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碰撞   民声的回鸣
有品格  有良知  有深度  有温度

编者按:空间新书推荐栏目推介最新上市的好书,本期推荐旅美作家应帆小说集《漂亮的人都来纽约了》。
本书收录了应帆过去20年间创作的15篇小说。几乎都是关于在纽约的华人知识分子的人生境遇和情感故事,作品写尽他们的孤独和成长、梦想和希翼、回忆和憧憬。
结  婚(节选)
文/应帆
黛珊想印证她和献科之间的爱情时,就时常回想起九一一那一天。献科他们公司当时还在北楼上,他一早先行去上班。黛珊匆匆赶到中城的公司时,已经过了九点,稀里糊涂地看新闻。网站上的滚动报道说二号楼要倒了,然后二号楼倒了;说一号楼似乎也要倒了,然后也就倒了……黛珊先又紧张又恐怖,泪水在眼眶里转,却哭不出来。一时想起用献科他们公司的贵宾优惠卡去世界之窗的情形,想起献科的安危,忙着打电话过去,手几乎是抖抖的,却怎么也拨不通献科的手机。黛珊那时并不知道那天纽约电话线路几近瘫痪和崩溃,只不停轮换着拨打献科的手机、办公室的电话、还有家里的电话,却多是不通,偶然拨通了一次献科办公室的号码,又只有留言声音……那时已经十一点多了,黛珊从十二楼的窗口向下看去,五大道上尽是仓皇着徒步北走的人们,转过身,她的眼泪忽然就掉了下来。
凯文过来通知大家临时的安排,因为出入曼哈顿的桥梁隧道都已关闭,公司暂时预定了一些旅馆房间,另外号召家在曼哈顿以外的员工去家在曼哈顿的同事那里将就一两个晚上。凯文问黛珊家可不可以接纳一两位同事,黛珊带着哭腔挣扎着说“没问题”,然后抵挡不住凯文的询问,哭出声道:“我男朋友在世贸上班,可是我打不通他的电话!”凯文轻轻地拥抱住她,拿着文件的手拍了拍她的脊背,安慰道:“可怜的东西!我相信他没事的!”黛珊稍作犹豫,还是在凯文肩头靠了一下头,闻到一脉淡淡的男性香水味道,一时竟有点意乱神迷,忙着镇定自己,抽噎着说了声“谢谢你!”
过了中午,大家得到消息说桥梁隧道都已经开通,不禁长吁了一口气。黛珊也通过电子邮件和献科联系上,原来他刚到世贸底下,就遇到正从大楼里紧急疏散出来的同事。就在那里,献科他们眼睁睁看着第二架飞机插进了大楼,火焰浓烟从大楼的伤口里舔卷着涌出,地上吓呆了的人们偶尔发出一句两句的“上帝呀!”“天啦!”之类。献科他们本来还边散边观望,等到二号楼如融化般消失在尘烟中时,都奋不顾身地狂奔起来。献科到了帝国大厦那边,才敢停下来回头看一眼。这里地上的人群也是乱作一团,献科不敢久留,就大步流星地往北继续走了。到了哥伦布环那儿,忽然想起已经过了黛珊的大楼,本来想着进去看一看她的,这时却也没力气再回头走,就随着人走了回来。
作者应帆
黛珊下午四点也就回家,两个人在门道里拥抱,用英文互道了“我爱你!”黛珊那一刻想起献科中午的信里英文问她:“宝贝, 你还好吗?”,就不由抱紧了献科。献科兀自激动地说:“我看见两个人手拉手从楼上跳下来了,远远地看着,就像折了翅膀的鸟,自由落体一样……”黛珊感觉献科微微的颤抖,注意到他早上狂奔到后遗留身上的汗味,忽然就联想到凯文身上的香水味道,安慰了两句,也就慢慢推开献科,脱鞋走进了客厅……
一晃就一年半了,大家似乎也都渐渐地忘却了那一日的恐慌和温情,该吵的架还是要吵,日子还是一小时一小时地往前流动着。黛珊吃完早饭,挣扎着坐在沙发上背GMAT词汇。这是她失业以后的另一打算:万一不行,就找一间学校去读个MBA的学位。可是这希望也随着秋季入学申请的日期已过而显得逐日渺茫和不可实现起来。她看了一个多小时单词,一边恨叹自己的记忆力和五年前不可同日而语,一边起身收拾了碗勺。过后又上网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意外之喜,自然没有,却不舍得立刻下来,倒去几个中文网站看起新闻之类。网上有个故事,说什么女学生为了身份问题,和男生乱搞,最好与中餐馆的台湾大厨苟合结婚之事。黛珊看了不禁冷笑两声,自道了一句“无语!”也就下了网。
黛珊想起献科说的“地毯好像很久没吸似的”,就拖出吸尘器来弄了半天,居然也筋疲力尽。累了,就又坐下来看《时时刻刻》(The Hours),忽然想如果自己和献科结婚的话,最终会不会成为离家出逃的布朗夫人,或者弃世而去的伍尔夫,或者和克莱利莎一样一个小时一个小时地生活下去?她忽然自嘲大约没有那样的奢侈,毕竟她是一个中国女人,尚算年轻的、客居在美国的、以计算机编程为生的、二十一世纪的一个中国女人。生活的本质也许都一样,但是难得糊涂的众生们哪个不是为了生活的表象而疲於奔命呢?
下午三点时,黛珊略事修饰,换了运动装束去八楼的健身房锻炼。这时候的健身房并没有几个人,她上了跑步机,一边慢走,一边看书,却不时左顾右盼。过了二十分钟,还没见迈克尔进来,黛珊忽然就泄气而失望,下了跑步机去做一些力量型运动。
黛珊失业两个多月后,才改变晚上和献科一起来健身的习惯,改为下午来锻炼一会儿。不久,就注意到迈克尔也常这时候来。彼此面熟了,终於有一天迈克尔指着黛珊正在看的《时时刻刻》说:“这是一本很不错的书!改编的电影也不错!”黛珊一时脸红,却也附和着说自己很喜欢这小说和电影。於是两个人就讨论起电影里怎么把小说中纽约的六月换成了积雪残存的冬天,朱丽娅怎么从一个剃光头和戴鼻环的、与她母亲谈不来的反叛少女形像变成了一个颇乖的女……后来,两人就互问职业,黛珊说自己是个程序员,迈克尔奉承她一定十分聪明。黛珊不禁俏皮道:“谁知道呢,也许我们是在编程序,也许我们自己其实是被这个社会程序化了!”迈克尔很是惊讶,说他也是个作家,不过晚上在一家酒吧做侍应生。黛珊有点心冷,却仍然笑道:“一个作家,又是个侍应生!哇,这两个词的唯一差别就是,作家(writer)里面有个R, 侍应生(waiter)里面有个A。我猜,writer里的这个R肯定是阅读(Read)的意思:作为一个作家,你必须做大量的阅读。而waiter里面这个A一定就是问(Ask)的意思了,作为一个侍应生,你肯定要问顾客很多问题……”黛珊几乎惊讶于自己的机智风趣,又想是不是最近失业在家,思想也就尖锐了很多。迈克尔自对她印象深刻,后来就几乎有了默契般,两个人常常一起来健身房,偶尔聊聊天。有一次,迈克尔问黛珊要不要去他的单房公寓坐一坐,黛珊忽然脸红,飞快地拒绝了。回到家里,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心脏“扑通扑通”地跳着……
这一天迈克尔到底没来锻炼。黛珊装模作样地运动了45分钟,也就带着点似有似无的失望回来,甚至还有点庆幸地想这样也好。她取了信件上楼,冲了澡,看见一堆脏衣服,就收拾了去洗衣房。又想起冰箱里已经空了,这两天不如就去附近的美国超市里买点蔬菜对付着算了。路上经过指甲沙龙,几个亚裔女孩子一如往常地忙碌着。黛珊过去一年,也一月来一次的,现在怕她们看见自己,就匆匆走过去了。
晚上七点多,献科方才回来,黛珊也刚把烘干的衣服取回来折叠着。献科到厨房喝水,忽然就问道:“怎么晚饭还没做呢?”黛珊笑道:“没什么菜了,刚去美国店里买了一点……”她说到一半,看见献科不耐烦的神情,也就撤了笑,继续道:“正好看到那家中国店说什么晚餐优惠,还赠送两杯红酒。我赶时间,想晚上不如去那儿吃一顿好了!”献科不太高兴,又不好意思发作,就道:“我都换了汗衫短裤了,回头还得再穿了出去吃饭!”黛珊心里也不悦,却道:“正好洗了衣服,天气也暖和了,随便穿一件,出去应付一会儿就是了。”献科去客厅开了电视看,半晌,又想起来什么,道:“对了,明天晚上跟老陈他们吃饭:老陈决定回国当海龟了,已经订了下个月初回去的机票!”
《漂亮的人都来纽约了》简介:
本书由壹嘉出版社出版,收录了应帆过去20年间创作的15篇小说,既有他早期的代表作《团圆》《结婚》《结婚另一种》等,也包括他过去几年有意融入更多创意写作因素的《路路通》《狗嘴象牙》《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夜》《漂亮的人都来纽约了》等篇目。应帆的小说往往意象先行,呈现诗意小说的特征,比如《山中有千莲》《莎拉》《游泳课》《洗碗》等,篇名皆有所指,寓意悠远。
这15篇小说几乎都是关于在纽约的华人知识分子的人生境遇和情感故事,作品写尽他们的孤独和成长、梦想和希翼、回忆和憧憬,他们年轻时懵懂迷茫的爱情和中年后五味杂陈的婚姻,他们在异乡的失落和在新大陆的重生,他们与眼前爱人若即若离的妥协,以及他们与当下这份生活且行且珍惜的和解。
小说集里的男女主人公常用同样的名字,比如黛珊和艾美,献科和嘉渔,从他们渐行渐远的青年时期写到他们危机四围的中年,在被提炼和升华的日常细节里解剖人心探索人性,表现出一种离散的长篇小说的韵味,让人联想到前几年萨莉·鲁妮的畅销书《正常人》(Normal People):正是在看似“正常”“普通”的人物和生活里,作者描画出了不一样的人生版图。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亚马逊购买此书
应帆的小说也常关注社会热点和痛点,《结婚》里面的黛珊在9/11的大背景下失业,《天衣有缝》以“非诚勿扰”这个曾经的热门相亲节目为背景展开故事,《阿姆斯特丹的最后一夜》中以大麻和红灯区际遇来挑战爱情、道德和人性的底线,《失语》里一个孤独男人生活因为邻里噪音而做出出人意料的举动,《谋杀》里一桩恍惚的“谋”而杀的案件揭示女主人公的心理健康问题,《游泳课》以游泳和水为媒,触及移民、性取向、种族和渐冻症等等话题。
很显然,有别于宏大叙事的小说类型,应帆热衷的是深耕叙事,努力进入他笔下人物的灵魂深处,又把他们放在纽约这个光怪陆离的多棱镜中进行折射和反思。这是一本关于城市白领的情感故事集,没有移民小说题材里司空见惯的血泪奋斗史和非主流挣扎,却又避免了轻佻的言情套路,写出了一类海外知识分子和中产阶级的形象和生活。
应帆在后记中说:“无形或者有意之中,这是一本和纽约有关的情感故事的小说集。”“我想我一直试图在文字里抵达这一类人、这一群人类的灵魂、甚乃灵魂深处。”
评论精选:
应帆笔下不经意流露的幽默,非常非常地吸引我的目光,让我久久地徘徊于他的字里行间。
海外编辑、诗人王渝
应帆的小说展现出细节本身的迷人。他塑造的人物复杂又有些暧昧;他表达的情绪是生命的冲突根本无法回避。应帆是写“关系”的高手。
海外文学评论家  陈瑞琳
应帆的短篇小说,长于截取华裔白领情感冲突的片段,由细密而至广博。串联起来,就如同大都市闪烁的霓虹,折射出各式人物的激情和恣肆,也还有形影相随的挫败和彷徨。
纽约州立石溪分校教授  李文心
作者行文构思精巧,笔触简洁有力,字里行间充满着对社会热点、时代痛点的观察和思考,仿佛流淌的文字之河上闪耀着哲思之光芒。
阿拉巴马大学教授  马玲
新书发布会:7月15日下午2-5点 纽约法拉盛图书馆
作者简介
应帆,江苏淮安人,现居纽约长岛。应帆的小说作品见于大陆期刊《青年作家》《鸭绿江》《文学港》《红豆》,香港《文综》、台湾“采薇丛书”、及北美《汉新》月刊等处,并被收入多种选集。著有长篇小说《有女知秋》、诗集《我终于失去了迷路的自由》。应帆现为北美中文作家协会副会长,《新语丝》编辑。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