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完《爱乐之城》的点映,我发了一条微博:
看到这个题目一定会有人在心里想:过两周等奥斯卡奖颁奖礼那天,一定会啪啪打你这个臭傻逼影评人的脸。
纵使这样,我依然会充满自信的说:《爱乐之城》不会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哪怕它是整个颁奖季最热的电影,它更可能得的是——“最佳导演”。
我敢这么舍得一身剐的胡说八道,也是做过功课的。
先来看看“最佳影片”到底是个什么奖,前几天有同学问我,最佳导演导出来的作品为什么经常不是最佳影片呢?到底是怎么评的?
“最佳影片”一开始被叫做“Best Production”,直到1931年的时候才改成现在的“Best Picture”,但从最初的名称你能看出一点这个奖的端倪:它会给到这一年里制作能力最好的一部电影。什么叫“制作能力”?这是个很综合的指标,选角、剧本、导演、幕后都要是一流的水平,你才可能入围,到达了这个标准,你才有资格站到入围的台子上。
在1944年以前,每年的提名影片都在8-10部,到了1945年,学院将入围影片限制在5部,这个规矩直到2011年被打破,当年被提了10部电影。有不少评论者说最佳影片提名增多是电影总体品质下降的象征,因为你选不出五部一流的,只有选10部“准一流”的了。我不知道,可能有它的道理吧。
下面来看看最近15年夺得最佳影片的作品,会对今年的判断有不小的参照价值。
2002年:《美丽心灵》
2003年:《芝加哥》
2004年:《魔戒三部曲:王者归来》
2005年:《百万宝贝》
2006年:《撞车》
2007年:《无间道风云》
2008年:《老无所依》
2009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2010年:《拆弹部队》
2011年:《国王的演讲》
2012年:《大艺术家》
2013年:《逃离德黑兰》
2014年:《为奴十二年》
2015年:《鸟人》
2016年:《聚焦》
应该说,奥斯卡评委品味在大方向上,还是“现实主义”,架空的题材很少会有奖。在这个大基调上,我大概总结了一下,评委们比较喜欢以下的题材:
传记类:《美丽心灵》《国王的演讲》
社会反讽:《拆弹部队》《聚焦》《贫民窟》《撞车》
人本精神:《逃离德黑兰》《百万宝贝》《为奴十二年》
犯罪类:《无间道风云》《芝加哥》《老无所依》
还有一种特质的电影很受青睐,就是“讽刺好莱坞浮华本质”的作品,比如《大艺术家》《芝加哥》和《鸟人》,都有那种指桑骂槐埋汰好莱坞的东西,学院一向就有自虐倾向,比如多年前的那部《彗星美人》简直把电影圈黑出了翔,但却成了最大赢家。
同样是歌舞片,《芝加哥》2003年毫无争议的拿下大奖,但这部电影其实更像一部披着歌舞外衣的黑色电影,而且很黑。还记得里面那句歌词么:“杀人可以是一门艺术”
发现什么没有?几乎没有纯爱情作品!上一部夺得大奖的爱情类电影是1998年的《莎翁情史》(说实话这部作品真是有些名不副实,当年颁出来就有人说是黑箱,反正我是不太认它)
奥斯卡的评委平均年龄60多,是一群早已失去浪漫情愫的中老年人。
这也就是我觉得《爱乐之城》无法夺魁的最主要原因,它实在是
“太浪漫了!”
这张内地版的海报我给💯
歌舞片从来就是浪漫的代名词,这是由此类电影的基因决定的,因为它绝不可能在现实中达到复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歌舞片更接近电影的本质:“造梦的艺术”。
从电影的一开始,就透露出了浓厚的经典歌舞片时代的怀旧气息,这个片头字体的设计与配色,就是向那个载歌载舞时代的此致敬礼。
怀旧,也是这部电影最具特色的地方。事实上,如果你对老式的歌舞片很熟悉,看《爱乐之城》会感到全程满足,里面有太多可以勾起观众回忆的经典细节,比如路灯。
比如经典的长椅。
如果你是个资深的歌舞片迷,那里面有无数向经典致敬的桥段。一开始那段堵车时候的群舞是致敬1967年的《柳媚花娇》
男主在灯塔栈道上的独唱致敬《西区故事》
几乎每一段歌舞,都能找到经典的影子,导演达米安·沙泽勒在这部电影里表达了他对歌舞电影的全部热爱。
这就是我之前反复说的:文化是一个层累结构,在看这种怀旧风电影的时候,你看的并不是“这”一部作品,而是整个歌舞片的历史。这也就是我们无法拍好此类电影的原因,设备、演员、风格,都可以学,但历史?没有就是没有。
其实我虽然不看好这部作品得奖,但在观影过程中是很舒服的。哪怕是被不少人诟病的疲软情节,我觉得也并没有什么问题,歌舞片本来就不是靠走情节取胜的,像《芝加哥》那种把歌舞和剧情深度完美结合的作品凤毛麟角,光看其中的那些美妙的舞与歌,就够让人陶醉。
事实上剧情也实在是没什么好讲的,如果没有导演的高超技法,那这就是个好莱坞一百年来都在讲的俗套故事。
一个落魄的爵士乐手和一个怎么也红不了的菜鸟演员,他们一起追逐梦想,建立起了革命同志般的爱情友谊,但等到事业有了进展,却劳燕分飞。哎,这个老套的故事换身马甲还能讲个一千年。
这是一部完完全全由“情绪”带着向前走的作品。以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来切割故事情节,但这四个节气没有现实意义,完全都是指向了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你一旦断了这种情绪,确实会觉得剧情像一杯白开水,但只要Hold住这股气,那这是部让人看的很开心兴奋的作品。
几段歌舞都是各有特色,从中可以看出导演的调度功力。歌舞片有一个特点,就是长镜头非常多,为什么?也就是我刚才说的,要Hold住那股“气”,如果剪的过碎,观众的视觉就会被切断,气就泄了。比如开头这段一镜到底的歌舞,虽然只有2、3分钟,但我能想象这段戏一大帮演员少说也得排了一个月才能达到现在这种流畅的效果。
如果要说哪段最浪漫,我估计很多观众会将票投给那段魔幻的“星空之舞”,这也是歌舞片的好处,它可以随时脱离现实,一言不合就开唱,因为观众也没有预期要看一个现实的故事。
顺便说一下,这段是向著名的《红磨坊》致敬。
最让我感觉意外的是最后十分钟。我一直在等着看导演将怎么结束这个烂俗无比的故事,准备在它喷洒狗血的时候献上轻蔑的一笑,事实上结尾并没有太出乎意料,只是形式上太赞了!
热情、想象力、现场调度,在这个结尾里,这些指标都堪称满分!一曲终了,男主和女主相视一笑,爱与恨,都泯于歌声与舞步之中。Brilliant!!
这也就是我觉得最佳导演应该给《爱乐之城》的原因,这部电影90%的光彩,都属于导演达米安·沙泽勒。他前年拿出了一部黑鸡汤《爆裂鼓手》,今年又奉上一道怀旧大菜,小金人可以给一座了吧。
稍显遗憾的是,我觉得两位主演的表现不算太好.....总觉得他们俩不是很会跳舞,在一些段落里动作有些僵。特别是高斯林,我觉得他的气质不太适合这个角色,歌舞片的那些大拿都有一种打从心底的“喧哗气质”,即使在表现悲伤的时候,这种喧哗也会挥发出来,比如金凯利与阿斯泰尔。
但高斯林这个人物不高不低,跳舞的时候依然像个内敛沉默的艺术家。对于像《半个尼尔森》里的那种人物,这种气质完美契合,对于《爱乐之城》总感觉太“阴郁”了一点,反而是他安静弹琴的那几段,更加魅力四射。
《爱乐之城》的光、影、布景、编舞、剪辑,都无可挑剔,从中你能看出好莱坞这个工业系统的能力。其实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可以学到的,即使我们没有那个传统拍好歌舞片,只要平均水准能达到这个的七、八成,那也不会是烂片满天飞的现状。
我突然意识到,这部电影和《血战钢锯岭》刚好是一对反义词。一个极致的浪漫,一个极致的热血。《血战钢锯岭》主打男性市场,《爱乐之城》主打女性。这本身就是个挺有意思的样本啊,单以票房来论的话,这两部片子也许就是男性和女性观影人群消费力的折射。
《血战钢锯岭》拿下了4亿多的票房,让我猜一猜,我觉得《爱乐之城》最终应该也差不多,但是鉴于现在资源已经流出,而且歌舞片欣赏上确实有些门槛,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我觉得应该会在3亿左右吧。我最近猜票房还真是挺准的哦。《西游2》和《降临》虽没准到个位数,但亦不远矣,
是女性化的浪漫赢还是男性化的热血赢?让我们拭目以待。
(具体哪部能问鼎最佳影片,我入围的几部还没全看完,今年真的得好好的猜它一猜)

近期新片杂谈精选: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