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硅谷李师傅。
2021年股权投资行业似乎还在春天。国内PE和VC投融资总额一度同比增长超过50%,非常可观。但随着疫情对于经济影响的累积以及逐渐释放,全球地缘和政治等不确定因素的叠加,以及市场情绪的逐渐低迷,国内的投融资环境已经达到冰点,成为公认的“寒冬”。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
以FAANG为代表
的科技类企业,也在经历一场
价格屠杀
,而近几年兴起、以区块链为底层技术的
加密货币
NFT
等市场,更是随着比特币大跌并持续低迷、以及近几天
FTX清零
等事件,在进行着
史诗级的”崩盘

    价值暴跌、投资放缓、融资艰难,所有人在当下都不好过。
创业者
作为赌上全部身家去博一个可能性的群体,更是
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广大创业者聊一聊,
寒冬之下,大家应该做些什么?
以及,为什么我会说,
寒冬之下,仍有机会?
历史从来不新鲜
    如果我们站在现在,去回看1995年,会发现很多不起眼的小事。
    这一年,
皮埃尔
贝索斯
各自成立了一家公司,分别命名为
Ebay
Amazon
,标志着电子商务问世;

    这一年,孙正义拿出200万美元走进斯坦福的宿舍,交给了几名正在创业的学生,他们的领头人叫杨致远
    这一年,马云辞职,拿出2万元,和好友何一冰在杭州的小破屋子里做出了中国黄页
    等等。

    我们在今天回看,可以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但在1995年的那个当口,真正的明星只有一个——网景公司
    8月9日,网景浏览器在纳斯达克上市,开盘后从14美元一路飙升至71美元,震撼了整个华尔街。
    虽然彼时大部分人还看不懂,甚至还没听说过互联网,但是网景的股价打开了一扇门。所有人都惊呼,在门的另一边,是新的世界
公正地讲,他们的看法是对的。
    1996年,又拿到孙正义1亿美元注资的雅虎在纳斯达克上市,市值达到5亿美元。然而1995年,雅虎营业额只有130万美元,亏损63万美元。到1996年底,公司才仅仅盈利9万美元。
    但是股价表现如何呢?
    一年的时间,雅虎的股价翻了64倍,让公司的市值冲上450亿美元。全世界为之疯狂,杨致远也在互联网发展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成功上车的人享受着暴富的快感,没来及登上雅虎这班致富列车的人,红着眼寻找着第二个、第三个“雅虎”。
    无数的人涌入这个市场,数量众多且狂热的买方力量,让上市公司的股价飞涨,让未上市的创业公司估值暴增。

    那个时代,很多投机者仅靠“打新”就可以获得成倍的利润;一个学生创建一个网页,也可以成为“账面意义上的百万富翁。”
    互联网企业疯狂招人,并通过免费试用烧钱补贴等形式,尽可能地占据用户市场和流量。
    是的,你没有看错,很多互联网企业如今的打法,早在20多年前就被前辈们玩烂了。
    从这个角度看,商业世界也没有太多新鲜事。
2000年纳斯达克指数来到5132点的高位。这个吹了5年、摇摇欲坠的巨大泡沫,离破碎只差一口气。
    这口气,很快就来了。

    这一年的3月,《巴伦周刊》发布了一篇报道Burning Up(《烧尽》)
    他们研究了207家互联网公司,认为“51家网络公司现金流将面临枯竭,所有的公司都撑不过12个月”,在股价、高管套现、融资市场降温等因素的叠加之下,行业将面临巨大洗牌。
加上在斗争中失败、濒临倒闭的网景起诉微软垄断,让互联网的摩天大厦开始崩塌。
    这场崩塌有多彻底呢?

    1年时间,纳斯达克指数下跌了80%。无数企业随风飘散,大量曾被投资人和股市热捧的“皮囊”企业,在一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
在这之后,纳斯达克指数
重新攀升回到5000点,花了整整15年。

    当然,也有很多优质的企业成功跨越了这场浩劫,例如谷歌苹果等,也有新兴企业如Facebook成立在泡沫崩塌之后。
    这些公司,如今早已跨入
万亿俱乐部,成为Web 2.0时代的标志。

    这就是著名的千禧年互联网泡沫。
    它始于大众对于新兴行业的追捧,也在巅峰之时轰然倒塌。
    历史就是通过这样不断重复的追捧与洗牌,来实现纠错和调整。
它一直在重复,只是每次会换一张面具而已。
    例如众所周知的2008年,
主角
只不过是从互联网
变成了房地产

    值得庆幸的是,科技和文明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泡沫聚拢与破碎当中,
实现了重塑与涅槃。
    泡沫的聚散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很好理解。当大家都狂热地看好一个行业,购买的意愿就会格外强烈。当购买意愿远远超过市场上优质项目的数量,就必然造成溢价。很多质地不好的企业,也可能会获得短期的虚假繁荣
    但是当泡沫破裂的时候,只有好的企业才能逃过一劫,甚至从中把握更多的机会,吸收行业内的优秀人才。
    毕竟那句话说的非常正确: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科技的向上发展就像登山,有上坡就一定有下坡,
有人上山,就总会有人下山。
    这是定律,无可避免。
    至于广大投资人和创业者,选择在什么时间,走在哪段路上,
看眼光,看能力,也看运气。
寒冬是创业的好机会?
    2008年10月,在经济危机最严峻的时刻,Y Combinator创始人、知名风险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
为什么在经济危机中创业(Why to Start a Startup in a Bad Economy)?》
    在这篇文章里,保罗表达的核心观点如下:
经济变化
对创业成功的概率,
影响不大
真正影响创业是否成功的,还是创业者自己。
    作为投资人,保罗已经道出了全部的真相。

    在这里,我想做一些引申:尽管我不鼓励大家盲目地在低迷的融资环境里开始创业,但是对于已经在创业路上、以及真有勇气现在开始的创业者而言,现在是一个很宝贵的时机。
    为什么?

 第一,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大体量、大规模的企业受限于业务增速、营运成本、现金流压力等,会不得已通过业务线整合、裁员、重组、以及贷款、再融资等形式,去维持公司核心的稳定。
    例如近期,Meta宣布裁员1.1万名员工Amazon最新一轮裁员及1万多人,马斯克收购推特后,更是直接裁撤了超过50%的员工,来实现企业的降本增效,应对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船难掉头,小船灵活机动的优势就显现了出来。
    大公司产品线的调度需要更长的时间,企业也很可能为了应对现金流压力,疏于新产品的开发,也少有精力去挖掘新的市场需求。    
    这就给了创业公司机会,去挖掘和占领精细化的市场,用时间换空间。
第二,无论是在2C端大众生活方面,还是在2B端企业运营方面,下行的经济会催生市场上新的需求。这是创业公司应该格外注意的。
    加上入场创业的人群数量减少,以及存量创业公司的不断淘汰,各个领域的竞争压力会有所缓解
    这就给创业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好的机遇。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大家的口袋都变紧。一家位于芝加哥的创业公司The Point马上就要破产。
    公司的程序员
安德鲁·梅森
向公司建议,由于大家都
缺钱
,建议公司转型,成立一个网站,让用户能够
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商品
,让商家通过薄利多销实现盈利。

    这个点子在芝加哥一炮而红,公司的老板马上出资成立新的公司,并任命梅森担任公司的CEO。
    很快,公司顺利获得风投基金NEA的400万美元投资,并开始疯狂扩张。
仅仅16个月,公司就成为独角兽,业务拓展到了45个国家。
3年后,公司上市,估值200亿美金。
    这家公司就是著名的Groupon
第三,当前的所谓“资本寒冬”,主要表现方式就是股权投资基金都在放缓投资速度,出手越发谨慎。以往常见的多家VC争抢份额的情况,很难再看到。这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创业公司的估值降低
    这是好事。

    当市场火热的时候,公司的估值并不是企业真正的价值,而是大量资金涌入导致的水涨船高
    当市场情绪开始降温,创始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看清自己的企业,而不是被虚假的繁荣蒙蔽理性的思考
    毕竟只有找到自己真正的价值所在,才能
活下去、活得好

    这就是我说的“机会。”

    投资人在乎的,从来都只有一个:

投给谁,才有最大的胜算?
    至于经济环境的好与坏,影响的只是投资节奏以及金额大小而已。
    对于那些有扎实技术积累、合理商业模式的优秀团队而言,只要做好产品,维持好现金流就足够了。假以时日,他们总是可以成功的。
    2007年,乔布斯发布了第一代iPhone手机。这款具有颠覆性手机形状、屏幕覆盖机身的新奇设备,却招致了市场大量的非议和吐槽。因为价格昂贵,更因为手机的功能实在是太少了
    但是一年后,乔布斯向世界推出了新版iPhone,与新机器一起发布的,还有苹果刚刚开发完成、带有522款第三方软件的Appstore,引爆了移动互联网的奇点。成为毫无争议的传奇。
    所以,如果你有扎实的技术、优秀的团队、清晰的市场需求,以及合理的战略规划,我并不认为你一定要在这场资本寒冬里蛰伏,等待春暖花开。
    毕竟向前一步永远好过原地踏步
    更何况,
时间往往才是最贵的成本。

在这种时刻,要做好什么?
    我们已经聊过了
整体的环境
,以及当前环境下
可以创业的逻辑

    那么,到底
应该怎么做呢?
    在这里,我想给广大创业者和企业家们一些建议,供大家参考。

    如果你还在创业(C轮或者更早),或者公司还需要依靠融资才能运转下去,那请你做好以下三件事:
第一,维护好核心团队的稳定精简决策流程,尽可能地增加每个团队成员的价值产出和产出效率。
    在不得已的时候,要对业务和人员进行合理的删减或者整合,当断则断。
第二,调整目标,把公司经营的第一要务从发展改为生存。
停止和竞争对手攀比营业额的幼稚行为,把目光盯紧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
    经济环境逼仄的情况下,谁的产品更有吸引力,谁的服务质量更高,谁的客户留存率更好,营收更稳定,商业模式更独立,谁就更有机会活下去。
只有活下来,才能是赢家。
说得更残酷一点,“剩者为王。”
第三重视现金流,没钱的时候节约每一粒粮食。
    尽可能地降低持续性支出,调整不健康的营收模式,减小公司对外部投资的依赖,让现金流健康地运转起来。
    同时,不要吝啬谈“赚钱”,这是对公司、对员工负责任的表现。
    毕竟只有足够的收入,才能让团队成员没有后顾之忧地全力投入。
    还有,千万不要选择“烧钱换用户”这类跑马圈地的模式。
    经济下行的时候,烧钱就是风险。
    如果你的企业已经在行业里站稳了脚跟,并且已经越过了死亡谷,进入稳定期,那么你应该是一位成熟的企业家。我也建议你做好下面两件事:
    1. 做好
对公司的诊断
,学会壮士断腕,把
长期不赚钱
、未来也没有成长空间的业务
砍掉

    2. 有
敢于转型
的勇气和毅力,能够不断探索新的方向。即使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只要做好评估和分析,也
敢于押注
,并在发展过程中
逐渐增加筹码
,为公司
拓展新的生命线。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很多走过几十年的知名企业,都经历过多次经济周期。就是因为在上面这两点上做的很好,保住了企业的命脉。
    例如,大家熟悉的诺基亚,曾经是连续14年全球销量第一的手机厂商。在苹果宣告智能手机时代来临后,诺基亚手机迅速衰落。后来手机业务被出售给微软。这一直是商业界感慨世事无常的素材之一。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后来的故事。风雨飘摇中的诺基亚,前前后后多次出手,耗费巨资收购通讯领域的优质标的,甚至不惜为此出售了自己的明星产品HERE地图。
    我们熟悉的
摩托罗拉、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以及贝尔实验室
等,都被诺基亚收入囊中。

    2015年,诺基亚在通讯领域的市场份额从8%一跃增长至30%,成为全球第二大通信服务商。
    2017年,诺基亚
重回世界500强。
    2021年,诺基亚的5G业务全年营收1500亿元,净利润超百亿,签约合同额全球第一。
    王者归来。
而且,这已经不是诺基亚第一次大规模转型并且成功了。
    要知道,诺基亚在1865年成立之初时的主业,是伐木和造纸。
    历数商业史,我们会发现有很多了不起的企业诞生于经济晦暗的日子:
通用电气公司在合并之初,恰逢美国1893年大恐慌,全国商业活动下降40%。通用却成功挺过来,成为道琼斯工业指数最初的12家上市公司之一
IBM的前身CTR公司,是1911年经济恐慌之下,由金融家Charles Flint召集列表机公司、计算表公司和国际时代唱片公司三家企业合并成立的,如今被称为蓝色巨人,成为数字革命的技术领导者
1929年经济大萧条期间,华特和洛伊·迪士尼两兄弟创办了迪士尼公司,因为他们笃定“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微笑”,熬过大萧条后就开始制作第一部长篇动画:《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惠普公司成立于1937-1938年刚刚结束的经济衰退之后,最终成为全球计算机领域的先锋企业
    以及联邦快递、微软、凯悦集团、Facebook等等许多的著名企业,这个名单可以列得很长很长。
    危险永远与机遇并存,所以才叫“危机”。
它给予所有人压力,也推动着不凡之人谱写传奇。
    当年翻译Paul Graham文章的阮一峰,在博客里曾提到Thomas Friedman的一句话,在这里,我想再拿出来送给各位读者:

A crisis is a terrible thing to waste.
    浪费危机是一种巨大的错误。

    是啊。与其逃避和恐惧,为什么不把握好它呢?
    煌煌七十余年的创投史上,有无数璀璨闪耀的投资人与创业者的姓名。我作为后来者,在对历史的回顾和当下新历史的见证过程中,时常会感受到自我认知与能力的边界。
    我写下的这些文字,是对自我过往的总结与反思,是对自我认知边界的探索,是对自身投资思想的一次拷问

    也正因如此,我希望看到文章的朋友们能够不吝赐教,也诚邀大家在评论区分享出你们的人生故事和随想心得,让彼此之间互相学习和借鉴,共同进步。
    我把「硅谷李师傅」系列的部分文章整理在下方,若有幸让您觉得这些文字有一些可取之处,自当不胜欣喜。
  【第一篇】三十年,从清华园到硅谷
    【第二篇】你真的懂得「价值」吗?
    【第三篇】没有白走的路
    【第四篇】走得远比走得快更重要
【第五篇】英雄不问出处
    【第六篇】竞争才是企业生存最好的土壤
    【第七篇】想创业,先问问自己够年轻吗?
    【第八篇】如何寻找暴富的引爆点?
    【第九篇】创业必知的十个真相!
    【第十篇】我公司的业务,被大厂抄袭了
    【第十一篇】你为什么总被别人管着?
    【第十二篇】三个建议帮助你在职场中“更进一步”
    【第十三篇】我眼中西式教育的优和劣

星火燎原 革故鼎新丨AMINO李强入选2021胡润全美创新杰出人物榜单
AMINO管理合伙人李强获评2021福布斯·北美华人精英TOP20商界领袖
AMINO管理合伙人徐霄羽博士上榜创业邦2022女性投资人

谷歌华人“老大”的传奇人生 | AMINO朱会灿博士入选「2022福布斯中国·全球华人精英」榜单

独角兽 
估值10亿美金以上公司新闻

AMINO基金投资策略

高速成长公司新闻
Avail空中手术室(1):融资1亿美金,让专家远程进手术室
新品发布!AMINO被投企业英韧推出新SSD主控芯片:读取最高可达7GB/s

创业小课堂
初创企业用人解惑
成长期企业痛并快乐着
VC能为初创企业带来什么?
优秀创始人的特质
以大数据为投资主线
后疫情时代的创业机会
创业是有方法论的
投资人的一天
数据安全与垄断
AMINO机器学习项目斯坦福分享会 | ACSSS
原有产业+新技术=新产业

AMINO资本徐霄羽:“AI+生命健康,1+1>2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