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众号里的《纽约客》
戳蓝字一键关注渡十娘
转发也是一种肯定
文字|Sunny
编辑|渡十娘 
前两天看上海80后总结了一大堆‘上海往事“,不由勾起很多回忆。
本来想转视频,发现小朋友设置了隐私限制,那就自己去搜来对比看吧
小朋友总结的很好,但那已经是80年代以后的上海了。我们再往前推一点吧:上海人家里都接待过全国各地来上海采购结婚用品的外地亲戚;上海人都戴过“假领子”;上海人都喜欢去中央商场,这是最早的shopping mall概念。
上海人小时候最喜欢的不是豆豆姐姐而是燕子姐姐,那时候可是家喻户晓人见人爱。现在她老公(也有圈内人说已经是EX了)比她有名多了。
燕子姐姐陈燕华和小朋友们
上海小人小辰光都要去少年宫参加队活动,去青年宫(后来就变成了“大世界”)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东宫和西宫不是后来电影里说的同志约会地点,而是上海位于杨浦和普陀最大的工人新村区域的文化娱乐场所。
东宫
西宫
上海人不仅住里弄房子,而且还烧煤饼煤球;弄堂门口有老虎灶,一分钱泡开水,夏天可以泡冰水,我们叫冷饮水。父母工厂福利好的会发一种糖浆,夏天可以冰水冲成酸梅汤;上海人叫第一食品商店“食品公司”,里面有紫雪糕和光明牌中冰砖。可口可乐登陆中国之前,上海的正广和出了一种幸福可乐。老一辈叫他们“沙士”(后来我看到台湾也有一种很流行的饮料叫做黑松沙士),我们叫它咳嗽药水;上海的小囡夏天喜欢吃盐水棒冰,专门等断了棒的三分钱一根。
五十年代的食品公司
上海人第一个拥有KFC,选址是百年外滩的经典建筑,今天的华尔道夫饭店。华道的每一轮公关都要面对这个灵魂考验:听说这里原来是肯德基旧址?这大概是全世界最奢侈的肯德基了。
上海人90年代之前是没有pizza的,但他们发明了一种意大利馅饼。别误会,你不要以为那就是pizza了,虽然pizza也被翻成意大利馅饼但那真的就是馅饼,上海馅饼。后来Pizza被必胜客所代称。而更多上海人现在到美国来旅行发现Pizza Hut不仅在美国近乎绝迹而且就是一个小小的外卖店,可见百事利用的信息差赚了多少钱(肯德基也是百事旗下的)。
上海人不是一上来就喝咖啡的,80年代大多数上海人还认为雀巢速溶是最好的咖啡,广告上咖啡+伴侣,PUA了无数初级咖啡爱好者;一直到星巴克在淮海路上入驻,挣扎了整整两年才得以突然爆发。比起后来的喜茶之类真的弱爆了。
我们小时候过年都是提着雀巢和伴侣一起去拜年的
上海在有立波啤酒之前喝啤酒是零拷的,就是拿个热水瓶去饭店请他们把冰镇啤酒一杯一杯倒在保暖壶里。
上海的恋爱角是外滩,那时候还有半人高的防汛墙(叫情人墙),大家趴在墙上窃窃私语互不干涉但绝不可以有身体接触(OMG),当众接吻是要被抓起来的。
这个应该是九十年代以后了,大家衣服也时髦起来了
那时候人民公园还是外语角,向往外面世界的上海年轻人周末花一整天在那里练习英语口语。
这就是我们当年梦开始的地方。不知道照片里的人还健在么?是不是在美国或者其他讲英语的国家呢?
上海人最喜欢带外地人去的是国际饭店,著名的梗是抬头掉帽子;上海人扎台型要吃西餐是红房子,点的是罗宋大餐(法式餐厅那时候只卖红肠土豆做的罗宋汤)炸猪排也算是西餐主食,后来才知道美国人很少吃猪排;更不用说炸着吃了;天鹅阁出来的时候已经是西餐玻璃天花板了;上海还有一家老字号是德大。但他们都没有临近的功德林更受欢迎。
曾经称霸东半球的第一高楼——上海国际饭店
1976年的“红房子”
上海第一个肖像权侵权案是刘嘉玲和联合利华一起将国内的乡镇企业家告上法庭(那时她是力士代言人)索赔百万。那时候这是天价,但让上海人知道了版权意识;上海第一桩毁容案是潘平毁容案,施暴者李兴华在舆论压力下被判了死刑,这也是都一个全民审判的案例;这两个案子都是沪上第一大状陶武平的杰作,他也是上海第一个创立独立合伙人制度的律师事务所的。
那时候舶来品好少,以至于我们深信力士是世界上最好的香皂
上海徐家汇以前是坟地,闵行是乡下头;五角场现在那个大转盘附近有家红星电影院,我小时候要走四十分钟排队从学校去那里看电影,一学期一次。中间要经过大片农地,老师关照我们小心粪坑,因为真有孩子掉下去过。
我们课间休息的时候是可以买点心的,糖糕麻球最喜欢。小时候上学冬天都要捏个糍饭团,冷油条裹在热热的糯米饭里一边吃一边捏;后来永和豆浆突然占领了上海,“台巴子们”开着凯迪拉克半夜来吃宵夜,而我们最喜欢的是22路终点站插队落户回来的眼镜哥哥手脚利落的一碗鸡鸭血粉丝汤汤。我不吃血,让他多放大肠。爱吃大肠的习惯就是那时候养成的。
永和豆浆是跟着台商一起落户上海的
小时候每个上海小朋友脖子上都挂一根钥匙;我们会自己回家做好饭等双职工父母回家炒菜;我们最喜欢的游戏是刮四刮片,还有丢小沙包(我们叫duo Mozi)翻麻将牌,还有造房子跳橡皮筋。每个游戏我们都要关在家里反复练习,这样才不至于别人因为你水平臭不带你玩。
上海小囡暑假要捉“热萨特”,其实就是知了,在物质匮乏的时代我们还吃过知了背上的那块肉;那时候还可以养鸡,我们在里弄房子的晒台上,和工人新村的阳台上都养过。最开心的时候是比谁家的鸡生的蛋大。
上海人过年很热闹,尤其是那时候没啥吃的。所以买鱼买肉都要凭票和卡。但即使这样,年夜饭还是体体面面的一大桌,上海的妈妈们都会用饭勺+煤炉做蛋饺,煎熏鱼,炒一大碗想象的如意菜……
过年还要放小炮仗,那些没有炸响的被拿来第二次燃放叫“老太婆出水”(现在想想都啥脑洞啊)
上海人住房条件拮据了三十年,但我们小时候邻里关系却比今天要融洽和谐。谁家包了馄饨是要一家一家送去尝尝的,邻居之间就跟亲戚一样。小孩子不能太淘气免得邻居也会随时教训你或者告状。
老早的弄堂里
到了夏天,家家户户拿一把竹榻出来乘风凉。聊天打牌听“夜幕下的哈尔滨”或者“岳飞传”;后来有了九次黑白电视机,一共只有两个频道叫五频道(上海台)和八频道(CCTV),再后来是二十频道(上海教育台)。
我们家最早有电视机,《我和我的祖国》里徐峥拍的上海人在弄堂里一起看中国女排夺冠是完全还原当时的情形的。每晚六点半,当新闻联播的声音一起,大家就都涌到十来平方米的我们一家四口的栖息之处分享天下大事;我们一起看“加里森敢死队”看“大西洋底来的人”看“铁臂阿童木”。我可以说,看过这三部电视剧的,是中国最幸运的一代人,也是中国态度最open最愿意向世界学习的时代。
上海孩子很少会去河里游泳,我们夏天游泳去附近的中学,上海最大的游泳池叫新城游泳池,我甚至都不记得它在哪里了。万体馆啥的多少年都不可能去一次,演唱会?没听说过。
70-80年代的上海是突飞猛进的上海。上海完成了最初的准备在90年代一飞冲天;陆家嘴以前是“乡下头”,我们要坐破破烂烂的轮渡才可以去。问题是也没人去。上海人坚信: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但是……不讲了。
陆家嘴就这样一天一天日新月异
上海人慢慢被拆迁到了越来越偏远的郊区,上海话慢慢变成了稀缺的语言;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新上海人,他们把上海变成了国际化也变成了不一样的新上海。无所谓好无所谓不好。上海本身就是移民城市,上海的活力是在于它不断自我更新。
图片 I 网络
整理 I 编辑 I 渡十娘
清单内容来自 I Sunny
版权归原作者 I 如有侵权 I 请联系删除
生活中
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发现 I 家庭 I 乐趣
想每天与渡十娘亲密接触吗?
喜欢?粉她!
有话想说: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