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屹视线】导语

2021年伊始我与Selena及其同学们成立的【借力读书汇】,借助彼此的力量和智慧, 一个人花费最小的力气, 获得其他同学阅读的读书精髓。
希望【借力读书汇】的存在,给更多孩子们带来一个令人温馨与愉悦的读书之家。
百年孤独》阅读分享
[哥伦]Gabriel García Márquez 
加西亚·马尔克斯 著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1967)

关于本书及作者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最受瞩目的作家之一,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世纪后期世界文坛的传奇。《百年孤独》是为他赢得世界声誉的代表作,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纽约时报》曾给予《百年孤独》这样的盛赞。《百年孤独》初一面世,就震撼了拉丁美洲文坛及西班牙语世界,并且很快被翻译成数十种外文版本,不仅在拉美影响广泛深远,就连长期统治拉美的西班牙、葡萄牙也称赞马尔克斯是"拉丁美洲的塞万提斯"。
灵感来源
作者小时候一直都是跟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外祖父是一位退役的军人,外祖母对超自然事物有极大兴趣,小时候经常从他的外祖父母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包括祖父从军、小镇历史,神话传说和关于亡灵的故事,童年记忆对他后期的文学创作积累了丰富素材。在他从业、出国再回到家乡后,花了将近两年多的时间写出这本书。
背 景
本书的写作背景主要反映了在当时20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的社会情况。
小说聚焦发生在马孔多村庄,作者小时候生长在阿拉卡塔卡,在《百年孤独》出版之后,听说此村庄目前改名马孔多了。
本书主要内容就是讲了布恩迪亚家族百年七代的兴衰荣辱、爱恨和文化,与人性中永恒的主题-孤独的故事,也是对拉丁美洲历史的重述。
这张地图显示了作者马尔克斯出生在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Aracataca)的小村庄,位于该大陆的西部边境,靠近中美洲和大西洋。
主要事件与时间轴
公元1至15世纪,Tayronas和Muiscas统治着将成为哥伦比亚的地区。
1549年将成为哥伦比亚的地区命名为新格拉纳达。
1819来自邻国委内瑞拉的西蒙·玻利瓦尔在博亚卡战役中击败了西班牙人。
1928年加布里埃尔·加西亚·马尔克斯出生于阿拉卡塔卡(Aracataca)。
拉丁美洲的乡村生活场景,从20世纪初开始。在这个村子里做生意的水瓶商可能会从外面世界带来有趣的消息,就像访问马孔多的吉普赛人给那里的村民带来了消息和发明和奇迹一样。
1965-7年出版了《百年孤独》。
1982年 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002年 阿尔瓦罗·乌里韦·贝莱斯就任总统。
主要人物关系图
由于家族中的的人非常的多,主要从核心人物的角度,来概要地说故事的主要内容。下面是本书的主要人物关系图。
下图中两个男人,体现了小说中所有何塞·阿卡迪奥斯和奥雷里亚诺们的基本特征,及其家谱。左边的阿尔卡蒂奥们Aureliano整洁安静,而右边的JoséArcadio奥雷里亚诺们又大又强大。
 乌尔苏拉
马尔克斯为女性的出路作出了各种探索,有忠贞持家而冥顽不化保守专制的费尔南达,有超然于世、代表着真善美巧自然纯洁的"俏姑娘"蕾梅黛丝,有在爱的觉醒和抗拒中毁灭的阿玛兰妲和丽贝卡,有代表着原欲和生殖力量的庇拉尔特尔内拉,有求学西方、接受了现代西方文明、想把家族陈规陋习打入十八层地狱却使寓言变成悲剧现实的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她们或是家族自身的后代,或是婚姻亲关系进入家族,或是与家族的发展密切相关,面目各异,个性鲜明。
本书着墨最多的是乌尔苏拉。乌尔苏拉是第一代家族的女性,也是所有人的祖母。她对家族的精心照顾,对丈夫忠贞不渝。她非常有智慧,虽然她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她非常地质朴,自从与丈夫迁移到马孔多镇后,她勤劳、勇敢、慈爱、坚韧,兼具双性气质,并对世界有预见性:在事情发生之前就曾经见过,或也早就知道。她活到了第六代,也就是他们家族最后一代。她虽然瞎了,但是到死也没有让别人发现她瞎了的事实。
她善良慈爱,体贴宽容,爱护孩子也非常有智慧。比如,为了防止丽贝卡和未婚夫的亲密行为,她"把面包房托付给印第安女人比西塔西翁打理,亲自坐到摇椅上监督情侣的相会,免得那些在自己的青春时代就已过时的花招得逞"。
乌尔苏拉的性格多变,甚至可以说是有时自我矛盾。在孙子犯错事儿的时候,甚至可以拿着鞭子追着孙子跑;但对待上校儿子时,虽然她不太懂儿子在做什么,在儿子进监狱,甚至可能要被判刑的时候,监狱不许探监,她直接走到牢房口前,"无论如何我要进去,如果你们得到命令,那就开枪吧",当奇迹般地被允许见面十五分钟,她偷偷给牢中的儿子带去了一把左轮手枪。但是在对待儿子的死敌时,并没有因为儿子的死而仇恨死敌。
当儿子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去签署停战协定时,乌尔苏拉对他说:"答应我,你如果在那边碰上难缠的事,就想想你母亲。"她像该个家庭的保护神一样,用自己坚韧、宽厚的母性,照顾、庇护着这个家庭的成员们。
她忍受了很长时间的痛苦,但是,她对自己的痛苦直言不讳:她是个母亲。就象她在法庭上说,“但是请别忘了,只要上帝还让我们活着,我们就还是母亲;不管你们有多么革命,只要没规矩,我们就有权脱了你们的裤子打一顿。”
特别当醉心于发明的丈夫神经崩溃后,"他被绑在树上,用奇怪的语言喊叫着,嘴里吐出绿色的泡沫",乌尔苏拉"为他松开被绳索勒伤已经溃烂的手腕脚踩,只在腰上留下捆绳。后来又用掠桐叶搭了顶棚,为他遮阳挡雨","一面说(家里和儿女们的情况),一面用醮了肥皂的丝瓜给他擦背"。通过她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管理这个大家庭,是非常不容易的。
她代表了《百年孤独》当中理智清醒的女性形象。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布恩迪亚家族有二十二个奥雷里亚诺,他们孤僻、好思考、好挑战,他们在某一段时间就会对某一样东西或某一件事情高度痴迷,要么热衷于战争,要么热衷于独裁,要么热衷于实验。
第一代奥雷里亚诺刚开始热衷于开拓新领地,带领一群人来到了马孔多,后来又多次试图寻找新的能通向科学世界的大路;随后热衷于科学技术所能带来的变革,再后来又痴迷于炼制小金鱼。
何塞(一世)和乌尔苏拉的次子,第二代人奥雷里亚诺上校是这一类别的典型代表。他从小流露出不同凡响的聪明才智和预知能力。他对父亲的种种实验着魔,也醉心于炼金术。他与17个不同的女人生下了17个儿子。但是儿子最后就是都接二连三的被杀死了,而且最大的还不满35岁。
他热衷于战争,发动了三十二次武装起义。虽然三十二次都失败了,但是他的智慧和英勇使他成为革命军总司令,成为最令政府惧怕的人物。他憎恨独裁者,然而当他向内心深处求索时却发现自己“那么憎恨军人,跟他们斗了那么久,琢磨了他们那么久,最终却变得和他们一样”时,这与对拉丁美洲的革命历程是相吻合的。上校在否定与自我否定的空虚与迷茫中,他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也是所有挑战孤独的勇士们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失败。象征了想战胜孤独,但最终还是失败了,躲入了他的家乡马孔多,在实验室中作小金鱼。他作完了之后就可能会拿去卖,卖不出去的,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他就把它融化掉,再继续烧作。在融化、烧铸反反复复中一直循环,直到死去。
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不仅因为他占据了书中很大一部分,还因为他让马孔多出现在政治版图上。奥雷连诺是带来政治意识曙光的人物。他发现选举是完全固定的。投票箱被塞满了,他的正义感被激怒了,他成了一个叛逆者。他开始了一系列无望的革命,一个接一个。他被描绘成自由主义者,总是梦想着只要战争能带来平等和正义,它就是正义的。
第六代的奥雷里亚诺热衷于揭开羊皮书的秘密。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研究古籍洋皮卷,每天从来不出门,都得乌尔苏拉把饭水给他送过去。
可能正是男性奇怪的性格,靠着女性支撑运营着家族延续,而最后在乌尔苏拉死之后不久,家族也走向灭亡。
魔幻现实的体现
拉丁美洲的广大地区长期处于自身官僚和西方社会的约束下,大多数拉美作家想要通过自己的笔来描写整个社会的黑暗,便采用了一种朦胧的色彩,既反映现实又逃避现实,采用了迂回曲折、晦涩隐喻的手法去描绘了拉丁美洲错综复杂的社会历史问题。
而本书既要表达现实世界,又要用光怪陆离的魔幻世界去折射整个残酷的现实生活,它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了哥伦比亚的历史演变。魔幻现实主义写法,即幻想和现实融为一体,其中穿插夸张、怪诞、虚实交错、打破生死和时空界限,置入神话、传说等具体手法。
摘录几个例子可以窥见魔幻现实主义的写法:
1、何塞•阿尔卡蒂奥无端地被妻子丽贝卡枪杀。一道血线从门下涌出,穿过客厅,流到街上,沿着起伏不平的便道径直向前,经台阶下行,爬上路栏,绕过土耳其人大街,右拐又左拐,九十度转向直奔布恩迪亚家,从紧闭的大门下面潜入,紧贴墙边穿过客厅以免弄脏地毯,经过另一个房间,划出一道大弧线绕开餐桌,沿秋海棠长廊继续前行,无声无息地从正给奥雷里亚诺•何塞上算术课的阿玛兰妲的椅子下经过而没被察觉,钻进谷仓,最后出现在厨房,乌尔苏拉在那里正准备打上三十六个鸡蛋做面包。作者想象力非常的丰富,而且让人觉得很荒谬。
2、结合拉丁美洲的神话故事。一个女孩蕾梅黛丝,她是美的化身纯洁的象征和善的体现,有很多男人追求她,但是她不懂爱情,也非常幼稚纯洁,甚至在家里有时候不穿衣服,总是在浴室里打发时间。最后的结局就是她抓着床单升上天空,与《天方夜谭》阿拉丁神灯的神塔一样。
普罗登肖的鬼魂日夜纠缠布恩迪亚一家,也取自印第安传说怨鬼索命的说法。
3、马孔多村庄村落遭遇了长达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大雨。与圣经里面诺亚方舟中那场特别大的洪水的也有类似。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文化的多样性。
4、当布恩迪亚斯家族的族长和马孔多的创始人第一任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José Arcadio Buendía)去世时,无数小黄花如细雨缤纷飘落。花雨在镇上落了一整夜,这静寂的风暴覆盖了房顶,堵住了屋门,令露宿的动物窒息而死。
5、马孔多突然就是有一个外来的人带来了一种病症,人们都开始失眠,这种病症蔓延之后,所有人晚上都睡不着觉,成了健忘者,什么都忘了。最开始人们会用类似于便利贴,给所有的东西都贴上,但最后人们即使看了便利贴,也不知道上面说什么,也反映了拉丁美洲人对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的遗忘。
6、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命运就是周而复始地印证预言模式。第一代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和乌尔苏拉婚后为了逃避“生下猪崽儿”的预言而远走他乡,建立马孔多,以为就此可以过上安宁的生活,远离预言的责罚。然而预言最终还是被印证了。越过家族几代人的因缘巧合,最后一位奥雷利亚诺和自己的姑妈在家族血缘的迷宫中宿命般地找到了彼此,生下带猪尾巴的孩子,并最终招致惩罚。正如羊皮卷卷首在尘世时空中完美显现:家族的第一个人被捆在树上,最后一个人正被蚂蚁吃掉。
7、巫术在书中也有多处体现:
一天下午,飞毯载着吉普赛人和几个村里的孩子从实验室窗前迅捷掠过,他们在飞毯上兴奋地挥手致意,两个儿子都被吸引过去。
吉普赛人拖着两块磁铁挨家挨户地走着,铁锅铁盆小铁炉纷纷从原地落下。
8、人鬼共生:阿基拉尔被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杀死以后,幽灵常常出现在仇人的生活中,使他们不得安宁,更加怪诞的是这种活人和死人。死去的人死了还可以再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走向另一种死亡。
另一个不受死神约束的人物是梅尔基亚德斯,这个人物死了以后还可以再活,不断地死而复生,这样的人物便是可以自由往来于天、地、冥三界之间,真正实现了永生。这位羊皮卷的缔造者几乎在家族每一代人的更迭中都会再生一次,其形象也成为了布恩迪亚家族代代相传的记忆。
重复的人名之谜
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会发现有五个叫阿尔卡蒂奥的二十二个叫奥雷里亚诺的;如果不仔细分析上下文,根本就不知道这是哪一代人所发生的故事。这种人名的重复是拉美国家给孩子们起名字时的习惯。
但是作品中呈现的重复的人名含义,也可能意味着谜一样的怪圈,不仅名字在打转,生活也在这个圈子里原地踏步。
乌尔苏拉发现了名字重复背后的秘密,“所有叫奥雷里亚诺的都性格孤僻,但头脑敏锐,富于洞察力;所有叫何塞·阿尔卡蒂奥的都性格冲动,富于事业心,但命中注定带有悲剧色彩。”布恩迪亚家族中的阿尔卡蒂奥们,情感冷漠而又欲望强烈,几次乱伦都发生在他们那里;奥雷里亚诺们则头脑敏锐、充满冒险和反抗精神。
经典语句摘录
羊皮卷上所载一切自永远至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
解读: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这点出了孤独的主题,也是作者对待拉丁美洲,马孔多村庄家乡的遗憾的表达。拉丁美洲的历史,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愤怒的总结。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地记得香蕉工人横遭突发的惨案(1928年的真实“香蕉大屠杀”,联合果品公司的工人罢工,最后3000具尸体被装进火车,抛向大海),绝不会有人再记得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果品公司
为什么这本书叫百年孤独?
这个家族中的每个人都是非常孤独的,他们每个人永远都是在和自己作斗争,而且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甚至有一个怪癖。
比如丽贝卡才来到布恩迪亚家族时,总是缩在偏僻的角落里,坐在摇椅上吸手指,不肯吃正常的食物,却对院子里的湿土和用指甲刮下来的石灰墙皮的味道情有独钟。长大后的丽贝卡因为爱慕上一位绅士,她又开始吃土。但在她丈夫死后,就紧闭家门,过上了活死人的生活。直到最后她死了人们才意识到她还活着。
阿玛兰妲是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的一个女儿。她和村庄外来的一个男人相爱但最后没有在一起,感情受挫之后,就开始在家里不停地织了又拆,拆了又织。阿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成员,他们都在这种孤独中反反复复,单调的重复中挣扎。他们既想逃脱这种虚无的状态,但又想保持这种状态。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他们无法脱离环境,自己也可能不知道该如何逃脱这种孤独,逃脱之后又该做什么,从而陷入这样一种矛盾当中。
这样一个个这种悲惨的个体,没有人能帮助了他们,只有他们自己才可能改变自己。他们都是孤独的。从整个家族上来说,最后也没有延续。就象羊皮卷上的话被破解出来了。从来源看,也是因为第一代人离开原来的村庄,迁移到马孔多镇。而当吉普赛人表演魔法等新鲜事物时,也说明此家族因为孤立封闭。
在《百年孤独》中,当人们仍旧记得死去的先人时,当市镇居民依然承认布恩迪亚这一家族的存在时,孤独的飓风并没有将一切夷为平地。只有延续的血脉和记忆中断,市镇的居民不再记得这里的历史,不关心曾经的文明,这座孤独之城才为自然的蛮荒与记忆的荒芜所吞没。这也是作者安排记载文明的智者书店的关闭、承认历史的第六代布恩迪亚的朋友们远去的意图所在——当记忆和传承消亡,历史被人们遗忘时,马孔多也就迎来了真正的终结。
在诺贝尔的颁奖礼上,作者在演讲《拉丁美洲的孤独》中呼吁人们理解和支持拉丁美洲人民反对不公正、要求自决权和自我完善的不息斗争。那是“一个新的、真正的理想王国,在那里没有人能决定他人的生活或死亡的方式,爱情将变为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 “那些注定要忍受百年孤独的民族,将最终也是永远得到再次在世界上生存的机会”。
关于欲望
在家族百年历史中,在布恩迪亚家族的每一个人身上,似乎都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乱伦在第一代人身上就发生了,老布恩迪亚和乌苏拉是表兄妹。他们不顾数百年交好的家族成员的反对,冒着可能会生出鬣蜥的耻辱,毅然结合并远离原居住地。随后的几代人当中,都受到过乱伦的诱惑与吸引,但终究都是没有开花结果。精力旺盛的何塞·阿尔卡蒂奥和奥雷里亚诺在少年时期都曾将庇拉尔作为自己短暂的情人,阿尔卡蒂奥还时刻将其想象为自己的母亲,宣泄无处安放的过早成熟的情欲。再后来他与妹妹丽贝卡结为夫妻;他的弟弟也在战争期间与不同的女人留下了共 17 个子嗣。直到第五代“奥雷利亚诺被自出生时起便沉睡于内心深处的冲动所驱使”,宿命般地和自己的姑妈结合,生下了一个长尾巴的婴儿。这样的情节安排似乎注定了一百年马孔多的徘徊不前,永远都只能生活在贫困与落后之中。
暂未被乱伦困扰的家族成员同样也难逃欲望的摆布。奥雷里亚诺·巴比伦在对阿玛兰妲爱而不得的时期,穿梭于花街柳巷来寻找阿玛兰妲的影子聊以自慰。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第二的情欲每因接近佩特拉而爆发一次,那些牲畜的繁殖能力便也随之高涨一次。他的财富可以说是全部仰仗于神秘的好运,他的生活全部依附于他的情欲,作为他逃避现实的栖身之所。
老乌苏拉之口,多次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面对子孙后代们发出“时间象是在打圈圈,我们又回到了当初”的由衷感慨。
为什么要读《百年孤独》
在许多方面,几代人以来,拉丁美洲一直被视为一个落后、原始的大陆,是西班牙、欧洲和美国的附属品,没有任何自己的自主性。
人们觉得《百年孤独》这本书真正抓住了拉丁美洲特色。展现一个真正的拉丁美洲人历史,在历史上他们很少有自己的形象,也很少有正面的形象...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转变。
了解拉丁美洲文化和民族历史,值得人们去纪念,包括香蕉工人及其他为了革命而曾经奋斗过的人们。再者,提示人们注意不要像这本书里的人得了健忘症,忘了这段历史。特别是拉丁美洲本土的人,到现在仍处于全世界中比较落后,封闭的一个大陆。
备注:
部分插图来自于哥伦比亚艺术家佩德罗·比利亚尔巴·奥斯皮纳(Pedro Villalba Ospina)创作了以小说为灵感的插图,他从14岁起阅读了本书27遍,创作了近六年完成。
部分图片来源于ANNENBERG LEARNER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