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01
近20年来中国的宝物鑑定专家群魔乱舞,把宝物收藏界搞得人仰马翻,造成中国宝物界的大浩劫。一位所谓“宝物鑑定专家”刘岩表示,大概有99.99%的中国民藏宝物被他们判定为赝品,接下来跟进打杀的手段。
据了解,中国大陆近20年来一些鑑宝专家打著“抢救国宝”的口号行径制造舆论根据,让许多藏家把手中的藏品找出来将它们“判死刑”。

一些专家起初打著故宫博物馆的名号,或者各地的文物保护机构,用电视节目当作宣传与信赖工具,一窝蜂的许多收藏者千里迢迢带著藏品要求鑑定,数亿计的宝物被判了死刑。
  利用宝物鑑定私下诈骗并非刘岩的发明,20多年来许许多多专家在电视上出了名。然后这些专家采取两种办法大赚特赚:

1)把宝物件定为赝品,过一阵子再找人低价买到手,辗转在国际拍卖会上牟取暴利。
于是,中国收藏界经历了世界文明史上前所未有的一场浩劫:数以亿计的藏品被判死刑,六千万件国宝流失国外,八千万收藏人被愚弄。
2)利用制度的缺欠和改革的空白点制造混乱,把每年国家拨给的上百亿采购资金搂在兜里,打着抢救国宝的招牌,和境外拍卖公司、港客白手套勾结成一个集团。为了在舆论上为境外抢救国宝的行径制造理论根据,首先打压抹黑民藏,把国内藏品定性为99.99%为赝品。    
轰轰烈烈电视鉴宝运动从最初的娱乐节目,很快就蜕化为敛财工具,接着变成了打杀民藏的大棒。    
02

最低调的国宝:鉴定3次皆为赝品,花50元买下,如今价值上亿                 

有句俗话叫:“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有着悠久历史的三秦大地,埋藏着数不清的古代文物。

现今很多众人熟知的珍贵国宝,最初都是埋藏在田间地头,被干活的农民无意间发现的。
比如西周墙盘、陶鹰鼎等国宝,当初都是被农民在干活的时候从田里挖出来的。
对于一般人来说,因为缺乏文物知识,不了解文物的珍贵程度,所以很多国宝在被发现之后,并没有得到重视,反而被埋没在乡野之间。比如说陶鹰鼎,它是太平庄农民殷思义在村东犁地时发现的。
可是当时殷思义并不知道自己挖到的是一件举世罕见的国宝,所以就随手将陶鹰鼎带回家,做了喂鸡的鸡食盆
把价值连城的陶鹰鼎当作鸡食盆,这绝对是一件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候来说,却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因为那时候人们的物质生活还比较匮乏,挖到一些能够利用的古代物品,通常都会带回家当作生活用具。
比如天津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上林共府铜升,就被发现它的人带回家当水瓢用了好几年。
很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珍贵国宝,在发现之初都有着一段低调往事。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有一件镇馆之宝“杜虎符”,这件文物可以称得上是最低调的国宝了,它的发现过程也十分的曲折离奇,曾经鉴定3次皆为赝品,后来被专家花50元买下,如今成为陕博的镇馆之宝,价值上亿。
1973年的冬天,陕西省西安市南郊杜城村村民杨东锋在田里平整土地时,发现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铜老虎。
那时候在地里干活经常会发现一些小东西,因此杨东锋也没有在意,就将这个巴掌大的铜老虎带回家,给妹妹当了玩具。
这个铜老虎刚刚出土的时候,身上布满了铜锈,看起来一点也不起眼。当三年时间过去后,铜老虎身上的锈迹逐渐剥落时,杨家人才意识到这个看起来不起眼的铜老虎可能是一件珍贵文物。
因为在这个铜老虎的身上的铜锈剥落后,露出了几个金光闪闪的古文字,哪怕再不识货的人都能看出,这件铜老虎乃是不凡之物。
不久之后,因为杨东锋父母生病急需用钱,所以杨东锋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找专家帮忙鉴定一下,如果是文物的话,说不定还能卖个好价钱。可是他接连找了三位博物馆的专家,都鉴定这件铜老虎是赝品。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尘封已久的文物市场刚刚兴起,各大博物馆也都掀起了文物回购的热潮。
虽然接连三次被专家们鉴定是赝品,但是杨东锋依然坚信自己手中的这个铜老虎必定是一件出身不凡的文物。
杨东锋作为一个普通人,都感受到了这件铜老虎身上的不凡气势。那么,具有如此摄人气势的铜老虎,又怎么可能会是赝品呢?
于是杨东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求助。
1978年11月30日,杨东锋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恰好遇见陕西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戴应新先生。戴应新是文物鉴定方面的专家,他慧眼识珠,一眼就认出这件铜老虎乃是先秦时期的国之重器:虎符,而且从虎符上的铭文来看,极有可能是目前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虎符。
因此,戴应新当机立断,对杨东锋说想要回购他所发现的这件文物。
杨东锋听到自己发现的这件铜老虎是珍贵文物之后,心里面也十分的高兴,并且也同意了戴应新的回购请求。
不过,因为当时博物馆的预算比较紧张,没有太多的资金用来回购文物,最后戴应新只花了50元就从杨东锋手中买下了这件珍贵至极的文物,为博物馆节省了一大笔文物保护资金。
在那个时候来说,50块钱其实也算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了,足够杨东锋为家人治病所用。而且,将文物卖给博物馆,总好过卖给那些文物贩子,因此杨东锋对这个结果也感到十分满意。
03
多年前,鉴宝专家刘岩17万元入手《嵩阳汉柏图》,转手就卖8700万元的故事,看似古玩界玩出的“新高度”,实则是一出轰动全国的“骗画”行径,让所谓的专家丢尽了脸面。
一、《嵩阳汉柏图》
《嵩阳汉柏图》是乾隆御笔画小轴,是乾隆40岁时(1750年),他仿效尧禹舜巡狩“五岳”之典,进行一次规模宏大的巡狩中岳活动,于十月初一,驾车东行至嵩阳书院,看到两棵大柏树有感而画。此画用金粟山藏经纸本作墨笔巨柏,直接霄汉,画心纵58厘米,横29厘米。图中所书诗题为“汉柏行”,正是乾隆此次巡游嵩山所写13首诗歌之一。
据说,乾隆所画的这颗树龄有4500年,高18.2米,围粗12.54米,是我国现存最古最大的柏树——“二将军”柏。
遗憾的是,这幅《嵩阳汉柏图》在宫中不断流传,彻底失去了踪迹,或因清末年间战乱频繁,或因清东陵被盗,失踪原因不得而知。
二、《嵩阳汉柏图》案始末
直到2009年9月,郑州市民朱云携带家传之宝现身在河南卫视鉴宝活动上,这幅乾隆御笔画《嵩阳汉柏图》才得以重见天日。
然而这中间却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朱云在活动现场并没有得到鉴定专家回应《嵩阳汉柏图》的真假,却被看了这幅画的鉴定专家刘岩要求他晚上到宾馆面谈。在宾馆里,刘岩告诉他,这个画不是乾隆真迹,也就值3万元。刘岩还说,可以找个人买这幅画,到时可以多要三五万。
朱云不懂字画,得知家传之宝《嵩阳汉柏图》不是真迹,心也凉了一大半,还庆幸有人同意花几万块钱买,于是放弃了参加鉴宝。
同年10月21日,刘岩带来一位程姓买家,以17万元的价格成交了朱云手中的《嵩阳汉柏图》。
《嵩阳汉柏图》的卖价从三万元一下子涨到了17万元,使得朱云高兴极了。
可谁也不曾想到,时隔一年,《嵩阳汉柏图》的身价大涨,于2010年12月4日晚20点37分,在北京保利5周年秋拍中国古代书画夜场上开拍,从2500万元起拍,才经过2分钟的激烈争夺,就以8700万的落缒价被5008号买家收入囊中。
2011年6月,朱云在看电视时,发现自己出手的乾隆御笔《嵩阳汉柏图》在2010年拍出了8700万元天价,才知道这幅画的价值远不止17万元,认识到被刘岩、程某实施了诈骗。于是,他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刘岩却称,他们交易跟他没有任何关系,在当前艺术品市场上,《嵩阳汉柏图》这类相似的画会有几幅,这一幅画可以判定是代笔的。至于《嵩阳汉柏图》为何拍出天价,刘岩解释说:“这实际上是买家程某自己花钱炒作了一下,就是自己卖给自己。”
由于此案各种证据不足,直至2020年法院也没有进行判决。
而刘岩移居到香港后,继续以鉴宝专家的身份参加各种活动,并没有受到此事件什么影响。2016年11月17日,刘岩还获得“大国非遗工匠文化大使”。
三、为什么会发生《嵩阳汉柏图》案?
古语云“乱世藏黄金,盛世收古董”。随着文物热的兴起,一大批鉴宝专家,如同野草疯长一般频频出现各类鉴宝活动。
普通人都认为专家是在学术、技艺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全面的人,所以特别信任专家。朱云就是一个信奉专家的普通市民。
殊不知,“专家”和“骗子”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词汇,但也仅有一线之隔。专家肯定是某一个领域有知识、有专长的人。但有时候,在白花花的银两面前,知识和良知真算不了什么。
而据河南省文物交流中心文物鉴定专家介绍,由于这类鉴定人员在获取资格证书时,不少人并未经过严格的分类考试、资质审核,鉴定水平良莠不齐,从而导致“伪专家”满天飞。人人都能鉴宝,却没人来鉴定专家。
所以,在古玩界,类似于《嵩阳汉柏图》案时有发生。通常,一件普通物品转手间就玩出了“新高度”,身价大涨。

大家都在看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是聚焦于新闻热点、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加拿大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