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西墙向西南方向行走约1公里,就到达耶路撒冷旧城的锡安门(Zion Gate)。城门狭小,城墙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凹坑,那是六日战争期间以色列军队跟约旦守军为争夺旧城进行鏖战时所留下来的累累弹痕。

    穿过锡安门再向南走5分钟,就是著名的“最后晚餐楼”(Cenacle)。英文名字Cenacle来自于拉丁文coenaculum,意思就是“晚餐”(dinner)。根据基督教传统的说法,这里正是主耶稣基督在受难前一夜跟他的门徒们共进逾越节晚餐的地方。后世也称之为“马可楼”,因为据说它的房主名字叫“马可”。但是这个“马可”,是不是就是《马可福音》的作者,这个无从考证。但是有一点可能肯定的是,此处房产的主人马可必是耶稣最初的一批忠实信徒中的一员。

    该楼座落于锡安山山上,紧邻着圣母升天修道院(Dormition Abbey)和大卫墓(David's Tomb)。它历史悠久,最早可能是一座犹太会堂,是最早的犹太人基督徒聚会的地方。公元70年时,它躲过了罗马军队的烧抢得以幸存。4世纪末,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在该楼边修建了一座八角形教堂。7世纪时被波斯人摧毁。重建后不久的11世纪初,又被穆斯林夷为平地。随后,十字军又在原址上修建一座教堂,并交之由天主教方济会管理至1552年。在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帝国禁止基督徒来此祷告,并把教堂中的几个房间转改成回教祈祷所,里面设有朝向麦加方向的穆斯林壁龛。一直到1948年以色列复国之后,这里才对基督徒开放。

    我们拾级上楼,进入一个大厅,里面空荡荡的,啥都没有,几个罗马式石柱矗顶着拱形的房梁。墙壁上的穆斯林壁龛也是空荡荡的。无论怎么看,这个地方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这个让人猛然看去毫不起眼的地方却有着一段超级辉煌的超级历史。在基督教发展的历史上,此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早期基督教历史上许多的重大事件都是在此楼中发生的。

    发生在这里的第一件最重要的事件,就是耶稣受难前,他与门徒在此共进“最后的晚餐”。这桩历史事件在福音书中都有记载。比如《路加福音》(第22章第13节至第22节)如此记载:

    他们就预备了逾越节的筵席。时候到了,耶稣坐席,使徒也和他同坐。耶稣对他们说:“我很愿意在受害以先和你们吃这逾越节的筵席。我告诉你们,我不再吃这筵席,直到成就在神的国里。”耶稣接过杯来,祝谢了,说:“你们拿这个,大家分着喝。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等神的国来到。”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擘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出来的。看哪, 那卖我之人的手与我一同在桌子上。人子固然要照所预定的去世,但卖人子的人有祸了!”
    上面经文所记,说的是在公元30年左右的某一年的一个逾越节的晚上,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来到马可楼,他们一起吃“逾越节晚餐”。

    根据犹太人的传统,逾越节是在礼拜四开始,这一天的日落之后到礼拜五的日落之前,这段时间就是犹太人的逾越节。在礼拜四的日落之后,每个家庭一般都要相聚在一起吃晚餐,以纪念大约公元前15世纪时摩西带领以色列人胜利逃出埃及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当摩西要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时,当时的埃及法老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金字塔心不死,他硬着心肠,拚命地阻挠以色列人离开埃及。结果,耶和华神大行神迹,降了十灾惩罚埃及人和埃及地,其第十灾就是神派出天使击杀埃及人的长子。事先,神命令以色列人宰杀一只1岁的公羊,在房子门框上和门楣上涂上羊血。夜晚,以色列人每家每户在家吃羊肉的时候,天使降临埃及,挨家挨户击杀埃及人的长子,凡是门框门楣上涂着羊血的人家,天使就逾越过去,这样,以色列人家就免遭击杀,只有埃及人难逃死劫。这样,法老不得不将以色列人赶出埃及。所以,在逾越节吃晚餐是犹太人庆祝节日的重头戏,犹太人以此节日来纪念神对整个以色列民族的救赎之恩。

    以色列人出埃及之后,又过了约1500年,耶稣跟门徒就是在马可楼这里吃了逾越节的晚餐。这不是一顿普普通通、平平常常的晚餐,而是人类历史上最丰美、最伟大、最有价值、最值得纪念的晚餐。因为在晚餐上,耶稣举杯跟人类订立了一个最伟大的、也是最后的“神人契约”,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新约”。

    在耶稣道成肉身之前,神与人订立了诸多契约,著名的有挪亚之约、亚伯拉罕之约、摩西之约,这些契约的内容都记载在“旧约圣经”里面,包括有律法书、先知书、智慧书。在“最后晚餐”上,作为神人中保的神子耶稣又跟人类订立了一个“新约”,新约的所有内容都记载在“新约圣经”里面,包括有福音书、使徒行传、书信、启示录。旧约内容是以一套“律法的义”为标准,启示了神的圣洁,是律法之约、行为之约,人须严格地遵行这标准并持守。新约内容,则以全然公义的神子耶稣来启示神自己,圣子赐福凡接受这个启示的人,使他得称为义,成为神的儿女,是信心之约、恩典之约、应许之约。但是,新约不是废弃旧约。神说话永远算数,他永远不会背约失言。如果说得更准确一些,旧约不应该是“旧的约”,而应该说成是“前订之约”。新约是“后订之约”,是旧约的承接和延伸,是旧约的补充和阐发,按耶稣自己的话来说,新约实际上是对旧约的“成全”(complete,就是“完成”的意思)。在《马太福音》(第5章第17节至第18节)中,耶稣对这一点说得非常的斩钉截铁:“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

    新约的赐下、新约的订立、新约的开始,原来就是在这座看似微不足道、其貌不扬的房间里面。这真是:房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呵。

    这里除了是“最后晚餐”的发生地之外,根据天主教的说法,这里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座基督教堂”,因为最初的一批基督徒就是在这里举行各种聚会和崇拜仪式。还有,耶稣为门徒洗脚,耶稣从死里复活之后向门徒们显现,耶稣升天之后门徒们聚集祷告,圣徒们选出马提亚顶替出卖耶稣的加略人犹大成为十二使徒之一,这些事件都是在马可楼里发生的。所以,马可楼是不折不扣的“历史上第一个基督教会”之所在。


▼耶路撒冷旧城的锡安门,墙上弹痕累累▼
▼与马可楼相紧邻的圣母升天修道院▼
▼马可楼,即最后晚餐楼,这里曾举办过史上最丰美最伟大的一次晚餐▼
▼最后的晚餐,历世历代有许多画家都画过这个主题,最著名的作品当然就是达芬奇的这一幅▼

★圣地游学记系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