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uasimodo
优化疫情防控政策发布后,核酸“张核子”们告一段落,但没想到一群“妖魔鬼怪”很快找上门。
近日,不少人表示自己“阳了”,我的朋友圈隔三差五都能见到有人晒自己成了“杨过”。
药品需求随之大幅度增长。
阳了的需要吃药,没阳的想要备药。
全国各大城市已经出现了退烧药“一粒难求”的情况。
图源:网络
有网友对此调侃:“封控的时候买不到,解封了还是买不到!”
然而,在这退烧药紧缺之际,却有一群“大聪明”打起了小县城药店的主意。
图源:微博/#小红书现异地购药攻略抢占县城退烧药#的话题冲上热搜
他们在某社交平台上,手把手教你如何“异地网购药品”。
帖子里,他们将跑腿软件定位修改至广西、西藏、新疆等地的偏远地区。
图源:澎湃新闻
然后下单让外卖小哥到当地药店购买布洛芬、泰诺林等退烧药,最后要求他们帮忙将这些药邮寄到千里之外的所在地。
图源:网络

有些外卖小哥感受到他们的恶意,质问“你把我们的药买光了,我们怎么办?”
然后拒绝配送,他们直接反手就是一个差评威胁。
图源:微博
靠着这个方法,有人一天买到了6瓶退烧药。
图源:小红书
还有人疑似一次性购买超过20盒的布洛芬。
图源:网络
当然,他们也有些碰壁的情况。
有位博主表示,她在云南小县城的某家药店下单,跑腿的骑手都已经到店里了。
估计店家是见她发快递的,瞬间明白了其用意,就办理了退货。
随后她又托亲戚在其他小县城找了三遍,最后才在一家店里买到了两瓶。
留言的最后,感叹了一句:真的难。
图源:网络
但面临“买药难”的困境,难道只有他们吗?
之前,我见到有位广州的网友分享了这么件事:
他在路边遇到一位求助的老人,因为腿脚迈不上楼梯,想要找人帮忙到药店买药。
但可惜的是,药店早已售罄。
老人只能颤巍巍地走了,去找下一家可能买到药的药店。
而在那些偏远的小县城里,有着更多这样的老人。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农村已经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农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和17.72%。
要知道,他们家里的年轻人早已出去务工,只有空巢老人与留守儿童彼此相伴。
因为信息闭塞,他们或许根本没有备药的意识。
也正因如此,当地的药房里的库存往往比较充足,这才给了这群“大聪明”钻空子的机会。

老人们不会上网,更不懂得网购,附近的药店很可能成为他们唯一买药的渠道。
大城市的人买不到药,还懂得利用网络到县城买,但县城里老人们买不到药,又可以找谁买药?

图源:网络/他们有些连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片都不太清楚
或许该有“大聪明”跳出来辩解,这些地方人少,需求也少,少几盒不影响。
只能说,不要高估了县城的医疗资源。
县城虽然人口少,但相应的药品供给也会少,而且许多地方因为交通的不便,他们药品补给速度落后于城市。
上面提及这些地方留守的老人与小孩很多,而他们恰恰是疫情中最脆弱的群体(抵抗力弱,基础病多),加上没有年轻人照顾,这些药相当于他们的“救命药”。
而如今,有媒体去走访那些被抢购的药店,大多数商家表示,退烧药正面临着缺货的情况。
图源:微博

有不少广西的网友发帖说,自己去药店根本买不到退烧药。
家里那位发烧的病人,如今却只能靠身体硬抗。
甚至有愤怒的网友吐槽道:“我们广西柳州的棺材也出名,你们要不要也顺便抢了,吃了药,不好就需要棺材啊!”
如果这是他们身边的亲朋好友,那些“大聪明”良心还过意得去吗?

用一句话形容他们就是,缺德他妈给缺德开门——缺德到家。
或许会有人觉得小题大作,网络购物时代,没人规定北京就不能买广西的药。
大家都是谨遵“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而已。
但实际上,他们是在“降维打击”。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场精致主义者利用信息差的“剥夺”。
他们需要那么多药吗?
或许根本用不上。
像是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等,一个人一次感染能吃完半盒就算多了。
一个三口之家,2盒已经就足够了。
但为了缓解对感染及复阳的心理焦虑,他们巴不得以数倍于需求去储备。
有人甚至放出狠话:“即使放到过期,也要继续扫货。”
有些人,则是借此找到了“商机”。
他们到处搜刮诸如云南、广西这些边境小区小县城的抗疫药物,互相打听“余货”,然后一口气再囤好几盒。

最后,再见到这批药的时候,或许就是在他的闲鱼或者朋友圈上了。
周兆成律师表示,如果是为了囤货并高价卖出,那么就违反了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图源:网络/一万多的药,真的是自用?
就连他们抢完后的“好心”攻略,都像是怂恿着其他人跟风,好给自己“吸粉增流”,将“人血馒头”吃得干干净净。
有网友讽刺这些人的虚伪,“两周前为乌鲁木齐人民哭泣,两周后改定位抢乌鲁木齐人民的药”。
图源:微博
人性的自私与恶,在这一刻显得格外刺眼。
这群“大聪明”的行为,最终买单者还是偏远地区的老百姓。
大家都知道,差不多一个月后,春节到来,大量打工人迎来返乡热潮,届时疫情的压力必定来到这些小县城。
而正如前文所提及,在县城乃至遥远的边区,他们的医疗设备是落后不足的。
一旦发生聚集性感染,再叠加药物不足,后果将难以想象。
图源:网络
在上海疫情最困难的时刻,我们也曾听闻过许多守望相助的故事。
而如今,我们只需要做到这点:互相帮助,一起走过防疫大关。
图源:本人的朋友圈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放松心态吧。
愉快的心情、健康的饮食和运动健康,才是预防疾病的最佳良药。
理性备药,才不会给这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机可乘。
奉劝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们一句话,“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点个[在看],留言区分享你的看法。
资料来源:
新周刊,囤药的人,放过偏远县城!
中国新闻周刊,“为了一盒连花清瘟,我花428元配货十四种药”
作者:我是Quasimodo,寻些人,讲他们的故事。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更多内容,请前往易简读书视频号
↓↓↓
  点个“在看”
  分享好文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