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假包假鞋的人,到底在想什么?
真见到了,我其实也不会多说。尤其是对方如果以“来来来给你看看”的态度来展示,我即使面无表情,多少也会给一个“哎哟不错哦”的反馈。
至于合算不合算,这实在很难说。毕竟每个人买包买鞋的缘故都是不一样的。花一两万买个包,从纯原料的成本来说绝对是大不合算。家里开服装代加工的朋友都说过“衣服就是布”,因为一两百美金的衣服,如果纯说布料的话,那也就是几十刀甚至几十人民币的事儿。
但事情不能这么说。人民币还是纸呢。
Ref Simons时代的Dior
很多人是看不见衣服鞋子包包背后的东西的。所谓的时尚,或是我心中一直理解的时尚,是囊括了多学科的一门综合艺术。军绿色的流行,Slogan Tee的风潮,背后可能都是女权主义;大面积印花的使用,追溯起来也许是扁平化的社会风潮,或是对巴洛克时代的致敬。
Moma(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放了很多粗一看都不知道是啥的艺术品,有整张涂黑的画布,有零散放着的方块。但人们总还是对它们有三分敬畏的:看不懂啊,是艺术啊!
有时候我就想这是为什么呢?要说艺术展览有主题有体系,那时装周每一次发布的也都是一整个系列,想来不是这个道理。可能还是人的关系。
Louis Vuitton X Jeff Koons
对艺术家的刻板印象总是长发飘飘,离经叛道。人们有种可笑的慈悲,特别喜欢尊重受过苦的人,大概是一种朴素的心理平衡。
大家眼中的“时尚圈”呢?一个个都是郭敬明《小时代》的既视感(其实并不是),看起来如此bling bling,身上一件东西都超过大众一个月工资,还要老百姓还发自内心说哎呦您真不容易?那也不太合适。
我当然不会这么觉得。
在纽约接触过一些奢侈品牌工作的人,每次开完会回去的路上都忍不住感叹:人家是怎么能把头发卷得跟刚从美发店出来一样的呢(我到现在都无法卷到自己脑袋后面的头发,买了卷发棒最后都是闲置的);以及穿这么高的高跟鞋,到底是怎么练出来的;不说别的,想把衣服穿漂亮,不去健身房不节食那都不可能。
这才叫生活方式。虽说是你穿衣服,不是衣服穿你,但如果漂亮衣服能让一个人去运动,去早起,去拥有一些技艺,那怎么想也不是坏事。
2014 VS 2018 Miu Miu
何况面前的光鲜亮丽,背后可能还有多年的苦读和加班,以及手撕碧池和压抑脾气。这就是为什么同样的衣服,同样的身材,有人穿出来就是淘宝货,有人愣是能穿得在后面加一个零。所谓的气质和气场,就是这么说不清。
时尚最无奈的地方,叫做门槛低。买艺术家真迹挂家里的人没多少,一个艺术家一辈子也就能产出这么点,这是真正的私人订制;但时尚就不一样了,秀场再高大上,除了高定以外的大多数单品,最后都是批量生产,接着流向全人类,基本上有钱就能买。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再怎么光鲜亮丽,还是矮了一截的。
Bazzar China 2015/8 Editoral 
回到买假包假鞋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要这么干?
如果是为了虚荣心,那也挺好理解。但我依然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想晒包晒鞋还有些别的方式,比如借朋友的东西(或是几个朋友之间共享,很多时尚博主都这么干);或是直接去店里拍拍照;以及攒攒钱,5件换一件。
如果你的圈子是一般人,难得有几件也够了,多了也不像;如果你的圈子都是白富美,其实怎么装都没用,人家眼睛贼着呢:光有一个好包才不够,毛衣呢?项链呢?家里的靠垫和蜡烛呢?出门住什么酒店,吃什么餐厅呢?日本的奈良美智展不错啊,咱们飞去看一看吧!
这就是个无底洞了,硬融是融不进去的,还很遭罪。
什么某博主用了个假Chanel啊,某姑娘戴了块假表啊,某人和某人都穿了双5050出门,一看皮子就不一样啊。这种故事实在太多了,一旦发生,这就会成为别人介绍你的第一选择,“XXX啊,就是那个背假包的嘛”。除非以后大翻身,不然什么东西可能都被认为是假货。
Dior 2017 AW
也有人会说,怎么看得出来呢?据说做得好的就是看不出来的啊!
这也是另一撮人买假包假鞋的原因。说是质量不但能和原版PK,甚至还能胜过正品。最近就看见不少莆田的新闻,也不知道是不是公关,标题一个比一个扯,什么“莆田让正品都怀疑自己”,求求你们别这么不要脸了。
在这种人眼里,设计师就是空气。鞋子的制造是从拿到图纸的一刻开始的,前面这么多人苦思冥想半天,都是放空,不算劳动。
就好像以前某Boss跟我说,你大概要多久能写完啊?看你打字挺快的,俩小时够了吧!
我就特别无语,怎么到最后writing=typing了呢。非得摆出思想者的样子,才能体现思考分析再推翻总结修改这种事情吗?也太形而上了。如果只图快,不计较内容,有字就行,那可以找个打字员啊。
假包假鞋也一样。如果只要穿得舒服,要所谓的“耐操”,那就不要拿人家的招牌,蹭个品牌溢价的好处啊。
Balenciaga 2018 SS
还有相关领导表示,现在做假货没关系,以后我们会慢慢靠着质量走出自己的路。这其实是我始终想不通的一件事情,那就是“洗白”的人上岸,对所有人来说,到底算不算好事?
之前做假鞋,后来金盆洗手,做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于它来说当然是正道,但如果有人从一开始就不想同流合污,在半路上被假鞋逼死了,那又怎么说呢?
换个更生活化的例子,有人成天作弊,GPA刷的很高,去了个不错的公司,觉得很对胃口,接着努力工作一路顺风顺水;而此人的室友从来不作弊,就是正常成绩,去了一般的公司,赚的是他的一半,最后渐渐变成三分之一,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
如果都这样,如果不管原罪,谁还愿意老老实实的呢?英雄是不问出处,但如果一直选择跟着原则走,难道就只有问心无愧这一点好处嘛?
1960年代 VS SATC
这就是很多网红的套路,从抄袭起家,圈粉丝的钱,最后真赚钱了,也有人气,还正儿八经成了品牌挚友和秀场嘉宾。前面的帖子可以被删掉,最早的粉丝也再不需要,中途入场的人只见到一个金光闪闪的样子,甚是仰慕。

好吧,这事儿也不是我们能解决的。静观其变,不喜欢就闭眼。
我唯一能接受的假包假鞋,是买的人根本不知道这是啥。她们就是很单纯的买了件东西,觉得好看,价格也合适。并不知道这双鞋抄的Alexander Wang,这个包的样子明明是Loewe的Puzzle。
这种情况,开心就好。真该被点名的是卖家,买家是无罪的,旁观者非要戳穿,那就不够善良了。
推荐一本书,《奢侈LUXE》(爱马仕总裁回忆录)。字少结构散,看起来飞快。除了纸书以外,豆瓣阅读上也有电子版卖。
里面写了挺多好玩的事情,看完以后就觉得爱马仕贵得有道理,这种小心翼翼爬金字塔尖的态度,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值得买单(也不见得买得起),存在着总是好的。
凭什么日本的匠人精神就被追捧啊,做包和泡茶也不分上下嘛。即使对这种不感冒,了解一下也是好的。误会有两种,一种是觉得人家特别低,一种是觉得人家高但没什么了不起,都不怎么样。
话说每次刷小红书都让我有种魔幻主义的观感,中国人民不止富起来了,而且富到没边……感觉全世界的爱马仕都是中国人在配货,每个人都很巧地拿下了最后一只or唯一一只包。这事儿也挺逗。
PINKGAL
公众号ID:impinkgal

关注
我瞎写,你们瞎看 | 所谓Lifestyle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