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观众和原著粉来说,这可能会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普通观众眼中主要盯着寡姐和视觉效果,而原著粉的脑仁儿可要忙得多,左脑看着屏幕,右脑还得想着漫画与押井守的动画,稍有不和可能就在心中骂将起来。
哎,当个影迷也真是挺不容易的。

我不算原著粉,但前几天把押井守的原作看了,对里面的思辨以及氛围印象深刻,特别是那首跳大绳般的《傀儡谣》,听的我汗毛直竖。
我判断喜欢原作的一定是小众人群,一般观众大概会觉得沉闷,
笛卡尔、叔本华、尼采的格言到处乱飞,探讨生命的存在与意义
。它虽然可以影响高端的人群,例如电影创作者,启发它们制作出优秀的作品,比如直接启发了《黑客帝国》,但大众是不太会接受的。

连里面的人物形象可能都参照了叔本华....
所以进影院之前,我就知道这部真人版绝不可能去复制原作的精神内核,因为风险太大。这么大卡司的制作成本下,任何晦涩的、思辨的东西,都要被最大限度的世俗化,什么是观众最好接受的套路?当然是正邪对立、酣畅大战与儿女情长,换我是电影公司老板,也一定会求稳。
最明显的是把草薙素子变成了一个白人,全球性的大制作,自然要找个全世界人都认识的脸,总不能让新桓结衣美眉上吧。
寡姐的紧身秋裤装
押井守的原作有非常深的主题:探讨肉体与灵魂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名字里包含的两个字,Ghost(灵)与Shell(躯壳)。这个母题是西方文化的东西,来自他们的二元对立传统,从古希腊文化就开始。
古希腊人最喜欢干什么?就是搞分类学,什么东西都要明明白白的分开。比如正与邪、美与丑、善与恶,当然也有灵与肉,这种二元冲撞是西方戏剧的支柱。这也是原版《攻壳》被西方大面积认可的原因。
1995版的《攻壳》中,自始至终草薙素子都在思考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那生命和机器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她总是处在“思考人生”的状态中。
原作另一个精彩的人物是傀儡师,他代表了草薙的另一面,他已经进化成了完美的灵魂,却在寻找一个完美的肉体。原作中有多个画面暗示了他和草薙一体双生的关系。
而这个真人版就容易理解多了,故事被完全世俗化,让寡姐不再为生命与存在操心,变成了一个“寻找自我”的故事。这样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当然,同时也剔除掉了原作的深度。(这也是原著粉最受不了的)
好吧,既然精神内核的东西复制太有风险,无法全球通行,那就在视觉上作文章吧。
就我的观感来说,这部电影对视觉上的还原要远好于精神层面,这本来就是好莱坞的优势嘛。

可能是为了安抚原著粉的愤怒,真人版把原作的很多经典镜头原封不动的进行了还原。
比如一开始少佐的惊艳出场。
95版
真人版

少佐跳楼执行任务的桥段。
最后手撕战车顶盖更是完全复制,这里的视效确实做的不错。
真人版的图我没找到.....大家脑补
还有一些构图也非常忠实于原作。

另外在城市氛围的营造上,也都基本上照搬,但缺乏了一些黑暗的气氛。95年版的氛围非常像《银翼杀手》,潮湿城市里掉落的丝丝雨滴,反衬着灵与肉的挣扎,但新版里就阳光了许多,科幻的成分更足一些。
视效上至少可以给到9分,但我看的时候还是有几次想打瞌睡,因为剧情太容易猜,“身份焦虑”的梗已经被用了N次了。而且我觉得人物没有塑造好,与原作中少佐的果敢与干练不同,寡姐在里面更多的呈现一种犹疑与迷惑之中,没有了那种苍凉悲剧感。
另外,原作中有几个小人物被塑造的很好,比如那个把女儿挂在嘴边的垃圾车司机,他在警局的那场戏非常出彩。
但真人版中没有太让我印象深刻的人物,呃...相比之下北野武老爷子还不错。
一向面瘫的北爷能笑成这样已经是极限了
好了,最后说一下观影建议。
深度原著粉一定会不满意,因为精神内核完全改了。
浅度原著粉应该感觉可以,因为视觉还原度很高。
寡姐粉会很满意,冲那身秋衣装也值得观摩。
吃瓜群众观影完全无障碍。
总体我可以给到7分,一份比较合格的好莱坞爆米花(中段有些睡点)。
特别提示:看完不要马上走,一定要听最后的《傀儡谣》,很带感。后台没有,我传上来你们感受一下。
我们中国人其实对灵啊,肉啊的东西不太感兴趣,我们的文化里不喜欢把这俩东西分开看,我们更喜欢“心”这个字,这个字就把灵和肉给结合了起来。比如王阳明会创立“心学”,翻译成英文是不是应该叫“灵肉学”?
我们数落人的时候也不习惯说你没有Soul,而是说:你可长点儿心吧!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