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天下网商(ID: txws_txws) 深度好文:5048字 | 7分钟阅读
2016年7月9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在首届全球XIN 公益大会上表示,公益的职责就是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善良。公益的心态,加上商业的手法,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
大会开始前,马云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XIN(“亲”下面加“心”)”字。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演讲中对“XIN”字的寓意点赞,称这个创新的字很有意义。

附:马云演讲实录

尊敬的潘基文秘书长,潘夫人,尊敬的戈登·布朗,尊敬的刘大使,各位来宾早上好!非常高兴大家参加今天的XIN公益大会,包括没有来到现场的把爱心要给公益事业的朋友。
在我们决定要办这个公益大会的时候,很多人说你们应该把时间放在赚钱上面。我也想过这个问题,一个人到底应该把时间放在哪里才是最对的。
七年以前阿里巴巴集团从钱塘江北面搬到钱塘江南岸,我们搞了一个活动。有些同事会游泳,我们就让一些员工游过钱塘江搞接力赛,当最后一棒员工上岸的时候,我们发现他们身上挂满了五颜六色的塑料袋及各种各样的残渣,我们所有员工那一天非常震动,没有想到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面,没想到这就是我们在喝的水。
从那一天起,阿里巴巴所有员工在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世界不够好,你即使过得再好都没有意义。所以从那一天起,我们决定阿里巴巴把每年千分之三的营业额作为公益基金来建设整个城市、国家和世界的环境保护。
我们以为那样做就已经足够了,但是我们很快又明白一个道理,公益需要钱,但是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公益和慈善还是有点差异,慈善在于给予,而公益是在于参与,是在于点点滴滴的行动。慈善可能以给钱为主,而公益需要你花出的是时间、激情、智慧以及所有你可能拿不出来的东西。你未必有能力去做慈善,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去做公益,参与公益。
我们认为,做公益、做慈善都是做人生一辈子中最大的一种福报。我们在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七年以来,我们发现在公益的路上,有很多志同道合的同仁,他们一直在探求、一直在努力、一直在改变着生活、改变着我们这个世界。所以我们觉得我们这一批人需要有一个平台、需要有一个机会来分享、交流我们的经验和看法。
就像潘基文先生、戈登·布朗、萨尔曼·可汗、姚明、李连杰以及在座很多人,他们之所以受到尊重,因为他们在世界上做了除了自己以外的事情,付出了时间和真心。
公益和慈善的不同,因为慈善是给出自己的善心,而公益在于唤醒更多的善心。慈善是个人的,而公益却是以群体行动为主,公益应该是Public,慈善是个人行为,是善心,背后捐了多少,是个人隐私,把慈善做得太Public,可能味道会变样,但是把公益做得太private,又缺乏影响力。公益不是花了多少钱,公益是看你唤醒了多少爱心。

人们经常在问,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之初性本恶。我一直觉得,从太极哲学来讲,人刚出生的时候,50%的善和50%的恶是合在一起的,是教育、是文化、是信仰把我们的善意堆积了起来,善意超过了恶。但是由于世界上各种各样的原因,往往恶的东西、坏的东西会偶尔淹没我们的善良。所以,我们需要擦洗我们自己的良心、擦洗我们自己的善心——而唤醒擦洗我们自己善心最好的方法,就是参与点点滴滴公益的行动。
公益的职责就是真正去唤醒每个人内心的闪亮。我记得日本地震那一年,中国云南也发生了地震,我们公司决定捐款给日本三百万人民币,给中国云南一百万人民币。原因是什么,因为日本可能受的灾难更大一点,当时我们公司内部有了巨大的辩论和争论,第一为什么要给日本捐款,为什么给日本捐的比中国多,所以公司内网争论非常之凶。
我的看法,我跟同事们讲,你捐是对的,你不捐也有理由,但是你自己不捐,让别人不捐那是不对的。今天世界任何地方任何灾区,不会因为你捐出去的一点点钱而发生变化,你捐了钱,你自己发生了变化;因为你发生变化,世界才有可能发生变化。捐款真正发生变化的不是灾区,而是你自己。
所以我们相信,你捐出去的每一分钱,因为你改变了,世界就会改变,世界不会因为你的钱发生改变,是你的内心发生了变化。这世界的穷,你救不完,这世界的病,你治不光,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善意和善心给唤醒,这就是我们到处每年参加各种公益的初心,这也是我们今天举办这个公益的初心。
公益和慈善不同。慈善需要善心,公益除了善心,更要有善能,只有有能力,我们才能把事情做好。我们一直坚信“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这是做公益最好的办法。政府考虑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为公平,科学家做事情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为准确,而企业家希望做的是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加有效。
今天的公益,政府、专家、企业家都应该加入进来,因为这些能力合在一起就是巨大的善能。善能,就是我们应该一起来努力、一起组织起来,真正做到有结果、有效率。

我们办这个XIN公益大会,真正的含义是“心”,亲情加上心里面的激情。各位,我认为心态、姿态和生态,是互为联动、合在一起的,人的心态的好坏会影响人的姿态的好坏,而姿态的好坏又影响我们这个社会的生态。
今天的雾霾其实不仅仅是环境的问题,今天的雾霾是我们这个社会心态的问题。心态出了问题,生态自然会出问题,中国有句古话,人定胜天,人定胜天的定是心态的定,天是天灾人祸,只有人的心态定了,天灾人祸,我们一定能够战胜。
所以战胜天灾人祸,需要我们从心态上去解决。我认为,心态就是儒释道思想,也是我们今天每个人需要的信仰,就是感恩、敬畏和真心。我们对昨天的一切充满着感恩之情,我们对于明天充满敬畏,我们对于今天充满珍惜。只有改变,从每个个人开始,我相信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好,从每个人改起,参与每个人点滴的行动,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附:马云的慈善观:花钱比挣钱难太多

文章来源:佳鼎佳实业 (ID: jdjiatouzi)撰文/马云(阿里巴巴创始人。本文是马云2015年9月15日在北大首届社会公益管理硕士项目开学典礼上的演讲)
现在股市不好,经济低迷,压力很大,其实做企业压力从来没有轻过。我自己创业20多年,20年来都是在花时间赚钱。我现在的目标是前20年挣钱,后30年花钱,其实花钱比挣钱难太多了。比尔盖茨很多年以前还是微软公司CEO的时候,他还是精神气爽,但是干了两三年公益以后,头发都白了。
我们都是平凡的人,做公益,就是自己的人性,把这个做好就可以了。今天我不是讲课,只是谈一些对问题的看法和思考,跟大家分享。

第一个故事:裸捐

巴菲特把钱捐给比尔•盖茨的基金会。前几年他们到北京搞了一次晚宴,请中国很多有钱人去,希望大家裸捐。我思考了好久要不要去。在开会之前,我先把这两个人请到一个小房间里探讨一些问题。我说你现在80多岁了吧。巴菲特说是。我问他,你40岁的时候,为什么不捐?我要是80岁我都捐了,一分钱不剩。

今天的中国,经济其实并不平衡,北京、上海以及深圳并不代表中国真正的经济运行情况。中国的东部虽然不错,但中部和西部贫困地区还很多。改革开放30年来,企业家积累的资源还是有限的,企业家的第一责任应该把钱花在投资,创造更多的就业。创造就业和财富才是第一责任。在我们还年富力强的时候,如果不把这个做好就把钱捐掉了,对中国没有好处。
第二,我对巴菲特说,你可以把钱交给盖茨基金会,那我们可以把钱交给谁?中国很不容易地在基础设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成绩背后是每个从业者的努力,包括工人和政府官员;但是中国现在还是缺乏基础设施,以及法律体系和完善的人才体系。这些都不是一天就可以做起来的。

比尔•盖茨做了公益以后老成这样子,足可见即使是全世界最出色的企业家做慈善都非常难,更何况在中国,我们缺乏慈善领域的人才和体系。我们的捐款如果被用来做了坏事,那我们就很尴尬了。在和盖茨及巴菲特吃饭的时候,我们只字没有提裸捐的事。但是盖茨不死心,老给我打电话,问什么时候捐。
我一直以来都有个观点:企业家的钱不是企业家的。你说马云现在是中国的首富,可以花几十亿花天酒地;我认为那样的话,我一定会在监狱里,成为首富就要承担起首富的责任。拥有一两百万的时候很幸福,因为这是你的钱,你完全可以支配;一两千万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因为你要考虑人民币的贬值,以及是投股票还是买债券,或者放在余额宝里,但没有一个办法能保证你有固定的收益。
所以有很多钱就会很麻烦,你天天被钱折腾,一大堆事围着你转。当你有几十亿的时候,你要记得,这不是你的钱,而是社会对你的信任;社会委托你管理这笔钱,你就需要有担当的责任,做好投资。所以不能愚蠢地直接就捐出去,只有当慈善领域的人才和组织体系都建立好了,我才能做捐款这样的事情。
今天你可能不会理解我所说的话,我也不期望大家能够马上理解。我过去20年都很努力,现在依然很努力,因为我知道,未来30年时间里我是要花钱的。我把公司管理好,使我在走的时候,还可以有钱花。

第二个故事:日本大地震

日本发生发生大海啸的同时,我们中国的云南也发生了地震。我们公司内部开始了捐款,事实上每次遇到灾难的时候,公司员工都会自发地捐款。当时公司内部出现了很多意见:有的人说捐,有的说不应该捐;有的说不要捐给日本人,有的说应该捐云南更多一点。最后我给大家写了一封信,我说捐是对的,不捐也是对的。灾区不会因为你捐的这点钱发生很大变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依赖捐款来解决了巨大的救援问题。捐钱改变的不是灾区,而是捐款人自己。我们在捐款的时候应该感恩自己有机会可以为别人做点事。
那天我跟同事们讲,公益是一种福报。我们公司的一些同事说要去救灾,我说别瞎捣乱,你去了只是添乱,专业人士干专业的人。我们应该做的是每天的关注,或者是等到事态平静下来之后多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建设,帮灾区那边的农民多卖点货。这才是我们所能做的最大的公益。

第三个故事:公益的专业精神

我参加了一个公益机构,在公益机构有一个很能干的秘书长,但是我跟他开了两次会,他两次都迟到。我不太高兴,就问他怎么会迟到呢?他说我是免费的,义务的义工。其实越是公益人才,越要有专业精神,不能觉得自己是义工,就可以不敬业,不专业。公益基金的钱来自于大家点点滴滴的积累,如果请的人是那些光有善心、爱心的人是不够的,还得有善力,可以做好工作。我希望在公益人员身上看到专业精神和敬业精神。
我们未来的公益不是寻找善人和好人,而是寻找能将公益项目落实出来的人。寺庙需要专业的运营人才,公益组织也是如此。在座的各位未必是某个公益领域的专家,但是你们需要懂得如何组织、落实好公益项目,如何把钱利用好,把人管好,把善心管好。所以这个项目叫叫公益管理硕士,而不是环境硕士的。
我现在是现任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区的主席和全球董事,虽然我没搞清楚那是什么组织,但我参观完那以后特别震撼。我在芝加哥和华盛顿呆了3天时间,3天都在开会,和协会成员分成每个小组讨论协会在巴西、秘鲁和马来西亚的项目,中午只有两片面包和一杯冷水。第一天我特憋火,第二天我被感动了,第三天我也积极参与。
三天下来,我几乎每天要吸氧,感觉特别累。这个公益机构最令人感动的地方是,他们关心的是跟他们毫无关系的事,秘鲁的那几只猴子跟你美国人有什么关系?但是他们很认真,因为他们热爱这个事情。协会由我三部分人组成:企业家、科学家和媒体人士,人家的组织架构很有意思。
企业家就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所以企业家的责任就是效率。同时还需要讲究结果,没有结果的企业都破产。媒体人就是跟社会沟通:这事情很重要,赶紧把钱拿过来。还有一批是科学家,告诉大家如何正确地做事,环境如何保护。行行有专业,行行有专家;在公益组织中,科学家,企业家,社会媒体,缺一不可。
中国的公益事业这些年进步很大,但和国外比还差很远;我们应该虚心学习,要承认差距。人与人之间不怕有距离,就怕你不知道有距离,我们是否可以跟欧美方面多学习制度和体系,多学一些正确的方向和如何正确地做事。
美国中央公园很有意思,在纽约占了这么一大块地,里面什么也不能干,就是一块公园;这个规矩是是摩根家族定的。我今天想,中国这样的地已经没有了,如果有的话,我保证买一块,中间就不让你盖房子,再贵买下来,以后永远不许挖,但是我们知道得太晚了。以前不知道这个理念,即使知道了我也没钱,现在有钱了,但没有地了。不过这些理念和思想还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做公益是一场马拉松,不在意你跑多快,最重要的是你跑到终点,因为做公益的过程中我们是在跟人性较量。我对人性了解比较多;假货是跟人性在斗,虽然很难斗,但不等于完全没有办法。中国社会的完善,不是靠政策,更重要的是我们人性的平稳以及人性中善良的诞生。公益真正需要的是善心、善愿、善能和善利的培养。在座的各位,不要辜负民众的善心和善愿,要把这些组织好,落实成真正的行动。这是我想跟大家要分享的几个观点。
谢谢大家!
【后台回复“笔记”
获得100个做笔记的好方法
更多精选文章      点击以下头像
点击获取:独家音频内容 跟着大咖去耶鲁游学,和全球顶级教授探讨
会员专享 用1800元,林莉带你啃冯卫东10万元品牌战略课
马云:我可以没有阿里巴巴,但不可以没有......
[招贤纳士]
新媒体合伙人、总编辑、编辑、主笔
产品经理、新媒体运营、技术运营、电商运营、活动运营
商务BD、平面设计、漫画师、文案策划
简历请发至[email protected]
点击大咖名字,查看精彩笔记
合作伙伴:混沌研习社|创业邦|领英中国|36氪|腾讯|京东|正和岛|中欧|微链...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