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2023年第1期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作  
王   贺  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副总经理
王运通  国寿投资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高级主管
摘要:
“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是构建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近年来,保险资金持续加大权益投资力度,充分运用保险金融产品支持科创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在面临基础研究不足、直接融资和耐心资本支持不够等现实难点的背景下,保险资金应针对循环薄弱环节加强专精特新、创新联合体、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投资,并助力产业绿色转型。为进一步提升保险资金服务“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实效,本文建议优化监管政策,鼓励长周期考核;保险机构应优化资产配置策略,完善风险偏好体系;强化差异化金融服务,满足科技产业发展全周期金融服务需要;加大科技与产业背景人才培养和投研能力,注重运用金融科技提升投资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
一、“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内涵
2021年7月,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第五十三次会议,首次提出“要围绕建立现代中央银行制度……促进金融、科技、产业良性循环等重大课题,加大研究力度,增强政策储备”。202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提出“科技政策要加快落地,继续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正式将三者循环列为国家政策目标,并于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作为未来重点工作。深入认识“科技-金融-产业”循环的重要意义,明晰循环重点领域,对保险资金践行国家发展战略,促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实质是通过金融供给侧改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加强金融对科技和产业的深度支持,推动科技资源、产业需求、金融要素的有效对接,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与我国“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相匹配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解决国民经济和产业循环不畅的突出矛盾。概而言之,金融对科技和产业的支持应侧重于基础研究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提升,着力于共性基础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等“补短板”“卡脖子”领域的技术突破,在“科技-产业-金融”的互动融合中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带动并盘活细分产业发展,助力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实现。
保险资金作为规模大、期限长的耐心资本,高度适配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发展的资金需要。保险资金服务“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坚持创新驱动和科技自立自强战略,以国家产业链的长期布局寻找创新链投资机遇,以对创新链的资金支持促进投资组合配置优化,既能在当前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下,有效地助力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又能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大局中,提升保险资金的核心竞争力和长期价值。
二、保险资金服务“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重点领域
(一)“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关键
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高水平循环的关键是找准循环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打通制约我国科技、产业发展和两者循环的堵点。目前,循环不畅的突出表现为我国产业链处于国际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其深层次原因在于科技创新不足和金融支持不够。具体如下:
一是基础研究不足,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结合深度不够。我国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重试验发展、轻基础研究的特征,导致产业基础共性技术研究不够,制约了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现代化发展。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我国26类制造业主要存在的短板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当前及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产业基础的薄弱环节聚焦于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和开发平台、电子制造装备、智能检测装备等领域。从研发投入来看,2021年,我国共投入研发费用2.80万亿元[1],其中试验发展支出占总研发支出比重高达82.3%,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支出占比分别仅为11.3%和6.5%。尽管从2010至2021年末,我国基础研究支出的占比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但离美国基础研究占比普遍在15%-20%之间还有较大差距。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寿投资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整理
图1  我国历年研究开发支出概况
二是企业创新动力不强。企业是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和商业化推广,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融合的主要力量,但我国企业恰恰是技术创新链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创新链前端的基础研究投入大,且周期长、风险高,企业对开展产业发展亟需的高质量技术研发投入力度欠缺。同时,企业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不足,科技创新和产业应用衔接欠缺,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作用有限。从2021年的基础研究支出上看,企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占总研发支出的比例仅有0.9%,远低于创新型国家5%~10%的投入水平[2]
三是直接融资和耐心资本支持不够。间接融资为主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基本特征,近年来我国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多途径支持中小企业融资,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但直接融资占比在近年来却不升反降[3]。间接融资金融体系下的资金短期性明显、风险偏好低、重抵押等特征与科技创新间的资金长期投入、成果转化不确定性强、轻资产等特点产生了直接矛盾[4],成为了制约“科技-产业”发展及循环的重要因素。尤其地,在科技发展及向产业转化的过程中,需要政府资金、VC/PE、保险等市场化股权资金、银行信贷、产业资金等多方资金的协力支持和配合,以此满足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要。在直接融资和长期资金参与度不高的背景下,“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面临着现实难点。
(二)保险资金应围绕循环重点提供针对性、差异化金融服务
作为风险管理机构和风险承担者,保险机构在“科技-产业-金融”循环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保险端,我国自2006年开始科技保险试点,以科技保险有力地支持了高新技术产业风险分散。2017-2020年期间,科技保险为相关企业和机构共提供风险保障超1.79万亿元。在投资端,保险资金应主动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优势,围绕“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提供针对性金融服务。
一是挖掘补短板领域投资机遇,促进产业链安全和升级发展。一方面,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投资。专精特新企业是解决我国产业链短板问题的关键,通过培养一大批专精特的世界冠军企业,大约可以解决70%的产业基础问题。截至2022年9月,我国已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997家。2023年底,将累计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5万家以上、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万家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万家以上[5]另一方面,加强对龙头企业“创新联合体”的支持。创新联合体是发挥行业龙头公司利用自身产业和科技知识、人才和资金优势构建产业再投资平台,带动产业链企业攻克产业发展难点和短板,实现产业内再投资、再开发的重要载体,也是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目前,国资央企、各省市正将设立和支持创新联合体发展作为重要发展方向。
表1  近年关于创新联合体的主要政策
资料来源:国寿投资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整理
二是着力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力量,更是“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的重点发力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关键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壮大,以集群的强创新性带动产业自我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根据国家和各省区市“十四五”规划,202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将形成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千亿级产业集群数量也将大幅增加[6],新兴产业企业的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产业园区的建设开发等亟需长期资金的有力支持。
三是促进产业链绿色发展。绿色化是全球产业链的重要发展趋势,而落实我国“双碳”目标,通过ESG投资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和传统企业低碳转型,是我国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目前,我国新能源产业在产业规模、制造技术水平、成本竞争力等方面较发达国家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新能源产业的全面发展和传统产业的低碳转型还有待清洁能源发电技术、电能替代技术、CCUS及DAC等深度脱碳技术的研发和大规模应用,这恰恰是保险资金发挥资金优势,深入助力国家低碳转型的重要投资方向。
三、保险资金服务“科技-产业-金融”循环的实践
(一)保险资金积极服务“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近年来,原银保监会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优化保险资管产品发行,引导保险资金服务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升级。保险资金也积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能源环保等行业,并持续加大集成电路、半导体等战略新兴领域投资拓展。
一方面,保险资金大力发展权益投资,积极支持专精特新上市企业。截至2021年末,保险资金投资专精特新上市公司余额977.84亿元,投向新材料、集成电路、芯片、5G通信等高新技术相关项目余额552.53亿元[7]。从数量上看,保险机构在2019年成为了67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的前十大股东,2022年三季度,这一数量达到了160家,具体如图2所示。同时,专精特新企业在保险机构资产组合中的占比也有所提升,其占比由2019年末的14.53%提升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23.15%。
资料来源:Wind,国寿投资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整理
图2  保险资金持有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概况
科创板方面也反映了同样的趋势。自2019年保险资金获准投资科创板以来,保险资金投资于科创板企业的数量和规模稳步攀升。图3展示了保险机构在科创板企业前十大股东中的情况。2019年,前十大股东中有保险机构持股的科创板企业仅11家,而到了2022年3月份,这一数量达到了79家。同时,保险机构持仓市值也不断攀升,从2019年的10亿元增长至2022年三季度末的73.89亿元[8]
资料来源:Wind,国寿投资战略研究部/董事会办公室整理
图3  保险资金持有科创板上市公司概况
另一方面,保险资金积极通过保险金融产品助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另类投资是向科技和产业领域提供直接资金支持,满足其早期发展需要的重要力量。2021年末,保险资金通过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和私募基金,投资到绿色产业发展领域中的产品登记规模已经超过1.06万亿元,支持战略新兴产业的债权投资计划登记规模达到了4179.97亿元[9],发展成效明显。
(二)国寿投资的投资实践
作为中国人寿旗下专业的另类投资平台,国寿投资公司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为己任,充分发挥另类投资核心优势,全面参与基础设施、不动产、股权、普惠金融等领域投资,积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截至2022年底,国寿投资公司累计签约规模超6000亿元,管理资产规模超4000亿元。其中,对科技行业项目的签约规模557.12亿元,科技导向明显。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强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投资探索。
一是综合运用股权投资、私募基金、保险资管计划,积极投资于科技自立自强和战略新兴领域。2015年,公司作为优先股股东增资入股投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投资如景嘉微、国科存储、瑞芯微等多个集成电路行业的明星龙头企业,助力关键领域“补短板”。2021年,发起设立策略型基金——中国人寿科创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聚焦科技创新领域,积极布局新能源、先进制造、算法科技、高端医疗器械等战略新兴行业,现已成功投资中创新航、海尔卡奥斯、硅基仿生、瀚博半导体、拉普拉斯等多个专精特新企业,支持国家科技创新。此外,通过设立“国寿投资-睿力集成股权投资计划”、“国寿投资-山能高端制造债权投资计划”等保险资管产品支持我国重点存储芯片企业的技术攻关和产能建设,为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二是积极把握公募REITs战略配售、Pre-REITs等投资机遇,促进产业升级。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投资国泰君安临港创新智造产业园REIT,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新兴产业集群及高科技特色产业园区提供资金支持,服务战略新兴产业园区发展。通过“国寿投资-东久新宜至浩股权投资计划”投资于中国人寿和东久新宜合作发起的Pre-REITs基金,聚焦长三角区域智能制造产业园区,支持精密机械、汽车装备、信息产业、高新材料等智能制造类行业发展。此外,战略配售鹏华深圳能源东部电厂公募REIT,为国内首单清洁能源类上市公募REIT。
三是深入践行国家碳中和战略,加大绿色领域投资。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倡导ESG投资,促进绿色转型。近年来,陆续发起设立新源壹号股权投资计划、新电壹号股权投资计划、北京绿合股权投资计划等保险资管产品,投资于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和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绿色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发起设立北京绿色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国寿双碳基金、国寿金石华舆风光股权投资基金等策略基金,为新能源行业、新能源车产业链、绿色医疗等绿色产业提供长期股权资金支持。
四、政策建议
作为规模大、期限长的耐心资本,保险资金对我国实现“科技-产业-金融”循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对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支持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在支持力度方面,保险资金对科创类企业的投资总体还较低,尤其是股权投资规模不大,早期支持不足;在支持效用方面,我国保险机构对风险的厌恶不利于对企业长期创新支持作用的发挥[10],而国际市场保险资金、捐赠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通常是促进研发创新的主要力量。为切实发挥好保险资金的优势,促进“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优化保险机构体制机制。保险资金出于稳健性特征和满足绝对收益的需要,更倾向资产收益率稳定和高分红的成熟企业和基础设施投资,制约了保险资金对科创类企业的投资支持。为了更好匹配“科技-产业”发展的融资需要,建议监管机构完善监管政策,鼓励有条件、能力较强的保险资金开展长周期考核,提升长期投资视野。保险机构主动针对循环关键领域,加大对专精特新、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转型等领域的战略布局,优化资产配置策略;主动做好当期收益和长期价值的权衡,完善与耐心资本相匹配的风险偏好体系和投资文化。
二是强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针对科创企业、战略性新兴企业不同生命周期的融资主体,提供多样化、差异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支持。加强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私募基金等保险金融产品参与补短板、锻长板重大科技型企业或项目的投融资服务,充分发挥母基金风险分散的优势,通过策略性母基金强化对科创企业、头部创新联合体等的资金支持。加强与政府引导基金、银行、信托等资金的合作,积极协助和帮助各类资金投向技术前景明朗、产业转化能力较强的科技企业,满足其从研发至成果转化的全周期融资需求。加强ESG投资能力,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和绿色经济发展,助力传统产业低碳转型。
三是持续加强投资能力建设。加强对科技、产业背景人才的引入和培养,提升“科技-产业”关键领域的专业投研能力,积极发掘科技创新、新兴产业、产业高级化发展等细分赛道的投资机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应用。充分发挥金融科技在价值发现、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加大金融科技在投资决策和投后管理中的应用,提升对科创类企业的价值发现能力,并缓解保险资金“投早投小”带来的风险敞口增加可能,提升保险机构风险管理能力。
脚注
[1]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44%。
[2]朱迎春:《创新型国家基础研究经费配置模式及其启示》,《中国科技论坛》,2018年第2期。
[3]易纲:《再论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及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20年第1期。
[4]张晓慧等:《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研究》,《2022 CF中国金融改革报告》,2022年。
[5]《关于印发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若干措施的通知》(工信部企业函〔2023〕4号)。
[6]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报告2023》,科学出版社,2023年1月。
[7]周延礼最新建言来了!涉及保险业这些热点问题,两会提案还关注这五方面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6254800452626846&wfr=spider&for=pc
[8]由于数据可得性,该数据仅为披露了保险机构持股的持股市值。
[9]深化“放管服” 险资长效优势凸显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7323580971375083&wfr=spider&for=pc
[10]赖黎、玄宇豪、巩亚林:《险资入市促进了公司创新吗》,《财贸经济》,2022年第2期。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系列回顾
实习编辑:张珊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双月刊)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双月刊)是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指导、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创办、国内唯一立足大资管、专注于保险资管及保险资金运用领域的基础理论与业务研究刊物,持有北京市新闻出版局颁发的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准印证。
刊物于2015年9月正式创办,2015年出版2期(季刊),2016年起改为双月刊。目前已出版45期正刊、2期增刊、6期合订本。
刊物共设12大栏目:卷首语、封面文章、特别策划、首席观察、政策解读、宏观研究、投资风向、业务探讨、全球视野、大资管时代、光影天地、会员风采。
刊物主要发送监管机构,协会会员单位,相关政府部门,银行、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及有关研究机构等,影响力日趋扩大。
联系人:研究规划部  于老师  李老师

联系电话:010-83361689 83361693
收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官微
微信公众号:zgbxzcgl2015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