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出品《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地图1.0版》:
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表面上看涉及技术,其实在技术的背后是管理的博弈,涉及企业的规划能力、业务能力、组织能力、运营管理能力,今天老杨根据多年经验设计了这套企业数字化转型运营地图,从规划到落地层面进行详解,让各位对数字化转型建设思路更清晰、明确。
首先来谈一下数字化规划
谈到规划,很多人可能想的很复杂,做出的数字化规划甚至有上百页,但现实是企业领导能真正看懂、听懂的有多少?CIO们总是陷入一种专业数字技术思维陷阱把规划报告写的非常的“专业”,什么平台架构、网络架构、业务架构、数据架构、数据中台、区块链、元宇宙统统都用上,里面的内容甚至连自己都一知半解,所以在数字化规划方面,大部分企业经常存在以下现象:
 (1)没有规划:
    即数字化想到哪里就做哪里,业务部门需要什么系统就引进什么系统,最后的结果就是数字化系统引进的越多,孤岛情况越严重,功能重复、系统重复、数据重复是始终无法解决的问题;
2)有规划无执行:
    企业虽然做了年度数字化规划,但基本是摆设,为了规划而规划,为了完成任务而规划,即使做了数字化预算,但面对投入时,企业领导总是以各种借口忽略;
3)脱离企业战略、业务现状、管理现状的技术型规划:
    CIO未考虑企业现状,脱离业务而做的纯技术型规划,各种先进技术全部搞里头,结果造成天价数字化预算;这种规划自然无法通过,而让技术性CIO产生挫败感;
企业数字化规划必须以企业实际情况为基础,以业务为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以管理为中心开展,其实内容无非涉及以下两个方面:
规划设计、规划原则
     1.规划设计:内容包括蓝图设计、路径设计、价值体现。
     1.1. 在数字化蓝图规划设计里需体现如下内容
      1)当前数字化转型的背景,提出数字化转型的迫切性,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数字化建设情况简介、成果简介、简单描述即可,勿长篇大论;
      2)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分析:重点描述当前企业管理痛点、业务痛点、信息技术现状与痛点;引起管理者共鸣;当前的难点就在于CIO是否了解企业管理及业务情况,是否具有行业的深度;
      3)针对以上痛点如何进行顶层设计:业务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网络架构设计、系统平台架构设计、数据架构设计,尽量用图表展示,描述时语言要言简意赅,切勿长篇大论,勿太过于技术化,要通俗易懂,一定要针对痛点而设计;
      4业务系统应用设计:这是关键内容,针对企业的管理及业务现状如何进行系统建设,当前有哪些系统,应用情况如何,目前哪些业务痛点需要哪些功能,需要何种信息系统,哪些系统需要数据打通,如何打通,打通以后会解决哪些问题;描述时一定要基于痛点,而非痒点;
 1.2.数字化路径设计
在这里应描述以下内容
1)实现以上数字化转型建设需要如何开展工作,痛点难点是什么,如何解决;
2)在时间进度上如何安排;
3)在组织上如何进行设计,例如成了数字化转型委员会,业务部门如何配合,如何考核;
4)要解决以上数字化痛点预算投入是多少,这里的预算投入是数字化建设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需要注意的是预算一定要合理,过高的预算会让企业领导望而生畏,失去数字化建设的勇气;而预算成本过低又会影响数字化建设的效果;
5)在数字化文化上如何建设,一个没有数字文化的转型建设是没有灵魂的,是注定不长久的;
总之一个明确的正确的数字化路径如指南针,指引着企业数字化建设的方向不偏离。
  1.3.价值体现
    即应用数字化系统后的预期效果描述;这里描述针对当前的管理及业务痛点进行数字化转型后产生的预期效果,预期降多少本,增多少效果,一定要用数据化描述,提升说服力;
  2.规划原则
对于规划原则的描述,建议不要描述太多,两句话即可:
第一句业务+技术
数字化转型不是信息部门的责任与义务,不是信息部门唱“独角戏”,信息系统本身就是一个工具,需要技术与业务的融合赋能企业管理、业务转型,需要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通力合作才能实现;
第二句自主+合作
很多不差钱的有实力的企业有自己的专业的信息化团队,不仅有系统实施能力,还有软件开发能力,这个时候企业很容易落入技术的陷阱,总想着任何系统都是自己开发,对第三方产品总是嗤之以鼻,其实这种思想是严重错误的,其实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产品是非常优秀的,具有多年的技术沉淀,行业运营管理方法论及最佳实践,引进第三方成熟产品其实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开发成本及降低开发风险,对于软件开发而言,时间即成本、风险即成本所以CIO一定要具体成本意识在技术上灵活运用自主+第三方合作的模式,而非闭门造车,任何炫技的数字化技术及行为是不可取的。
数字化转型规划设计是企业数字化战略的开端,引领数字化建设的方向,定义数字化建设的成果,规划方案制订的科学性、可行性、专业性将直接影响后期数字化建设的效果,要注意的是每家企业经营情况各不相同、数字化场景各不相同,因此数字化战略的制定不能照抄、生搬硬套,为了规划而规划,战略既要有高度,更要接地气,通俗易懂,有可执行性,符合企业管理特色。
往期内容回顾:
关注公众号不定期发布数字化转型干货
如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问题上的交流,请扫码加老杨微信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