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rberry换logo了!
开始是吃惊的,一看新logo就冷静了:
旧logo VS 新logo △
连同Burberry印花也变成这样了 △
这几年换logo的时尚大牌一只手都数不下,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这次Burberry一换logo,就有很多评论说这是讨好年轻人,有潮牌化的趋势
其实吧,这件事倒不能完全算在设计师Riccardo Tisci的头上。只怪他之前在Givenchy做得太深入人心,大家脑子里都是狗头衫和小鹿斑比。
可捋一捋时间线就能看出来,早在他上任之前,Burberry就有小心思了。只是一般都接着换新设计师的机会把logo一起换了,比如YSL和Balenciaga。但背后没人这事能成吗?显然不能。
logo设计记
2017年底,吴·skr·亦凡为Burberry走了一场秀。这件非常不Burberry的事是谁安排的呢?就是新上任的CEO Marco Gobbetti。这位CEO和Riccardo Tisci也是老交情,2005年就是他把后者拉进Givenchy的。
2018年3月,Riccardo Tisci成为Burberry的设计总监,和Marco Gobbetti也不用一个在东,一个在西了。同样在今年3月,Riccardo Tisci第一次联系平面设计师Peter Saville,说有换logo的想法
Riccardo Tisci和Peter Saville的邮件对话
P:能为你设计logo我很高兴!
R:我也是!给你四个星期够不?
P:疯了,四个星期?四个月吧!
花了几个月就给我看这个?
很多人可能认为Peter Saville的钱太好赚了。之前给Calvin Klein设计新logo,基本上也就是把原来的单词拍平后换了个大写:
质疑Peter Saville的水平就不必了。作为全世界最出色的平面设计师之一,的工业设计风可是影响了一个时代的英国唱片封面呢。人家有审美有创意,可偏偏要把大牌logo都做成这样,为什么?
Peter Saville作品
logo潜规则
回到最初的问题:logo到底有什么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信息传递”。不是每个品牌就像Gucci这么好运,能遇见Alessandro Michele这样扭转乾坤的设计师的。对于大多数品牌来说,想宣布转型和吸引注意,成本最低且自带流量的一种方式,就是换logo。
Burberry这样的品牌,总不能发个通稿表示“我想变得更时髦”,人家不要面子的吗?而且语言多无力啊,远不如换个logo来得有诚意。所以明明5月份就完成的新logo硬是憋到这个月公布,显然也是为了马上来临的新一季时装周造势
这就是Burberry的暗示,相信很多时尚媒体也懂了。接下来的发布会很有看头,代表了一个全新的Burberry。
相比之前雷声大雨点小的Louis Vuitton新一季男装(设计师换成了Off-White的Virgil Abloh),到底还是英伦老牌心机深重啊。
80%的消费者根本不知道你家新设计师的名字怎么拼,50%的消费者是不看秀的。换logo的视觉冲击力最大还有免费曝光,怎么算都是笔好买卖。
然而大牌换logo也不能彻底改头换面。就跟中年女明星动脸一样,不能不打针,但打多了绝对悲剧。换logo的原则在于“细微改变”(keep changes minimal),绝对不能让品牌的死忠粉觉得“你变了”。因为万一下一步是“我不爱你了”,那问题就严重了。外面的妖艳贱货这么多,没有哪个品牌敢冒这样的险。

YSL改logo这件事被骂了很久
有款“Ain’t Laurent without Yves”的潮T
被买手店Colette收入上架
开云集团和Saint Laurent直接跟它翻脸
停止了一直以来的合作计划
“新logo暗示了21世纪文化和品牌结合后,
带来的多种可能性。"
by Peter Saville

“在我眼里CK没有任何问题,
这么多年来人们一直穿它,一直爱它,
我无法为改变而做出改变。
于是就用大写强调了品牌本身,
回到那个我们都熟悉的CK。”
by Peter Saville
Peter Saville
所以做设计师也不容易啊,你得说得出道理来。

然而Peter Saville曾经表示,做一个平面设计师从来不是他的初衷。只是学画画的时候,有老师说他有天赋,所以才“在适当的时间去做了适当的事情”。
即使都是平面设计,比起给品牌设计logo,做唱片封面对Peter Saville而言才是正经事。因为前者的客户只关心自己,不会关心设计师,“他们渴望你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个设计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我对这种商业、公关、艺术三合一的事情没兴趣”。
Peter Saville is a rock star.
—《洛杉矶时报》
嘴上这么说,拿钱办事还是挺诚实的。就跟MOMA艺术博物馆的东西,即使我看不懂也觉得“此处有深意”一样,找Peter Saville这样的设计师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堵住群众的嘴——大师的想法凡人怎么懂?
所以只要设计师满意就好了,以Peter Saville的情商和表达能力来说,这完全没问题。所以时尚设计师都爱他(Raf Simons和他关系就非常好),真是一个能把话说在心坎里的好乙方
扁平化?
和Peter Saville的解读相比,大众对Burberry,包括CK、YSL、Balenciaga换logo的评论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大概就是“扁平化”。托苹果的福,这也是平面设计界唯一出圈的专业名词了。
和扁平化相对应的是拟物化,顾名思义就是要看着像。阴影、纹理、材质、质感都有。
Burberry最早的logo就是典型的拟物化,人是人马是马的。骑士的旗子上一边是大写的B,一边是拉丁文“Prorsum”,代表了前进的意思,因为Burberry最早的衣服都是给探险家、飞行员和军队在穿。
然而如今拟物化不流行了。一方面是大家现在用的终端太多,越是简单的设计越不容易失真和变形;第二是足够简洁,都说扁平化降低学习成本,我一直觉得就是把需要动脑子的时间压缩到最短
想想也很有道理:现在大家的时间都是碎片,谁有空听你的故事?
这跟年轻和潮牌都没什么关系,就是时代发展,技术进步,以及品牌强大的求生欲——先活下来才是第一步,墓志铭写得再感人又有什么用。
如果说原来的Burberry,有历史,也有贵族气质,那现在的新Burberry就直接多了。
Hi,我是Burberry,伦敦来的。
Burberry之所以这么着急,可能因为上半年财报不好看,尤其是亚太区。作为高度依赖亚洲市场的品牌,Burberry真的挺努力了,出了中国年的福字围巾,天猫开得很早,又找了吴亦凡。问题就是东西老气,产品不灵怎么营销都是虚的……
不过我还是蛮看好Burberry的!时髦不时髦有时候就是玄学,完全看感觉。很多潮牌就是莫名其妙过气了,Gucci感觉后劲也有点悬,LV水准时高时低且我实在不看好Virgil Abloh,Burberry倒是稳中有变,上一次的彩虹Tee就挺有爆款感的(哎这话说得也心酸),皮具鞋子配件什么的也要跟上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