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旅程中会有无数个十字路口,选择有时比努力更重要。无论是父母帮孩子选,还是孩子自己选,把握一条:别跟人攀比,别随波逐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路径才是正道!
——墨爸
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已经结束,而中考考生又将要在11日~15日进行志愿填报。
这可是娃们自出生以来的第一次重大“选择”呀。
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北京考试报
三个录取批次,24个志愿可以填写。
大部分人关注的可能都是“校额到校招生录取”和“统一招生录取”,而忽视了“提前招生”里面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项目”。
针对今年北京”中考的题目变容易”和“高考的题目变难”,对这个一易一难,有人开玩笑说:中考要刷掉一批“懒"的,高考要刷掉一批“笨”的。

这种说法有点绝对,但不无道理:中考的题目都这么简单了,还考不好,一看就是平常偷懒不学习;高考的题目越来越难,脑瓜不好使怎么能考得上大学?

其实墨爸想说的是:不管是懒或勤,还是笨或聪明,每个人的条件都不一样,初中升高中,再考大学,只是我们人才培养的最常规路径而已,这条路并不适合所有人!
作为家长,咱非常有必要搞清楚我们人才培养的体系,才能提前帮孩子规划和计划,未来才能有更多的选择。
1
“贯通培养项目”
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今年北京提前录取的“贯通项目”,全称叫“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
墨爸查了北京教委官网,发现这个“试点”是从2015年开始的,那时叫“试验”,此后每年都有,一直到2020年,这个“试验”去掉了。
表明北京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模式已经成熟了。
截图有点不清晰,关于“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结合最新的定义,大致意思应该是这样的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项目:是指部分职业院校,选择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完成高中阶段基础文化课学习后,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和本科专业教育(其中本科教育通过专升本转段录取)的人才培养方式。是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适应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探索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新路径。
这个项目有四个关键点:
(1)招生主体:“职业院校”
(2015年是5所,2022年是13所)。

(2)招生专业:对接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适应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需要)。
(3)学制:7年(其中前3年为中职教育阶段,中间2年为高职教育阶段,后2年为本科教育阶段。前5年在职业院校学习,后2年在本科高校学习)。
(4)培养方式:贯通培养分高本贯通中本贯通两个项目类别。
高本贯通培养
由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高职院校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前5年在高职院校学习,完成前5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高职院校颁发专科学历证书,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专升本)。高本贯通个别项目可由本科高校独立承担所有学段培养任务。
中本贯通培养
原则上由入选“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的中职学校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前5年在中职学校学习,后2年在本科高校学习。高职阶段要强化本科高校的主体责任,学生管理、教学组织、评价考核由本科高校和中职学校协商合作开展。完成前3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中职学校颁发中职毕业证书;完成前5年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专科学历证书,完成全部学业且成绩合格者由合作本科高校颁发本科学历证书(专升本)。
简单来说:
  • “贯通培养”的路径是:初中毕业生 → [ 职业院校:高中基础文化课学习→高等职业教育(大专) →本科专业教育]
  • 最终的结果是:初中生通过这条路,可以拿到高职大专文凭和跟所选专业相关的本科文凭,同时掌握的一门比较好就业的“高端技术技能”
(目前,综合性大学更多地侧重于基础和综合素养,在专业工作技术技能方面稍弱,很多参加高考上了一般综合性大学的高校毕业生,一毕业要找工作了,发现自己其实啥都不会干)
2015年时,参与这个试点招生的只有五所院校:高职院校3所(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财贸职业学院)、中职院校2所(首都铁路卫生学校和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而到2022年,参与招生的院校多达13所,具体学校墨爸就不一一说了,看看招生计划中的这三所,咱也大概知道了培养的内容都有啥。

墨爸划重点
求学、升学,功利点地说,就是为了未来有个好工作,如果咱娃不是“智力”突出的,咱可以选择不挤“高考独木桥”,走“职业发展”的路子没什么不好。 
2
我国的“人才培养体系”,
这些内容家长一定要了解
说起人才培养体系,咱首先想到的就是那五花八门的学校类别:
熟悉的有幼儿园、小学、初中、普高,大专、大学一本、二本、三本,还有什么985、211;此外还有什么中专、技校、职业高中(职高)中等职业学校(中职)、高等职业院校(高职)......
听完这些是不是有点晕菜了!

墨爸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
这张示意图有点丑,但是意思是这个意思。
如果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说:初中生有了另外一条出路,当一个高级蓝领的出路。只理解到这个层面是不够的!
北京中考这么重视“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还发出了一个信号:中国紧缺高端的技术技能人才
再看看咱们国家战略:
远的国务院于2015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近的有2021年11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对外发布《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建设一批技术水平高、示范作用显著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再看看咱国家最近几年来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方向:大飞机、高铁、航母、智能汽车、芯片生产......
这些需要大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于是,2021那年10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关于政策,墨爸不多说了,总之,未来的人才培养多元化是必然的,综合大学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职业教育培养的是专业型实用型人才,两方打好配合,人才体系才不瘸腿。
作为学生家长,咱们要大致了解国家的战略方向和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大致方向,这样,在为孩子选择方向时才不至于目光短浅,缺乏判断力。
墨爸再
  “叨叨”   
2022年的“两考”快接近尾声了。无论是局中人、还是局外人,咱的神经都受到了很大的“刺激”。
未来,教育资源会越来越均衡,“牛校”和“普校”的差距也会越来越小,人才培养模式会越来越多元化。
咱们,也没必要总是那么焦虑!
如觉得墨爸今天的文章对您有帮助,别忘了文末点个【赞】+【在看】,你的激励是墨爸继续原创的动力!加油!
—THE  END —
作者简介
 The author 
墨爸,首都师大中文本科、传媒大学新闻学硕士。曾任西城某中学语文老师;海淀爸爸一枚,家有生龙活虎两个儿子;擅长语文、数学、科学启蒙经验分享,擅长解读升学政策。
点击名片👇关注我吧

往  期  推  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