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圣殿山极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还有来自西方世界的那些追财逐利者,他们鹰瞵虎视,冒险求富。近代对圣殿山的考古挖掘大都是出于对财富的贪婪追求。

    自古以来,都有这么一种传说,所罗门圣殿(第一圣殿)中秘藏的珍宝都是由纯金或纯银制成的圣器。其实根据圣经的记载来看,圣殿中确实藏有巨量的金银财宝,连圣殿中所有的装饰都是黄金镀成。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部队在洗劫耶路撒冷和圣殿之时,圣殿祭司将这些圣器隐藏,天长日久,那些祭司都相继去世,于是再也没有人能知道这些宝藏的详细所在。

    19世纪末,有一位芬兰裔的瑞典哲学家兼文学家朱维柳斯(Valter Henrik Juvelius,1865-1922)声称他经过多年研究,终于破译了圣经《以西结书》中有关所罗门圣殿宝藏的神秘章节,还画了一张圣殿藏宝示意图。朱维柳斯假设从基训泉(Gihon Spring)到圣殿山之间有一条秘密的地下隧道,这条秘密通道可以一直通到圣殿山底的藏宝洞穴。

    朱维柳斯的假设激发了一名英国贵族兼退役英军军官的贪婪欲望和冒险野心。此人名叫蒙塔古·帕克(Montague Parker)。帕克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英国上流社会和美国富豪,筹集到了一笔可观的考古赞助资金。

    1909年,当时正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中东统治的末期,帕克到达耶路撒冷,不久,他取得了奥斯曼帝国的考古准许之后就着手挖掘。同年8月,这一小群业余考古者在基训泉处找到了英国考古学家沃伦(Charles Warren,1840-1927)所发现的“沃伦竖井”(Warren's Shaft),从井口进入隧道。帕克命雇佣的工人连轴工作,每6小时一班,一天24小时共4班,昼夜不停地进行挖掘。但是,挖掘工作时断时续,近展并不如人意,奥斯曼帝国发的考古准证眼看将于1911年11月就要到期,帕克却仍然一无所获。他狗急跳墙,决定铤而走险。

    1911年4月,正是犹太人逾越节期间,也正是希腊东正教会庆祝复活节和穆斯林庆祝摩西节的时候,帕克冒着激怒穆斯林报复的风险,以高价贿赂奥斯曼帝国驻耶路撒冷的总督和清真寺的世袭看守。尽管帝国总督和世袭看守这两位都是穆斯林,但面对巨额贿赂,他们竟然都秘密同意了这桩对穆斯林世界来说可以说是最严重的亵渎行为:让帕克的挖掘机器秘密地开挖圣殿山界内的土地。

    为了确保安全,帕克决定白天歇工,只在半夜开工。就这样,他们一连神出鬼没地干了好几天,总算风平浪静,没有人知道圣殿山内所发生的事情。

    到了4月17日夜,月黑风高,帕克又带着考古队员,身戴着阿拉伯长袍和头巾,进入圣殿山。他们走下金顶清真寺底下的阶梯,用吊绳进入一个地下洞穴,洞穴内有一块石板盖在“众灵之井”的陷坑上。帕克确认,下面的“众灵之井”正是藏宝之洞。夜半刚过,帕克下令刨挖石板。但只刨了几分钟,清真寺的一名工作人员碰巧当夜没有回家,也不知道帕克和清真寺看守之间的肮脏交易,他听见叮叮铛铛的敲挖声音便循声而来,当他看到一小队身着阿拉伯服装的英国人正在刨他们的至圣处时,一下子被他们这种亵渎神明的胆大妄为的举动吓得呆若木鸡。等他如梦初醒之后,他飞也似地跑到街上向政府当局报警。

    一时间,谣言四起,英国人偷盗圣物的消息闪电般地传遍耶路撒冷,立时引起群情激愤,骚乱迭出。有犹太人说,英国人找到并偷走了所罗门圣殿中的业已遗失千年的至尊约柜和所罗门的宝藏;有穆斯林称,英国人偷走了穆罕默德生前的配剑、并毁坏了穆罕默德的登霄石。穆斯林民众尤为愤慨,他们指控奥斯曼帝国总督和清真寺世袭看守暗通外国,助纣为虐。4月19日上午,骚乱蔓延到了耶路撒冷城的各个角落。总督不得不出动士兵,暂时平息了骚乱。帕克等人在混乱之中抽身逃命,仓皇地登上一艘海船,总算毛发无损地逃回到了英国。

    帕克对圣殿山的盗掘只是近现代耶路撒冷考古活动中的一段插曲。虽然,现代考古学家的专业水准、审慎态度和探测仪器都远远超过帕克,但是,在耶路撒冷进行考古活动仍然是危机重重。数千年来,耶路撒冷一直就有数个民族居住,彼此之间互存疑虑,可笑的是,有超过200多个团体声称对该城拥有所有权。任何人,每踏出一步,都可能踏在宗教上或历史上。任何的举手投足都可能冒犯某些宗教的信仰或团体的利益,都可能触发可怕的流血事件。所以,在这块土地上进行考古活动,简直就像是在踩地雷区。

    1981年,杰出的以色列考古学家施洛(Yigal Shiloh)曾经试图在从圣殿山向南延伸的一处岩石山脊上进行考古挖掘。结果,又是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犹太极端正统派认为,那里是一处中世纪犹太人墓地的遗址,他们于是向考古队发起攻击,投掷石块,咒骂他们,说他们惊扰了死者的灵魂,以致整个以色列卷入所谓的“尸骸之争”。以色列政府顶着风险和咒骂仍然准许示洛继续挖掘,但是犹太极端分子不愿善罢甘休,发动更疯狂的攻击行动。1987年,示洛因患癌症早亡,有人于是在耶路撒冷旧城区挂出一幅标语,宣称示洛之死实为天罚之举。

    虽然自从1967年以色列从约旦手中夺取了耶路撒冷旧城的控制权,以色列考古学家也跟随着军队开进了旧城,以色列人投鼠忌器,不得不小心了再小心,主要是为了维护国家政局的稳定,避免刺激穆斯林的宗教情绪。所以,以色列政府仍然将圣殿山的管理权继续放在回教最高委员会瓦合甫的手中,以色列考古学家仍然不能对圣殿山的中心地带轻举妄动。但是,圣殿山周围地区一直有以色列考古学家在活动,比如,从1968年起,以色列考古学家本杰明·马扎尔(Benjamin Mazar,1906-1995)就曾领导考古队在圣殿山南部和西部进行过为期10年的系统挖掘,仍然取得了许多惊人成果。

    对于这些考古成果,阿拉伯人一般是不加思考地立即置疑或立即反驳,主要目的当然仍是想拚死抓住对圣殿山和耶路撒冷的“主权”。但是,早在约4000多年前,神已应许亚伯拉罕说:“
我要将你现在寄居的地,就是迦南全地,赐给你和你的后裔永远为业,我也必作他们的神。
”(参《创世记》第17章第8节)。注意这里的经文,是说“迦南全地”给亚伯拉罕的后裔“永远为业”。如果再仔细查考圣经,实际上,神给以色列人的产业远比现在的以色列国领土更为辽阔,要“
从埃及河直到幼发拉底大河之地
”(参《创世记》第15章第18节)。这是在圣经中非常重要的“亚伯拉罕之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管是犹太人也好,是基督徒也好,只要你相信圣经是神的话,相信神的应许永远不会落空,相信神必记念他与人所订立的约,你就会知道是谁对圣地圣城圣殿山拥有真正的最合法的主权。

    约2点30分我们从索链门(Chain Gate)出来,沿台阶下圣殿山,然后往左拐朝着西墙方向走。圣殿山周围的街巷胡同,到处充塞着执枪警戒的以色列士兵,他们随时随刻都准备着应对由于犹阿之间的宗教冲突而可能引发的暴力事件。没有人会知道,这种风声和鹤,草木皆兵的情形究竟会在哪一天结束。



▼圣殿山平面示意图▼
▼贪婪的英国人帕克冒险在圣殿山挖掘财宝,结果一无所获,还险些丢了小命▼
▼19世纪末,芬兰裔的瑞典哲学家兼文学家朱维柳斯声称他知道所罗门圣殿宝藏,还画了一张圣殿藏宝示意图▼
▼这是一张20世纪初时拍摄的圣殿山上的金顶清真寺▼
▼圣殿山周围的街巷胡同,到处充塞着执枪警戒的以色列士兵▼

★圣地游学记系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