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鲲鲲为你介绍

“Makers书摘,甄选团队共读的经典书籍。因为我们笃信,思维和认知提升,是决定一个人如何发展的基石。
观天下懂古今,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人性,成为一个真正有同理心的顾问。”
这次我们把共同读书外延到共同学习一门课程,接下来的内容,摘要于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客座教授——薛梅老师的课程《中产客户的经济学画像、误区与彷徨》。
中产的经济学画像
年龄80后职位是什么?63%是企业中层管理者,18%是高管。言外之意就是,中产的收入和职级相关,也就说更多的中产是从事管理岗位的。
行业就是30%是在科技媒体和通讯,18%是制造业,还有其他行业。
学历,最低学历是大专,72%是本科,硕士博士占24%。
平均年收入是65万,94%已婚,大多都有小孩了。
误区一:成功是靠自己的努力实现的
中产,其实在很多的方面都存在着盲区,这个盲区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认知不清晰。以及对自己怎么成为今天比较成功的人士,也不清晰。
我帮大家梳理,首先中产是什么?是高学历是吧?学历高意味着学习力比较强,很强的学习的自主性或者说自我成长的意愿是很高的。
实现目前的成功,所付出的是什么?就是勤奋、拼搏,个人期许比较高,也就说自驱力。
我们似乎要得出一个结论——靠我们勤奋努力就可以成功。这个结论是一个很大的误会。为什么是一个很大的误会呢?
因为你光靠勤奋努力也不一定就能够成功勤奋努力+智商聪明+善于学习+善于把握机会等等这些个人因素,作为今天的成功来讲,尤其是能够成为中产的资产状态来讲,其实都是一个必要条件,它不是一个充分条件。
真正成功的原因是社会发展,或者说社会发展给了大家勤奋能够换成财富的这样的机会。时代给不给你机会,把个人努力变成财富,这个社会环境更重要一些。
我们中产的第一个误区就是就认为自己太行了。如果有这样的认知的话,难免就会有一些膨胀。如果遇到挫折的时候,又有可能会变成自卑。为什么呢?因为你觉得我努力,我以前努力就能行。那我现在努力为什么不行呢?
客观认识,才能让大家不情绪化,一会自信过度,一会过度自卑。
来看看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
回头看看,我们国家在近十年甚至是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强调的是什么?是城市化进程。城市化的过程中,孕育的是一个庞大的中产群体。
2019年疫情之前我们红利经济的增长主要还是靠出口。2015年我们就开始经济转型了,做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去库存,抓环保。调整到现在基本上我们还是主要靠出口,仍然有大量的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出口对中国来讲真的太重要,重要到什么程度?就是一个养家糊口的吃饭问题。我们必须保证一定的出口产业是为了解决就业的。
中国的基本现状:
中国的国情到底是什么?人多,匹配的资源不够。人多了就业肯定是问题。中国消费不了自己生产出来的那么多工业产品,过剩工业产品中的劳动价值要让其他国家消费。
就业肯是定是困难的,所以说你看作为单位来讲的话,你别说是70岁的了,现在50岁,就是单位里的老人。科技性企业,互联网企业,35岁以上就是老人家。我们国家仍然还是有年轻劳动力,拥挤在就业的渠道上。
就业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选择的是什么呢?我们选择让过剩人口有工作做。
城市化进程:
我们第一个路径是让农民有饭吃。联产承包,把过剩的劳动力全部暴露出来,其实就要失业。第一批是先让失业的农民找到工作,农民的儿子工作进城了。
农民进城了不等于城市化,农民进城还得要这个城市足够的财政积累,才能够建设成容纳这些外来人口在里面居留的城市。剩余人口进城了和这个城市能够吸纳人口来讲,是不匹配的。
那跟不上的话就排斥,所以说用户口排斥一下,或者社保上不了,这都是城市化跟不上的一个表现。
整个中国的生产状态是在解决就业问题,那么我们中产之所以能够赚到钱,你要不然就赚直接出口的钱,要不然就赚间接出口的钱。
我们在为中国的出口产业贡献力量的同时,我们也获得了什么?获得了自己的财富。所以说我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和我们大力发展工业化,把世界制造中心转到中国这一段历史背景契合的。
误区二:把房子和车子作为标配
(负债买房子和车子)
新中产的家庭资产来讲,房子和车是标配,有非常大的负债。背后既有虚荣的地方,其实也有中国的进程。
中国进步的过程中,城市化没跟上的原因就刚才已经给大家解释了,就说这个城市化是要提供福利的。我们国家提供的福利远赶不上工业化发展,中产没有户口的话,那么他就是一个飘的状态。
那这个飘的状态首先对于自己来讲没有安全感。春节回家,同学聚会的时候,又很没面子,就说你在城里连个房子都没有,那你不能够在这个城里立足。再说中国,又把房子看成为安家立命之本。
中产有一点钱,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先表达我是谁我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即便我没有户口,我有房子。户口不能写在脸上,但是房子可以写在脸上。所以中产急于要把房子买上。
房子对中国的价值,实现了由轻工业的发展到重工业的飞跃。推动商品房是一个时代的政治使命,首先房子是有吸纳老百姓储蓄的功能,还能带动钢铁,水泥、电力等行业,这个都是重工业,后面还有家电、家具等行业。
房子提供了一个时代发展的机会。所以说买了一套房发现了这个增值了,我还可以买第二套房就变成了投资了是吧。
所以这就是我们说的第二个误区,中产赶紧给自己贴上标签,其实贴的有点早,还有点过度。中产在三十几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精英了,就要和大房子匹配,和好车匹配,有点“膨胀”。
误区三:孩子是为自己生的
(负债养孩子)
中产急于养孩子。一般中产是外地人,外地人到了城市里面,他其实是没有根的,但是他又特别希望成为本地人。
大家都希望养一个精品的孩子,这个精品孩子更重要体现在教育上。所以我就看到中产的第三个误区,以为按照他的方式养的孩子,就是你的孩子,忽略了你和这个城市之间的冲突。
我们现在的中产基本上都是外来人,外来人和当地文化之间是有文化隔层的。我们都是带着小城市的基因,来养自己一个大城市的孩子。但是这孩子接受的是大城市的理念,根里儿的东西是大城市。
希望孩子以后是贵族,而自己是中产。你要送别人一个爱马仕,自己也得背得起 LV。但是中产的父母不是,自己背一个减价包,送孩子一个爱马仕。
家长和孩子之间,其实对抗的不是上课外班,对抗的是两代人的文化冲突。家长是对付不了孩子的。
中产群体的生存状态
回头看看我们的跃迁:在刚起步的时候,靠勤奋努力,因为有学历,起点也不会太低。所以说那这时候作为普通员工靠技术吃饭,中层靠自己努力。
要想再继续进步,中层往上走,进到高管来讲,有时候靠命,有没有机会,有没有位置。同时还要靠到这个领导班子里面有没有人脉,就说了这个朝中有没有人了,所以从中层到高管就比较少。
晋升不上去的话可以创业。所以你看这个高收入人群,要不然就是企业的高管,要不然的话就是自己创业。基本上成长的脉络就是这样的。
结合时代发展,行业也在变迁。成为社会精英,可能在一个行业是不行的,而是要转换行业。也有可能要换个工作,或者换个地区发展,从县城到省会城市到一线城市。中产想过上高品质的生活,收入就必须跟上社会的发展,压力也是比较大的。
跟着时代发展,我们获得了自己的回报,也埋下了很多问题。由于成功太早太年轻,高负债,也难免做出过激的投资。
在疫情冲击和国际形势下,经济发生新的变化,对中产势必造成冲击。意识到问题,并不代表解决了问题,中产如何自救呢?我们下节课再聊。
字字干货,快去Makers鲲鹏的第五季行动营总结文档里查看详细资料。
最后隆重推荐Makers联盟:这是个极具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的靠谱保险团队,目前在全国范围招募团队长和经纪人。
无论你是你认可保险、认可保险行业、认可企业家精神,想找人聊聊;
还是你对文中内容感兴趣想拿到详细学习资料;
或者你希望参加我们的联合办公;
都可以联系你身边的Makers经纪人,或扫码加文末的Makers小助理就可以,微信号:makers-kunpeng
MAKERS
ABOUT
Makers鲲鹏顶尖保障顾问联盟成立于2019年3月,志在成为全球保险人,为个人及企业客户提供大陆/港澳/新加坡/美国等境内外保险咨询和配置的一站式服务。其中高端医疗、保险金信托及企业法人团财险业务板块,是华南地区经纪人顾问团队中的翘楚。
联盟在保险业务基础上,还具有丰富的搭建家族信托、对接医疗绿通资源、提供上市公司福利及配套法律咨询的实操落地经验,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增值服务。
Makers以粤港澳大湾区为核心,辐射全国。目前联盟100多位顾问,遍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珠海、武汉、长沙、杭州、南京、厦门、西安、青岛等等多个城市。
Makers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40%的成员拥有硕士和博士学历,多毕业于美国杜克大学、英国利兹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香港大学、中欧商学院、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
Makers的前职工作背景丰富,有来自宝洁、杜邦、中广核等大型企业的管理人员,腾讯、百度、中国电信等互联网及通信公司人才,中国银行、招商银行、渣打银行等金融从业者,审计师、医生、律师等专业人士,以及友邦、保诚、中国人寿、泰康等同业转型伙伴。
Makers珍视国际化视野,半数成员具有海外留学/生活经历,或前职背景为外资企业;尊重多元和个性化,宝爸宝妈、丁克一族、单身贵族和LGBTQ都是我们的好伙伴。
了解更多
Makers书摘

联合办公
高端医疗
Makers故事
加入Makers,成为新保险人!
请戳留言或立即扫码。
点击“阅读原文”,高能内容回听~
有疑问请联系转发本文的经纪人或扫码撩Makers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