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阿尔伯特 · 爱因斯坦 著
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李永乐老师。今天我们继续漫谈相对论!
如果你想用一句话概括广义相对论,应该是哪一句呢?我想,应该是:
物质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
时空弯曲是广义相对论的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时空弯曲呢?爱因斯坦用一个旋转的圆盘的思想实验,为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
你看,假如我们站在地面上,观察一个正在旋转的圆盘,我们可以用一把尺子测量圆盘的周长和半径。我们知道:无论周长和半径分别是多大,它们的比一定是2π。
地面上的人测量圆盘的周长和半径
可是,如果有个小人,他坐在这个旋转的圆盘上,他也用一把尺子测量圆盘的周长和半径,会发生什么?
当他要测量半径的时候,他需要把尺子沿着半径的方向放,尺子虽然随着小人一起转动,但是尺子的方向和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在我们看来,小人手里的尺子长度不会发生变化。小人测量出的半径长度和我们在地面上测量出的结果一样。
可是,当小人要测量周长的时候,他需要把尺子沿着圆盘转动的方向放。这样,在我们看来,尺子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同。根据狭义相对论动尺收缩原理,尺子会发生收缩,它变短了。或者说,尺子上距离为“1”的两个刻度之间的距离短了,所以,小人测量出的周长会比地面上的我们更大。
圆盘上的人测量圆盘的周长和半径
于是,如果小人测出了周长和半径,并且用周长除以半径,结果会比2π更大。
什么时候圆周率会变?显然,在一个平面上,圆周率是永恒不变的。但是如果你在一个球面上画一个圆形,你会发现圆形的周长和半径的比会跟圆形的大小有关。圆形越大,这个比值就越小。圆形足够大,这个比值甚至可以为零,这个结果就和刚才的例子非常相似了。
曲面上的圆周率的确可以变化
看起来,如果随着圆盘一起旋转的小人想研究几何学,欧氏几何貌似不能满足它的要求,他必须使用曲面上的几何学。
我们在地面上看,旋转小人存在向心的加速度。但是,在小人自己感觉来看,他只会感受到一种向外的力量,但是他不能区分这种力量到底是离心力,还是引力。因为根据等效原理,旋转物体存在向心加速度,等效于受到一个离心方向的引力。那么,根据我们刚才的讨论,小人可能会做出这种判断:我的空间不同于欧氏几何的空间,是因为我处于引力场中。这就是爱因斯坦想到的:在存在物质的空间中,因为物质的引力,造成了时空的弯曲,这种弯曲也必须使用曲面的几何学描述。
圆盘上会感觉自己处于离心的引力场中
爱因斯坦还曾经说:假如我们的宇宙是平直的,那么它的空间可以无限拓展。但是如果它是弯曲的,它也可以是一个没有边界而体积有限的空间。就好像地球是一个弯曲的二维空间,它没有边界,但是它的总面积是有限的。1919 年爱因斯坦9 岁的儿子爱德华问他:“爸爸,你到底为什么这样出名?”爱因斯坦笑了起来,然后严肃地解释说:“你看见没有,当瞎眼的甲虫沿着球面爬行的时候,它没发现它爬过的路径的弯的,而我有幸地发现了这一点。”
刚才我们说到了空间的弯曲,但实际上,引力造成的弯曲并不是三维空间的弯曲,而是四维时空的弯曲。我们还可以从刚才这个圆盘的例子出发。如果小人在圆盘的中心和边缘各放了一个时钟,我们在地面上观察,会发现中央的时钟没有运动,所以走时正常;圆盘边缘的时钟由于高速运动,时钟走时变慢。经过一段时间,中央部分的时钟示数会远远大于边缘处的时钟。
在圆盘的小人看来,两个时钟都是静止而且走时准确的。那为什么中央部位的时钟走时快,边缘处的时钟走时慢?他又会想到:这是因为整个圆盘处于一个离心方向的引力场中,越靠近边缘,引力势越低。想到这里,爱因斯坦又得出一个结论:引力势越低的地方,时间流逝速度越慢。
对于通常的天体,引力都是向心的,所以越靠近天体,引力势越低,时间流逝速度越慢。
比如地面上的时钟就比天上的时钟走得慢。如果引力特别强,比如靠近黑洞,那么在外人看来,时钟就会停滞。大家还记得一部电影《星际穿越》吗?宇航员到一个黑洞附近的星球去探险,他们在星球上只过了几个小时,但是在远处接应的宇航员时间却过了20多年。这就是因为登陆的宇航员来到了低引力势的地方,时钟流逝速度变慢了。
你也许看过这样一张图:在太阳旁边,有一个弯曲的时空,地球在太阳造成的凹陷中运动,它非常形象的说明了爱因斯坦的看法。
星球质量越大,时空弯曲就越厉害。当质量足够大时,时空弯曲会造成光都没有办法逃脱,就形成了黑洞。
如果你还想问:能不能用更数学化的方法描述一下平直和弯曲的区别?爱因斯坦在他的《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里,也通俗的说明了这个问题。他说:假如我们有一个二维的面,用一对坐标u和v就能描述出平面上的一个点。那么,如果这个平面是平直的,那么两个很接近的点距离应该满足勾股定理:ds²=du²+dv²。狭义相对论描述的其实就是这种情况。
可是,如果存在引力,空间会被引力弄得弯曲了,那么这时,再计算两个点的间隔,就需要使用这样的公式:
其中g就叫做度规,它能表示平面弯曲的情况。这种规律不光可以用在二维情况下,四维时空也可以使用,如果你知道了整个四维时空的度规,就知道了四维时空弯曲的情况了。
那么,物质的存在或者说引力是如何引起时空弯曲的?1915年底,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以及著名的引力场方程。
这是一个复杂的张量方程组,它描述了物质是如何影响其周围的几何时空的,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核心。通过这个方程,只要给定一种质量分布,我们就能够求解出时空的弯曲情况。
理解了引力等效于时空弯曲后,我们对宇宙中物体的运动就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现在我们要回答第二个问题:在一个弯曲的时空中,物体是如何运动的?为此,我们要先来解释一个概念——测地线。
在平面上画一条直线很容易,可是在弯曲的面上(比如球面上)画出的“直线”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如果我们想在平面上寻找两点之间的直线,可以在两个点挖洞,再拿一根软绳,把绳子的两端分别放到洞口里,再在洞口慢慢收紧绳子。当绳子绷直不能再收的时候,它经过的空间位置一定是一条直线。这是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平面上的测地线就是直线
同样,球面上的直线也应该定义为两点之间的最短路线。你可以在球面上挖两个洞,从这两个洞收紧一条松弛的绳子,绳子拉紧后,绳子经过的位置就是球面上的最短的路径,我们叫它测地线,测地线就是曲面上的直线。
你知道怎样找到球面上两点之间的测地线吗?数学上可以证明:将这两点和球心所在的平面画出,并且让平面和球面相交,交线是球面上的一个最大的圆形。大圆在原来两点之间比较短的弧线就是测地线。
如果我们买一张机票从北京起飞,飞到纽约,你知道飞机会经过哪里?如果你眼前刚好有一张世界地图,也许你会说:当然是走直线啦!飞机起飞后向东,经过韩国、日本、太平洋,穿过美国大陆,然后到达美国东海岸的纽约!
事实并非如此,北京起飞的飞机基本上会一路向北,经过北极上空,再到达纽约,原因是这条航线就接近于从北京到纽约的“短程线”,说专业一点叫做“大圆航线”。飞机沿着大圆航线飞,航程是最短的。
其实,在弯曲的时空中也有测地线,只不过,在闵可夫斯基四维时空中,测地线不是最短线,而是最长线。想到这里,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当物体除了引力外不受其他力的作用时,它将会沿着测地线运动。
爱因斯坦的猜想
比如:在没有太阳等恒星产生引力的时候,宇宙空间是平直的,这时,测地线就是一条直线。如果地球存在于这样的宇宙中,它将会速度不变的沿着一条直线,这就是牛顿所谓的匀速直线运动。
太阳的出现,让太阳系的时空变得弯曲了。在这个弯曲的时空中,依然存在测地线,地球只受到太阳的引力,所以还是沿着这条测地线运动的,只不过这条测地线在我们看来并不是直线了。
物质造成时空弯曲,爱因斯坦通过引力场方程告诉我们弯曲的程度如何计算;时空告诉物质如何运动,如果物体除了引力外不受到任何其他力的作用,那么它就会沿着测地线运动,这就是爱因斯坦对引力的理解。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月球围绕太阳旋转,原因都是如此。
爱因斯坦提出这个理论,经过了十分艰辛的过程。当他最初想到引力可能是一种几何效应时,不知道用什么样的几何学才能描述它。他找到自己的同学,数学家格罗斯曼帮忙,当初爱因斯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是格罗斯曼拜托自己的父亲帮忙,才给爱因斯坦在专利局找了一份差事。
格罗斯曼看了爱因斯坦的想法后,敏锐的建议爱因斯坦学习黎曼几何,黎曼几何就是描述弯曲面上的几何学,也称之为椭球几何。同时,格罗斯曼还介绍了一些黎曼几何的专家给爱因斯坦,其中就包括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希尔伯特。
格罗斯曼
希尔伯特
在希尔伯特的帮助下,1915年底,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其实,在与爱因斯坦讨论问题的过程中,希尔伯特也产生了广义相对论的想法,而且发表论文的时间还比爱因斯坦早5天,只可惜,在希尔伯特的这篇论文中,没有明确的提出引力场方程。后来,希尔伯特看到爱因斯坦的论文,才把引力场方程补充到自己的论文中。
希尔伯特还特意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你看,我们的理论发表了!爱因斯坦赶紧说:那是我的理论!希尔伯特非常大度,没有和爱因斯坦争夺这份功劳。
广义相对论是人类纯智力活动的最高成就。爱因斯坦曾经自豪的说:如果我不提出狭义相对论,不出五年就有人提出它。但是如果我不提出广义相对论,50年里也不会有人发现它。
那么,广义相对论是对的吗?我们通过什么实验可以验证这个理论呢?
关注我,
下一回我们继续漫谈相对论。
END
往期推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