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黛西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说,我不主张用零花钱当作激励手段让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妥妥的内驱力杀手。
很多姐妹问,小红花呢?奖励小贴纸呢?印章兑换积分呢?会不会也扼杀娃对事情本身的兴趣和动力?
▼ 搬砖群里问了一圈,发现这事确实很普遍
还有读者问,奖励贴纸是不是中国幼儿园的特色?德国幼儿园有这玩意么?
我了解了一下,还真不是“中国幼儿园特色”。
我在法国的朋友说,娃在幼儿园分享东西,老师看到了,就会奖励个“youpi”(约等于印章积分之类的),积攒youpi到一定数量,可以兑换一张动物卡片(约等于一个锤子)。
我大受震撼。
如果我是娃,我大概会只当着老师的面分享吧,不然岂不是“白分享”了?
饼饼的德国幼儿园里,没有这样的奖励制度。
我也很难想象一个真正懂孩子的专业幼教,会用这样的方法来“塑造”(或者叫“制约”)孩子,尽管它可能确实安全有疗效。
1. 舍本逐末的奖励贴纸
我不是说小红花和奖励贴纸本身有问题,是很多人用的目的出了问题。
如果用奖励贴纸的目的,是为了让娃养成好习惯(比如好好洗手,多喝水,好好吃饭等等),或者为了鼓励他们长期坚持某个行为(比如画画,弹琴,认真上课,完成作业等等),那么它就是一个非常“短视”的激励手段,舍本逐末。
我说舍本逐末,有人可能觉得夸张了,不至于。
一点都不夸张。
你想想,养成好习惯和坚持做一件事的“本”是什么?
好好洗手,“本”是为了身体健康。
吃饭喝水,“本”是为了保证营养。
画画弹琴,“本”是追逐热爱的事。
认真上课,“本”是满足求知欲望。
完成作业,“本”是复习巩固知识。
当然了,每个娃对这些事的“本”可能有不同理解,但一旦奖励贴纸来了,所有人的理解都统一了:
好好洗手,为了奖励贴纸,
吃饭喝水,为了奖励贴纸。
画画弹琴,为了奖励贴纸。
认真上课,为了奖励贴纸。
完成作业,为了奖励贴纸。
如果这不是舍本逐末,那它是啥?
确实,孩子都喜欢奖励贴纸,有贴纸和没贴纸积极性就是不一样,要不怎么说一物降一物呢。
但是,用“外部奖励”激励娃坚持一件事,他们是被“拖着走”的,不是靠意志力和热爱的两条腿“独立行走”。
后者可能在一开始时候走得累一点、慢一点,但一定比前者走得更远更稳更得体。
2. 学校的奖励贴纸 
vs. 公司的绩效考核
你可能说,我也想娃有内驱动力,但娃没有啊,简单粗暴地奖励最管用,我能有什么办法?
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
热爱和意志力,不是你今天想想娃明天就有了,注定开局就是一个hard模式。
你觉得累,想走捷径,想省劲,于是选择了外部激励的easy模式,那就真别怪娃没有内驱力。
外部激励持续作用的时间越长,娃被“拖着走”得越舒服,越不愿意站起来,突破舒适区。
真别怪娃懒,成年人也好不到哪去,恐怕这不是育儿话题,是人性范畴的问题。
KPI,我一直觉得它是个非常落伍的存在,越来越多理念先进的公司开始摒弃KPI绩效考核。
员工被KPI激励,能做出更好的业绩吗?
当然能,就像孩子被奖励贴纸激励,娃也会吃光饭,多喝水,上课好好表现,唱歌声音洪亮,积极完成作业,分享东西给别人。
还是回到那个问题,做这些事本身的意义是什么?
不知道,忘记了,或者从来没人和娃讨论过,难道不是为了奖励贴纸吗?
▼ 我们搬砖群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真实又悲凉
奖励贴纸让孩子不知道为什么学习,KPI让员工不知道为什么工作。
有人可能说,为什么工作,这还用问?为了赚钱啊,难不成是因为喜欢?
以前我也这么想,尤其回想做金融的那些年,整个公司上下的价值观就是心无旁骛,一心搞钱。
从金融圈辞职,开始自己做博主,30岁的我,价值观出现了180度转弯。
我打心里相信,赚钱是结果,但绝不是目的。
我也常给团队小伙伴们“洗脑”,所谓商业价值,只是一个副产物,你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了价值,你自然具有商业价值。
反过来,你把商业价值当成“目的”去追求,你很快就会失去价值。
KPI让人忘“本”,把注意力聚焦于“数据上的美化”,模糊了工作本身的意义。
有人又要说了,按你的说法,KPI这么多弊端,为什么大公司还在用?人家腾讯阿里的管理层和咨询顾问都不如你牛B?
别忘了,我一开始就承认了KPI的“有效性”,它确实可以在短期内激励员工,做出更好的业绩。
关键词,短期内。
大多数企业,并不关心员工的什么长期价值感和使命感,老板甚至有办法让你觉得完成KPI就是这辈子最大的使命。
这也无可厚非哈,老板和员工之间本来也只是法律上的关系,平均也就是三五年的缘分,用“短视”的手段去激励员工在“短时间”内释放潜力,合情合理。
但是,养娃能一样么?
我们关心的,肯定不只是娃今天做这个事积不积极,我们希望他们有“能抵岁月漫长”的热爱,有长期内在动力带他们走的更远,更稳,更得体,不是吗?
3. 外部奖励的无解困境
奖励玩具、奖励零花钱,很多人一下子就能get到它们不合适的那个点。
但是,奖励个贴纸,卡个印章,给个小红花,感觉没那么明显的“奖励痕迹”。
贴纸也花不了几分钱,印章的边际成本等于零,小红花不就是个精神奖励么,所以... … 应该还好吧?
在我看来,奖励贴纸,奖励实物,奖励零花钱,本质都一样,都会让做这件事本身的意义变得模糊。
当然了,如果三害相较取其轻,可能奖励贴纸略胜一筹,因为奖励实物和零花钱还涉及娃对物质和金钱观的形成。
奖励贴纸之所以看上去人畜无害,是因为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娃的“满足阈值”。
三五岁的娃,奖励贴纸能让他们多喝水,多吃饭,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分享东西,但娃又不是永远三五岁,这招长到六七岁还好使吗?到十三四岁呢?
换句话说,娃不再满足于你给他一个贴纸、一朵小红花,你咋整?
提高奖励的阈值吗?
四岁娃,奖励个贴纸就能搞定,六岁娃,你得买个大件玩具,到了十岁,估计得买个游戏机才能摆平,这事上不封顶。
人的欲望啊,无底洞,让奖励阈值跟着欲望膨胀不断升级,总有一天会让你负担不起,横竖看都不是个长远办法。
还有比这更闹心的情况。
我一个在德国的华人朋友,上礼拜刚给我讲了发生在她家的例子。
她要求我一定在文章里当反面案例分享给大伙,以她为鉴。
她女儿从4岁半开始学芭蕾,刚开始,娃也是哭着喊着非要去学的。
上了几次课才知道,原来芭蕾不是踮着脚瞎蹦哒,是要拉伸压腿练基本功的。
女儿受不了,不想上了。
朋友心疼学费退不回来,而且她觉得既然开始了,就不能轻言放弃。
她想了个办法,用贴纸奖励她坚持下去,上完芭蕾课不哭,奖励一张贴纸,回家练基本功不抱怨,再奖励一个贴纸。
4岁的娃,毕竟还是好拿捏啊,芭蕾课继续上下去了。
上了两个月,贴纸不管用了,机智如她,给这个奖励制度做了加强版,实行积分制。
一个贴纸积1分,每积够5分,可以兑换额外的半小时动画片时间;
每积够10分,可以兑换一个之前妈妈没答应买的玩具;
坚持上课到通过考级(感叹个五毛钱的,现在真是干啥都考级...),一次性获得50个积分。
女儿就这么被“积分换动画”勾引着,一直学到了快5岁。
5岁生日的第二天,她早上催女儿出门上舞蹈课。
女儿说,我不去了。
她微微一笑,自信地拿出积分榜说,坚持上完这节课又能积够10分了,你上次不是要那个独角兽的玩具吗,我给你买。
女儿说,我不想要了。我不要独角兽了,我也不看动画片了。妈妈,你也不要再逼我上舞蹈课了。
朋友和我形容说,女儿说这句话的时候面无表情,镇定得甚至有点决绝,样子吓到她了。
我倒是一点不意外。
我唯一意外的是,这一天居然等了半年才来,这孩子也是够能忍的。
你得相信,你那么聪明,你娃也一定是个聪明人,奖励一时爽,但爽完了,好像也就那样,这事他们迟早会发现。
到那时候,他们就会放大招,不“受制”于你很简单,放弃奖励就行了。
以前用奖励“拿捏”着的娃,突然无欲则刚了,父母也就芭比Q了。
4. 贴纸本身没错
我不是说贴纸本身有问题。
娃都喜欢得到贴纸,饼饼也经常在测完新冠后问我要一个奖励贴纸,或者让我在她手上卡个章,她说幼儿园其他娃都这样弄,她也要,她觉得很自豪。
不是靠它来养成好习惯,也不是当作长期坚持一个事的动力,贴就贴啊,娃喜欢,为什么不呢。
饼饼也从幼儿园带回过一个笑脸贴纸,老师手画的,后面是透明胶对折粘的,制作过程的“复杂程度”可以看出这不是一个常规操作。
我问她,这啥意思啊?
她说,因为我帮老师收拾了东西,老师说,谢谢你帮我!谢谢!画个小笑脸送给你!
是贴纸,但不是奖励你,也不是为了让你“养成习惯”,更不是靠它让你“坚持做一件事”,是谢谢你。
所以啊,不是小红花有什么问题,是使用人的目的出了问题。
有人用菜刀剁饺子馅,有人拿菜刀杀人,杀人是菜刀的错吗?
当然不是。
是用菜刀的人错了,用菜刀的目的错了。
可惜我了解到的情况是,不少家庭,幼儿园,小学,课外班,用奖励贴纸的目的都是“制约”孩子的行为,“塑造”孩子的品行。
分享玩具奖励小红花,唱歌声音洪亮奖励小红花,积极回答问题奖励小红花,甚至连吃饭喝水睡觉这种基本生理需求,都被小红花绑架了。
我曾收到留言说,接娃的时候发现娃眼睛哭肿了,老师轻描淡写地说,他中午没睡着觉,躺在那装睡,被我发现了,没收了一个小红花。
另一个妈妈给我私信说,每次看到娃为了得到比其他小朋友更多的奖励贴纸,卯足劲做这个做那个,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又不知道哪里不对劲。
我不知道怎么回复,我心里五味杂陈。
从80后上幼儿园那会儿,老师家长为了让娃好好表现,用的就是这招。
三十年过去了,当年玩泥巴的人都当爹妈了,当年通讯靠吼的人都开始玩抖音了,社会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为什么一些学校和课外班还是只会这一招“杀手锏”?
都啥年代了,墙上的小红花榜,是时候揭下来了。
黛西@德国

你可能还喜欢读
黛西好物推荐
黛西专辑精选
点赞“在看”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