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柔一叨
千呼万唤始出来,全球影迷盼了12年的《阿凡达2》,定档12月16日,大陆同步北美上映。
档期一定,行业为之一振,影迷狂喜,影院振臂,连影视股都被消息一举拉升。
这不仅是因为《阿凡达2》被视为今年最后的“救市巨作”,更是因为《阿凡达2》作为当年一手推动中国影院变革的神片,在电影业当前经营惨淡的境况下上映,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但欣喜里也带着一点愁,正如微博电影博主连城城的反应:
《阿凡达2》,来救市了!
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
能救市吗?
不久前某影城经理用刀割破幕布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时有人痛心喊道:
也许12月就有转机,别毁银幕啊!
今天,《阿凡达2》如愿而至。
对影业来说,这当然是个好消息。但奈何行业要打的怪,不止定档这一只。
时下,全国正经历新一轮奥密克戎病毒的袭击,11月以来累计报告25.3万例新冠感染者,而高风险区已经达到1.7万个。
向来对疫情最无招架能力的电影院,能被这部神片拯救吗?
《阿凡达》的意义
此时此地,《阿凡达2》的定档意义非凡。除了被众人视为当前的“救市巨作”外,《阿凡达》还是以一己之力亲手推动中国影院结构变革的传奇史诗。
2021年3月,《阿凡达》宣布重映。
尽管离首次在大陆上映已过去11年,电影人对于《阿凡达》重映的消息仍激动不已,奔走相告。
影评媒体更是不遗余力地通过文字再现《阿凡达》当年在大陆上映的盛况。
有人不屑《现在的00后,根本不知道当年<阿凡达>有多火》,有人回忆《当年我们为了看阿凡达到底有多疯狂》,有人炫耀《看过IMAX版<阿凡达>,是一件很凡尔赛的事》……
这不是吹嘘,作为当年亲历《阿凡达》碾压电影业、改写电影史的观众之一,我仍然深深地记得,《阿凡达》上映时,周围世界骤然涌出的,那种铺天盖地不可抵挡的观影热情。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能让中国观众如此疯狂,并且是甘心掏出真金白银往里头砸的疯狂。
当时有个奇观:来自全国各地的青年突然涌向东莞,他们不是冲着灯红酒绿,而是直奔东莞万达影城,那里有着全亚洲最大的IMAX屏,可以一睹《阿凡达》的神采。
在东莞,《阿凡达》的票价被黄牛炒到上千元,还一票难求。据说当年有个路过此地不明真相的群众,看到影城门口排队买电影的队伍,掏出手机含泪拨给母亲:
妈,我春节回不去了,现在就开始买火车票了。
在上海,和平影都拥有上海唯一一块IMAX3D银幕。当时没有网络订票,观众为了抢票,在1月的魔都冒着严寒通宵排队,队伍长达两公里,包围了整个广场,票价更是被黄牛炒到2500元。
在北京,当时有3家IMAX影厅,其中位置最偏僻的是中国电影博物馆。结果观众爆发的热情竟然让这家远在五环开外的电影院,破天荒开辟了午夜场放映,电影票经常在开售半小时内售罄。在每人限购2张电影院的情况下,北京电影博物馆开业19分钟卖出300张票,两个月内IMAX场次售罄。
那些能够看到IMAX版《阿凡达》的观众,都是众人眼中的“幸运儿”。
普通影院同样爆满。有影评人回忆起当年自己所在的县城没有电影院,于是她驱车到扬州,结果只能买到三天后的电影票。
几乎所有媒体的头条都是《阿凡达》的观影盛况,专业影视报道事无巨细地渲染着这个神话:
詹姆斯·卡梅隆为了这部电影耗费了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为“潘多拉星球”创造了一整套生态系统,重新发明了一套语言……
这部电影的3D 效果有多么让人叹为观止,有多少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忍不住伸出手试图触摸从银幕中飞出来的精灵……
在潮涌般的热情下,围绕着《阿凡达》引发的观影闹剧,一个接着一个。
东莞万达影城因播放设备故障,观众暴走,影院经理不得不泪汪汪地下跪道歉;
深圳保利国际影城3D眼镜出了问题,最终引发纠纷,惊动民警出面协调;
青岛华臣影院,有群众为《阿凡达》而发生斗殴;
沈阳媒体发明了新词“迁徙观影潮”,因为外地人进沈阳看3D,沈阳人组团包车去长春看巨幕……
爆发的强烈观影需求,整得影院措手不及,受了很多委屈。但是,毫不夸张地说,《阿凡达》喂饱了当时中国上上下下的大小影院。
那一年,中国电影乃至盗版影视产业链,都因为《阿凡达》赚了个盆满钵满。
当时的影院即使拿出90%的排片,也无法满足观众的观影需求。
其他电影的叫座,是影院有多少就放多少;《阿凡达》的叫座,是平地起影院,影院不够?那就立马开始建!
《阿凡达》1月上映,全国三四线城市为满足观众观影需求,连夜建设升级3D厅。到2月底,全国3D银幕飞快突破1000块,这些快速改造的影院促成了3、4月份的第二波大规模观影。
当时全国仅有14个IMAX商业影厅,IMAX票源紧张的局面直到上映的第6个月才得以解决,最终这14个影厅贡献了惊人的1.68亿票房。
《阿凡达》的横空出世,开启了中国电影的3D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阿凡达》时隔11年在内地重映,在没有宣传的情况下,拿下超1亿的票房,且在全球斩收5.39亿票房。
至此,《阿凡达》全球累计总票房达到29.22亿美元,重夺世界影史票房冠军宝座。
在此之前,它占据全球票房总冠军长达10年之久,后来被漫威的《复仇者联盟4》略微超过。
就算是跟内地票房神话《战狼2》比,《阿凡达》的18亿票房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不说当年电影业偷票房非常严重,《阿凡达》在内地最终的票房总收入是不完整统计的,并且许多人在电影上映前已经通过盗版影碟进行观看。
《阿凡达》最终占据了近20%的内地全年票房,而《战狼2》仅仅达到当年总票房的10%而已。
难怪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会感慨:电影分为两种,一种是《阿凡达》之前的,一种是《阿凡达》之后的。
对中国电影而言,这句话更加贴切。
最好的时光
《阿凡达》上映那一年,内地电影票房首次过百亿,其中近20%来自《阿凡达》。
在这之后,中国电影迎来最好的时光。
靠《阿凡达》吸金攫取的热钱,让电影行业的技术和设备得以革新,让中国电影开创了“后大片时代”。
在《阿凡达》的带动下,中国电影的IMAX消费被打开,影视公司开始大刀阔斧地攻城略地,影院拔地而起,3D银幕暴增。
蛰伏多年的中国电影市场,就这么让《阿凡达》打破了结界。
当时行业内有种说法:2010年一年把过去10年的电影院总银幕数都建出来了,野蛮生长得很。
以每天增长8.3块银幕的速度,到了2011年,全国城市影院数量突破2800家,银幕总数超过9200块。
电影院线的“大飞跃”才刚刚开始。
到2019年,全国院线数量已达到12408家,银幕总数达到69787块。
院线是电影流通的渠道,在《阿凡达》将消费观念、宣发投入、技术设备等一步到位地捅穿后,院线的扩张就是票房的扩张。
机灵的冯小刚率先宣布制作《唐山大地震》的3DIMAX版本,最后以6.73亿元的票房力夺当年的票房冠军。
那一年,姜文最负盛名的作品《让子弹飞》也跟着上映了。这部充满黑色幽默的讽刺电影不仅成了该年度最引热议的电影界黑马(票房仅比《唐山大地震》低一点),并且在后来日复一日的解读中,成为不逊于《甄嬛传》之类常看常新的神作。
有心者发现,《阿凡达》横夺世界票房冠军后,从来不在乎成本更不在乎票房的姜文,竟然雄心万丈地立下壮志:
下部电影票房要超《阿凡达》。
怪哉,文艺片导演竟然公开向商业片看齐。不过接下来,迅速膨胀的内地电影市场会用三分天下的格局告诉姜导:
市场可以属于卡梅隆,可以属于徐峥吴京陈思成,就是不属于姜文。
2013年,徐峥一部《泰囧》豪夺10亿票房,中国电影票房迈进“10亿”新时代。
这一成绩得益于院线的扩张盘活了三四线城市的观影消费,从此看电影不再是“小资生活”的另一种表达,“下沉市场”成了行业拼命争夺的目标。
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体量飞速增长,尤其是2015年,年度总票房同比增长48.7%。
越来越多的电影轻松迈过10亿大关:《捉妖记》、《夏洛特烦恼》、《寻龙诀》、《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现象级电影不胜枚举。
仔细看来,它们身上既残留着《阿凡达》遗落的技术碎片,又沐浴着《阿凡达》激活的消费光辉。
更重要的,是国产电影借着这束光,实现开创性的提升。
那一年,中国电影年度总票房突破400亿。
2012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历年冠军,除了《心花路放》,其余都是3DIMAX大片。
10年技术积累与市场扩张,让中国电影工业完成质的飞跃。
2008年,拍完《功夫之王》的成龙直言:我真的不知道功夫片下一步该怎么走,能拍的已经拍过了。
后来他去探班《阿凡达》,看到美国电影的技术后更加绝望:好莱坞不仅把我们的技法学到手了,而且人家的特技人员好太多,反而我们越来越水。
彼时成龙没想到,生机居然会隐藏在危机里。
《阿凡达》靠技术碾压了成龙式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功夫盛世”,但也催生了被业内称为“新时代功夫片”的“战狼宇宙”。
2015年,中国电影形势一片大好。决心要把解放军英姿搬上大屏幕,“让所有人都喜欢上真男人”的吴京,倾家荡产筹拍《战狼2》。
此时,快速成长的电影行业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帮电影人暗暗握拳:国产3D电影,不会只是个骗钱的幌子。
新的票房奇迹正在孕育,而且是中国人自己的电影。
2017年,《战狼2》上映,全行业震惊:国产电影的特效不知不觉间,竟然已经发展到如此纯熟的地步。
与此同时,扩张了7年的院线,让大量三四线城市的观众,能够用脚投票,进入影院支持这部划时代的爱国巨作,“下沉市场”爆发的需求和潜力再次震惊业界。
最终,《战狼2》以56.81亿的票房稳居中国影史票房冠军,至今未被打破。
两年后,孵化出《战狼2》的内地电影工业,又诞下一个孩子,叫《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的是中国人带上地球去寻找新家的故事。
电影首映日,一名影评人难掩激动:
凭这部片,我终于敢说,中国电影工业体系成了,与好莱坞对战,只是迟早的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疫情来了。
电影太难了
如果说,疫情给我们按下的是暂停键,那么它给电影按下的,就是倒退键。
从2020年至今,电影业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向后退的过程。
整整三年里,关于电影,不过是糟与糟的对比,惨跟惨的较量。
一间间倒闭的影院,一步步下架的电影……我们甚至可以跳过只是重复的过程,直接快进到今时今日的现状。
这个11月,可能是电影史上最令人啼笑皆非的11月。
因为电影院里,无戏可看。
据不完全统计,11月至今,电影院里上映的电影有:
海报神似20年前警匪剧的悬疑片《殊途陌路》,总票房7.6万元。
片名像极泰国狗血虐爱剧的爱情片《一百分女人》,票房4.8万。
不知该如何定义的喜剧片《小丑奇缘》,票房1.7万元。
你别嫌少,这样的票房已经名列前茅了。
因为跟它们一同上映的,还有总票房6192元的《丹顶鹤》,总票房4100元的《爆裂蝴蝶》,上映首日票房为56元的《林深时见麓》。
以及一部震撼全网的《喜悦的夏天》,由于该剧海报过于鬼斧神工,剧情直追《逐梦演艺圈》,演员表现惊世骇俗,最后主办方招架不住网友热情,突然撤档。
今年3月,电影院遭受疫情以来的第二次危机。3月24日内地总票房跌破1000万元,止步于965万元(不含服务费)。这是十年来,除疫情复工初期之外,内地单日票房最低的一天。每个影院平均每天卖出50张票,平均每场只有1.8人,近60%的影院关门。
停止营业、突然撤档、投资收紧、片源剧减……都是内地影院当前的黑天鹅。
10年来,行业培养起的观影消费习惯正在被渐渐耗损。《阿凡达》时代带来的IMAX技术不再是“保命丸”,各地的IMAX影院纷纷倒闭关停。
即便是在《阿凡达2》定档前夕,也有财力雄厚的英皇UA7间电影城宣布终止经营。
萧瑟中,一个视频曾深深刺痛电影人。
一名男子自称“我又来拆影院了”,接着便拿起小刀,走到银幕前,很狠朝闪亮的幕布划了下去。
尖刀所过之处,银幕显出裂缝,像一张狞笑的黑色大嘴。
他发出“哈哈哈哈哈哈哈”的大笑,但所有人都听到了心碎的声音。
银幕很贵很贵
有的影院上演自救,推出午睡套餐,成都莱纳星影城推出影院午睡业务,宣传语是:地方找对,中午好睡。纯睡12.9元/人,加饮品18.9元/人。
有的则是趁着世界杯热潮推出包场看球业务,有的电影院成为脱口秀、相声表演场所。
但不管如何,2022年内地电影的大萧条,已经是板上钉钉。
截至11月22日,2022年总票房为297亿元,如今仅剩一个月,这一成绩将跌回2014年的总票房水平。
三年来,电影院是最受打击的营业场所之一。
由于不通风、长时间聚集等因素,人们总是把电影院想象成一个危险的病毒传染源。
每一次疫情以来,电影院总是最先关门、最后开门,渐渐地大家更加觉得,去电影院是特别危险的事情。
然而疫情至今,电影院没有暴发过一起聚集性疫情。
如今疫情在全国多点开花,我所在的广州于近日关闭了全城大部分影院,只剩南沙几家影城还在顽强营业。
原本买好票的我,在影片放映当天凌晨,突然收到了影院退票的通知,何时能重返电影院,还未可知。
《阿凡达》当年能掀起观影狂潮,推动中国电影的跃进,很大程度上是电影从业者们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及时改进扩张院线,增加供应,才有了后面的奇迹。
而今光引进《阿凡达2》,而即便观众观影兴趣浓厚,能不能进电影院又是一个未知数。
没有人不想为《阿凡达2》的引进而高兴,没有人不希望《阿凡达2》能像前作一样重振电影气象。
但问题是,它能吗?
作者:温柔一叨,一叨666,是朋友就来看我。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