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1
这年头,好人不值钱。
好人,最容易被亏欠。
事情,还要从一件好人做的好事说起。
那年,冯小刚和原配张娣的婚姻结下的花朵---女儿出生,原本是件大喜事。
但厄运让喜事添了愁。他的女儿被诊断为先天腭裂。

要不要手术?冯小刚心里拿不定主意。

冯小刚女儿一岁半的时候,他决定手术。

心里没底的冯小刚等在手术室门口,等来了风尘仆仆的冯巩。

冯巩的手里还提了十几个玩具。

“听说孩子手术完最重要的是不能碰伤口,多些玩具转移她的注意力。”
冯小刚随口一说的担心,就是冯巩提着一兜子玩具的原因。
手术进行了很长时间,冯巩就陪着冯小刚坐在手术室外。

期间他的电话不断响起。

“你这么忙别耽误你时间了,我在这就行。”
冯小刚看哥们如此忙碌,还要陪着自己于心不忍。

但冯巩却扣掉了一个个电话,直到冯小刚女儿确认度过危险期才转身离开。
冯小刚记得冯巩这份情,还没来得及还,就又遇到需要冯巩帮忙的事。

1992年,冯小刚有了个剧本《大撒把》。

他拿出去问了一圈,没人愿意给当时还是无名小辈的冯小刚投资。
冯巩知道了这事,二话没说用自己的人脉、面子为冯小刚拉到了投资。
冯小刚也拍胸脯保证,“这男主角非你莫属。”

不想,北影听说有人要拍,又改了主意。决定上马,而且还点名要葛优出演。
冯小刚一番权衡,最终还是背弃了当初的承诺。
他转头找冯巩,希望他主动退出这个项目。
冯小刚不知如何开口,冯巩却心思剔透,让冯小刚放宽心:“你是我兄弟,只要对你好,我怎么都成。千万不要为这件事伤神。”
因为冯巩这句话,冯小刚心无旁骛地完成了自己的电影。

至于冯巩
如何应对被放鸽子的投资商,至今没人知道。

后来冯小刚成了知名的大导演,冯巩也没能再演成一次他的男一号。

这种辜负,几乎是一个好人生活中的常态


2

如今许多人都知道——
冯巩家世背景不同寻常。
冯巩曾祖父冯国璋是著名军事将领、北洋军阀直系首领;祖父冯家遇是一代实业家;母亲刘益素是人称“几何刘”的教育家。
但和很多人想象中不同,冯巩几乎未靠家族享受过富足生活。

当年的冯家着实辉煌过,但原本到冯巩这一代,所能享受的,只是祖辈留在天津民主道58号的一套老宅了。后来,老宅也悉数捐给国家。
作为北洋三杰”之一的冯国璋最小孙子,冯巩连自己的爷爷都无缘亲见,但是冯家拼搏务实的家风和精神却传承了下来。
冯巩的爷爷冯家遇从德国留学回国后,毅然投身实业,先后成功创办了天津大陆银行,天津东方油漆厂等,兴盛了天津的民族工业。
(冯巩的父亲和母亲)
冯家一向注重教育,冯巩的爸爸冯海岗是冯家遇的第三个儿子,毕业于辅仁大学(北京师范),正是在那里,结识了冯巩的母亲刘益素
刘益素,更是一位低调的传奇女子,一提起乐亭“呔商”汀流河刘家,东三省就没有不知道的,那是真正的京东第一家。
据说《闯关东》就是以她家为原型创作的。
(图片来自乐亭发布)
刘家有房1040间,湖光山色、亭台楼阁应有尽有,看完她家宅院,再听《夸住宅》都索然无味。
那可是真的“远瞧雾气昭昭,近看瓦窑四潲”
哪怕因为种种原因,刘家逐渐衰落,在改革开放之后他们家的银行做了最后一次分红,刘家外孙女仍旧能分到几十万元之巨。
这样的家庭出来的大小姐选择去辅仁大学攻读数学系,可见家风之正。
刘益素毕业后选择在原天津市女二中任中学的老师,也正因为她出色的教学能力,才没被下放农村,而成为了家里唯一的经济与精神“顶梁柱”
1957年,小冯巩出生在民主道58号的小洋楼里,也就是如今的冯国璋故居。
当时的冯家已经捐献了家产,实业公司也积极参与公私合营,除了58号这个略显豪华的住所外,与其他家庭几乎没有差别。
但是,冯巩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只有9年,就在忽然而至的浩劫中,被迫长大。
父亲被送去劳动改造、姐姐和哥哥们相继下乡,家里只剩下母亲、二哥冯达和他。
1968年的寒冬,他们三个人拿着仅有的几件简陋行李,被迫搬离民主道58号,住进了大昌兴胡同20号院
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杂院,破败的院子里住了30多户人家,而分给他们的“新家”只有12平米。
家里的窗户上一块玻璃都没有,大冬天住屋里和住院儿里没有多大差别,于是他们搬进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用纸糊窗户。
大杂院的生活虽然艰苦,却意外的让他们逃离了“斗争”。邻居们大都是从山东来天津“讨生活”的穷苦人。
他们似乎不懂,也不在乎什么成分和背景,只知道:想好好活下去就要互相帮衬。
在这里,冯巩有了新朋友,院儿里的孩子们带着他,一起去捡白菜、捡煤核儿,院儿里木匠爷爷还主动教他手艺。
2005年的春晚,朱军和冯巩合作了一个节目叫《笑谈人生》,里面提到的童年坎坷,都是真的
冯巩曾经多次说过:“是大昌兴胡同教会了我如何面对生活与困难,没有大杂院的磨砺,就没有我的今天。”
1969年以后,样板戏风靡全国,正好父亲的朋友会京胡,冯巩学得如痴如醉,做梦都想要一把属于自己的京胡。
当时的冯巩不会想到,一把京胡竟然阴错阳差的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有一天,小冯巩在商店看见了一把做工极好的京胡,一看标价却傻了眼——12块!
当时,全家人中只有做数学老师的母亲刘益素有79.5块的月工资
这钱要寄给劳动改造的父亲20元,而因为民主道58号还欠了510块钱房租,需要每月扣除15元,剩下的钱,要接济下乡的三个哥哥姐姐,还要照顾瘫痪的七叔,最后留下的才是娘儿仨的生活费
所以,这12块是断然挤不出来的。
于是,小冯巩翻墙溜进了58号,花了三天的时间,“偷”出自己家的大铁炉子,又从原来的五爷爷家“偷”出来一副板鼓,全卖了之后,终于凑足12块。
冯巩就是带着这把胡琴,以满分的成绩考入了天津第二十六中学,成为校宣传队的文艺骨干,吹拉弹唱无一不精的他,获得了大家的认可。
文艺的魅力与成就感,使冯巩暂时忘记了生活的痛苦,他积极地参加着学校的各项文艺活动,这才在机缘巧合之下遇到了人生中的贵人——马季
3
铤而走险当“黑户”
初二这年,在天津市文艺汇演上,拉胡琴的冯巩和吹笛子的陈世岳被老师当做“秘密武器”,一起表演了马季和唐杰忠的新相声《友谊颂》
凭借这个节目,二十六中拿到了第一名的奖旗,两个初中生也名声鹊起,甚至惊动了马季本人。
马季和唐杰忠亲自来学校看冯巩的表演,当即决定“这个学生他要了”。
此后,各部队文工团的邀请信如雪花一样飘来,冯巩一时间成了学校里炙手可热的人物,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顺利
可是,命运还没有放过他,那些寄出的政审表全都杳无音信。
冯巩终于明白了:民国总统冯国璋的曾孙子还想当兵?门儿也没有啊!
中学毕业后,冯巩进了纺织技校,成为天津纺织机械厂的一名钳工。
在这里他认识了一位重要搭档——刘伟,虽然多年后还是以“分道扬镳”收场,但是刘伟确实陪伴冯巩度过了很多重要时刻。
他们一起创作、表演、发表作品,获得了很多奖项,这一切都被默默关注他的师父马季看在眼里,可此时的他却也无能为力。
1977年,出身问题已经逐渐淡化,马季把他们推荐给了沈阳某基建工程兵部队文工团,但是天津纺织机械厂却不想放弃人才。
于是,为了参军和文艺梦想,两人铤而走险在部队当了“黑户”。
他们跟随着部队,在寒冷的松花江上,在广袤的大兴安岭中都有留下了足迹。荒郊野外寒风刺骨,能温暖他们的大概只有彼此的文艺梦。
两年之后军队整编,依旧无法解决军籍问题的二人只好回到厂里,等待他们的却是被开除的通知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天津制线厂看中他们的文艺才能,接收了他们,后来这两块闪闪发亮的金字又被铁路文工团的侯耀文看中。
不得不说,相声演员的情商和嘴皮子功夫确实无人能敌。制线厂的书记再舍不得,还是选择忍痛割爱。
但是,此时冯巩和刘伟依旧没有文工团的编制
临时工的身份使得他俩备受排挤,好机会轮不上,去最远的地方演出,拿最低的工资福利。
实在熬不下去的冯巩,只能找师父诉苦,没想到此时已经是中央广播说唱团团长的马季,只是轻轻说了一句:“你上我这来吧!”
一句话,彻底改变了冯巩的一生。
1984年3月12日,27岁的冯巩微微仰头望着复兴门那栋不太高的广播大楼,潸然泪下,那高高耸立的铁塔,仿佛刺破了自己心中积郁多年的阴霾。
4
春晚不是冯巩的全部
冯巩说过:“当下场掌声不如上场掌声热烈时,就离开。”
1986年,29岁的冯巩被马季推荐给春晚导演,和搭档刘伟首次在春晚表演了相声《虎年说虎》,从此开启了长达33年的“春晚劳模”生涯。
1988年,冯巩的搭档刘伟在春晚《求全责备》之后,忽然提出要出国去澳大利亚发展自己的事业。
惺惺相惜很久的牛群冯巩,终于在1989年的春晚首次合作了相声《生日祝辞》,此后在他们合作的黄金几年,留下不少经典作品。
《点子公司》中不少戏谑的点子已经成为现实:阿拉伯数字的生日蜡烛,可以设置铃声的BB机(手机),好撕的方便面调料......
《最差先生》、《坐享其成》......二人薄皮儿“脆包袱”的子母哏相声,格外的适合晚会舞台。
不过,二人最出名的其实并不是“春晚相声”,而是出自著名作家梁左笔下的《小偷公司》,虽然这个节目没能登上春晚,但并不影响其中经典台词的流传:
“上联: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下联: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横批:不服不行。”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干部带了头,小偷有劲头,小偷没领导,肯定偷不好,不是偷得少,就是跑不了。”


这春晚一上就是32年。

往后30几年,无论是做捧哏,还是转换新的表演形式,带新人,冯巩从来兢兢业业。
虽然他家喻户晓,虽然他几乎所有人的大前辈,但冯巩没有一分架子。

“让”,反而是冯巩最常做的事。
一年春晚,冯巩上场前,导演让他尽量压缩时间。
这没有彩排,怎么压缩?

但导演告诉他,如果他不能压缩,有个演员的节目就会直接被拿掉。
冯巩自然知道准备许久却上不了春晚的煎熬,于是他答应了导演。

为了不破坏节目效果,冯巩决定不删减。

他特意加快语速,就这样抢出50秒的时间。
也就是这50秒,给了另一个年轻人一个登台的机会。

冯巩曾说过一句话: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演员都不容易,我今天为他省出了时间,明天别人也会为我这样的。”
冯巩是当之无愧的春晚红人,也是出了名的好说话。
所以需要调整时,就调整了冯巩的节目。
一年春晚,原本在黄金时间的冯巩,就被调到了午夜12点。
那时候很多人都出去放鞭炮,收视率最低。

冯巩没有怨言。

当年郭德纲讲相声,里面有个讽刺冯巩的梗。
2006年,郭德纲创作了一个经典作品叫《我要上春晚》
其中,他细着嗓子模仿了一句:“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这句话,被媒体炒作,认为有讽刺冯巩之嫌。
而这件事之后,冯巩没有任何表态,照样上春晚,照样上台就喊:“我想死你们了!”
倒是相声演员汪洋,在这一年起诉了郭德纲。
“我想死你们了”第一次出现在春晚,是1995年。冯巩和牛群一起表演了《最差先生》。但当时的他,还无意将这句话变成自己的“标签”。
六年后,冯巩在和郭冬临、郭月的春晚小品《得寸进尺》中,声情并茂地说:“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我想死你们了!”收到热烈反馈。
从此后,才成为了冯巩的固定标签。
郭德纲一度因为拿同行做素材,成为众矢之的。

但唯有冯巩,始终不曾落井下石。
冯巩不记仇,为人磊落。
就像后来冯巩凭借自己主演的电影夺得金鸡奖影帝。
但他从未提起当年那段被冯小刚“背叛”的往事。
还是冯小刚写进自传,对他道歉。
贾玲刚到北京时,没钱、没名。

住在一个小胡同里,每月400块钱的房租都交不起。
冯巩知道自己徒弟的处境后,从此有演出就爱带上贾玲。

贾玲赚得少,冯巩就将演出费分给她。
当时贾玲的姐姐希望贾玲回老家,冯巩帮着贾玲做姐姐的思想工作:
“贾玲这孩子挺不错的,既然学了这个行业,你就让她在北京待着吧。”
贾玲姐姐怼他:“贾玲要待在北京的话,得先把工作给找好了,到时候没有工作没饭吃怎么办?”
没想到冯巩说,“要没有地儿住呢,我给她找地儿住。要没钱吃饭,她的饭我还是管得起的!”
不管徒弟发展怎么样,有事找到冯巩,他总是能帮就帮。

当年无人认识的张小斐,冯巩带她上了春晚。

但当贾玲、张小斐发展好了,冯巩却隐身了。
好人虽好,却总是容易成为被忽略的那一个。
5
虽然近两年暂时离开了春晚,但是冯巩不但没有离开观众,还和观众越走越近了。
自从入驻抖音之后,冯巩就非常勤奋地发布日常生活短视频,目前粉丝量即将冲破1800W。
(图片来自综艺叭叭酱)
在路上被人认出来,被当成景点轮流拍照,他也尽力配合。


经常有网友偶遇他去吃路边摊,路人遇见他上前敬酒,他也毫不推辞,笑脸盈盈地配合,乐呵呵地接受一波接一波的偶遇群众,一直都是平易近人的样子。
身边有朋友问他“老这样,烦吗?”

冯巩说:我不嫌烦,什么时候人家不理你了,那就是烦你了,你就该烦了,千万别烦观众,那是咱的上帝。
(图片来自丑鱼莫尼)
 冯巩的好、厚道,一直有口皆碑。
看冯巩作品长大的观众朋友说:
“虽然没那么好笑了,但如果没有他,总是缺了些什么。”
观众有几分失落,对于快速更迭毫不留情的时代有几分怅然。

冯巩似乎已经习惯各种的“失约”。
“我为别人挤了时间,春晚却没有时间给我了。”
不是抱怨,只是遗憾。
虽然,我们已经两年没有在春晚舞台看到冯巩的身影了。但他出现在哪儿,就感觉哪儿是春晚。

(电影《
你好,李焕英
》)

冯巩陪伴了无数家庭度过了无数欢声笑语的夜晚,他的表演感染了亿万观众,
在很多人心里,冯巩就像大年三十儿的饺子。

包之前大家就知道是什么馅儿,并不期待惊喜。可是缺了这盘饺子,也就缺了那点儿年味儿。
6
冯巩为什么能走红到今天?
既因为他精湛的相声技艺,更因为冯巩一直来谦虚低调的品质。
他懂得尊重观众,他懂得怎样给自己定位,他让人知道,真正的德艺双馨应该是怎么样的。
就是一次小小的出外用餐,他也做得让人纷纷点赞。
人活到极致,不是拥有多少财富和名气,而是始终明白:
在人之上视人为人,在人之下视己为人。
欲成大树,不与草争。
将军有剑,不斩蝼蚁。
这是社交中最隐蔽的潜规则,它决定你到底能够走得多远。

换句话说,就是当你过得好的时候,一定不要轻视那些活得不如自己的人。
要平等对待别人,给别人应有的尊重。
就像冯巩早已声名远播,但对那些前来敬酒的普通人,他仍然无比谦逊。
毕竟不高攀权贵,不低看寻常人,也是尊重你自己。

END

大家都在看
部分内容来自:脆皮先生、天津人、猫眼娱乐、小左
关于我们
加拿大之声聚焦于新闻热点、财经资讯、社区动态。致力揭示事件背后的深度、温度;传递正义、担当;体现社会责任。旗下品牌栏目:《骗子曝光台》揭露各类大小骗子、骗术;传递百姓之声,为华裔融入加国社会而奔走努力。
新闻线索:[email protected]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