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力访问
 小鸟文学 
如果你也觉得这个世界无比沉闷,那就到了我们找到彼此的时候。

本文同步刊发于小鸟文学第三十六卷,为免费内容。第一部分已于昨日发布。

梨园那时候收入已经不行了。原来村里十多户种梨,陆续都砍了,地承包出去种玉米什么的,还能赚个承包钱。我父母原本在中秋节那会儿,梨快要落的时候会叫我回去,以前果贩会开车过来,拉走一部分,一开始量大来得多,后来种梨的人少了,果贩也不来了,所以得自己找梨贩。5 亩地,梨同时下来上万斤,不耐运输,又不能长期放,必须几天内卖出去。所以梨贩哪怕来了也杀价,不杀价人家就不要了,你只能认怂。一年辛苦,一万斤还不到一万块钱。5 亩地,不到 3 万斤,最后算下来都是赔本的。我不知道这么多年他们是怎么做下来的,反正很多人用脚投票,进城打工去了,我父母还在做这个事。
一到中秋节,我就得回家骑着三轮车到周边村卖梨。平时他们一块多一斤,我一块就卖,卖完好进城。卖梨成了一个悬在我头上的事儿。本来我的生活井水不犯河水,我不混下去找我的办法,梨园这事儿又把我拖回去了。
我发现这事我躲不开。只有把这事解决掉才会安稳做自己的事。这时候乌镇做了戏剧节,还做得这么大。你看潍坊青年要看话剧,都得去济南、青岛,或者北上广。直到 2014 年左右潍坊才有了保利大剧院,孟京辉他们才开始过来演。那时候就看《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什么的。你会隐隐看到城市青年的这种生活方式,工作之外的消遣,看个话剧啊,听个音乐啊。那时候傅聪来潍坊开音乐会,一张票才 20 块钱。我看太便宜了,买了近 10 张送人。现场还是没有多少人。那时候你就知道潍坊有了新的东西,原来你觉得遥远的东西开始出现了。
我想乌镇可以办企业,还可以办戏剧,我这梨园要是真的找几个梨园子弟,反正都是卖梨,会不会卖得更好?但这事得让我有主动性。我对戏剧不了解,只知道这是城市年轻人的流行,虽然看不懂,但我知道戏剧是新潮的,戏曲是偏老龄化的、陈旧的。乡村的经验和城市的经验混合之后,我脑子里好像有两个人一直在打架,彼此不相让。后来我觉得镇都能做——在我心目中镇就比村高一级,镇上面是区,区上面是市——我更敢做了,做失败了我无所谓啊,在我看来怎么都不会做坏。
我还想到不能叫“农村”,阶级属性太明显,大家对“农村”有偏见,那种素质低的想象。很熟的朋友,有意无意“农村人素质就那样”,我听了就非常不舒服,虽然他们说的不是我,但你知道人的偏见真的会内化。所以我用了“乡村”,更唯美,没有那种城乡对立,能缓释城乡的关系。
还是从梨园来做,一年两回,春种秋收。我的设置是,戏剧节分两项,一块戏曲,一块话剧。戏曲就是村里常看的京剧、吕剧、梆子戏,老百姓愿意看的,在广场演。话剧是为了拉城市里的年轻人或者村里的年轻人。就粗略这么分。还有一个板块,纪录片单元。就这么弄了第一回,当时不叫“回”,叫“届”。那天因为没看天气预报,下了雨,反而增加了在梨园里的效果。很多人钻在树下、爬到树上去看,地里演的戏后来不得不转到村里的一个大饭店,纪录片也在那里放。弄了一天,挺兴奋,想秋天接着弄。这时候有本地媒体开始报这个事,秋天的时候《澎湃》就来了,引起了更多关注,有朋友就问我需要什么,我支持你一点,完也想参与,他们就出了一些青年剧团的差旅费用。就这样连续两年,从广州到香港,从东北到宁夏,还有北上广的,呼呼地都来了。村里也热闹,周围村的地方戏也来演,村民自己组的小团,唱歌跳舞的也来。外面来的团体会探索村里的各种空间。
后来我想这个事,更像是一个问题中的人回到了问题本身。我自身是从乡村出去的,看似是一个主动的选择,其实只是城乡二元对立导致我被动出去的,我没有选择。不对等导致只能单向流动。当然这个问题也很难找到出口。我其实是遇到了困难、痛苦,被现实打回原形,又不得不回到问题中心,只是我迟迟没有去面对而已。我发现我越绕,越拧巴,这根线扯得越紧,最后还是得回去。
2016 年秋天有一个剧,是广州肢觉剧场演出的,叫《芜——致大地上的无名者》。那年秋天的主题是“芜”,取“田园将芜胡不归”之意。他们提前送了一个本子过来。我本来抱着不干预,你们来演,自己找场地,我给他们设置了几个剧场,比如说,有老百姓挖土盖房,后来《土地法》拉了红线,只能从自己的口粮地里取土,村里就经常出现突兀的大坑,我就把这种叫“下沉式剧场”。真的下沉。还见过各种打麦场,大家收麦子之后晾晒的地方,随着机械化这种空间都没用了,长出了野草,这就是村里的地理形态。
《芜──致大地上的无名者》演出现场
剧团在这里驻地一周,排练非常有热情。正好是玉米秋收的时候,他们选了一块玉米地。还有两天就要演出的时候,说坏了,那个场地被人用了。我一问,是村里有人借村里一笔钱,还不上了,就用他的机器给村里耕地还账。地刨了就软了,一踩就陷进到里面去,排练就被打破了。他们问,怎么办?
我就领他们村里转转,领到村口一个大麦场,我们叫“场院”。我说我对这个地方感兴趣。这地方乍看全是乱草,有老人种点豆子,也跟乱草差不多。为什么我感兴趣,因为这地方以前夏天干旱,是老人祈雨的地方。弄上桌子,摆上贡品,一起围着唱一唱。完了以后烧纸,桌上的点心就会分给小孩吃。我就很感兴趣,因为有点心吃。但是后来没人再弄这个东西了。年轻人不信,年纪大的也不弄了。
剧团听我说,问我还找得到当时的老人吗。找到一个。剧团很兴奋,还把老人的歌录下来,又找了村里会点文艺的老人,听他们谈一谈,唱一唱,还邀请他们到时候去看演出。到了那一天,他们演一个默剧,没声音,就把村里人的生活动作化到他们的演出里。剧讲了一个故事,“土地上长了一棵树,树生了一批人,人在土地上生活、繁衍生息,小孩从出生到长大。他们靠天吃饭,突然天不下雨了”——他们就把当时的祈雨仪式演出来了。
当时打麦场四周站满了人。因为那天有集。我凑着集安排戏剧节,摆摊的和演戏的就会有交流。但我也没见过这么多人。他们跪在地上祈雨的时候,音响师就把前几天录的老人的祈雨歌放出来了,旁边老人一听,这太熟悉了,于是就跟着唱起来跳起来了。
就这一瞬间,我觉得这个事成了。真的,我又回到了童年,人们还相信他们那一套,相信祷告是有用的……就凭这个一瞬间,我觉得这个事有人看没人看,做成什么样,在我来说都无所谓,我肯定会做下去。
我们村不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地方,基础设施都没有,各方面都不属于优选之列。后来朋友说很难支持了,因为我不收门票,商业注入也很难,村里也没年轻人了,所以费用慢慢没有了。很多人觉得这个节要垮了。恰恰我认为,如果一直有费用在支持,可能短时间内规模会越来越大,但从我们村的现实处境来说,又不可能产生持续的商业点,所以费用迟早会断的。如果各种设施都很完备,我只是做一个锦上添花的事情,又和我的真实处境相悖。所以费用的来去,在我看来是必然的,我更得把事情做下去:这种逆不是为了逆而逆,而是在我真的朝向去解决自己痛苦的时候,你的行为被大家说是逆反的。
所以我就跟来表演的人说,差旅没有了,大家可以自己选择来或者不来。很多人说路费不是问题,让我不要担心。我就尽量在村里提供吃住,更像一个互助,人来了,吃在家里吃,老人和朋友帮忙;住都是去农户家里,按性别分开,农户腾出一个屋来。多的时候有上百人,分到村里 50 多户。
慢慢地到了疫情,我觉得还得做,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还有空间。外省的不能来,我就邀请做线上,哪怕是论坛、工作坊、讲座都可以。本地的还能流动。后来实在不行,就停了一回。后边继续做。谁也不知道一下子就过了三年。
2020 年,武汉封城,我一看这个事很容易就被搞成一个很顺手的事,一下子全部封,顺手这么一来,全国都很方便。我看不行,我得撤。11 月我就把工作室转让了,全部搬回村里。也恰恰是我回去了,否则后面真的很难看,转都转不出去。
我回到了亲密关系之中。其实之前偶尔回去,很多问题不会暴露出来,等我住回家里,我就发现父母怎么整天为日常争吵,问题会从一些小事的缝隙里溢出来,在整个日常里弥漫开来,我一开始还试图讲理,后来发现无解,我就只能用我的办法。我说妈妈你可以看点书——我希望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我就给她看了杨本芬。
我认为杨本芬已经不是素人写作了,她的文学水平已经很高了。结果她看不进去。余秀华也看不进去,她觉得用词造句不是他们能用的话语。我又给她看了姜淑梅,书叫《穷时候乱时候》,更口语化,像讲故事一样。她看了两本,说这个也能写书?我也可以!我的故事比她精彩!这就一发不可收拾。我一看她想写,我说抓紧写,弄个小本,把你想到的题目都列出来,能长则长,能短则短。
一开始还煞有介事这么记在本子上,一开始还是象征性地去做,但是我观察几下,发现不对劲,好像不是这么应付的,晚上她也挑着头灯在那写。当她真的去回忆的时候,好多事都挤着要冲出来。
我发现这个事有点闯祸了,这个事了不得。她已经不再随便讲个故事,而是晚上不睡觉,闷着个头在屋里挑着灯这么去写。
过年的时候,我和我妈回我姥姥家,我姥姥姥爷都去世了。我把一个老相框拿下来,拿到我舅家,让大家按照各家的都分一分。突然一张照片,上面的人我不认识。我母亲在那已经绷不住了。我母亲是家里第一个孩子。那是她一周岁,爸爸妈妈抱着她,在潍坊市里(离村好几十里路)照了一张周岁照。
我妈妈当时在娘家的家庭生活非常好。挨饿的时候,她能吃饼干——在村里不可想象——因为我姥姥家做点小买卖,和村里种地的收入不一样。她是 1958 年出生的。因为家里缺劳力,就念到初中,再说我姥爷有点重男轻女,不让她读书了。她其实非常委屈,到现在说这个事还非常生气。后来嫁到村里,这辈子都在种地生孩子。我还属于超生的,罚了 2500,本来家里就没什么收入,夫妻关系也不是很好。
所以她一看到这张照片,想到小时候那么受宠爱,真的——我后来想起杨万里的一首诗,“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我母亲的故事就是这样。她后来小本本不用了,直接用挂历,白的,很大。村里人家不用的也要过来了,断断续续写了俩月。一共 13 万字,我给发到我的公众号上。她说写完之后一块石头落地,本来 60 多年的事情一直没有忘,等写完了,都忘掉了。人重活一次。
我没回村之前,好多朋友鼓动我,说你回村里开个图书馆。我不缺书,村里也不缺房子,无非就是要把书运回去,定期开门。但我一直没有做,因为我觉得让我去村里守着,就是把我拴住了。这事永远做不了。
等我母亲的 13 万字发出来以后,一个朋友,在潍坊做女童保护的萤火虫公益助学中心郑凤鸣,她本想鼓动我在村里做个乡村图书馆,说这回找到馆长了。我说是谁。她说就是你妈妈。我一想,确实。
萤火虫图书馆是去年五一开的,完全靠社会捐赠,租了我家后邻的一个南屋,有个 30 平米。有月捐人制度来支持房租和馆长的基本补贴。保证定期开门。我后来觉得,现在很多图书馆、乡村书屋都在村委里,不可能开放,所以必须独立出来。老百姓不可能去村委看书。然后图书配送,你得有固定藏书,还得不定期更新。第三就是要固定开门。这三点做不到,乡村图书馆在哪里都不能落地。
萤火虫图书馆主要是针对孩子,书都是城里家庭赠来的绘本。有将近上千本。我们村小学,有附近三个村的孩子在这上学,一到六年级,今年有 80 个,多的时候能来四五十个。
图书馆就成了我妈妈的主业,我爸负责家里。梨园 2020 年我回来就停了,及时止损。我妈妈整个人焕然一新。我就发现其实乡村里的人,被太多东西压抑住了,本来有很多可以伸展的枝条,可以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但都被砍掉了。她现在不写自己的事儿了,开始记录她身边的人的事。
她用一个词,叫“上货”,买东西那样,这个词是从姜淑梅那儿来的。她就上她女儿住的社区老太太家里去采访,把她们的故事“进进来”,写出来,就叫“上货”。我妈现在也是。
我从村里回到了城市,又去城里动一动,教教写字,刻刻印。又开始这种流动。戏剧节这几年费用相对少了,人也没来这么多了。做三天节的话,有人提前来,差不多有 7 天都有人,每年花个万儿八千的,还能承受。
有人劝我和官方合作。为什么我不这么做?我们镇里小学,有一年要搞创新案例。我就看到一个小孩,放假回来穿着一个小八路的衣服,学校排戏弄的,放了假她都不脱下来,穿着上同学家玩儿,非常自豪。我就在想,我现在弄个戏剧节,又是乡村振兴,如果主动去和政府合作,我能迅速想到让我抓住村里的小孩排红色剧,那是打死我也不愿意的。这种可能性我不需要做证明都能想到。我只要合作就会迅速变成那样,那我还不如不做。现在哪怕戏剧节没几个人来了,这是它本身的边界,就是这么着了,要是合作了,我再叫停,也不是我想停就能停的。
村里人给戏剧节报剧目,其实也是所谓的样板戏,老年人唱的还是那些。从公共生活来说,村民自发参与,我无法拒绝,虽然我个人反对,但这是基于自由选择的情况下。我不干预我认为的自由,但是往下宣教不一样。
我一直抱着“做一回算一回”的态度。每年我被动报备,各种签字,你真的能看到各种基层权力层层加码,你本来就不会当成一个可持续的事情。
我小时候在课堂里不是一个学习好的学生,但后来我发现,我学的一些成语都非常好: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亡羊补牢。
我这几年对这几个成语理解得非常确切。“刻舟求剑”,你从村里被动出来在城里又留不下,不得不谋事打工,看似抵达了自己的爱好,哪怕再边缘你也觉得自己是处于靠近的状态,但实际上越靠近、越远离,你就不得不重新去校准,重新问自己,试图重新去确认自己的行为。所以河流动、船流动,当你看到宝剑落下去的时候,刻一个标记对于你是否能寻找宝剑已经不重要,只是你的本能反应,你自身的一个刻度:证明你自己是真实的,哪怕是痛苦的,这痛苦都是可触的,而不是虚无的。
Q:你最近觉得什么东西比较有意思?
A:我妈妈的“上货”挺有意思。以及我现在又能进城了,村里没有快递,有时候他们寄书都到不了村里,只能到镇上。我去镇上取快递都像旅游一样。几个月前我重新开始教课,觉得大家又流动起来了,很有意思,很好。
Q:你最近有什么想解决的问题?
A:看看能不能在潍坊再找一个相对小一点的空间做工作室。
Q:你想找谁来接力?
A:潍坊今秋天开了家独立书店,大风书店,书店主理人 Luly, 独立书店对一个城市来说太重要了,对一个人来说更是如此,就像萤火虫图书馆之于牟家院村,图书馆之于我母亲。
-更多接力-
接力五:007Yuan009烟囱
接力七:
013万青
018李超
025李博
接力十:029静远043水仙082Jack
接力十三:035滕宇堃
接力十四:040葛宇路045Sally055苗苗
……
获取完整阅读体验
请下载“小鸟文学”app
或在应用商店搜索“小鸟文学”👆
本月🐦
欢迎你带着好奇心阅读小鸟文学
小鸟文学是个独立 App,它的表达在不停变化,认识它的人都有不同的机缘。此前你可能会从各种短篇小说、长篇访谈,人类学田野笔记或者和它的前身《好奇心日报》的联系认识到它,如今它还在持续作出调整。不过它的价值观一以贯之:和我们所处的世界保持距离,与此同时又不会袖手旁观。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豆瓣 @小鸟文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