人情去糊弄

大孩子让着小孩子,自家孩子让着别人家孩子,就是看似有规则,实际都是在践踏规则
大人不去思考规则的合理性,不肯花心思去捍卫规则的公平性,而是寄希望孩子压抑天性,用高风亮节去填补规则的漏洞,不是懒政是什么?!
也许有人要说,好好好,别的我都同意,可是小孩子更弱小,教大孩子让着小孩子也没错吧?
这个问题薛兆丰教授是这样回答的:
不需要去教,因为没有必要。
老大天生就憨,老二天生就精,这是一种天然的平衡
作为二胎老母亲,我表示不能同意更多
当我看到小米两岁不到时对着镜子练假摔,练完假摔练假哭时,就知道她有她自己的生存技能,老大欺负不了她。
只要父母制定好公平的规则,处理问题对事不对人,两个孩子相爱相杀的过程就是自然成长的过程
事实上在我们国家,老大从小被灌输“要让着弟弟妹妹”的家庭往往更容易出问题。
扶弟魔是怎样养成的?
被养废的弟弟妹妹们难道还少吗?
要美德,不要表演型人格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要问:
谦让是一种美德,难道真的不需要提倡吗?
对于这个问题,陈铭关于道德和道德绑架的论述直击要害:
道德是用来律己的,不是用来约束他人的。
用道德去约束他人、批判他人,叫做道德绑架。
所以,拥有美德的人应该得到赞扬,而做不到的人不应该得到惩罚。
换句话说,没有人应该被架在美德上
可是东汉末年有个人,从四岁开始就把自己架在了美德上。。。铁锅炖自己。
好吧,现在我们就来说说,孔融小朋友长大后成了怎样的人。
他留给我们的是,两个空洞的名号数十篇零散的文章,和几件一言难尽的轶事。
94版《三国演义》中孔融形象
这两个名号叫“东汉名士”和“建安七子”,搁现在相当于
微博大V,著名公知

著作不多,文采不错,尤以散文见长,但缺少代表作,和七步成诗的曹植还有点差距。
作为孔大圣人的直系亲属、名门之后,占领舆论高地之后参政议政是常规操作。
可惜孔融“文学邈俗而不达治务,所在败绩”写文章可以,干正事不行
他最著名的官职是北海国相,花了一番精力,把北海打理得那是非常。。。不咋地。
最后高潮来了,袁谭攻打北海,“流矢如雨,短兵相接”,而孔融狠狠秀了一把“凭几读书,谈笑自若”
人家在打仗,他在读书,这么淡定,想必是有一手吧?
不,凹完造型之后这位老兄就仓皇逃命去了,连老婆孩子都不管了。
于是妻儿被掳,北海沦陷。
有意思的是,这么一个热爱表演的人,却痛恨别人表演
有一次路过坟地,孔融看到有个人在哭亡父,“哭而不悴”,干打雷不下雨,脸色不够憔悴,一怒之下就把那人杀了。
好家伙,道德不仅可以用来绑架,还可以用来杀人。
演技不够是有生命危险的,望流量小生们周知。
别看孔融的
业务能力不行,国骂水平却是无人能敌

和今天的一些公知一样,他长期负责怼天怼地怼领导,有问题要骂,没有问题创造问题也要骂。
把曹操调戏得鼻孔冒烟,最后实在忍不了,把他给杀了。
杀他的理由你猜,你使劲猜!
谁会想到这个四岁让梨的道德标兵,最后的罪名竟然是——不孝!
事情是这样的,这位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力巨大的公知发表了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父之于子,当何有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
翻译成人话就是:
父亲对孩子有什么恩情呢?孩子不过是他情欲的产物。孩子对于母亲又是什么呢?不过是东西寄放在瓶子里,东西出来了,就和瓶子没有关系了。
翻译成人话之后发现这根本不是人话
别说是在两千年前以孝治天下的东汉,就算是搁在独立自由到飞起的当代西方社会,这番言论也难过伦理这一关。
教坏小朋友啊!
我之所以拒绝给孩子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其中一个朴实无华的原因,就是不想将来被她们当做瓶子。
我们总不能把小孩教育得道德“高尚”了,人性却扭曲了,人格竟然还分裂了!
为什么一个在“忠孝仁义之家”长大、从小就被强化道德教育的孩子长大
会变成这样?
道理其实并不难懂。
美德一旦偏离了本心,就离虚伪不远了。
如果一个人连自己内心的正常欲望都从来不敢承认和面对,根本就没有机会战胜私欲,走向真正的高尚。
他们只会走向分裂。
儒家思想后来发展成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深入人心,统治着宋明庞大的帝国。
到了明朝中后期,奇景出现了。
官员以道德批判为主业,贪污腐败为副业,把满口仁义道德玩到了极致
连皇帝都一边被他们怼得怀疑人生,一边被他们坑得欲哭无泪。
直到阳明心学横空出世,才刹住了程朱理学日渐变态的趋势
而阳明心学的主旨就是“知行合一”,不再追求看上去很美的道德,而是主张“向心求”和“事上练”。
什么意思呢?
从心,务实。
德行需要修炼,需要思想和行为的同步,而不是分离。
王阳明开挂的一生,就是对心学最好的注解,既成就了事业,也成就了美德。
而他对弟子的教诲,也解开了我们对教育的许多困惑。
与其费力说教,不如引导孩子遵从自己的内心
当一个人觉得美德比私欲更能为自己的内心带来平静和幸福时,自然就会去追求美德。
首先得允许孩子做个正常人,他们才有可能成为高尚的人
去年我参加了某救助平台的捐助。
刚转完账就在捐助名单里看到熟悉的头像和昵称,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谁
捐助的对象我是认识的,和她却没有交集,想必是在群里看到了相关的消息。
为一个素昧平生的人慷慨解囊,已经是件很暖心的事
更让人感佩的是,直到今天,她对这事都只字未提
做自己想做的,无所谓是否被别人知道,这样的美德才真正拥有了灵魂,获得了自由
刘擎教授说:
不要去表现美德,而是要成为美德。
深以为然。
共勉。
话题TOPIC
你会怎么和孩子解释“孔融让梨”?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联系小助手微信:wucai6de01。
往期回顾
忽视这一点就危险了!
24
02-2021
建议收藏
17
02-2021
亲密关系中的隐藏危险需警惕
10
02-2021
抢救女孩的爱情观!
03
02-2021
你是把我们当玩具吗?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我知道你“在看”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